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旋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音乐课改不断深入,多媒体以信息量大、操作灵活、视听效果极佳、呈现方式多样为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特别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迅速、快捷、鲜明、富于变换的形式,更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探知欲,使其参与到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冬雪》是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以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堆雪人》和欣赏曲《乘雪橇》、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等多部作品,从不同表现形式及风格上诠释“冬雪”的音乐主题。教材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第一课时,我增加了课外欣赏曲《雪花圆舞曲》,学生对其音乐意境及6/8拍摇摆、旋转的音韵美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并能完整歌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一、教学内容
  
  1、聆听《雪花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2、聆听《乘雪橇》(美国乐曲)。
  3、变化歌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4、音配画游戏。
  
  二、教学目标
  
  1、在充满音乐意境的欢乐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描绘的情景各异的冬雪场景,在体验与创编活动中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对比欣赏《乘雪橇》和《雪花圆舞曲》,感受6/8拍与2/4拍不同的韵律和风格,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表情要素的探究意识和音乐听觉敏锐力。
  
  三、教学重点
  
  1、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初步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及鲜明的音韵美。
  2、对比欣赏《乘雪橇》a主题并模唱,进一步感受音乐要素的丰富表现力。
  3、通过对《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变化歌唱,提高学生音乐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难点
  
  1、聆听、感受《乘雪橇》a主题的四次变化再现,指导学生随主题进行不同的声部叠加体态律动游戏,使其进一步感受美国爵士乐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乘雪橇》,认知复三段体的曲式结构特点。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光标笔、电子琴、丝带、双响筒、串铃。
  
  六、教学过程
  
  (一)唯美画面 情境激趣
  本课以一幅主题为“冬雪”的画面,展开音乐赏析的前奏。
  师:欢迎大家来到冰雪的王国,谁能说说在寒冷的冬季,你最喜欢什么景色?
  生:雪景,大地都是银色的。
  师:让我们随着《雪花圆舞曲》,一起感受雪花是如何飘落下来的。
  课件配合音乐动、静结合。静态为抽象的圈形画面,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音乐思维与想象,同时教师配合画面舞动丝带也做出圈形和摇摆的造型,暗示音乐带有摇摆和旋转的音韵感。动态画面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动画与芭蕾相结合,以唯美的画面配合音乐旋律,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随着音乐,有韵律感地舞动丝带,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乐句逐一起立,即兴形体表演,使学生对韵律、乐句及音乐表情要素有进一步的亲身体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通过视、听、表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对圆舞曲特有的韵律感、乐曲的情绪、表现手法以及人声的加入增添了梦幻色彩等有一定的内心听觉感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①圆舞曲特有的韵律感:摇摆感和强烈的旋转感。
  ②交流视听感受:画面很美,富有想象力;速度较慢、旋律平稳。
  ③钢片琴与童声合唱的加入更增添了神奇、梦幻的色彩。
  
