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幼儿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礼仪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培养。
一、培养幼儿礼仪要重视良好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引导教师、家长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進行打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家长也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叫阿姨给你糖吃”“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二、培养幼儿的礼仪要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从幼儿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我们就确定幼儿每日生活的常规。例如:进园向老师和同伴问早,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来园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知道关心别人,培养为集体服务能力。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按先后次序排队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声吵闹、节约用水等。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游戏、画画、看书都要有规矩,玩的时候不打扰别人,玩完了把玩具、图书等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幼儿园出台的一日常规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规则,要随时随地遇事而教,逐渐了解道德行为的要求。有了规则,要经常提醒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做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帮助孩子们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利用一日活动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礼仪要学会关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让幼儿明白一点: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比如我们老师每天要为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教小朋友学习知识,带小朋友做早操,玩游戏,给小朋友们端饭盛菜,整理被子等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你可以帮忙做的,我们是否可以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例如,搬搬小椅子,整理书架上的小图书,整理教室里的书本、玩具等,你都要主动去帮忙。这样也是关心自己的一种表现。那么,在学会关心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老师可以教育宝宝从最亲近的人人手,让他学会关心家人。这需要家长们的配合,让家长有意识地在家经常锻炼宝宝,假如有了好吃的,要让他先请爷爷奶奶吃;家人过生日,可以提醒宝宝以简单有意义的方式表示祝贺;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可以启发宝宝去给爸爸倒杯水,帮妈妈接下手中的包。对于宝宝的关心,家长们要给予鼓励或是真诚地感谢,让宝宝真正体验到关必别人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培养幼儿的礼仪要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领域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我在组织幼儿上健康课《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可以争抢东西玩。当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或亲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又例如我在上社会课时我首先让幼儿欣赏课件,评论故事中的小朋友谁的做法正确,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使幼儿懂得在课堂上的礼仪应该怎样做,同伴回答问题时自己又是怎样去聆听的。这样的去引导孩子,帮助丰富幼儿对礼仪的认知。再例如想要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时候,先要有礼貌的征求别人的意见,待别人同意才可以分享。可见,有计划的安排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学到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行为习惯。
虽然我们班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幼儿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礼仪的现实意义。我想,让礼仪知识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还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花时间去强化的,并把礼仪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就能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帮助幼儿今后的发展和建立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
一、培养幼儿礼仪要重视良好的环境氛围的营造
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环境与氛围,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引导教师、家长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進行打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家长也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叫阿姨给你糖吃”“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二、培养幼儿的礼仪要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从幼儿早上来园,到下午离园,我们就确定幼儿每日生活的常规。例如:进园向老师和同伴问早,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来园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知道关心别人,培养为集体服务能力。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按先后次序排队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声吵闹、节约用水等。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游戏、画画、看书都要有规矩,玩的时候不打扰别人,玩完了把玩具、图书等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幼儿园出台的一日常规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规则,要随时随地遇事而教,逐渐了解道德行为的要求。有了规则,要经常提醒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做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帮助孩子们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利用一日活动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礼仪要学会关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让幼儿明白一点: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比如我们老师每天要为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教小朋友学习知识,带小朋友做早操,玩游戏,给小朋友们端饭盛菜,整理被子等都是很辛苦的,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你可以帮忙做的,我们是否可以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例如,搬搬小椅子,整理书架上的小图书,整理教室里的书本、玩具等,你都要主动去帮忙。这样也是关心自己的一种表现。那么,在学会关心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老师可以教育宝宝从最亲近的人人手,让他学会关心家人。这需要家长们的配合,让家长有意识地在家经常锻炼宝宝,假如有了好吃的,要让他先请爷爷奶奶吃;家人过生日,可以提醒宝宝以简单有意义的方式表示祝贺;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可以启发宝宝去给爸爸倒杯水,帮妈妈接下手中的包。对于宝宝的关心,家长们要给予鼓励或是真诚地感谢,让宝宝真正体验到关必别人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
四、培养幼儿的礼仪要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领域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我在组织幼儿上健康课《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可以争抢东西玩。当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或亲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又例如我在上社会课时我首先让幼儿欣赏课件,评论故事中的小朋友谁的做法正确,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使幼儿懂得在课堂上的礼仪应该怎样做,同伴回答问题时自己又是怎样去聆听的。这样的去引导孩子,帮助丰富幼儿对礼仪的认知。再例如想要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时候,先要有礼貌的征求别人的意见,待别人同意才可以分享。可见,有计划的安排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学到一点知识,懂得一点道理,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行为习惯。
虽然我们班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幼儿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礼仪的现实意义。我想,让礼仪知识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还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花时间去强化的,并把礼仪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就能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帮助幼儿今后的发展和建立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