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契约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约的代价
  我从商学院毕业,满怀期待地打算进父亲的公司工作,没想到父亲只说了一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给我任何机会。我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决心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可百般筹措,还是缺少20万元启动资金。犹豫再三,我决定回一次家,向父亲借钱。
  意外的是,父亲一口答应了我的请求。他说:“钱没有问题,但有个条件。”说着,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及住址,“你每月10日前把500元钱汇给这个人,不可延误,更不可间断。如果没有问题,20万就是你的了。”
  父亲的条件和20万资金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甚至觉得,一向强硬的父亲是不是想用这种方式,间接化解我和他之间的矛盾。
  父亲又说:“不过,为了防止你违约,你必须将你的公司资产抵押给我。也就是说,你一旦违约,我将有权随时清算你的公司。”不就是每月汇一次款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拿到钱,我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一年后,公司渐渐有了起色。至于汇款的事,我在手机里设置了日程提醒,从未出过差错。
  一天,我刚拜访完客户,手机响了。电话里的人自称是父亲的助理,说受父亲委托,明天将收回那笔20万元的借款。我一下子蒙了:“为什么?”他说:“因为你忘了和你父亲之间的约定。”
  我这才想起,半个月前我换了新手机,忘记将汇款的事输入日程计划了。我刚想解释,对方说:“别怪你父亲,要怪就怪你自己吧。”
  放下手机,我浑身发抖,当即赶往父亲的公司,冲进他的办公室,开口便问:“爸,你助理的话是真的吗?你……”我不愿说出后面的内容,不相信那是真的。
  父親微微点了点头。
  “爸,请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这就将上个月的汇款补上,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忘记了!”我近乎乞求地看着他。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如此诚恳地向父亲道歉。
  停了片刻,再开口时,我的声音有些哽咽:“你知道吗,这一年来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好不容易才有点儿起色,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父亲似乎无动于衷,脸上的表情和那年拒绝我进公司时一样冷峻。
  “爸,求你看在妈妈的面上,原谅我一次好吗?”我无计可施,只好将死去的母亲抬出来,作为最后的砝码。母亲在我十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从此这个家就只剩下父亲的训斥与我的叛逆。
  或许是我的话触动了父亲,他坐到沙发上,点上一支烟,思忖着什么。我以为他会改变主意,但我错了。他看着我说:“儿子,我很想原谅你,可是不能。抱歉,我必须这么做。”
  我简直崩溃了!我恨透了父亲,又一次摔门而去。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失约,他竟然如此绝情。
  
  神秘收款人
  公司清算后,我又回到起点。我整天浑浑噩噩,用睡觉、玩网络游戏打发着日子。
  两个月后的一天,我打开抽屉找东西,无意中看到那沓汇款单的存根。我气愤地把它们揉成一团打算扔掉,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父亲如此重视这笔汇款,收款人和他之间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关系?父亲为什么要以此作为借钱给我的条件?带着一连串疑问,我决定去拜访那个收款人。
