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申江婴:正如苏局长所言,未知大于已知。面对未来,中国互联网与电信业将如何发展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但今天我想请各位专家预测下,十年后,互联网整体市值是否将超越传统电信企业的整体市值?
姜奇平:肯定会超越。
舒华英:用不上十年就将超越,我预测六年。
武锁宁:我以为会的,而且不仅是互联网企业,IT企业、广电企业也将参与进一步的洗牌。这种洗牌带来的新的颠覆性变化,也许不用十年,三年、五年就会出现。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强化限制电信企业规模运作的措施,甚至推进分割电信资源的外科手术之类改革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过去十年我国互联网市场格局的变化,尤其是这一两年市场格局的变化,充分说明市场调节、选择能力是充分的、有效的。现在加强互联网的管理,重点应放在推进发展、加强安全方面。需要推动的是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人为的“一平二调”。
王保平:毫无疑问,必将超越。而且可能是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面对一个活力四射的行业,也许我们任何的预测都是短视的。
主持人申江婴:电信网与互联网是两张异质网,网络演进方向、业务生成方式、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各自不同。未来十年,互联网与电信网将呈现什么样的关系?
苏少林:融合发展,众网合一。
舒华英:互联网与电信网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姜奇平:未来都是IT业,都是互联网,彼此会非常像。
陈金桥:随着融合的逐步深入,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主持人申江婴: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在业务拓展上是否存在边界?如果有边界,边界在哪里?
舒华英:我认为不存在边界,只要是政府非禁止的都可以去做。但同时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包揽天下,因此,关键在于要做自己优势的部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做好。
苏少林:没有边界。像业界一些观点在质疑中国移动等运营企业做音乐、游戏等应用基地,我认为是他们在做的是一种模式,是去引领业态发展,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应该得到大家的支持。
武锁宁:我同意苏局长的观点,运营企业的应用基地是整合内部资源、规模化运作的一个选择,并不排斥外面的其他企业。
姜奇平:事实上,是没有边界的。如果双方都足够理性的话,他们会停留在一个临界上。比如说高风险高收益的不适宜向保值增值类型伸入,两种类型的企业在长期的博弈中可以找到临界的平衡点。
陈金桥:首先,我阐述一个观点。不能通过先验性判断认定与资本性质有关的某些企业是特别有效率或者特别没有效率的,这是错误的。从这个逻辑出发,无论是政府还是管制机构,不能主观先设定某个领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是不公平的,要保持管理理性。对于产业主体来讲,边界取决于个性化条件,取决于它自身存在的约束条件,包括它在市场中的位置、它的资源,甚至哪种商业模式操作更加熟练等等。
主持人申江婴:在互联网的这个十年,产生了许多我们不曾想到的应用与业务。最后我想请各位专家预测一下,下一个十年,哪些应用将成为互联网的主宰?
姜奇平:第一是定位,第二是支付,第三是视频的WEB2.0化。
苏少林:问得太远,十年不敢说谁能成为主宰市场的应用。但从已知来判断,未来2-3年内,支付、游戏、定位将有新的发展。5年以后,物联网发展可能会比较快。
舒华英:稍微远一点看是个性化需求的推荐。用户需要什么,就能准确推荐。近一点看是做嫁接在其他平台上的增值平台业务,比如91手机助手,作为嫁接在iPhone、iPad上的业务平台,成长得非常快。更近一点,我想运营商如果从银联手中将支付业务拿过来,国家的金融政策再向运营商开放,那么支付将呈爆炸式增长。
苏少林:我非常赞同舒老师的观点,未来WEB3.0,即智能化将是一个潮流。通过智能化分析互联网上每个人的习惯、需求,进行主动推送,促进互动业务发展。
武锁宁:我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将朝着强化应用的方向发展。过去十年互联网业务呈现丰富多彩、持续发展的势头。但是,统揽起来看,以前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新媒体领域的拓展。从WWW类业务,到综合门户网站,再到检索搜索,下一步到个人订制;从BBS、到博客、到社区、到微博等等,其实都可概括为“新媒体”业务。过去十年新媒体不断创新,走过了辉煌的历史,并将在未来十年持续创新、持续发展、持续辉煌。但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可能不是新媒体类业务,而应该是包括支付、定位、物联网、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业务。随着无线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网民的成长和网络需求与网络环境的变化,以支付、定位、物联网、行业应用以及各种基于用户诉求的更有价值的应用将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互联网创新的主题之一。
陈金桥:我认为,三年、五年的时间里,公共型服务业将成为最抢手的需求,其中教育、医疗和金融是最有希望的三个领域,不论是行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都适用。
主持人申江婴: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希望三年、五年、十年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坐在这里,来验证一下今天我们的预测,也能够再一起去探讨更远的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姜奇平:肯定会超越。
舒华英:用不上十年就将超越,我预测六年。
武锁宁:我以为会的,而且不仅是互联网企业,IT企业、广电企业也将参与进一步的洗牌。这种洗牌带来的新的颠覆性变化,也许不用十年,三年、五年就会出现。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强化限制电信企业规模运作的措施,甚至推进分割电信资源的外科手术之类改革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过去十年我国互联网市场格局的变化,尤其是这一两年市场格局的变化,充分说明市场调节、选择能力是充分的、有效的。现在加强互联网的管理,重点应放在推进发展、加强安全方面。需要推动的是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人为的“一平二调”。
王保平:毫无疑问,必将超越。而且可能是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面对一个活力四射的行业,也许我们任何的预测都是短视的。
主持人申江婴:电信网与互联网是两张异质网,网络演进方向、业务生成方式、发展思路、管理模式各自不同。未来十年,互联网与电信网将呈现什么样的关系?
