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中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的能力,首先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理解能力的不同层次着手,把猜测词义,事实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篇章理解的提高,应用在理解能力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具体的做题技巧,方能从容应对高考对中学生能力的考查。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升方法习惯培养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进年来的各类英语考试试卷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改变了过分对传统语法的考察,转移到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综合应运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完成学业后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是通过阅读各种材料来学习。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宝库,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文字是最为标准和规范的交际形式之一,而阅读是通过视觉译解文字的一种领会性技能,是辨认和理解书面文字的语言能力。阅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素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吸取的信息量少,加上中学英语教学倾向语言技巧训练、尤是词语讲解,而忽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谋篇布局,以至学生没有形成整体、全面的阅读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偏低。教师必需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应注意完整的篇章,重在对全篇内容的预期和理解,这样阅读速度更快,阅读层面更深,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可分为4个层次:(1)词汇理解:通过转化派生和合成等构词法和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来理解词义,这一层次对应是词义猜测题。(2)句子理解: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这一层次多对应事实细节题。(3)段落理解:找出主题句,理解段落和概括中心思想,这一层次多对应段落大意题。(4)篇章理解:理解全文大意、文章的结构及事件的细节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层次多对应作者写作意图的归纳概括题和推理判断题。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策略。所谓策略就是一种旨在有效达到目的具有启发性的科学的手段和技巧。正确的策略有助于学生不断地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达到正确快速理解的目的。具体说来学生在阅读中应掌握以下策略:
一、 学会正确猜测词义
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读者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随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预测,并不断地进行判断,取舍,然后检测出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而影响这种交流的往往是词汇障碍。初次见到生词时,可以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出假设,一般说来,词缀可提供语法意义(如是ness标识名词,ful标识形容词,ly标识副词)上下文可提供词汇意义的线索。情景关系往往指引猜测的方向(如pass在考试时是“及格”,在球赛时是“传球”,在完桥牌时是“放弃叫牌”,在通过关卡是“通行证”),当然,第一次假设不一定完全正确,不过这关系不大,生词在不同语境中连续出现后,词义就会越来越清楚,要是不再出现就暂放一边,因为它不常用,暂时不管它。
二、 抓住主题句预测段落意思
英语中几乎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用以概括该段的中心意思,其它句子都是为表达这个中心意思而展开的。因此阅读时如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出主题句,也就基本上抓住了该段的主要意思,这种既便于作者写作又便于读者阅读的演绎法是常见的,这是最易使人理解文章大意的写作手法。作者有时把主题句放在段落的中间和结尾,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阅读时应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住段落的中心思想,同时对照主题句回忆全文的内容,检查对篇章理解的准确性。
三、 发现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猜测文章的潜在意义
对一些联系上下文,表示转折、因果关系的副词、连词要特别地讲解,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应用一些逻辑语法连接词把那些意思相关的句子,按照意思的连贯性,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后比较连贯。掌握这些词的作用,正确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看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addition(添加)是指对前面所述的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常见的连词有moreover, besides, also 等。contrast(对比)常见的对比连词but, however,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在对比连词中有一些是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关系,有一些对比连词则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转折关系。还应教会学生抓住作者的真正意图,听出弦外之音,从文章结构、上下文关系中寻找文章深层次含义中的实质性东西。
