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政府很重视海西文艺建设,搭建很多表演或比赛的平台,比如群众艺术节、曲艺节等活动,文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笔者对看似文艺繁荣的现象感到担忧。文艺创作人才后继乏人,就像一朵阴云始终飘荡在海西的天空。
作品是文艺生存和繁荣的根基,大部分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来自文艺人才的创作。因此,文艺人才是文艺生存和繁荣的保证。正常的文艺队伍应当是老中青三代相互辉映。这些理论大家都懂,但是最近几年我市的各种文艺比赛中,诸如南音、讲古、童谣等,参赛选手几乎都是老脸孔,总是那几个人在比赛,大家太熟悉了:参赛者年龄都偏大,显得老:另外,脚本的作者更是屈指可数。比如同安区比赛的童谣,获奖的节目十来个,作者只有三个,第一、二届夏商杯闽南语歌曲大赛,也存在这种现象。作为文艺比赛,当然欢迎老作者参加(他们的作品成熟),但没有新人似乎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美好局面。一旦后继乏人,我们不禁要问,繁荣的文艺表像,还能坚持多久?如今我市那些“非遗”项目传承人,如杨敏谋、范寿春、陈清平、陈令督、汪宗辉等人,尽管老当益壮。但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我们不禁悲从中来。最近全国各地包括厦门掀起经典诵读热,尽管有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也凸显当前文艺创作后继乏人的悲哀。本文特对此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加强文化馆的人才方面的软件建设
改革开放后,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动基地,文化馆在发掘和抢救一大批民间文化或濒危文化(如莲花褒歌)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在发现和团结文艺创作人才方面也做出诸多的努力和贡献。在我市文艺人才。特别是文化馆的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市一大批民间文化,如答嘴鼓、宋江阵、拍胸舞、莲花褒歌等成为“非遗”项目。民间文艺迎来了复兴时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日益凸显文化馆人才方面的软件建设跟不上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文化会显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同安正月初三不走亲访友,集美后溪就有宴请女儿女婿的风俗。而地域风俗的多样性,就决定服务风俗的文艺的多样性。并且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只要精通某种文艺的人都是文艺人才。假如我们没有加大培養这些专门人才,任其自生自灭,这些文艺就可能出现后继无人而失传,也就谈不上文艺复兴繁荣、文化要和谐发展了。
现行的文化体制,如文化馆的职数问题,导致一大批较冷门的文艺人才无法进入文化馆从事专业创作和表演。现行的文化市场。又导致某些热门文艺人才不愿进入文化馆工作。因此,能安心于文化馆工作的人是可尊敬的。也是幸运的。
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文化馆的硬件建设,“鸟枪换大炮”,办公环境大大改善,但是,与办公环境相比。里面人少而显得相对冷清。“千金买骨”的故事值得借鉴,因此希望政府提高文艺人才的待遇,不拘一格把各种文艺人才招进文化馆工作。给他们一个较好的创作环境,在人才软件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大的改善。
二、引进外来人才与培養本土人才相结合
引进文艺人才在短时间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并非长久之计:培養本土人才见效慢却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由于文艺和文艺人才具有地域性。因此所引进的人才就可能有局限性,使本土正宗文艺失去传统特色。比如答嘴鼓文艺种类,即使引进其他闽南语地区的人才,但闽南语至少有三个发音体系,因此引进的人才就不可能创作或表演出正宗厦门口音的作品。况且引进一个人才所花的成本有时比培養一个本土人才要高得多。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不引进人才,而是提倡引进外来人才与培養本土人才相结合的做法。
厦门市政府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很重视,也希望政府加大培養本土人才方面的力度。比如厦门卫视的主持人,本地的人才就较少。又如政府现在很重视各种“非遗”建设,但传承人年级都大了,而年轻的学徒不多。比如笔者参加答嘴鼓创作研讨会时,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想想再过十年后,人才就出现危机了,人才不在,答嘴鼓焉得发展?
