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教育 绽放生命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教育是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在优化的教育外部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尊重规律,采取多元发展策略,实施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清浦中学在教学实践中遵循这一理念,在生态校园、生态管理、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课程等方面研究推进,成绩显著。本文就此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态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教育;理念;纪实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5-3
  江苏省清浦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坐落于淮安市主城区,紧邻风景秀丽的里运河文化长廊风景区。近年来,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结合自身发展实践,学校提出了生态教育办学理念,采取多元发展策略,实施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遵循这一理念,學校在生态校园、生态管理、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课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凝成生态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航帆,是学校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学校逐步凝成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态教育理念。生态教育具有“生命性、生本性、生活性、生长性”等特点。
  生命性是指教育要把人置于最高位置,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要把学生当作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命体,而不是机械的被教育元素,是学校的原料和产品,从而忽视生命的存在。
  生本性是指教育要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自由、充分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与归宿。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回归生命本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实现学生的差异个性成长,而不是工厂式批量生产。
  生活性是指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教育行为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份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生长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然而健康的成长,要按照生命成长的周期与规律茁壮成长,而不能像不称职的园丁那样扼杀个性地修剪,也不能像心急的农夫那样拔苗助长。
  遵循这一理念,通过建设绿色、雅致的生态校园,实施规范、自主的生态管理,倡导求真、尚美的生态德育,打造灵动、有序的生态课堂,开发多元、个性的生态课程,因材施教,让每个生命个体都能生态成长、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在这片“生态”沃土上绽放生命精彩。
  二、构建生态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校园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作为构建生态校园的基础。在校园建设与布局时,学校关注师生的闲暇状态、情感体验、情绪调节、心理成长、情操陶冶,着力凸显生态特点,力求做到“三个融合”,即理论文化与人际文化的融合,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的融合,绿色文化与楼宇文化的融合。
  1.让绿色拥抱生命
  如今的校园,有各类树木160余种,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5%,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优美校园。春季,春风拂面,桃李芬芳;夏季,绿树繁茂,芳草如茵;秋季,丹桂飘香,石榴染红;冬季,修竹丛生,松柏苍翠。学生徜徉草地边,林荫下,水池畔,清新优雅的环境,浸润着学生心田,陶冶着师生情操,为生命的成长营造了怡人的环境。
  2.让景观寓意生命
  学校根据楼、台、亭、榭以及地形、草木的特点,按“天圆地方,方正规矩”的人文理念进行校园规划与设计,将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相融合,设计、建造了校园三大主体景观——和园、谐园和镜湖。和园、谐园遥相呼应,寓意生命自然、和谐生长;镜湖、折桂亭,相映成趣,一步一景,寓意人要时刻静思明志,树立远大目标,实现人生抱负;师陶桥、行知园,携手相连,典雅宜人,寓意要传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臻于至善。这些景点已成了校园内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3.让文化浸润生命
  在校园里,学校设置了多尊名人雕塑,如孔子、陶行知、达尔文等,还设置了别致的石刻与文化墙,如操场边的毛泽东手迹“数风流人物”石刻,翔宇亭旁的周恩来诗词“大江歌罢调头东”文化墙,教学楼后刻有《劝学》、《师说》篇的庠序苑,校大门内侧所刻的诗人赵恺为学校题写的《智慧之城》,实验楼设置的“百年诺贝尔科学奖”文化墙,综合楼设置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廊”以及教学楼内设置的“淮安本土文化长廊”等,达到了“人在廊中走,情在景中生”的艺术效果。
  学校还十分强调以“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为核心的班级生态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有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就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无形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走进了学生的生命。学校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净化、美化、诗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班级文化布置以绿色为基调,分为“外墙文化”和“内墙文化”,外墙文化分为“统一制作区”和“自由发挥区”,统一制作区有班牌、班级誓言等;自由发挥区则是五彩斑谰:“学习园地”“生活剪影”“班级公约”等栏目各具特色;内墙文化则有“心愿墙”“竞技场”“读书角”等,可谓百花齐放,各展风采。
  精心的布局与规划,让校园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体现了“方寸之地皆教育”的真谛,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三、实施生态管理,绽放生命精彩
  生态管理是指在办学中尊重、信赖、赏识、关爱每一位师生,通过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构建适应师生发展的机制与策略,从而满足他们身心发展和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实现师生的自主成长与和谐发展,使生命绽放精彩。
  1.为教师架设专业成长阶梯
  学校坚持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台子、铺路子,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与教育教学水平。倡导让每一名教师的优点闪光,用人文关怀凝聚人心、启迪心智,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灵之火。采取个人自修、集体充电、师徒结队、教学观摩、校际交流、课题带动、评估激励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先后邀请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全国教育技术专家钟绍春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组织教师观摩名师示范课,选派教师赴苏南名校学习参观,还派出一批优秀教师赴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进修学习。这些举措使全体老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育人境界。
  目前,学校拥有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有十多位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评比活动中获部优和省优,有十多位老师被评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每年有近百篇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为学生铺设自我教育之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生态,激发学生成长的生命能量,让集体成为学生感受生命价值的精神家园,成为成就学生身心成长的绚丽舞台。