四、 学习背景知识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一是从背景知识出发对本文意义进行推测;二是从文字信息出发对推测进行核实,这个双重活动贯穿阅读过程始终。由于各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非本族语的读者带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去阅读本族语作者写的文章,就可能对原文产生错误的理解,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激发学生课内课外综合阅读兴趣,开阔知识事业,丰富知识结构,适当提供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进一步理解,真正领会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蕴含在文章中的内涵意义。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又是一个机械过程,即眼球的转动和盯视,归纳起来有三种阅读方法:(1)点式读法,即逐字阅读;(2)线式读法,即一眼一个词组或意群;(3)面式读法,即一眼一句、一行甚至一小段。学生应克服点式读法,多用线式读法,争取面式读法,不断扩大视野。要理解文章细节时用点式读法比较合适,用线式读法合适寻找某些特定信息,了解某些特定信息在文章中的位置,而用面式读法适合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同时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下面几种不良的阅读习惯:
1. 克服点式读法
这种读法虽然可以获得文章中的某些细节。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阅读会分散注意力,对某个单词的高度注意,充其量只能获得对文字的表面理解,根本无法达到深层理解之目的。
2. 克服声读的习惯
有些学生总习惯于读出每个词的音来,有些即使没有读出这些词的音也做出了这些词的口形动作,实践证明经常声读是不正确的,视读要比声读快两倍。
3. 克服重读习惯
有些学生阅读时有“重读”现象,每读完一句话和一段文字后又要返回前半部分,这就大大影响了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脑对所获取的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差,产生了“读了上文忘了下文”的现象,所以不得不返回重读,这样获取的信息难以扩展也难以与别的相关信息连成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概念。
六、掌握解题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在词汇和句法都没有困难的情况下,如何真正理解这篇文章,以便准确无误地获取最大量的信息,从而能熟练而迅速地解决文章中出现的情景题和其他题型。因此要教学生做到:
1. 略读全文,掌握大意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短文的主题和大意,还要识别文体,以利于把握全篇结构。记叙文在开头交代出背景,然后以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线索,铺叙情节的发展;说明文则应注意其中心主题,弄清层次。要注意在文章段落中常有的主题句,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能帮助考生尽快地掌握短文的中心思想,以利答题。
2. 再读答题
先通读题干及选项,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将短文读一遍,并根据题干所规定的范围和方向,逐题筛选出最佳答案。如果是归纳和推理题,一时难定答案,可以先跳过去,先做细节题。有时就试题及选项回反过来帮助你理解文章,同时,试题的设计一般也是符合阅读时由浅到深、由大意到细节再到主题及全貌的认识过程。因而你做完了“简单题”后,“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 重点核查,排除,佐证
对于有疑惑的问题,要在文章中找到足够的证据去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来证明你的选项的正确性。
阅读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辅以各种阅读技巧。要告诉学生们提高阅读技巧既非高不可攀又非轻而易举,一定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就一定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5.
2. 包天仁. 英语奥林匹克 [M].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9.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升方法习惯培养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进年来的各类英语考试试卷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改变了过分对传统语法的考察,转移到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综合应运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完成学业后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是通过阅读各种材料来学习。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宝库,所以说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文字是最为标准和规范的交际形式之一,而阅读是通过视觉译解文字的一种领会性技能,是辨认和理解书面文字的语言能力。阅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素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吸取的信息量少,加上中学英语教学倾向语言技巧训练、尤是词语讲解,而忽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谋篇布局,以至学生没有形成整体、全面的阅读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偏低。教师必需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应注意完整的篇章,重在对全篇内容的预期和理解,这样阅读速度更快,阅读层面更深,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可分为4个层次:(1)词汇理解:通过转化派生和合成等构词法和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来理解词义,这一层次对应是词义猜测题。(2)句子理解: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这一层次多对应事实细节题。(3)段落理解:找出主题句,理解段落和概括中心思想,这一层次多对应段落大意题。(4)篇章理解:理解全文大意、文章的结构及事件的细节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层次多对应作者写作意图的归纳概括题和推理判断题。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策略。所谓策略就是一种旨在有效达到目的具有启发性的科学的手段和技巧。正确的策略有助于学生不断地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达到正确快速理解的目的。具体说来学生在阅读中应掌握以下策略:
一、 学会正确猜测词义
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读者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随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预测,并不断地进行判断,取舍,然后检测出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也就是说,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而影响这种交流的往往是词汇障碍。初次见到生词时,可以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出假设,一般说来,词缀可提供语法意义(如是ness标识名词,ful标识形容词,ly标识副词)上下文可提供词汇意义的线索。情景关系往往指引猜测的方向(如pass在考试时是“及格”,在球赛时是“传球”,在完桥牌时是“放弃叫牌”,在通过关卡是“通行证”),当然,第一次假设不一定完全正确,不过这关系不大,生词在不同语境中连续出现后,词义就会越来越清楚,要是不再出现就暂放一边,因为它不常用,暂时不管它。
