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先进的生产能力及富可敌国的经济总量、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形成的都市社会正在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现实背景。这是我把“城市化进程”的当代形态与最高表现称之为“都市化进程”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的根本原因。在当今世界中,由于“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国家首位城市”与“国家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与“区域性城市群”,集中了全球、国家或地区主要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本,直接决定着“城市环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验”的再生产过程,因而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核心机制与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以“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其影响早已超出了经济社会的范畴与一般的文化领域,并深刻地改变了文学、艺术、影视、娱乐等传统的精神生产与消费方式,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艺术经验、自由体验与审美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言以蔽之,“都市化进程”为中国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当代性问题与全新的学术生长空间。
这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两方面加以了解。就前者而言,在都市化进程中,随着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都市人的精神、心理与情感方面。以《新民晚报》讨论的“新上海人问题”为例,它们大都不是由于物质生活的窘迫,也与制度安排(如户籍等)无关,而是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理世界中,表现为个体在大都市中的郁闷、烦躁、焦虑和不适应。这既是较为纯粹的美学问题,以其直接关涉到人心理上的愉快不愉快与精神上的自由不自由;又是都市化进程的必然表现,因为这些文化与美学问题不可能出现在乡村与中小城市,而是人口向中心城市与大都市高速流动与大规模迁徙的结果。就后者而言,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使自然环境与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其间接后果是抽空了古典美学赖以立足的以大自然与乡村为代表的“物质条件”。以2007年6月发生的无锡蓝藻生态灾难为例,美丽的太湖本是江南诗性文化在古典世界中的最高代表,但当它被厚达三寸、发散着腐烂气味的蓝藻所覆盖时,诸如“江南可采莲”或“三生花草梦苏州”的古典意境也就顿时化作一片虚妄。无锡蓝藻事件不仅直接突现了太湖水资源的危机,摧毁了江南文化赖以存在与重建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将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美学、充满了“恶心感”与“荒诞感”的“审丑”经验与现代美学对象感性地展示在当代人面前。由此可知,都市化进程不仅对当代美学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与古典美学在范畴、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完全不同的审美对象,这要求中国当代美学只有首先完成自身的重构与创新,才能跟上全球化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与发展的步伐。
二
从美学学科自身的角度,都市化进程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从审美对象上看,古典美学的主要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诗人的“田园诗”可以看作是这方面最典范的创造。以陶渊明为例,“自然的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的伦理秩序、原始心灵的宁静宽阔、无知无欲都是多么的美好诱人。而文明人的行为却破坏了自然秩序,文明人的欲望则毁灭了原始心灵的和谐,与‘晨耀其华,夕已丧之’的文明时代相比较,自然本体和原始心灵的那种朴素状态,显然更适合人的精神生态,是对生命存在的本体。”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1页。)现代美学的主要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这集中体现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与现代派文学艺术对现代人类异化困境的深入揭示上,如海德格尔指出的“无家可归”状态,萨特关于存在的“恶心感”,艾略特的“荒原”隐喻,以及卡夫卡小说的“荒诞”叙事,都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与此截然不同,在当代都市社会与生活空间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与审美实践活动,如超级市场、广告、模特文化、汽车文化、选秀、景观设计等,即使作为美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与其传统形态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这不仅表现在当代西方美学提出的“性经验可以是审美的”〔美〕舒斯特曼、曾繁仁等:《身体美学:中美学者的对话与论辩》,《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同时也以感性方式具体再现于大众文化以物质与肉体消费为中心的话语与影像上。
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古典审美主体的最大成果是一种“和谐”的审美态度,它的必要前提是对自然本能的部分压抑与升华。如鲁枢元先生对辛弃疾词《西江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先进的生产能力及富可敌国的经济总量、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与信息服务系统而形成的都市社会正在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现实背景。这是我把“城市化进程”的当代形态与最高表现称之为“都市化进程”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的根本原因。在当今世界中,由于“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国家首位城市”与“国家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与“区域性城市群”,集中了全球、国家或地区主要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本,直接决定着“城市环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验”的再生产过程,因而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核心机制与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以“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其影响早已超出了经济社会的范畴与一般的文化领域,并深刻地改变了文学、艺术、影视、娱乐等传统的精神生产与消费方式,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艺术经验、自由体验与审美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言以蔽之,“都市化进程”为中国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当代性问题与全新的学术生长空间。
这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两方面加以了解。就前者而言,在都市化进程中,随着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都市人的精神、心理与情感方面。以《新民晚报》讨论的“新上海人问题”为例,它们大都不是由于物质生活的窘迫,也与制度安排(如户籍等)无关,而是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理世界中,表现为个体在大都市中的郁闷、烦躁、焦虑和不适应。这既是较为纯粹的美学问题,以其直接关涉到人心理上的愉快不愉快与精神上的自由不自由;又是都市化进程的必然表现,因为这些文化与美学问题不可能出现在乡村与中小城市,而是人口向中心城市与大都市高速流动与大规模迁徙的结果。就后者而言,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使自然环境与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其间接后果是抽空了古典美学赖以立足的以大自然与乡村为代表的“物质条件”。以2007年6月发生的无锡蓝藻生态灾难为例,美丽的太湖本是江南诗性文化在古典世界中的最高代表,但当它被厚达三寸、发散着腐烂气味的蓝藻所覆盖时,诸如“江南可采莲”或“三生花草梦苏州”的古典意境也就顿时化作一片虚妄。无锡蓝藻事件不仅直接突现了太湖水资源的危机,摧毁了江南文化赖以存在与重建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将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美学、充满了“恶心感”与“荒诞感”的“审丑”经验与现代美学对象感性地展示在当代人面前。由此可知,都市化进程不仅对当代美学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与古典美学在范畴、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完全不同的审美对象,这要求中国当代美学只有首先完成自身的重构与创新,才能跟上全球化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与发展的步伐。
二
从美学学科自身的角度,都市化进程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从审美对象上看,古典美学的主要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诗人的“田园诗”可以看作是这方面最典范的创造。以陶渊明为例,“自然的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的伦理秩序、原始心灵的宁静宽阔、无知无欲都是多么的美好诱人。而文明人的行为却破坏了自然秩序,文明人的欲望则毁灭了原始心灵的和谐,与‘晨耀其华,夕已丧之’的文明时代相比较,自然本体和原始心灵的那种朴素状态,显然更适合人的精神生态,是对生命存在的本体。”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1页。)现代美学的主要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这集中体现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与现代派文学艺术对现代人类异化困境的深入揭示上,如海德格尔指出的“无家可归”状态,萨特关于存在的“恶心感”,艾略特的“荒原”隐喻,以及卡夫卡小说的“荒诞”叙事,都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与此截然不同,在当代都市社会与生活空间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与审美实践活动,如超级市场、广告、模特文化、汽车文化、选秀、景观设计等,即使作为美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与其传统形态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这不仅表现在当代西方美学提出的“性经验可以是审美的”〔美〕舒斯特曼、曾繁仁等:《身体美学:中美学者的对话与论辩》,《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同时也以感性方式具体再现于大众文化以物质与肉体消费为中心的话语与影像上。
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古典审美主体的最大成果是一种“和谐”的审美态度,它的必要前提是对自然本能的部分压抑与升华。如鲁枢元先生对辛弃疾词《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