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如何科学设计预习学案,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我校当前,我校正大力实施 "课前预习、课中实施、限时作业"三环节教学模式。而课前预习正是"三环节"教学模式中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科学设计预习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阐述我是如何科学设计预习学案,提升英语预习有效性的。
  关键词:预习学案;"三环节"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新课程倡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顺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的教学理论转变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师与学生用教材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初中英语"三环节"教学模式正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教学过程各要素进行整合,并系统安排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学要素,把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发现的满足和成功的欢乐,并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学案设计科学、有效,学生就会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学案过于笼统,任务不明确,学生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低。经过近两年的"三环节"教学实践、摸索,我对如何科学、有效的设计预习学案有了一些体会:
  一、明确提出预习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目标)和预习重点。
  二、单词→短语→句子→课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设计预习任务。
  1、引导学生有效地理解单词和记忆单词单词预习就是引导学生会读、会认、会写、能理解单词。可设计单词默写、词形转换、近义词用法辨析、首字母填空等各种考查题型,以保证预习到位。比如在学"windy"一词时,可以这样设计:
  (1)单词默写:有风的_________________
  (2)首字母填空:The weather is w_________ and cold.(3)词形转换:windy的名词形式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windy\ wind
  I usually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ather.
  2、有效地理解、运用短语。
  可设计短语默写、短语辨析、完成句子等各种考查题型,以保证预习到位。比如在学词组be good at时,可以这样设计:
  (1) 短语默写:擅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语对比:对......有益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完成句子:我擅长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理解要精深课文预习任务的布置不可仅仅停留在课文表面的阅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层阅读。在布置阅读预习任务时,我总是给学生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或给句子判断正误;或填图列表;或讨论问答。学生依据预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进行自理、自学、自悟,逐步养成正确的预习方法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同时阅读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三、分析语言难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预习疑问反映在预习质疑里面。在扫清单词、短语、句子障碍后,让学生在预习课文过程中,自己找出语言难点,利用手头的参考资料分析难点,独立解决问题,倘若实在无法解决,便将预习疑问反映在预习质疑里面,以便老师搜集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四、预习任务要明确、具体。预习任务的设计是预习学案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的预习任务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有方向、预习效果的检验有标准。所以,我在设计预习学案时非常认真,总是根据单词、短语、句型、课文来设计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预习。因此,虽然是新课教学,但学生却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热烈讨论,就课文要点能进行很好地梳理与归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有效组织预习过程。
  首先,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保证学生的预习时间。倡导学生利用自习时间完成预习学案。同时为了保证预习效果,务必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六、教师及时收集预习信息,做好预习评价。 我总是课前随机收取两个学习小组(三分之一的学生)的预习学案进行批阅,对预习的结果、存在问题、学生提出的预习质疑进行统计,进行二次备课,以便课上在讲授时有的放矢。
  对预习学案,按书写情况和正确率给予等级评定,课上要留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及时作出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同时引入组间竞争,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完成预习任务的优劣纳入到小组评价之中。也要对预习任务完成较好的个人进行表扬,并对不能完成预习任务的个人进行督促,从而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七、课中组织交流展示。
  1、组内交流。依据预习学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认识,相互印证学习成果。汇总预习疑惑,初步形成预习共性问题。
  2、组间交流。选择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向老师汇报本组的预习疑惑。
  3、预习检测。教师根据预习目标和预习重点,提前设计好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小测试题目,以当堂检测预习效果。
  八、教师通过学生课上对预习成果的交流展示,发现预习共性问题,再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精讲点拨、拓展延伸,促进深层认知。经过这样长期的预习自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在课堂上,时时可看到他们自信的笑容,时时可听到他们自信的回答。由此可见,预习是"三环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认真抓好学生英语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的听课,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前预习在"三环节"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教师应从文本出发,科学设计预习学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预习学案的指引下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提升英语预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经过长期有益的探索,从中体会到,要想达到新课标所要的效果,就必须根据儿童的特点,使教材、教师、学生成为一个有机的自主、探究的整体。  关键词:拼音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新的教材,新一代的学生,给了我们教师极大的空间进行创新,以往我们都是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现今必须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 合作的学习精
摘要:议论文是一种对某个问题或者现象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要紧扣这三个要素,进而指导学生明确论点,寻找生动的实事论据,感悟通俗的理论论证,明确写作对象和目的,行文中注意逻辑严谨。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有效性;严密性;对象性【中图分类号]G630  议论文是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文体,它用来发表意见、
摘要: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和手段,更是思想的外壳,是心灵的窗户。在小学生守则和规范中也对语言文明有所要求。但是,语言不文明现象在当今小学生中仍然普遍存在。本文试图通过界定小学生语言文明的内容,阐述其重要性,分析小学生语言运用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教育策略,让文明语言习惯融入每个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关键词:习惯;小学生;语言文明习惯;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23.2  人们常
【中图分类号】G622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一、从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
摘要:结合独立学院这一高等教育新生事物的特点,就个人在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明确受众的状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精心组织教学等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数学课程;教学实践;良师益友【中图分类号】G6400引言  我是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的一名数学教师,在2011年院学生会组织的评选学生最受欢迎的基
目的:了解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动机性访谈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为提高该群体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探索出有效的干预
摘要: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招聘、录用幼儿教师时,都比较注重技能的考核,甚至某些地区先考核技能,只有技能达标后才再次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让学生扎实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本文结合呼伦贝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就学前教育技能课现状展开研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
论文摘要如何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求知欲?利用初中学生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重视多手段教学,立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变的生动有趣。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让沉闷已久的数学课堂焕然一新。课堂活了,学习的方式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然而,透过精彩纷呈的课堂表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活跃的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难以深入其中,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所适从。针对这一情况,我对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从一到五年级的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越是高年级学困生的比例就越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