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该教育思想提出不久,就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已经是21世纪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潮流。用“全纳教育”思想指导英语教育,培养、提高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是大势所趋。
一、运用全纳教育“教学观”理念,在示范中激活中等学生的定向思维
在一次练习中有这么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谈谈九年级的周末应该如何度过?发生了哪些变化?优秀的学生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谈变化该用used to这个短语,因为九年级的第一单元就学了used to这一短语。但是对于中等学生而言,尽管他们中有的学生是知道这个短语的意思,可惜在用起来的时候一点也不顺手,还有较多的中等层面的学生就是怎么也想不到应该用used to。这些学生思维的明显特征是定向、呆板,在单词﹑词组听写上不错,可是光会背,不会运用。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时使用“示范”这一教学手段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示范对中等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二、体现全纳教育“平等观”理念,在阅读中激活中等学生的记忆思维
读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方式,一般的“读”往往是能清楚地听到学习优异的学生的声音,而对于中下等学生而言,往往是含糊地附和着跟着。尽管这样的教学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也是与“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是不相融的。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坐在教室求学的机会,而且要求教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教初三的教师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进入初三想要好好学英语了,力气也化了很大,可收效甚微。单词的识记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前一天晚上花时间去记了,可第二天到听写时又都忘得差不多了;或者是在听写前猛记,听写时是勉强写出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做练习时,又不认识这个单词了。要想使这部分学生能尽快赶上来,就得要先扫清记单词这个障碍。这也促使了笔者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单词的办法有很多,如可通过联想法、构词法等去记单词,不过笔者认为对初中生来说,要使单词记得牢,最重要的是会读。学生听写本中的很多错误都是单词不会读或读的不准造成的。如frist(正确的拼法为first),sercet(正确的拼法为secret),improtant(正确的拼法为important)等这些错误的拼法;true和sure也经常会弄反,写成ture和srue等。
三、通过全纳教育“价值观”理念,在引问中激活中等学生的推理思维
通常,在班级中,如果有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困难,往往被认为是学生个体的事,是他与其他人不同,是他有个人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仅仅是关注他的个人问题。而全纳教育认为,在学校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或活动有困难,或有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因为班级是一个学习的集体,而有问题的学生属于这个学习集体的一员,是学习集体中的合作者。
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在语言交流上有问题,如果大家认为他有语言交流困难,而不与他进行交流,那么不仅他会陷于更大的困境,大家也都会失去相互交流的益处。如果大家能合作起来,想方设法去寻求战胜交流和理解的因难,那么大家都会体验到一种既有挑战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经历。通过这种富有意义的亲身感受,学生也学会了移情,学会了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个人的问题。
因此,与通常的观念不同,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合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合作学习、互相发问是课堂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激活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不能仅靠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因为中等学生能提出的一些问题至多只能是浅层化的,或者仅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理解的水平上的问题,所以更多的问题还是需要教师来引问。
教师对中等学生的引问的问题应有层次感,一般疑问句或由who, which, what, when,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只能用来热身,应多用以why, 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虽然在开始时,会冷场较多时间,看似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浪费,但通过坚持不懈、耐心地引导,这些中等学生因为有了思考问题的时空,所以慢慢的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越来越精彩,表现的并不比优秀生差。教师应不断地探寻引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竭力点燃中等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两头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同学均一步步享受到习得知识的乐趣。
四、借助全纳教育“互助观”理念,在讨论中激活中等学生的探究思维
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这就是全纳教育倡导的集体合作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因此,与我们通常的观念不同,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互助合作。那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中中等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应通过互助合作的方法来解决。
课堂讨论能充分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激发中等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激发中等学生思维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中等学生更容易接受、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把握好几个环节,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学生在自由讨论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能发挥好,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就如放风筝时教师要把线拽好;还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的问题除了要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中重难点外,问题还应有一定拓展性、有延伸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九年级Go for it第4单元Self check的第2部分an e-mail from Fran中提出了两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tell Mei? 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tell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好朋友有困难要不要告诉别人?”这种困惑是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在课堂中开展这些讨论既是运用已学的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作为任课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学科教学中应不忘进行德育渗透。这样的互助讨论学习,对于培养中等学生的探究思维大有好处。
中等学生学习英语的可塑性很强,有效的合作互助学习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合作能力也是未来优秀人才必需的条件之一,全纳教育培养未来人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注重集体和合作。通过英语课堂的合作互助学习,这意味着培养这些中等学生能与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技能、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合作,也意味着对他人的学习具有尊重感。