  (二)课件辅助 深入体验
  1、首听《乘雪橇》——音响感知阶段
  ①首听声势模唱主旋律a,与《雪花圆舞曲》进行对比。
  课件出示《乘雪橇》音响视听,蓝屏与图谱结合:蓝屏背景播放音乐,为学生留有音乐思维的想象空间;当a主题出现时蓝屏转换为该主题的旋律线及图谱,教师用光标笔引导学生进行声势模唱;强调、暗示a主题出现四次,使学生不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对a主题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蓝屏与图谱的结合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蓝屏在为学生提供音乐想象空间的同时,旋律线及图谱更好地突出了音乐的主旋律,即a图谱。图谱模唱从上方旋律线到旋律字母谱再到下方的简谱视唱,将学生听觉、视觉和声势多重感官调动起来,降低了视唱难度。)
  师生交流听全曲的感受,并与《雪花圆舞曲》进行音乐情绪、要素表现手法的对比:《雪花圆舞曲》6/8拍,有摇摆、旋转感,旋律平稳优美、速度较慢、音色朦胧暗淡,充满梦幻色彩。《乘雪橇》2/4拍,欢快跳跃、旋律起伏跌宕、速度较快、音色明亮,音乐热情奔放、富于变幻。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6/8拍与2/4拍不同的韵律感和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表情要素的探究意识和音乐听觉的敏锐力。)
  ②对比聆听四次出现的a主题
  师:下面,请单独聆听先后四次出现的a主题,听一听、看一看音乐情绪与色彩的变化。
  随着a主题不断变化再现,逐渐热烈的情绪配合逐渐浓重的色彩,暗示蓝调爵士乐风格也愈加浓厚。特别是第三次,再现a主题,背景色彩为深蓝色。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爵士乐是从蓝调音乐演变来的一个音乐分支,这是音乐风格与色彩的巧妙结合,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
  生:a主题情绪一次比一次热烈,淡蓝色的背景也随之越来越浓重,第三次最为浓烈,第一次和第四次音乐情绪与色彩相近,比较平稳、浅淡。
  师:这首乐曲带有典型的美国爵士乐风格,第三次出现a主题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爵士风格最浓重的地方,因此蓝色也浓重。
  (设计意图:在课件设计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将a主题从乐曲中单独提炼出来,让学生对比聆听,以此作为感受美国爵士乐风格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配合声势,辅助学生快速学会模唱a主题。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代表先后四次变化再现的a主题,指导学生随着音乐进行声部叠加体态律动游戏。
  (设计意图:模唱a主题并进行声部叠加体态律动游戏,初步组成一个多元化立体空间的音乐世界。体态律动的训练是要将音乐所必需的要素“融化”于学生的心中,发展其对音响节奏和身体节奏的通感。在简单介绍爵士乐的同时,通过体态律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爵士乐中蕴含着“摇摆”这一特有的音韵美,使其进一步感受爵士乐风格。)
  2、视听全曲——体验联想阶段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地欣赏这首乐曲。当a主题相继出现时我们做叠加游戏,其他乐段请用手势告诉我。(根据学生手势,标出乐段排列顺序,引出新知:复三段体曲式结构。)
  第二次欣赏乐曲,课件的设计强调视听结合,在保留a主题图谱画面的基础上,增添了课题片头、富有俄罗斯风格的马拉雪橇的实景视频、童话色彩浓 郁的飞行的圣诞雪橇动画。极富动感的艳丽画面与音乐结合得天衣无缝,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他们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
  ①视听全曲,带动学生对a主题做声部叠加律动表演,并标出乐句排列顺序,初步尝试为乐曲划分乐段。
  ②初步认知复三段体曲式结构。从课件呈现的画面可直观认知乐曲复三段体的曲式结构特点,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课件中每个大小字母乐段都可单独点击、独立视听,有利于学生对各乐段的深入感受与体验。
  ④分段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考虑到乐曲的完整性,视频画面在曲式结构图的基础上以画中画的形式呈现,分段欣赏时,乐段字母变成红色,使学生一目了然正在欣赏的乐段位置。
  ④视听c(B)乐段时,用拍腿或串铃伴奏,体验力度的变化。首听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与图形发生的变化,使学生直观感受力度渐强的变化;复听时师生共同配合画面随音乐做力度渐强的拍腿或串铃演奏,在即兴伴奏活动中感受力度的变化。
  3、再次视听全曲——理解认知阶段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乘上雪橇快乐出游吧!
  教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表演“乘雪橇”,在富有爵士乐风格的swing体态律动活动中,对不同乐段做出相应的表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与风格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再次完整视听全曲,调动学生全体参与表演,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
  
  (三)再度创作 能力提升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音乐材料进行二度音乐创作。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然后根据歌曲“梦”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对比前两首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尝试将4/4拍的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模仿6/8拍《雪花圆舞曲》的韵律变化歌唱,在变化节拍中感受摇摆和旋转的音韵美,同时加入衬词,增添梦幻感。
  (设计意图:音乐创造活动是音乐课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与想象,增强创造意识。再度创作的音乐活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视野,积累了创作经验,突出了“培养音乐创新意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四)音画游戏 拓展延伸
  师:我国幅员辽阔,冬季的景色各有不同,请看这四幅画,同步聆听四段音乐,根据音乐的风格选择相对应的画面。
  课件呈现四幅画面,分别是云南、海南、西藏和东北地区。教师点击屏幕左下角,聆听音乐片段:《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潜海姑娘》、《走进两藏》和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教师随音乐即兴跳起相应的民族舞蹈,学生根据课件的“听”和老师的“舞”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点击课件右上角视频,完整欣赏音乐与图画的结合,师生即兴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在愉快的音配画游戏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听辨民族音乐的能力。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创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音乐意境,深化学生的音乐体验。在本课“情境激趣”教学环节中,我将《雪花圆舞曲》与静态抽象的圈形画面、动态充满梦幻色彩的动画及芭蕾舞相结合,紧紧抓住学生心理,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突出主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图谱的功能,更好地突出音乐主题,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多重感官加深对音乐主题的感受与记忆。如蓝屏背景下播放音乐《乘雪橇》,为学生留有音乐思维的想象空间;当a主题出现时蓝屏转换为该主题的旋律线图谱,强调、暗示学生a主题的出现次数。
  3、对比聆听。在课件设计上通过对比聆听,观察音乐与色彩的变化,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与发展。如a主题的对比聆听:随着a主题不断变化、再现,逐渐热烈的情绪配合逐渐浓重的色彩,暗示兰调爵士乐风格愈加浓重。特别是第三次再现a主题时,背景色彩为深蓝色,充分揭示爵士乐是由蓝调音乐的分支演变来的,这是音乐风格与色彩的巧妙结合。
  4、曲式结构。课件设计为“画中画”形式,是音乐欣赏与多媒体结合的一大亮点。屏幕下方为曲式结构图,从画面可直观认知乐曲复三段体的曲式结构特点,简化认知过程;正中为“画中画”视频画面,随着音乐视频的发展,下方乐段标号相继闪现,同时课件中每个大小字母乐段都可以单独点击独立视听,有利于学生对各乐段深入感受与体验。
  