  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一条“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超越自我—反思自我”的自我教育成长之路。通过开展“我就是我”的班级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我就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精彩的自我;通过开展“说出心中梦想”活动,告诉学生:要看好自己,给自己发光的机会,成就更好自我;通过学生自定班级公约、举行“战胜自我”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管好自己是一种能力,一种自信;通过开展志愿行动,让学生承担责任,使他们懂得:超越自我,必先学会担当;通过每周写个人成长记录,使学生铭记:只有善于反省,才能成就更加完美、更加智慧的自我。
  四、推进生态德育,健全高尚人格
  生态德育是指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灵需求,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让生命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从而不断夯实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具有人情之真,人性之善,人格之美。
  在探索生态德育过程中,学校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了首位,逐步做到“四化”,即德育管理规范化,德育考评科学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多样化,让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生态德育的鲜明特色与独立品质。
  1.用德育规范指引成长
  在德育管理中,学校形成了严密的德育领导机制,建成了以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年级部与班主任为基本框架的德育管理网络,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规章。对于德育管理团队,则做到责任分明,奖惩有依,特别是在思想道德与法制建设方面,实行学生重大违规违纪“一票否决”,时刻提醒年级部与班主任过细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确保全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2.用科学评价激励成长
  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努力。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方面,学校成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由德育处、教务处与各年级协同组成,评价小组每学期定期开展师对生、生对生、家长对学生、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活动,所有评价进行量化并各占一定权重。一项由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德育评价网络与机制基本形成,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更加全面、科学。
  3.用主题活动砥砺成长
  学校长期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长期坚持文明礼仪教育,在文明礼仪框架下,形成了“提升综合素养、争做文明先锋”“进德修业、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等丰富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长期坚持法制宣传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每学期来校开设法制报告、专题法制讲座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民道德规范》等法规;长期坚持重大节日活动,每逢重要节日,如清明节、国庆节、教师节等,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丰富学生节日生活,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用多种途径助力成长
  学校积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提升德育水平。一是进行学科渗透,提高育人实效。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科渗透培训,提升教育理念,增强育人责任意识,自觉加强德育渗透,提高育人水平,营造“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内涵。如开展“走进自然,励志远足”活动,磨练了学生意志,增强了集体凝聚力;组织“爱心捐赠”活动,让学生在被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将爱心传递。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健康学生身心。诗歌朗诵比赛、经典阅读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校友与奥运冠军的来校演讲,让学生明白志存高远、树立信心的重要;围棋大师聂卫平、教育家魏书生、作家高洪波、相声演员李金斗来校讲学与演出,拓宽了学生的生命视野,放大了人生格局。
  五、打造生态课堂,激活师生潜能
  生态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轻松舒展、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幸福、快乐成长。
  生态课堂具有自主性,强调要彻底解放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发展、成长;生态课堂具有共生性,师生是完整的生命共同体,通过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生态课堂具有生成性,课堂要给学生的主动参与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课堂生成创造条件,提高机会;生态课堂具有高效性,它追求的是“轻负高质”的“智慧型教育”,是师生精神愉悦、身心和谐、幸福快乐的场所。
  为适应生态课堂建设要求,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建立了“生态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每堂课,教师备课,学案的编制都要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目标、行有引领、进有助力、成有反馈。这样做,有助于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师生教与学的负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步,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课堂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创设情景,还原知识的本源及其实际应用的价值,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三步,合作探究,协作交流;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基本课堂形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设计研究问题方案,小组共同研究问题,将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进行总结。
  第四步,精讲点拨,引申拓展;针对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予及时点拨,倡导“三讲”,即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教师点拨重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练习巩固,拓展运用。
  第五步,检测矫正,巩固提升。检测环节是每堂课的一项硬性规定环节,通过检测,矫正学生的知识误区,巩固一堂课所学知识,进而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生态课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保护和认同,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协作,他们可以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六、开发生态课程,成就幸福人生
  生态课程是指着眼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通过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常态化、班本课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助力。
  学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贯彻办学宗旨,走课程校本化、特色化之路,构建起适合师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1.依据国家标准,开展多元课程开发