  收款人叫张秀丽,竟是一位105岁高龄的老太太。老人看起来还算健康,见到我也不戒备。她把我当成来采访她如何养生的记者了。
  我假装问了几个有关保养的问题,将话题转到预先设计的轨道上,这才知道老人无儿无女,多年来孤身一人。她年轻时没有工作,75岁那年丈夫死后全靠别人供养,才活到现在。
  我几乎可以肯定,支付老人生活费的正是父亲。我刚提到这个话题,她突然说累了,拒绝了我的进一步“采访”。
  回来后,我对父亲的怨恨减少了许多。不管他为什么要赡养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为也令我钦佩。我重新振作起来,找了一份工作,打算从头再来。
  契约里的爱
  一个周末,父亲打来电话,说要给我看一件东西。自从上次争吵后,我们再也没见过面。这次他如此急切地找我,一定有重要的事。
  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一个棉布包裹,里面是一只玉手镯。这只玉手镯似乎佩戴过很长时间,镯子上有明显的碰撞痕迹。父亲说:“你不是一直恨我清算了你的公司吗?这只手镯就是答案。”
  手镯是张秀丽老人的。30年前,丈夫去世,张老太太孤苦无依,决定将家里唯一值钱的玉手镯卖掉,以便渡过难关。父亲那时刚开始创业,看出这只手镯升值潜力很大,决心买到手。可他资金有限,出价比不过那些有钱人。父亲灵机一动,提议分期付款,每月支付张老太太一笔赡养费,直到她去世。张老太太一想,这倒是个好办法,便同意了。
  其实,父亲是打过算盘的。张老太太已经75岁,哪怕她活到85岁,自己也赚了。父亲拍卖了这只镯子,得到第一笔启动资金。只是,他没想到张老太太又活了30年,这30年付出的赡养费,早已超过手镯本身的价值。
  “昨天,张老太太去世了……”父亲叹了口气,感慨地说,“这是我做过的最亏本的买卖之一。可是儿子,你知道吗?这也是我一生做过的最值的买卖!张老太太和我素昧平生,却相信我,在只收到几千块钱定金的情况下,就把镯子交给了我。这只镯子教会我商人最重要的素质——诚信。后来,我又把镯子买回来,时刻提醒自己,勿忘诚信。”
  听完故事,我百感交集。父亲又说:“其实,从你策划第一个项目开始,我就一直关注着你。你那些项目大多急功近利,有的还想尽办法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我以每月按时汇款为条件,就是想提醒你注意从商的基本准则,但你没有醒悟。我知道,再不给你一个教训,你只会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抓住你忘记汇款的机会,清算了你的公司。”
  原来是这样!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那天,父亲和我谈了许多,我听得很认真。最后,他问我愿不愿去他的公司,我回绝了。我对父亲说:“爸,你儿子长大了,该自由飞翔了!”
  (摘自《高中生•青春励志》2010年第3期图/彭清)
其他文献
父亲寡言,在同乡与朋友圈里深受尊敬和信任。他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因为我爷爷当年就是用打的,而且打得很严重。  我妈生到第六胎,才生下我一个男孩。父亲对我严加管教,我姐姐他不管。从七八岁开始,我每天都挨打。父亲白天工作很忙,晚上吃完饭,就开始问我今天做错了什么事。妈妈告状,姐姐告状,他就用皮带抽我。我手臂上一条条全是淤血痕。小时候,我一直喜欢穿长袖。  “你打我,我就去打别人。”我十岁时,跟邻居的孩
期刊
美丽邂逅  2009年3月,大三学生張文岳在君山一家餐馆用餐,瞧见对面餐桌边的一个女孩,手里拿着菜谱,看着旁边的服务生发出“啊”的一声叫喊。  张文岳走过去,关切地问:“怎么啦,不舒服吗?”女孩用生硬的汉语说:“你看,黄牛在我们国家被称为‘神牛’。黄牛的眼睛是‘日月神’,黄牛的奶为‘圣海’。他给我推荐青椒炒牛肉,还说是黄牛肉。”  张文岳明白了,诚恳地说:“服务生不懂你们国家的习俗,我们向你表示歉
期刊
