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提升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以促进初中生語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有时还需花时间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朗读教学能利用的时间并不充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步骤进行重新的规划,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朗读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讲解课文《故乡》的过程中,可以先给予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理解性朗读,并能够转述出文章的内容。文章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回乡之后的情景,但是鲁迅先生最有感悟的事情可以单独提出来介绍。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朗读教学的环节,节省掉后面分析课文的时间,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学生完成首次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例如,鲁迅先生文章最开始地方的环境描写读出来让你有什么感觉?你读到“闰土”的描写片段时有什么样的形象在你眼中浮现?你读到长大后的“闰土”时心中有什么样的感觉?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式的对文中主人公“闰土”的形象以及特点进行解析,一点一点地读,一点一点地分析,以此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个性化的朗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性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制订合适的朗读要求以及学习目标。教师还需要对课文内容的风格以及体裁进行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朗读计划以及朗读目标,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猫》是当代作家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全文将三只小猫勾勒得形神俱全,借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的推进,写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过人的感情变化,又极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挚,哲思醒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与风格,为学生制定出如下朗读目标:首先,同学们需要带着感情进行课文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明确作者的写作心境以及写作背景,分析小猫的性格以及作者儿时的性格。
  当教师布置完教学目标后,学生便会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以此集中自身的学习注意力,在提升自身朗读能力以及朗读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促进自身的综合化发展。
  三、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并没有较为成熟的学习技巧以及学习习惯,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以及指导,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习惯以及朗读技巧,促进其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比如,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白杨礼赞》的过程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白杨树以及高原的:用“无边无垠”写出了高原的广袤与空旷、用“参天耸立”来描写白杨树的挺拔。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想法来断句朗读出来,同学一定会有不同的方法,再让同学们比较选出最好的断句方式,当然,教师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四、注重范读的整体作用
  很多同学其实不太懂得有感情的朗读和普通朗读的区别,就像英语语感的训练一样,同学们在拥有好的语感情况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感觉。但是这要求有一个好的范读来引导和训练同学们拥有好的语感。教师要做好范读工作,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会在无意识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朗读习惯,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纠正自身的语音语调以及对文字的错误读法。
  在教师讲解课文《昆明的雨》时,可以配合多媒体应用来让同学们快速进入情绪,在教师领读时播放雨水滴落的声音,并播放图片,领读之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范读断句,尝试自己试读,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五、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及朗读情感,提升学生的朗读质量。
  以《昆明的雨》为例,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根据文中不同的情景来搭配不同的图片来增强文章给人的冲击力,文章出现了杨梅,缅桂花等事物,描写得惟妙惟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为课文提前寻找适用的图片、音乐等,来增加文章的丰满度。《荷塘月色》也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只是坐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并不会有带入其中的感觉,教师通过夜晚荷塘景色的短片或者图片都可以使学生更好进入状态去感受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221400)
其他文献
在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词不达意”“语句空洞”“缺乏情感流露”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采取了“背诵范文”“加大训练强度”等练习方式,但其效果均不是很好。其实就写作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语言输出活动,其成功的前提是要有连绵不断的语言输入内容才可以实现。阅读作为最大的语言输入方,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写作教学融入到其中,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主题式阅读是指围绕阅读材料某一中心主题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课堂上以阅读材料为基础,确定课堂活动的中心主题,将生动的教学内容导入课堂,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就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思想碰撞,在学习过程中将理性的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拓展实践活动升华阅读主题。  一、依托教材,确定主题  开展主题式阅读活动首先要确定中心主题,关注教材文本,在通
贵州正安县位于贵州省北部边缘地区,与重庆市接壤。正安山大谷深,小气候复杂,蜜粉源丰富,其境内中蜂为国内优良蜂种,活框饲养技术基本普及,养蜂组织化程度高。为带动全省及周边地区
学者于泽元认为:“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并通过集体建构的方式达成最终的共识。”在指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选择一个好的议题作为主线是十分重要的,所选择的议题要和课堂内学习的文章有一定的联系,能让学生更好地展开拓展阅读,同时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样选择议题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群文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一、补充
据我所知,中原地区有不少蜂群经过越冬后出现剥皮死现象,轻的有10—20%的蜜蜂死亡,严重的死蜂达1/3。群势越弱,这种现象越严重,致使春衰,蜂群发展缓慢,痛失春季油菜和洋槐蜜源,尤其对定
蒸发器作为工业制冷中重要设备,在制冷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设计,完善供冷系统,满足生产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关系最密不可分的两项内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当然与教师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但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换句话说,教师的实际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有巨大的影响。下面笔者就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学生培养目标、方法还是理念,都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出,更是要求教师“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门急诊常见疾病之一。以往有关CAP的文献多是基于对住院CAP患者的分析,这部分患者通常病情较重,不能反映CAP的整体特点。随着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作用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后2类通路转导蛋白Smad4和p-Smad2/3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的人LECs中添加10ng/mL人TGF—β2,RT-PCR方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