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们对春节假日翘首企盼。从2008年开始,春节之外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纳入了国家公假制度,社会上悄然涌动着一股回归传统的思潮。但是,如此我们就真正领悟传统了吗?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随着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传统节日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早已被淡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也是民俗发展的正常形态。民俗生活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它会根据时空等因素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必大惊小怪,尤其不应该过多地进行干预。
清明、端午、中秋及其他传统节日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延续,是因为社会和民众有这样的需要,如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端午包粽子、划龙舟、薰昌蒲、打扫,中秋吃月饼、赏月、怀念亲友。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发生变化,这些需求未必都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创新,不根据新的人文和自然条件设计、提倡新的节庆活动和仪式,是不可能产生新的节日的。而传统的节日活动和仪式,至多只能以“文化遗产”的身份进行演示,却无法成为今天节日活动的一部分,更不可能形成新的传统。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曾有一个盛大的迎春节日——上巳节。但是它与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渐渐地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仅在清明节里还留下一点倩影。从自然条件来讲,上巳节是春秋战国时期在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那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所以到上巳节时已经适合在户外活动,并能闻到春天的气息了。但中国那么大,历史上,气候也有过多次冷暖变化,某些地区和某些年代的上巳日并不一定适合户外活动。就人文社会条件而言,当时人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外出机会不多,所以上巳节的活动富有吸引力,而且人们走不多远就能亲近自然。但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旅游越走越远,已不容易找到比较理想的亲近自然的场所。因此,如果不是采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抽象的、传达的仪式,仅仅依靠实际需要,上巳节既无法延续,也难以恢复,因为大多数人实际上已没有这种需求,除非将它作为一种传统、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信仰来保存。在一些宗教国家,节日大多是宗教性的,因此与信仰联系,只要这种信仰还存在,节日也自然得到延续。但中国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对节日是出于实际需要,离开了仪式就很难继续存在,勉强延续也会变味。
上巳节原先的那些活动当然对领悟自然很重要,但未必都要在当今节日里全部重现,因为这些节俗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延续和健康的渴望”,人们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达到,比如医疗保险、全民健身、拜庙烧香等,不一定要在暮春之际冷嗖嗖地到水边去搞仪式。很多传统活动,是与农业社会生活模式相适应的,完全没必要搬移到现代社会来。
仪式是一种信仰观念的表达、整合社会、沟通天人的行为。上巳是一个生命力勃发的季节,人们借助季节仪式,将自己置身于春天的旷野与溪流中,人心与天心(自然之心)融会,由此焕发精神乃至更新生命的活力。上巳水边的祓禊仪式,就是这样清浩与换魂的生命仪式。节日一般是有仪式的,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仪式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愿。但这种仪式必须有内在信仰或情感的支撑,缺少仪式感的仪式只是空洞的表演或草率的行事,它不能说没有帮助,但作用有限,至多只是起一种展示作用,连形式上的推广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帮助公众回归传统文化。以汉服为例,服装的作用是保暖或降温、遮羞和美化,汉朝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但都离不开这些功能。现在,无论自然、人文条件都与汉朝不同,怎么可能用比较单一的,礼服式的“汉服”来替代呢?
汉服也好,古琴也好,都只是当时人类社会的一个零件,离开了这个整体,将这些零件配在另一个整体上,能不能维持下去、运转起来都有问题,更谈不上带动整体。即使想身体力行,除了穿汉服、弹古琴外还能做多少?能将衣食住行都汉化吗?当然,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将他们的提倡看作一种有意义的展示。但回到传统本身已无可能,汉服与古琴自然无济于事。
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多元、兼容并包。有人要全盘西化,有人要回归传统,都有其立足的理由。现在有些人总是对于全球化潮流忧心忡忡,觉得本土文化将被冲刷殆尽,于是生出力矫时弊的使命感和神圣感来。这样的信念有可尊敬的一面,但我觉得心态一定要轻松,不必觉得离开传统就很悲哀,接受情人节、圣诞节就是数典忘祖。我们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胡化政策,也知道北魏孝文帝,清代康熙、乾隆大力推行汉化,华夷之辨由来已久,唐人是胡化很严重的,他们与汉代的生活方式差异极大,难道唐人不跟汉人一样都是我们的祖先吗?
什么叫回归传统?传统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完整的、界限清楚的、随时可以取得的一团实体,无论是从时间、空间、阶层等各个维度上看,它本身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你到底要回归到哪个传统呢?所以,首先要破除对于传统的本质主义迷思(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没有传统,只有传统的!