最近,我读日本著名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的书挺上瘾的,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揣着童心的好奇宝宝,还因为在他所有的游记里,总是穿插着一些素描和房屋俯视图。那些房屋俯视图很有意思,分明就是一个人站在房顶往下看的样子。然而,人又怎么可能爬到天花板上去呢?用河童自己的话说:“不爬到房顶也能画出来,一切靠想象就可以。”  我有个女友跟河童很像,不过,她俯视的不是房子,而是自己。她是南方人,眉清目秀,十分娇小,偏偏爱上
期刊
她喜欢和他在一起,睁开眼睛就开始摸手机,看有没有他的短信,有就喜欢,没有就有点嗔怒。于是,发短信过去,早晨就发十多条。有时,一边洗脸一边发,一边上卫生间一边发,在外面吃早餐也发,明明有一堆事情,却不干。  站在他楼下喊他:“下来,我们去春天里玩。”好像思春的小女孩,穿着单薄动人,就为了看起来好看。粉红色的春装,第一天上身,当然要给他看。小腿冻得有些疼,不管,谁让他说穿丝袜的女人最动人?  他下来哄
期刊
我对我妈很依恋。  小时候,要是我妈不在家,我枕边就放着她的衣服。闻着衣服上香香的味道,我才能安心睡着。那时,我经常思考一个无比沉重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还要不要活?就像看革命战争电影,我也无数次假想,如果我被敌人捕获,到底是招还是从容就义一样,答案每次不同,小小的我很困扰。  我对我妈依赖,并不是我妈对我溺爱。她在管教方面很严格。我们家是反过来的,我爸溺爱我,我则恃宠而骄。我常要
期刊
中秋节那天,我到浣花溪公园边的禅意茶坊泡时间,冷不丁看见斜对面坐着一个素色衣裙的姑娘,桌上放着一壶普洱、两碟茶食。她双手托着下巴,蓝色的眼镜盒压着一本封面泛黄的书。  我看得真切,那是一本《聂鲁达诗选》,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已经很难买到。我有些激动。不光是因为我喜欢聂鲁达的诗篇,更因为,我高三毕业进入厦门大学的第一个下午,看完海后,在一个叫“思无邪”的书店买下过同样一本书。  我非常喜
期刊
家乡寄来地摊货  在纽约留学的第二年,父亲的公司破产了。那把用了三年多的小提琴不识时务地“罢工”,怎么也修不好,不得已,舒小乐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一个月后,舒小乐收到一个包裹,来自大洋彼岸。白色的包裹上到处都是醒目的黑字:贵重小提琴,请轻拿轻放。  舒小乐激动得满脸绯红。她激动地对同学说:“小提琴,我爸爸寄来的!”几个同学凑过来,看着她抖抖索索地打开包裹,只看了一眼,就不屑地离开了。  舒小乐愣
期刊
一个网友来信,说她想邀请俞敏洪到其大学作报告,苦于没有他的联系方式,问我哪里可以找到。  其实,我有,但我不能轻易给她。我希望她能尽力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体会为一个小梦想而奋斗的完整过程。这话可能说大了,但我真心希望她明白“百折不挠”的真正含义。  我忘记是大几的时候,研究生会主席抓了几个本科的学生联合做一个论坛。我作为外联部的成员之一,中心任务只有一个:去邀请俞敏洪老师来学校参加论坛,并作为唯一
期刊
在北京广播学院读大学时,每每看到来往穿梭的如云美女,梁冬的心情就很复杂。他很想看,却又不敢看,因为自卑。毕竟,“眼袋比眼睛大,腰围大过身高”这个鲜明的身体特征,在他进入凤凰卫视之前,已经持续很多年。  当时,他对成功的第一定位是“有朝一日要做一个工作,能直勾勾地看美女,可以调侃她们,还能挣钱”。这个理想给了他足够的动力,让他努力学习,如愿以偿地进入当时最新锐的电视媒体——凤凰卫视。  梁冬后来才明
期刊
没大没小的母女  大家都说妞妞和我不大像一对母女,因为我俩都有点“没大没小”。我出书,洪晃对我的责任编辑说:“我妈的书,最好先交给我加点工。我给她加点糖、醋、胡椒面,就好看了。”她打电话来求我办事,我说:“你也有求我的时候,谈一下条件吧!起码请我吃意大利餐,麻烦的事就请我乘一次地中海游船吧!”当然,结果是我的书从未让她“加工”,我帮了忙也没能乘地中海游船,意大利餐倒是吃过几次。  一次,她要我为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