五、渗透全纳教育“人权观”理念,在导入中激活中等学生的兴趣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中等学生在学习上并不是不用功,而主要是因其学习方法不对,如经常重复犯相同的错误,甚至出现“上课会、下课忘”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只会听﹑记,但是学习的思维并没有被激活。要使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必须得先在课堂导入中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根据全纳教育的“人权观”思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中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师要欢迎每一个人,把每一个同学都纳入关注的一员。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事情往往是这样:如果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话,他就会认真地读下去;反之,就会对整篇文章失去阅读的兴趣。同样,若把每节课比作一篇文章,如果课堂引入不精彩,学生听起来肯定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导入需精心设计,特别是对于中等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导入时就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实物导入、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根据中等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激活思维,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的初中学生不乏唱歌高手,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平平,但并不代表他们缺乏其他的才能。九年级第6单元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第一课导入时,以前笔者是通过欣赏各种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是乡村音乐、爵士乐,还是民乐等,每个学生都表现的很活跃。现在笔者还增加用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来导课。因为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毕竟是我国的一大盛事,可能平时学生能经常听到这首曲子,对学生来说是耳濡目染,所以音乐一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一起跟着哼唱起来。教师就可紧接着说:I lov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随即哼唱一小段,再接着问学生:Do you love music? Can you sing along with it? 这样的导入的起点是针对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因为教师相信这些学生有学习的能力,给了这些中等学生以尊重,所以不仅马上抓住了这些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绪,连成绩在他们后面的学生也跟着参与进来了,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全班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坚持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胆小的学生也能大胆发言了,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反思中笔者发现激活学生思维也要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如果掌握不好,有时看似课堂气氛很热闹,但已走题;有时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没有重点或抓住要点,甚至摸不着边际,所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激活学生思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个渐进地、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钻研、完善,使教学朝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造就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运用全纳教育“教学观”理念,在示范中激活中等学生的定向思维
在一次练习中有这么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谈谈九年级的周末应该如何度过?发生了哪些变化?优秀的学生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谈变化该用used to这个短语,因为九年级的第一单元就学了used to这一短语。但是对于中等学生而言,尽管他们中有的学生是知道这个短语的意思,可惜在用起来的时候一点也不顺手,还有较多的中等层面的学生就是怎么也想不到应该用used to。这些学生思维的明显特征是定向、呆板,在单词﹑词组听写上不错,可是光会背,不会运用。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时使用“示范”这一教学手段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示范对中等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二、体现全纳教育“平等观”理念,在阅读中激活中等学生的记忆思维
读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方式,一般的“读”往往是能清楚地听到学习优异的学生的声音,而对于中下等学生而言,往往是含糊地附和着跟着。尽管这样的教学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也是与“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是不相融的。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坐在教室求学的机会,而且要求教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教初三的教师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进入初三想要好好学英语了,力气也化了很大,可收效甚微。单词的识记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前一天晚上花时间去记了,可第二天到听写时又都忘得差不多了;或者是在听写前猛记,听写时是勉强写出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做练习时,又不认识这个单词了。要想使这部分学生能尽快赶上来,就得要先扫清记单词这个障碍。这也促使了笔者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单词的办法有很多,如可通过联想法、构词法等去记单词,不过笔者认为对初中生来说,要使单词记得牢,最重要的是会读。学生听写本中的很多错误都是单词不会读或读的不准造成的。如frist(正确的拼法为first),sercet(正确的拼法为secret),improtant(正确的拼法为important)等这些错误的拼法;true和sure也经常会弄反,写成ture和srue等。
三、通过全纳教育“价值观”理念,在引问中激活中等学生的推理思维
通常,在班级中,如果有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困难,往往被认为是学生个体的事,是他与其他人不同,是他有个人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仅仅是关注他的个人问题。而全纳教育认为,在学校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或活动有困难,或有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因为班级是一个学习的集体,而有问题的学生属于这个学习集体的一员,是学习集体中的合作者。
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在语言交流上有问题,如果大家认为他有语言交流困难,而不与他进行交流,那么不仅他会陷于更大的困境,大家也都会失去相互交流的益处。如果大家能合作起来,想方设法去寻求战胜交流和理解的因难,那么大家都会体验到一种既有挑战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经历。通过这种富有意义的亲身感受,学生也学会了移情,学会了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个人的问题。
因此,与通常的观念不同,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合作。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合作学习、互相发问是课堂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激活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不能仅靠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因为中等学生能提出的一些问题至多只能是浅层化的,或者仅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理解的水平上的问题,所以更多的问题还是需要教师来引问。
