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上看,主要侧重对简单数量关系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准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首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小学生部喜欢看动画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仪、投影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利用投影片,要求学生口述图意,引导学生说出;求3个8是多少?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把24每8个为一份,能分几份?在学生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并计算。我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放缓坡度的方法,“扶”着学生说出求“积”或“商”的算理,这样,很容易地突破重点、难点。
其次,抓住关键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抓住“应用题”与“画”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应用题转变成图画形式或把图画变成应用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题意、掌握方法,如:在教“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是多少?”的应用题时,首先出示“3个同学每人浇树4棵”的“画”,然后要求学生把“画”编成“应用题”。由于学生感知美丽漂亮的画面,根据图意,很快就能编出应用题:
同学们浇树,每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这时,不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把图拿掉。在学生仔细读题后,再要求学生把简图画出来,学生会兴趣盎然地纷纷用“〇”或“△”代替树画出简图,抓住关键问题,提出要求:把“数”融进“形”当中,利用应用题中的数来画图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很快就能画出图形来根据图意,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数字、符号和一幅幅画面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找到解答所有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方法。
还有,通过直观图、创新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利用直观图,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在学习乘、除法后,联系加、减法知识,组织学生“走捷径”转换思维途径,列出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综合算式,借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〇〇〇〇〇,出示硬币图,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列出几个不同思维的算式:
(I ) 5+5+5+5+2=22 (第一级)
(2) 5×4+2=22 (第二级)
(3) 5×5-3=22 (第三级)
不难看出,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列第一级的算式;思维水平较高的列第二级算式,是顺向思维,能列出第三级算式的那就可贵了,那是逆向思维的乘减算式,这是思维水平较高的一种思维模式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更能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提高计算能力
第一,重视双基教学。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有透彻的理解,并熟练运用,才能使计算准确迅速。如:教学“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当中,对“用乘法口诀求积和求商”中,注意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熟练地运用口诀求积。再有,对口诀掌握熟练,又能既快又准确地求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使学生不是生搬硬套地使用口訣,而是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口诀来求积或商。
第二,加强口算、简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9的表内的乘法口诀”,结合教学内容,要采取视算、听算交替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在课堂里利用“开火车”、“夺红旗”、“接力赛”、“抢答”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来训练口算能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
第三,注意防止常见错误。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设计对比练习,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如计算9×3=27, 9÷3也得27,这是由于学生把求商与求积相互混淆,没有正确认识9÷3,是把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设计一些题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获得提高。
总之,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法,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力争在教学中,既注意加强学生的基础教学,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首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小学生部喜欢看动画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仪、投影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进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利用投影片,要求学生口述图意,引导学生说出;求3个8是多少?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把24每8个为一份,能分几份?在学生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并计算。我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放缓坡度的方法,“扶”着学生说出求“积”或“商”的算理,这样,很容易地突破重点、难点。
其次,抓住关键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抓住“应用题”与“画”之间的关系,把抽象的应用题转变成图画形式或把图画变成应用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题意、掌握方法,如:在教“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是多少?”的应用题时,首先出示“3个同学每人浇树4棵”的“画”,然后要求学生把“画”编成“应用题”。由于学生感知美丽漂亮的画面,根据图意,很快就能编出应用题:
同学们浇树,每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这时,不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把图拿掉。在学生仔细读题后,再要求学生把简图画出来,学生会兴趣盎然地纷纷用“〇”或“△”代替树画出简图,抓住关键问题,提出要求:把“数”融进“形”当中,利用应用题中的数来画图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很快就能画出图形来根据图意,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数字、符号和一幅幅画面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找到解答所有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方法。
还有,通过直观图、创新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利用直观图,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在学习乘、除法后,联系加、减法知识,组织学生“走捷径”转换思维途径,列出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综合算式,借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〇〇〇〇〇,出示硬币图,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列出几个不同思维的算式:
(I ) 5+5+5+5+2=22 (第一级)
(2) 5×4+2=22 (第二级)
(3) 5×5-3=22 (第三级)
不难看出,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列第一级的算式;思维水平较高的列第二级算式,是顺向思维,能列出第三级算式的那就可贵了,那是逆向思维的乘减算式,这是思维水平较高的一种思维模式有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更能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二、提高计算能力
第一,重视双基教学。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有透彻的理解,并熟练运用,才能使计算准确迅速。如:教学“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当中,对“用乘法口诀求积和求商”中,注意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熟练地运用口诀求积。再有,对口诀掌握熟练,又能既快又准确地求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使学生不是生搬硬套地使用口訣,而是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口诀来求积或商。
第二,加强口算、简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9的表内的乘法口诀”,结合教学内容,要采取视算、听算交替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在课堂里利用“开火车”、“夺红旗”、“接力赛”、“抢答”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来训练口算能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
第三,注意防止常见错误。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混淆,设计对比练习,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如计算9×3=27, 9÷3也得27,这是由于学生把求商与求积相互混淆,没有正确认识9÷3,是把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设计一些题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获得提高。
总之,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法,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力争在教学中,既注意加强学生的基础教学,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