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有权利认同并实践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只可以在法律的前提下,用各种民间方式去倡导、宣传、示范、感染别人。如果这样的话,或许才是真正享受传统,因为那很可能是从心底里活泼泼地做出来的。今天,我们今天任务是“传统节日放了假,我们如何过好它”。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传统节日,开掘它们的文化内涵,提炼传统节日元素,并将其融入我们现代的民众生活,让传统的血脉在今天延续。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我们社会出现回归传统的思潮,但是我们再也回不到已经消逝的时代。但历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我们身上既有过去,也有未来,我们只要对传统保持敬畏之心,并在新的时代对某些依然有效的传统价值观进行践履,那就是在书写传统流动的历史,我们就可以上无愧祖先,下无愧子孙。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随着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传统节日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早已被淡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也是民俗发展的正常形态。民俗生活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它会根据时空等因素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必大惊小怪,尤其不应该过多地进行干预。
清明、端午、中秋及其他传统节日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延续,是因为社会和民众有这样的需要,如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端午包粽子、划龙舟、薰昌蒲、打扫,中秋吃月饼、赏月、怀念亲友。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发生变化,这些需求未必都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创新,不根据新的人文和自然条件设计、提倡新的节庆活动和仪式,是不可能产生新的节日的。而传统的节日活动和仪式,至多只能以“文化遗产”的身份进行演示,却无法成为今天节日活动的一部分,更不可能形成新的传统。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曾有一个盛大的迎春节日——上巳节。但是它与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渐渐地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仅在清明节里还留下一点倩影。从自然条件来讲,上巳节是春秋战国时期在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那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所以到上巳节时已经适合在户外活动,并能闻到春天的气息了。但中国那么大,历史上,气候也有过多次冷暖变化,某些地区和某些年代的上巳日并不一定适合户外活动。就人文社会条件而言,当时人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外出机会不多,所以上巳节的活动富有吸引力,而且人们走不多远就能亲近自然。但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旅游越走越远,已不容易找到比较理想的亲近自然的场所。因此,如果不是采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抽象的、传达的仪式,仅仅依靠实际需要,上巳节既无法延续,也难以恢复,因为大多数人实际上已没有这种需求,除非将它作为一种传统、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信仰来保存。在一些宗教国家,节日大多是宗教性的,因此与信仰联系,只要这种信仰还存在,节日也自然得到延续。但中国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对节日是出于实际需要,离开了仪式就很难继续存在,勉强延续也会变味。
上巳节原先的那些活动当然对领悟自然很重要,但未必都要在当今节日里全部重现,因为这些节俗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延续和健康的渴望”,人们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达到,比如医疗保险、全民健身、拜庙烧香等,不一定要在暮春之际冷嗖嗖地到水边去搞仪式。很多传统活动,是与农业社会生活模式相适应的,完全没必要搬移到现代社会来。
仪式是一种信仰观念的表达、整合社会、沟通天人的行为。上巳是一个生命力勃发的季节,人们借助季节仪式,将自己置身于春天的旷野与溪流中,人心与天心(自然之心)融会,由此焕发精神乃至更新生命的活力。上巳水边的祓禊仪式,就是这样清浩与换魂的生命仪式。节日一般是有仪式的,仪式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仪式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愿。但这种仪式必须有内在信仰或情感的支撑,缺少仪式感的仪式只是空洞的表演或草率的行事,它不能说没有帮助,但作用有限,至多只是起一种展示作用,连形式上的推广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帮助公众回归传统文化。以汉服为例,服装的作用是保暖或降温、遮羞和美化,汉朝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但都离不开这些功能。现在,无论自然、人文条件都与汉朝不同,怎么可能用比较单一的,礼服式的“汉服”来替代呢?
汉服也好,古琴也好,都只是当时人类社会的一个零件,离开了这个整体,将这些零件配在另一个整体上,能不能维持下去、运转起来都有问题,更谈不上带动整体。即使想身体力行,除了穿汉服、弹古琴外还能做多少?能将衣食住行都汉化吗?当然,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将他们的提倡看作一种有意义的展示。但回到传统本身已无可能,汉服与古琴自然无济于事。
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多元、兼容并包。有人要全盘西化,有人要回归传统,都有其立足的理由。现在有些人总是对于全球化潮流忧心忡忡,觉得本土文化将被冲刷殆尽,于是生出力矫时弊的使命感和神圣感来。这样的信念有可尊敬的一面,但我觉得心态一定要轻松,不必觉得离开传统就很悲哀,接受情人节、圣诞节就是数典忘祖。我们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胡化政策,也知道北魏孝文帝,清代康熙、乾隆大力推行汉化,华夷之辨由来已久,唐人是胡化很严重的,他们与汉代的生活方式差异极大,难道唐人不跟汉人一样都是我们的祖先吗?
什么叫回归传统?传统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完整的、界限清楚的、随时可以取得的一团实体,无论是从时间、空间、阶层等各个维度上看,它本身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你到底要回归到哪个传统呢?所以,首先要破除对于传统的本质主义迷思(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没有传统,只有传统的!
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有权利认同并实践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只可以在法律的前提下,用各种民间方式去倡导、宣传、示范、感染别人。如果这样的话,或许才是真正享受传统,因为那很可能是从心底里活泼泼地做出来的。今天,我们今天任务是“传统节日放了假,我们如何过好它”。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传统节日,开掘它们的文化内涵,提炼传统节日元素,并将其融入我们现代的民众生活,让传统的血脉在今天延续。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我们社会出现回归传统的思潮,但是我们再也回不到已经消逝的时代。但历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我们身上既有过去,也有未来,我们只要对传统保持敬畏之心,并在新的时代对某些依然有效的传统价值观进行践履,那就是在书写传统流动的历史,我们就可以上无愧祖先,下无愧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