  为了确保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序列性和实施的可持续性,学校依据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规划设计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先后开发的校本课程达40余种,如《小说欣赏》《趣味数学》《音乐欣赏》《射击》《科技天地》《快乐足球》等。为了便于课程实施,学校还建设了包含科技创新意味的“科技馆”和植物繁茂、标本多样的“生态馆”,有吸引学生大胆实践的数字化物理实验室,还有记录学校发展足迹的校史馆,走进其中,你即刻就能感受到科学的奥秘和教育现代化的豪迈。
  2.立足学生个性,组建特色学生社团
  学校将学生社团作为实施课程活动的有效载体。通过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空间。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40多个学生社团,如文学社、校园广播社、民乐团、航模社等。这些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促进了学生发展。其中,航模社团队员在全省中学生航模比赛中获金奖;《镜湖》文学社、校园广播社分别被评为淮安市“十佳社团”和“优秀社团”;民族乐团曾参加市、区多场大型演出,备受好评。
  3.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外课程基地
  学校注重利用本土丰富的传统教育资源,加大校外课程基地建设。每年都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到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地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用先辈的精神品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周恩来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开展军训等活动;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组织学生参观刘老庄烈士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体验革命豪情。此外,还组织学生到韩信故里,漂母祠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爱心、学会感恩。
  4.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精品特色课程
  淮安曾经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学校以此为依托,以弘扬运河文化为己任,积极打造精品特色课程。先后开发了《人文淮安》《淮安名人》《淮扬美食》等运河文化课程系列校本教材,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运河文化相关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感悟运河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投入300多万元建成600多平方米的运河文化体验厅。通过3D视频、文物和史料的巧妙结合,展示运河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让学生体悟运河文化精髓。建成运河文化课程学生活动中心,便于学生相互交流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建成运河文化专题网站,展示运河文化丰富内涵和课程建设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还专门成立了运河文化学生社团如“秀运河”摄影社、“咏运河”文学社、“运河韵”书画社等,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促进了个性发展。学校运河文化基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成为学校众多特色课程中的精品。
  近年来,学校以生态教育理念引领发展,与時俱进,对内强练内功,对外塑造形象,在更高的办学层次上亮出学校的品牌优势,在更广的层面上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更厚重的教育内涵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更开阔的视野范围发挥了学校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项目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相统一。为此,本文对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项目学习法;概念;优势特征;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94-01  在项目基础上进行
摘要:数学新课程理念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读懂学生,创造活力课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读懂学生;活力课堂;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这一理念的落实,注重以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发展、生命成长为教学需求立足点开展教学。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有效互动,让学生多交流,多表达。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52
摘要:新市民子女如今已经成为了学校生源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素质普遍较低。如何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克服区域差距,融入新的班集体,成为广大教师十分关切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我班接收与关爱新市民子女工作一直扎实有效地开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在班级中关心新市民子女的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爱心教育;新市民子女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语文学科基础地位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没有基本的阅读知识,没有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高效阅读是快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通过高效阅读这一系统的方法体系,解决了阅读无法的难题,实现了阅读的科学化、确定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程体系  中
摘要:孩子告别了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新生。这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也是一次重要的起步。孩子们将面临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社会要求、任务期待等方面出现的断层问题,而这些断层问题将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质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笔者针对小学一年级失群学生的“孤独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孤独心理;失群;沟通;鼓励;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本文从教学现象入手,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谈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一是营造“朋友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是鼓励式评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质疑释疑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高中阶段的物理与初中阶段的物理相比更加难,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认为知识难度大,不能完全理解,造成学生慢慢不喜欢物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导致物理学习成绩不理想。导学案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学习的特点,它能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并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身心状态,提升团队协作力,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高强度压力的高中生而言,这种训练本身可以弥补传统书本教学不足,体验感强,可以积累更多的身心体验感受,在心理健康引导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48-0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中,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就必须创设师生间的交互课堂,为此实施的教学对话都需以此为中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5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