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素读、解读与课堂教学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和自身的深入思考,总结出几点语文教学的经验,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就必须在文本素读、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三者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文本素读 课堂 教学 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2年。在这22年中,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中,经历了几次教材更换,教材中的选文更是“增删不断、去留不定”;教育理念也是不断地更新、完善,教学方法更是轮番上场;教育手段花样翻新,评价方式不断变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实上,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教材怎么改革,教学大纲怎么变换,教学方式怎么改变,教学理念怎么更新,教学的最终效果都只能在而且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2017年下半年秋季入学,笔者又开始了七年级的语文教学,面对着新版教材,笔者又一次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培训观摩和深入思考,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教师就必须在文本素读、文本解读、课堂教学三者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一、文本素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素读”,源于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认为,中国传统母语教学,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追求投入理解,反复诵读,烂熟于心”。
  很显然,这里的素读,主要是就学生的学而言;而笔者说的“文本素读”,更多的是就教师的备课而言,意思是“一切归零、排除资料、回归文本”地备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试想,每次面对文本,只知道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钻进大量的资料去查阅,却从来没有自己的发现、主见、创造,这本身就不是真正的閱读,又怎么能教得好学生呢?
  比如学期伊始,面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笔者素读完全文后,深深感受到邓稼先的爱国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崇敬。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呢?于是,依托文章的第一部分(一共9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笔者原创了几个问题。
  【问题展示】
  1.请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2.请小声读读,揣摩其感情。
  3.思考并讨论,朗读时,这部分的情感该怎么处理?有没有层次变化?
  【答案提示】
  段落: 1 2 3 4 5 6 // 7 / 8 9
  表达方式: 叙述 议论
  时间: 一百年前← 对比 →今天
  情感变化: 悲痛 振奋 崇敬
  因为教师自己进行了文本素读,在文本素读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把知识进行问题化,于是,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引出邓稼先”这一概括。同时,因为是素读后的原创,学生手头的资料没有现成答案,于是,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认真听课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素读文本,要求教师不追名逐利、不哗众取宠、不唯名人是瞻,而是静心尽力地着眼于文本本身。
  《说和做》是臧克家先生写闻一多先生的名篇,我们自己上学时学过,教学生也不下十遍。全文共20个自然段。因为坚持文本素读,笔者发现文章有一处逻辑性语病。
  【课文节选】10.11.12(内容略)
  【素读所得】
  综合分析第12自然段的语义重心和第10到12自然段的语义指向,第12自然段中加点的“言论”与“行动”应该调换位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显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文本素读,是不能提出这一问题的。换个角度,从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一质疑,这一“微发现”,挑战了权威,挑战了习以为常;不管对错,教师这种“率先垂范”的思考与挑战,必定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探究精神与批判思维的种子。
  二、文本解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文本素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教师个人的烙印,受到教师自身知识能力阅历的局限。所以,文本素读虽然保持了阅读教学起点上的本真,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因此,文本解读就成为一种必要。
  文本解读,要求我们在保持素读本真的前提下,吃透文本,完整对待文本本身及其后面的相关练习,透过文本把握编者的意图,结合学生主体,立足课堂,高效地开展教学。
  新版教材,其组织编写的层次之高、编写过程的力度之深无须多论,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能做的、必须做的是,潜心解读。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其中第三则选取了《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值得解读的是,编者在文后的“思考探究”中出了一道与之相关的练习题。笔者做了如下解读。
  【思考探究】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解读过程】
  《杞人忧天》一文,老版教材多次选取过,寓意上都是指向“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透过这个思考探究题可以揣摩到新教材编者的意图明显不同以往。于是,结合新形势,完全可以而且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解读结果】
  1.我为“杞人”点个赞:
  (1)您勤于思考
  (2)您敢于质疑
  (3)您勇于探索
  (4)您大胆发问
  2.我为祖先而自豪:
  (1)您的科学精神超越时空
  (2)您的忧患天下美名远扬
  笔者给“晓之者”提个醒: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很显然,笔者的这种解读尝试,更多地考虑到“大语文”中的“思维教育”“国家自信”“文化自信”等因素。这样做,除了落实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外,还会起到活跃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效果。
  在今年3月份“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聆听了对宗璞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的两节“同课异构”公开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两位女教师上得都很精彩。她们都非常重视朗读,时间上,都花了15分钟左右,形式上,有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学生齐读等。在文章精读环节,都重视对第2—6自然段景物描写部分的赏析和对第7自然段“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这句话的解读。然后,就在得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结论后快速结束课堂。
  笔者在学有所获后,翻开课本思考了几个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文本素读与解读。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解读缘由】
  1.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吗?
  2.如果不是,景物描写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如果说景物描写只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或依托,那么,触发了什么情感?又是怎么触发的?
  4.作者依托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触发了什么情感?
