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效的教育规模也在逐渐扩充,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也相应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苦难。基于这一原因,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教育在现阶段虽然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
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工作方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意味着它也相应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其主要教学目的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以保证学生未来全方面的发展。所以高校要以创新的形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自主思考,以自主创业来有效带动就业目标的完成,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变革,但大部分高校是具体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些许不足,只有逐一解决改进,才能构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将创新、创业两者简单的结合,高效在开展这一教育时需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对象的学习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科学的方式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属于专业学科教育,而是运用创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以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高校需要在反思中了解这一教育的特点属性,在掌握实际的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1.1对课程缺少深入的认识
在高校教育的建设过程当中,部分高校以专业技能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不了解该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没有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在教育人力、教育资金等方面都缺少足够的投入,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学生素质文化教育以及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三者之间没有建立密切的教育联系。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创业方式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和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因为对课程的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活动没能有效落实到位,有形式化教育的情况出现,学生自然对该教育内容也不能够形成正确深入的认识,大大降低学生的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脚步,需要高校在反思当中逐渐构建优化完善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发展。
1.2多方合作不到位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要是实践效果评估的形式对学习效果最初评价,因此需要孵化创业项目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创业项目孵化方面,存在一定形式化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自身需要深入反思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开展实践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情况,例如说学生学习水平、行业情况、合作企业等,这都是影响创业项目孵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需要高校加强与各行业和企业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创业,避免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与多方面的合作也是该教育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分析問题,建立稳定的多方合作结构,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都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理,从而逐渐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1.3对专业实践缺少重视
高校对创业创业实践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忽视以多方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在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方向,以科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合理化的项目实践模式和综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模式的优势长处,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效进行。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
2.1创业项目孵化模式
高校领导以及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前,首先先要来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从思想层面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结合自身的师资水平、教育资源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创业项目孵化模式。在此过程中,高校要以多样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来,通过真实的实践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积累创业知识的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并与指导教师一同通过创业项目获得一定的创业成果,以丰富的而创业形式,并借助创业项目实践,以此来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因此高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当前的教育需要,与社会中的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并借助校外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学生能将知识内化于心,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当中,从而真实完成某一具体创业工作,以多样化实践的方式完成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2.2多方合作模式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反思,需要高校建立其多方合作的模式,借助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企业的力量,高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多方合作这一模式当中,要以高校作为教育主体,教师运用合理化的教育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向学生教学实践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将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整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企业方面则可以依据创业项目的主要内容,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
2.3专业实践模式
专业实践模式首先是要将创业项目引进来,高校在引进项目是要依据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实训教师等设施的空间情况,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在与企业的合作当中,让学生的校园创新创业项目走出校门,这样既能借助企业的各项优势,在互补促进中建设多样化的校内校外创业基地。其次是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通过多方面的合力,实行以体验为主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生团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在能力,在实践思考中锻炼思维能力,从而获得创业成就感和创业体验感,树立创业的信心。最后是以竞赛的的形式,对学生的创业成果进行审核,开展多样化的创业竞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当中逐渐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以教育义务,也是为培养综合型人才达到教育基地。高校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改进,建立科学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能具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实现多角度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实力,以获得未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智富时代, 2019, 000(004):P.1-1.
[2]于永清.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汽车世界, 2019, 000(020):P.301-301.
[3]周昊俊. 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福建茶叶, 2019, 041(001):199-200.
[4]熊聪聪, 赵会民, 赵丛,等.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409(15):43-44.
[5]操颜艳. 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1):10-12.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
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工作方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意味着它也相应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其主要教学目的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以保证学生未来全方面的发展。所以高校要以创新的形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想自主思考,以自主创业来有效带动就业目标的完成,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现阶段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变革,但大部分高校是具体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些许不足,只有逐一解决改进,才能构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将创新、创业两者简单的结合,高效在开展这一教育时需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对象的学习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科学的方式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属于专业学科教育,而是运用创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以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高校需要在反思中了解这一教育的特点属性,在掌握实际的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1.1对课程缺少深入的认识
在高校教育的建设过程当中,部分高校以专业技能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不了解该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没有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在教育人力、教育资金等方面都缺少足够的投入,在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学生素质文化教育以及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三者之间没有建立密切的教育联系。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创业方式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创新和能力发展方面的教育。因为对课程的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活动没能有效落实到位,有形式化教育的情况出现,学生自然对该教育内容也不能够形成正确深入的认识,大大降低学生的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脚步,需要高校在反思当中逐渐构建优化完善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发展。
1.2多方合作不到位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要是实践效果评估的形式对学习效果最初评价,因此需要孵化创业项目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现阶段高校在创业项目孵化方面,存在一定形式化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自身需要深入反思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开展实践当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情况,例如说学生学习水平、行业情况、合作企业等,这都是影响创业项目孵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需要高校加强与各行业和企业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创业,避免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与多方面的合作也是该教育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分析問题,建立稳定的多方合作结构,与政府、社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都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理,从而逐渐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1.3对专业实践缺少重视
高校对创业创业实践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忽视以多方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在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方向,以科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合理化的项目实践模式和综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模式的优势长处,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效进行。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构建
2.1创业项目孵化模式
高校领导以及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前,首先先要来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从思想层面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结合自身的师资水平、教育资源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创业项目孵化模式。在此过程中,高校要以多样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来,通过真实的实践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积累创业知识的同时,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并与指导教师一同通过创业项目获得一定的创业成果,以丰富的而创业形式,并借助创业项目实践,以此来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因此高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当前的教育需要,与社会中的相关行业和企业建立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并借助校外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学生能将知识内化于心,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当中,从而真实完成某一具体创业工作,以多样化实践的方式完成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2.2多方合作模式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反思,需要高校建立其多方合作的模式,借助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企业的力量,高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多方合作这一模式当中,要以高校作为教育主体,教师运用合理化的教育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向学生教学实践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将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整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企业方面则可以依据创业项目的主要内容,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
2.3专业实践模式
专业实践模式首先是要将创业项目引进来,高校在引进项目是要依据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实训教师等设施的空间情况,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在与企业的合作当中,让学生的校园创新创业项目走出校门,这样既能借助企业的各项优势,在互补促进中建设多样化的校内校外创业基地。其次是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通过多方面的合力,实行以体验为主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生团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在能力,在实践思考中锻炼思维能力,从而获得创业成就感和创业体验感,树立创业的信心。最后是以竞赛的的形式,对学生的创业成果进行审核,开展多样化的创业竞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当中逐渐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以教育义务,也是为培养综合型人才达到教育基地。高校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改进,建立科学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能具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实现多角度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实力,以获得未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智富时代, 2019, 000(004):P.1-1.
[2]于永清.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汽车世界, 2019, 000(020):P.301-301.
[3]周昊俊. 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福建茶叶, 2019, 041(001):199-200.
[4]熊聪聪, 赵会民, 赵丛,等.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409(15):43-44.
[5]操颜艳. 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1):10-12.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