二、 抓住主题句预测段落意思
英语中几乎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用以概括该段的中心意思,其它句子都是为表达这个中心意思而展开的。因此阅读时如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出主题句,也就基本上抓住了该段的主要意思,这种既便于作者写作又便于读者阅读的演绎法是常见的,这是最易使人理解文章大意的写作手法。作者有时把主题句放在段落的中间和结尾,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阅读时应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住段落的中心思想,同时对照主题句回忆全文的内容,检查对篇章理解的准确性。
三、 发现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猜测文章的潜在意义
对一些联系上下文,表示转折、因果关系的副词、连词要特别地讲解,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应用一些逻辑语法连接词把那些意思相关的句子,按照意思的连贯性,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后比较连贯。掌握这些词的作用,正确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看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addition(添加)是指对前面所述的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常见的连词有moreover, besides, also 等。contrast(对比)常见的对比连词but, however,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在对比连词中有一些是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关系,有一些对比连词则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转折关系。还应教会学生抓住作者的真正意图,听出弦外之音,从文章结构、上下文关系中寻找文章深层次含义中的实质性东西。
四、 学习背景知识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一是从背景知识出发对本文意义进行推测;二是从文字信息出发对推测进行核实,这个双重活动贯穿阅读过程始终。由于各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非本族语的读者带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去阅读本族语作者写的文章,就可能对原文产生错误的理解,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应激发学生课内课外综合阅读兴趣,开阔知识事业,丰富知识结构,适当提供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进一步理解,真正领会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蕴含在文章中的内涵意义。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又是一个机械过程,即眼球的转动和盯视,归纳起来有三种阅读方法:(1)点式读法,即逐字阅读;(2)线式读法,即一眼一个词组或意群;(3)面式读法,即一眼一句、一行甚至一小段。学生应克服点式读法,多用线式读法,争取面式读法,不断扩大视野。要理解文章细节时用点式读法比较合适,用线式读法合适寻找某些特定信息,了解某些特定信息在文章中的位置,而用面式读法适合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同时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下面几种不良的阅读习惯:
1. 克服点式读法
这种读法虽然可以获得文章中的某些细节。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阅读会分散注意力,对某个单词的高度注意,充其量只能获得对文字的表面理解,根本无法达到深层理解之目的。
2. 克服声读的习惯
有些学生总习惯于读出每个词的音来,有些即使没有读出这些词的音也做出了这些词的口形动作,实践证明经常声读是不正确的,视读要比声读快两倍。
3. 克服重读习惯
有些学生阅读时有“重读”现象,每读完一句话和一段文字后又要返回前半部分,这就大大影响了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脑对所获取的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差,产生了“读了上文忘了下文”的现象,所以不得不返回重读,这样获取的信息难以扩展也难以与别的相关信息连成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概念。
六、掌握解题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教会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在词汇和句法都没有困难的情况下,如何真正理解这篇文章,以便准确无误地获取最大量的信息,从而能熟练而迅速地解决文章中出现的情景题和其他题型。因此要教学生做到:
1. 略读全文,掌握大意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短文的主题和大意,还要识别文体,以利于把握全篇结构。记叙文在开头交代出背景,然后以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线索,铺叙情节的发展;说明文则应注意其中心主题,弄清层次。要注意在文章段落中常有的主题句,可以提供重要的线索,能帮助考生尽快地掌握短文的中心思想,以利答题。
2. 再读答题
先通读题干及选项,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将短文读一遍,并根据题干所规定的范围和方向,逐题筛选出最佳答案。如果是归纳和推理题,一时难定答案,可以先跳过去,先做细节题。有时就试题及选项回反过来帮助你理解文章,同时,试题的设计一般也是符合阅读时由浅到深、由大意到细节再到主题及全貌的认识过程。因而你做完了“简单题”后,“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 重点核查,排除,佐证
对于有疑惑的问题,要在文章中找到足够的证据去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来证明你的选项的正确性。
阅读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除了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辅以各种阅读技巧。要告诉学生们提高阅读技巧既非高不可攀又非轻而易举,一定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就一定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5.
2. 包天仁. 英语奥林匹克 [M].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