  【解读过程】
  1.素读全文。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写景散文,如果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的话,作者只写了紫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这两个方面(课文第8和11自然段)。所以,景物描写只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和依托。
  2.再次素读。紫藤萝两次触发了作者的情感:一次是紫藤萝“紫色的光辉”从“我眼前”“流过”“我心里”“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感悟(课文第7自然段);一次是紫藤萝“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引发紫藤萝“十多年前”“稀落”“稀零”“没有”“拆掉”(课文第8自然段)与现在紫藤萝“又开花了”“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以致“流向人心底”(课文第9自然段)的对比。
  然后,综合两次触发,作者有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第10自然段)的感悟,以致“不觉加快了脚步”(第11自然段)。
  【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略。
  2.文章背景简介:略。
  3.家庭情況简介:作者的弟弟,冯钟越,北京人,杰出的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长期积劳成疾于1982年10月,不幸病逝,年仅51岁。
  4.写作年代背景:本文写于1982年5月。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时代的春天已然来到。当时,作者54岁,父亲已获得自由,弟弟重病。
  【解读结论】
  作者显然是被眼前紫藤萝的光辉与芳香吸引住了而“停住了脚步”,它那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一时)忘记了忧伤,忘记了苦涩的过往,为新时代、为美好的未来而“不觉加快了脚步”。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教师只有把文本素读和文本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最佳契合点,才能最终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朱东成,男,本科,安徽省太湖县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弋舟似乎是70后作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他善于写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他笔下的人们似乎都来自于相似的城市、相似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生活方式、相似的喜怒哀乐。但剥离了这些表面现象后,显微镜下的人们真的如此吗?弋舟所要探寻的正是在这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下每个个体存在的独立性与意义所在。在这些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从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就像王小波曾说的那样:“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这些孤
期刊
七律·春日泛舟洞庭  清流浩阔任遨游,柳岸沙洲信系舟。细雨空濛帆影远,渔歌欸乃橹声柔。桃花带露情難老,油菜流金势未休。屈子当年游此地,行吟妙句耀高丘。  七律·橘城咏雪  一夜琼妃降橘城,晨来满野尽银晶。风牵北雁云端走,雪引沙鸥水上行。江畔红梅添喜色,街边瘦柳吐春声。儿童四五相邀闹,塑罢冰人笑语盈。  七律·咏蠡山橘花  人间四月尽芳华,蠡岛争开枳橘花。苍莽龙山铺白雪,逶迤澧水裹香纱。碧枝绽蕊藏千
期刊
加里宁格勒  没去贝加尔湖,没去圣彼得堡  又一次远行,是擦过莫斯科的掌心  一路向西直到陆地的尽头  向白俄罗斯的暖湿气流问候  与立陶宛高空的团团云絮对视  随着飞机的着陆,悬着的心一点点放下  我站在了加里宁格勒的土地上  岁末,加里宁格勒  已经漫天飞雪  波罗的海脚边的小城  用任性的天气与人寒暄  隔着檐面滑落的水帘  安静地端详起这座城  不能说:精致与雕琢的事物不美  定睛于眼前平
期刊
一、遥远的西方,有我中国歌曲在唱响  ——记欧洲拉脱维亚“中拉建交25周年和孔院五周年庆典晚会”  遥远的西方,传来醉人的歌声,那是拉脱维亚的大学生们,用妙曼,把中国歌曲,深情演唱。  《彩云追月》,浪潮袭来,柔美的声音,淹没了滚烫的心房。  女生齐唱,长笛配奏。优雅的唱姿,深情的低回,是一群美丽的海鸥,飞翔于中国海上。  一个爱和平的民族,一个爱歌唱的民族,一个爱风雅的民族,她们的声音里,都是柔
期刊
摘要:“幻象”“幻象空间”等是拉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齐泽克通过分析通俗文化对拉康的核心概念进行解读。齐泽克用经典影片对“幻象”“幻象空间”与欲望、主体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齐泽克 电影 幻象 幻象空间  齐泽克热衷于采用解读通俗文化的方式实现对拉康哲学的解读,其对电影分析的高明之处在于熟练地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并将拉康的核心概念如“实在界”“幻象”等运用到电影分析中。在齐泽克看来
期刊
摘要: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从设计本身出发,注重自然和谐、疏密有致的视觉感受,强调主题的明确性和设计的整体性。极简主义在现代生活的各方面和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吕敬人的经典作品及设计理念的赏析,浅谈极简主义设计的艺术表达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极简主义 设计 应用 信息表达  “极简主义”又称“简约主义”,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出现并流行的现代艺术流派之一,越来越多方面、深层次地渗透到当代
期刊
摘要:邵伯秧号子是扬州运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流布于江都邵伯镇、邵伯湖四周乡镇及镇东里下河地区。本文将通过对邵伯秧号子的生存现状、传承传播、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发现其在当下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设性意见,为扬州运河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音乐发展提供实证性理论依据与经验。  关键词:邵伯秧号子 运河文化 问题 意见  一、引言  2018年8月13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扬州运河文化下的
期刊
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多数人通过对他作品的阅读以及对他事迹的了解,脑海里多半会浮现出一个爱憎分明、一丝不苟、忧国忧民、以笔为刃的中年鲁迅形象。本文拟通过对鲁迅《藤野先生》中那个留学日本的青年鲁迅形象与太宰治《惜别》中的青年鲁迅形象的对比,真实再现青年鲁迅形象。  关键词:鲁迅 青年 太宰治 《藤野先生》 《惜别》 比较研究  一、鲁迅《藤野先生》中的青年鲁迅形象  增田涉和佐藤春夫翻译
期刊
摘要:我国山水以及花鸟画创作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以及表现手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山水及花鸟传统画法在“清初四僧”这里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使其更加具有市民趣味、社会民俗及生活感受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历史、绘画史的发展,对后代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清初四僧山水花鸟画的风格成因、风格特点、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清初四僧
期刊
摘要: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民窑之一,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面对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窘境,必须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艺术人才。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定窑非遗项目为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非遗人才培养内容、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