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是概括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之一。
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难点首先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问题、态度问题、习惯问题、心理问题、基础问题等。因此,教育教学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育人的问题,育人的工作做好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重新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应当是育人、教书,通过育人来促进教书,育人的工作真正做好了,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的质量获得显著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影响教育的外部因素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从内部因素看,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要求教育教学的着力点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这种转变具体是什么?对此,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即“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强烈诉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们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用“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话来概括。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人。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事实上,育人离不开知识的教学,育人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在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育人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教学,育人的工作做好了,知识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继承过去的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提出以育人来进行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把育人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极其鲜明地提出了知识的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知识本位和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
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过于片面地突出知识的教学。事实上,由于过于片面,知识本位的教育并不是正常的知识教育,而是正常的知识教育的异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教育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把正常的知识教育异化为关于知识的“杂技”的教育,必然导致多数学生学习失败。知识本位的教育总要在知识点上深挖,甚至在小学低年级诸如年月日、时分秒、元角分,前后上下左右、单位名称、图形辨认这些简单知识点做过多的文章,导致许多本来易教、易学的数学内容变得难教、难学,从而造成许多小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知识本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本位教育体系下的教育教学,表面看来也是改革和创新,但由于其摆脱不了知识本位的本质,所以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改革效果,同时已经严重地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知识本位的教育忽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这一科学事实,所以当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的教育在培养少数人应试成功的同时,造成多数人成为学习的失败者,即使是少数应试成功的学生,他们在获得考试高分的同时,在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在理想、抱负、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具体表现为部分拥有高学历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育人的功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强调知识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标准来组织教学并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反对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主张知识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已有经验等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育人促教学,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通过特别关注后进生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不重视知识,它所反对的是片面强调知识而忽视人的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人的素质与知识学习的协调发展和互为作用,主张知识的学习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不是牺牲人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知识的教学。在小学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小学是培养人的素质的关键时期,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调教学内容的少而精。教育实践表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并由此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帮助,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也使素质教育和以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真正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难点首先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问题、态度问题、习惯问题、心理问题、基础问题等。因此,教育教学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育人的问题,育人的工作做好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重新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应当是育人、教书,通过育人来促进教书,育人的工作真正做好了,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的质量获得显著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影响教育的外部因素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从内部因素看,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要求教育教学的着力点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这种转变具体是什么?对此,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即“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强烈诉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们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用“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话来概括。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人。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事实上,育人离不开知识的教学,育人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在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育人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教学,育人的工作做好了,知识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继承过去的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提出以育人来进行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把育人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极其鲜明地提出了知识的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知识本位和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
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过于片面地突出知识的教学。事实上,由于过于片面,知识本位的教育并不是正常的知识教育,而是正常的知识教育的异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教育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把正常的知识教育异化为关于知识的“杂技”的教育,必然导致多数学生学习失败。知识本位的教育总要在知识点上深挖,甚至在小学低年级诸如年月日、时分秒、元角分,前后上下左右、单位名称、图形辨认这些简单知识点做过多的文章,导致许多本来易教、易学的数学内容变得难教、难学,从而造成许多小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知识本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本位教育体系下的教育教学,表面看来也是改革和创新,但由于其摆脱不了知识本位的本质,所以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改革效果,同时已经严重地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知识本位的教育忽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这一科学事实,所以当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的教育在培养少数人应试成功的同时,造成多数人成为学习的失败者,即使是少数应试成功的学生,他们在获得考试高分的同时,在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在理想、抱负、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具体表现为部分拥有高学历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育人的功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强调知识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标准来组织教学并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反对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主张知识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已有经验等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育人促教学,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通过特别关注后进生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不重视知识,它所反对的是片面强调知识而忽视人的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人的素质与知识学习的协调发展和互为作用,主张知识的学习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不是牺牲人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知识的教学。在小学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小学是培养人的素质的关键时期,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调教学内容的少而精。教育实践表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并由此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帮助,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也使素质教育和以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真正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