培養本土人才可以走“发现——培養——保护”的路子。
发现,就是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注意发现新人。尽管新人的作品或表演很不成熟,还是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比如在文艺竞赛中,不要简单地评出一、二、三等奖(那些基本上是老参赛者的获奖专利,他们的作品确实成熟),而要关注那些没有获奖的参赛者,或者把新老参赛者分开评。这样新人才有更好的冲劲。
由于现代社会生存压力,有单位的怕领导指责不务正业,没单位的为生活奔波,这就是现在的生存环境。很多业余作者为了谋生,不得不忍痛割去文艺创作爱好。因此对所发现的文艺新人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培養和保护。比如。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文艺水平:带领新人进行文艺采风或对外交流,拓展他们的创作视野:根据他们文艺创作的发展,对优秀的人才从生活条件、学习工作方面进行适当的照顾,让他们能安心于文艺创作。
培養本土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政府可以投入一点,不足部分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社会融资走商业化道路。比如文艺创作演出找赞助单位。这些就不用详说。
三、改善人才的成长环境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人的成长离不开生存的环境,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文艺更是如此,没有好的母语环境,文艺就很难生存更不用说维系和发展了。我市很多文艺类的“非遗”项目的母语环境都是闽南语。不会说或听不懂闽南语。这些文艺就有消亡的危险。
我市由于外来人口日渐增多,差不多成了移民城市,普通话变成强势语言。百姓为了交流的需要,基本上都说普通话,闽南语越来越弱化。
另外由于学校教育,强行推广普通话,结果导致大部分青少年不太懂甚至不懂闽南话。至于会写闽南语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因此尽管我市也开展一些诸如:南音、答嘴鼓、闽南说书等活动,但观众寥落星辰。不会说不会写。根本谈不上创作了。这个结果导致很多文艺新人越来越少。即使有个别想创作的,也看不到作品的光明未来——没有观众来欣赏,就纷纷放弃。
希望政府能用好中央给予厦门的优惠政策,利用海西建设之际,尽量在校园开设闽南语课程,让闽南语扎根于下一代,逐步推广闽南语。
总之,为了建设海西和谐文化,我们要重视文艺创作人才的作用。加大文艺创作人才的培養。只有这样,才不会把“非遗”项目的文艺变成历史的记忆。
作品是文艺生存和繁荣的根基,大部分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来自文艺人才的创作。因此,文艺人才是文艺生存和繁荣的保证。正常的文艺队伍应当是老中青三代相互辉映。这些理论大家都懂,但是最近几年我市的各种文艺比赛中,诸如南音、讲古、童谣等,参赛选手几乎都是老脸孔,总是那几个人在比赛,大家太熟悉了:参赛者年龄都偏大,显得老:另外,脚本的作者更是屈指可数。比如同安区比赛的童谣,获奖的节目十来个,作者只有三个,第一、二届夏商杯闽南语歌曲大赛,也存在这种现象。作为文艺比赛,当然欢迎老作者参加(他们的作品成熟),但没有新人似乎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美好局面。一旦后继乏人,我们不禁要问,繁荣的文艺表像,还能坚持多久?如今我市那些“非遗”项目传承人,如杨敏谋、范寿春、陈清平、陈令督、汪宗辉等人,尽管老当益壮。但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我们不禁悲从中来。最近全国各地包括厦门掀起经典诵读热,尽管有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也凸显当前文艺创作后继乏人的悲哀。本文特对此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加强文化馆的人才方面的软件建设
改革开放后,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动基地,文化馆在发掘和抢救一大批民间文化或濒危文化(如莲花褒歌)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在发现和团结文艺创作人才方面也做出诸多的努力和贡献。在我市文艺人才。特别是文化馆的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市一大批民间文化,如答嘴鼓、宋江阵、拍胸舞、莲花褒歌等成为“非遗”项目。民间文艺迎来了复兴时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日益凸显文化馆人才方面的软件建设跟不上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文化会显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同安正月初三不走亲访友,集美后溪就有宴请女儿女婿的风俗。而地域风俗的多样性,就决定服务风俗的文艺的多样性。并且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只要精通某种文艺的人都是文艺人才。假如我们没有加大培養这些专门人才,任其自生自灭,这些文艺就可能出现后继无人而失传,也就谈不上文艺复兴繁荣、文化要和谐发展了。