教师对中等学生的引问的问题应有层次感,一般疑问句或由who, which, what, when, 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只能用来热身,应多用以why, 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虽然在开始时,会冷场较多时间,看似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浪费,但通过坚持不懈、耐心地引导,这些中等学生因为有了思考问题的时空,所以慢慢的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越来越精彩,表现的并不比优秀生差。教师应不断地探寻引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竭力点燃中等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两头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同学均一步步享受到习得知识的乐趣。
四、借助全纳教育“互助观”理念,在讨论中激活中等学生的探究思维
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这就是全纳教育倡导的集体合作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因此,与我们通常的观念不同,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互助合作。那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中中等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应通过互助合作的方法来解决。
课堂讨论能充分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激发中等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激发中等学生思维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中等学生更容易接受、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讨论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把握好几个环节,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学生在自由讨论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能发挥好,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就如放风筝时教师要把线拽好;还要适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的问题除了要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中重难点外,问题还应有一定拓展性、有延伸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九年级Go for it第4单元Self check的第2部分an e-mail from Fran中提出了两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tell Mei? 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tell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好朋友有困难要不要告诉别人?”这种困惑是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在课堂中开展这些讨论既是运用已学的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作为任课教师也是有责任的,在学科教学中应不忘进行德育渗透。这样的互助讨论学习,对于培养中等学生的探究思维大有好处。
中等学生学习英语的可塑性很强,有效的合作互助学习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合作能力也是未来优秀人才必需的条件之一,全纳教育培养未来人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注重集体和合作。通过英语课堂的合作互助学习,这意味着培养这些中等学生能与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技能、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合作,也意味着对他人的学习具有尊重感。
五、渗透全纳教育“人权观”理念,在导入中激活中等学生的兴趣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中等学生在学习上并不是不用功,而主要是因其学习方法不对,如经常重复犯相同的错误,甚至出现“上课会、下课忘”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只会听﹑记,但是学习的思维并没有被激活。要使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必须得先在课堂导入中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根据全纳教育的“人权观”思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中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师要欢迎每一个人,把每一个同学都纳入关注的一员。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事情往往是这样:如果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话,他就会认真地读下去;反之,就会对整篇文章失去阅读的兴趣。同样,若把每节课比作一篇文章,如果课堂引入不精彩,学生听起来肯定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导入需精心设计,特别是对于中等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导入时就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实物导入、设疑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根据中等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等情况巧妙施导,就能创设情景,激活思维,引发思考,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的初中学生不乏唱歌高手,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平平,但并不代表他们缺乏其他的才能。九年级第6单元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第一课导入时,以前笔者是通过欣赏各种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是乡村音乐、爵士乐,还是民乐等,每个学生都表现的很活跃。现在笔者还增加用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来导课。因为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毕竟是我国的一大盛事,可能平时学生能经常听到这首曲子,对学生来说是耳濡目染,所以音乐一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一起跟着哼唱起来。教师就可紧接着说:I lov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随即哼唱一小段,再接着问学生:Do you love music? Can you sing along with it? 这样的导入的起点是针对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因为教师相信这些学生有学习的能力,给了这些中等学生以尊重,所以不仅马上抓住了这些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绪,连成绩在他们后面的学生也跟着参与进来了,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全班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坚持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目标,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胆小的学生也能大胆发言了,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反思中笔者发现激活学生思维也要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如果掌握不好,有时看似课堂气氛很热闹,但已走题;有时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没有重点或抓住要点,甚至摸不着边际,所以,教师的指导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激活学生思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个渐进地、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钻研、完善,使教学朝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造就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