苏少林:融合发展,众网合一。
舒华英:互联网与电信网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姜奇平:未来都是IT业,都是互联网,彼此会非常像。
陈金桥:随着融合的逐步深入,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主持人申江婴: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在业务拓展上是否存在边界?如果有边界,边界在哪里?
舒华英:我认为不存在边界,只要是政府非禁止的都可以去做。但同时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包揽天下,因此,关键在于要做自己优势的部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做好。
苏少林:没有边界。像业界一些观点在质疑中国移动等运营企业做音乐、游戏等应用基地,我认为是他们在做的是一种模式,是去引领业态发展,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应该得到大家的支持。
武锁宁:我同意苏局长的观点,运营企业的应用基地是整合内部资源、规模化运作的一个选择,并不排斥外面的其他企业。
姜奇平:事实上,是没有边界的。如果双方都足够理性的话,他们会停留在一个临界上。比如说高风险高收益的不适宜向保值增值类型伸入,两种类型的企业在长期的博弈中可以找到临界的平衡点。
陈金桥:首先,我阐述一个观点。不能通过先验性判断认定与资本性质有关的某些企业是特别有效率或者特别没有效率的,这是错误的。从这个逻辑出发,无论是政府还是管制机构,不能主观先设定某个领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样是不公平的,要保持管理理性。对于产业主体来讲,边界取决于个性化条件,取决于它自身存在的约束条件,包括它在市场中的位置、它的资源,甚至哪种商业模式操作更加熟练等等。
主持人申江婴:在互联网的这个十年,产生了许多我们不曾想到的应用与业务。最后我想请各位专家预测一下,下一个十年,哪些应用将成为互联网的主宰?
姜奇平:第一是定位,第二是支付,第三是视频的WEB2.0化。
苏少林:问得太远,十年不敢说谁能成为主宰市场的应用。但从已知来判断,未来2-3年内,支付、游戏、定位将有新的发展。5年以后,物联网发展可能会比较快。
舒华英:稍微远一点看是个性化需求的推荐。用户需要什么,就能准确推荐。近一点看是做嫁接在其他平台上的增值平台业务,比如91手机助手,作为嫁接在iPhone、iPad上的业务平台,成长得非常快。更近一点,我想运营商如果从银联手中将支付业务拿过来,国家的金融政策再向运营商开放,那么支付将呈爆炸式增长。
苏少林:我非常赞同舒老师的观点,未来WEB3.0,即智能化将是一个潮流。通过智能化分析互联网上每个人的习惯、需求,进行主动推送,促进互动业务发展。
武锁宁:我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将朝着强化应用的方向发展。过去十年互联网业务呈现丰富多彩、持续发展的势头。但是,统揽起来看,以前的发展主要还是在新媒体领域的拓展。从WWW类业务,到综合门户网站,再到检索搜索,下一步到个人订制;从BBS、到博客、到社区、到微博等等,其实都可概括为“新媒体”业务。过去十年新媒体不断创新,走过了辉煌的历史,并将在未来十年持续创新、持续发展、持续辉煌。但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可能不是新媒体类业务,而应该是包括支付、定位、物联网、行业应用等方面的业务。随着无线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网民的成长和网络需求与网络环境的变化,以支付、定位、物联网、行业应用以及各种基于用户诉求的更有价值的应用将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互联网创新的主题之一。
陈金桥:我认为,三年、五年的时间里,公共型服务业将成为最抢手的需求,其中教育、医疗和金融是最有希望的三个领域,不论是行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都适用。
主持人申江婴: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希望三年、五年、十年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坐在这里,来验证一下今天我们的预测,也能够再一起去探讨更远的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