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家长们作为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则更加忙于自身的工作和学习,而教育孩子的重任很大一部分由祖辈承担。出于独生子女以及隔代亲等种种原因,家长们往往更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上的照顾和智力上的启发,而忽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就要通过支持鼓励,激发幼儿的自理能力,利用兴趣,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用正确可行的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支持鼓励;兴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支持鼓励,激发自理能力
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當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交给孩子方法,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孩子在慢慢的练习中就学会了自理。孩子虽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有管理自然角的,即早晨小值日生要早早入园,给自然角的花、农作物浇水。还有餐前值日生,即餐前和老师一起擦桌子,协助老师一起分小盘、分小勺。餐后帮助老师收拾桌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当这时,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我来分勺子吧。”“老师让我浇水吧。”生活无小事,幼儿在这种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就学会了自理能力。
二、利用兴趣,学会自理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的思维特点告诉我们,幼儿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幼儿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们就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运用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
三、循序渐进,培养自理能力
教学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自理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教师切不可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以“一步登天”的思想高要求幼儿,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这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把教育孩子当成我们的事业。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关键词:支持鼓励;兴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支持鼓励,激发自理能力
幼儿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奇的事往往都有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这种欲望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同样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是如此,當孩子看到父母刷牙、洗脸时可能会说:我也刷牙,这个时候请您支持孩子的欲望,交给孩子方法,不要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弄洒水。孩子在慢慢的练习中就学会了自理。孩子虽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有管理自然角的,即早晨小值日生要早早入园,给自然角的花、农作物浇水。还有餐前值日生,即餐前和老师一起擦桌子,协助老师一起分小盘、分小勺。餐后帮助老师收拾桌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当这时,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我来分勺子吧。”“老师让我浇水吧。”生活无小事,幼儿在这种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就学会了自理能力。
二、利用兴趣,学会自理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加喜欢去做某些事情。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唱儿歌、作游戏等形式,使孩子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利用自己的小手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从而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兴趣。幼儿的思维特点告诉我们,幼儿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幼儿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我们就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运用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
三、循序渐进,培养自理能力
教学大纲中要求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自理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把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孩子没有成功的喜悦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信心。比如说洗衣服,如果开始就让孩子洗一件上衣,孩子尝试之后感觉非常困难,会对洗衣服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也许以后再也不愿洗衣服了。如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块手帕,他也许会感觉很轻松的,再加上大人的表扬,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孩子自我服务的兴趣,教师切不可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以“一步登天”的思想高要求幼儿,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说,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我们不能今天让孩子去自理,明天觉着孩子太辛苦或者太麻烦就一切代劳。这需要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把教育孩子当成我们的事业。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