现行的文化体制,如文化馆的职数问题,导致一大批较冷门的文艺人才无法进入文化馆从事专业创作和表演。现行的文化市场。又导致某些热门文艺人才不愿进入文化馆工作。因此,能安心于文化馆工作的人是可尊敬的。也是幸运的。
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文化馆的硬件建设,“鸟枪换大炮”,办公环境大大改善,但是,与办公环境相比。里面人少而显得相对冷清。“千金买骨”的故事值得借鉴,因此希望政府提高文艺人才的待遇,不拘一格把各种文艺人才招进文化馆工作。给他们一个较好的创作环境,在人才软件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大的改善。
二、引进外来人才与培養本土人才相结合
引进文艺人才在短时间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并非长久之计:培養本土人才见效慢却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由于文艺和文艺人才具有地域性。因此所引进的人才就可能有局限性,使本土正宗文艺失去传统特色。比如答嘴鼓文艺种类,即使引进其他闽南语地区的人才,但闽南语至少有三个发音体系,因此引进的人才就不可能创作或表演出正宗厦门口音的作品。况且引进一个人才所花的成本有时比培養一个本土人才要高得多。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不引进人才,而是提倡引进外来人才与培養本土人才相结合的做法。
厦门市政府在引进外来人才方面很重视,也希望政府加大培養本土人才方面的力度。比如厦门卫视的主持人,本地的人才就较少。又如政府现在很重视各种“非遗”建设,但传承人年级都大了,而年轻的学徒不多。比如笔者参加答嘴鼓创作研讨会时,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想想再过十年后,人才就出现危机了,人才不在,答嘴鼓焉得发展?
培養本土人才可以走“发现——培養——保护”的路子。
发现,就是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注意发现新人。尽管新人的作品或表演很不成熟,还是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比如在文艺竞赛中,不要简单地评出一、二、三等奖(那些基本上是老参赛者的获奖专利,他们的作品确实成熟),而要关注那些没有获奖的参赛者,或者把新老参赛者分开评。这样新人才有更好的冲劲。
由于现代社会生存压力,有单位的怕领导指责不务正业,没单位的为生活奔波,这就是现在的生存环境。很多业余作者为了谋生,不得不忍痛割去文艺创作爱好。因此对所发现的文艺新人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培養和保护。比如。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文艺水平:带领新人进行文艺采风或对外交流,拓展他们的创作视野:根据他们文艺创作的发展,对优秀的人才从生活条件、学习工作方面进行适当的照顾,让他们能安心于文艺创作。
培養本土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政府可以投入一点,不足部分可以由政府牵头,组织社会融资走商业化道路。比如文艺创作演出找赞助单位。这些就不用详说。
三、改善人才的成长环境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人的成长离不开生存的环境,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文艺更是如此,没有好的母语环境,文艺就很难生存更不用说维系和发展了。我市很多文艺类的“非遗”项目的母语环境都是闽南语。不会说或听不懂闽南语。这些文艺就有消亡的危险。
我市由于外来人口日渐增多,差不多成了移民城市,普通话变成强势语言。百姓为了交流的需要,基本上都说普通话,闽南语越来越弱化。
另外由于学校教育,强行推广普通话,结果导致大部分青少年不太懂甚至不懂闽南话。至于会写闽南语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因此尽管我市也开展一些诸如:南音、答嘴鼓、闽南说书等活动,但观众寥落星辰。不会说不会写。根本谈不上创作了。这个结果导致很多文艺新人越来越少。即使有个别想创作的,也看不到作品的光明未来——没有观众来欣赏,就纷纷放弃。
希望政府能用好中央给予厦门的优惠政策,利用海西建设之际,尽量在校园开设闽南语课程,让闽南语扎根于下一代,逐步推广闽南语。
总之,为了建设海西和谐文化,我们要重视文艺创作人才的作用。加大文艺创作人才的培養。只有这样,才不会把“非遗”项目的文艺变成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