  (作者单位:天津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建设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我市摸索出“区域共享,学校自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区域共享”即各学校在统一平台(“中山教师魔灯”)上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单位,由进修学院学科教师进行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跨学科、学段的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账号进入网络课程资源库,参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实现校际之间网络课程的共享。“学校自管”即每所学校安排一个管理员,由其负责学校
蠕虫病毒危害极大,在校园网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蠕虫病毒,就有可能引起网络阻塞,严重的还会导致网络瘫痪。对于蠕虫病毒的检测,普通用户通常通过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来判断电脑是否感染了蠕虫病毒。但很多时候,感染蠕虫病毒后普通用户根本没有察觉或是察觉后也不一定想到是病毒的原因。这样,岂不是要网络管理员逐一去更新每台计算机的病毒库并查杀病毒?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即使更新了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也
一提到春天,往往把它与江南联系起来,因为北京虽有“春季”,但几乎没有春天。当年在北京郊区(现在都纳入了市区)种地时,脱了棉袄,就穿背心,冬天姗姗而去,盛夏匆匆而至;就是原野中的荒草,刚刚看到嫩芽破甲萌生,转眼就是“孟夏草木长”了。因此,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要领略春天、沐浴春光最好的去处就是“江南”。30多年前我在《文学遗产》作编辑的时候,每逢“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都要到外地组稿,特别要去长江下游
牛弘(544—610),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隋代名臣,历仕周、隋,在隋代先后任秘书监、礼部尚书、太常卿、吏部尚书、右光禄大夫等职。牛弘在隋朝的礼制建设和官吏选举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他倡言献书及典籍遭遇“五厄”之论更是高标史册,应该说,牛弘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本文就牛弘的礼制建设、倡言献书与身后评价三个问题展开论析。牛弘与隋代礼制建设  (一)领导隋朝的礼制建设  
《牵风记》是徐怀忠先生酝酿半个多世纪而写成的一本战争悲剧小说。他返璞归真、剥茧抽丝,于战火硝烟中揭示了自然人性,赋予了战争小说新的高度与广度。因此,不同于传统的战争小说,《牵风记》既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也不是完全的浪漫主义,它带着神启与玄幻,讲述着一个不乏真实也不失浪漫的故事。  然而,“牵风”的浪漫却是以死为终的:无论是冰清玉洁的汪可渝,至剛至诚的曹水儿,还是文武双全的齐竞,都终究悲情死去。作者
列宁历史图片  自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后在英、法等西欧国家发展起来;到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完成,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熟起来,人类社会正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壹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
很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成本就是信息化项目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而忽视了大量的后续投入。这种观念在校园网建设上表现为:一次性投入建设校园网之后,由于缺乏后期的维护、升级和更新,并缺乏人员培训的费用,导致校园网利用效率不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重硬偏软,只建不用”的现象,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从总拥有成本的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成本,有助于学校领导者全面地了解教育信息化成本,进而对教育信息化
编者按:山东省地缘辽阔,在经济和文化上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反映出这种特质——它既是全国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又有教育部“农远工程”重点扶助的落后地区。可以说,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它很像是全国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基于此,本刊编辑部邀请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比较”总课题组,对山东省教
信息技术课是与英语联系紧密的学科。作为网页制作的起始课,《认识Dreamweaver界面》一课的内容中涉及大量的英文词汇。为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Dreamweaver软件,并熟练掌握其界面的各部位名称,我决定采用双语教学,给学生创设英文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文软件中各种单词的含义,并尝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用英语表达和交流,同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英文水平。由于双语教学实施难度较大,无论对教师
在过去的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对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已经引起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核心业务的支持。在这个关键时候,更加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就信息化建设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和整体代价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规划。如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及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如何整合优质资源以期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服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