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吟诵是传统的诗歌阅读方式,将它运用于初中诗歌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为真切体会古代诗歌的韵律美与形式美。通过改造传统吟诵的方法,将其与普通话朗读结合不仅宜于掌握,还饶有趣味。教学中重视诗学阐释的传统是更好地理解古诗内涵的保证,中国诗学重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诗歌置于传统中审视,重视诗歌创作动机与背景的解析。
关键词:诗学;吟诵;美刺;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与复兴,古典诗歌在初中教学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地位也愈发重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无论是教还是学,要掌握古代诗歌的丰富内蕴都必须对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有所了解。我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语境造就了古典诗学独特的传统。可是如此深厚的诗学传统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富有声韵之美的吟诵至今还未得到广泛开展,而教师对于作品的解析大多未能从诗学传统着眼。职是之故,本文将从传统的诗歌吟诵与诗学阐释两个维度,针对现阶段诗歌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丰富初中诗歌教学理论,并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 吟诵:趣读与韵读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文学形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诗的节奏疾徐、字调抑扬、声音洪细也随之而异,即古人所谓:“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在创作时,为了情感与美感的需要,既要讲求语词义的推敲,又要声、韵的搭配,使得诗歌兼有声、义、情三美。读者在接受时,意义与情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感知,而声韵之美则需要诉诸吟诵。什么是吟诵?赵元任认为:“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陈少松认为:“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所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吟诵’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既指吟,又指诵。”对于吟诵诸家的具体定义尽管略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吟诵一种富于韵律与音乐性的朗读。它和一般的朗读的区别在于,具有丰富的表现性与观赏性,不仅可以表现古典诗歌内在的节律之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吟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诗经》的时代,《小雅》的篇什之中多次提到“作诵”或“作颂”之说,可以说吟诵与整个中国古典诗学的历史相始终。但是我们知道,文字具有稳定性,语音却是随时而变的。按照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的分期,汉语语音的发展经历了先秦音系、汉代音系、魏晋南北朝音系、隋—中唐音系、晚唐音系、宋代音系、元代音系、明清音系、现代音系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语音都有差别,尤其是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发音与古代的差别更大。这就给吟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增加了难度,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初中的教师与学生用上古音读《诗经》,用中古音读唐诗,他们并不具备准确拟构古代发音的能力。
二 美刺:诗歌教学中不能忽视一个面相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杨伯峻《论语译注》将这段话解释为:“读《诗》,可以培养联想能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可见,孔子认为读《诗》不仅关乎个人素养的培养,还要承担一定社会、政治功能。孔子的话对后世的《诗经》阐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儒将《诗经》与现实政治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汉儒眼中,被我们奉为文学经典的《诗经》甚至不能算作文学,而规范与指导现实政治、社会乃至个人行为的“经”。孔子与汉儒《诗经》功能、内容的阐发使得中国诗学形成了关注现实的传统,诗歌不仅是纯粹的抒情或叙事的美文,还要承担教化或讽谏的功能。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到杜甫的“诗史”,再到白居易的“新乐府”,中国诗歌的传世名篇从未忽视诗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中国传统诗学这一特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至少提出要求,诗歌解析不能被孤立看待,必须要放在诗学传统中关照,不仅要从字面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寄托,还要了解古人对它的阐释。比如《关雎》,中学语文教材一般只选用现代学者的解释,从内容出发,将它们定性为恋歌。但这首诗在古人那里却有不同的解释,汉代的毛亨认为:“《关雎》后妃之德也。”宋代朱熹认为:“周之文王生有盛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现代《詩经》阐释就诗论诗,观点无疑更有说服力,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古人的解释,因为每个时代的不同观点可以成为我们窥测那个时代思想的一面镜子。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上《关雎》曾有过如此多与现代不同的解释,并了解这些解释背后的动机,以及它们的合理之处与牵强之处,以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认识到现代与古代的区别与联系。
三 结语
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音韵美、形式美和结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传统的吟诵正是品味音韵美、形式美、结构美最直接的方法。而与现实政治密切关联的中国诗学传统与现代诗歌阐释体系之间的差异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探求古今不同审美视角与方法的兴趣。在努力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怎样萃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今所用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写诗是中国古代士人必备的素养,诗人通过诗歌反映社会、人生,表现思想、情感。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历代诗歌的经典,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的把握。而对于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学习,则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古代诗歌。
(作者单位:蚌埠怀远县草寺中学)
关键词:诗学;吟诵;美刺;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与复兴,古典诗歌在初中教学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地位也愈发重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无论是教还是学,要掌握古代诗歌的丰富内蕴都必须对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有所了解。我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语境造就了古典诗学独特的传统。可是如此深厚的诗学传统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富有声韵之美的吟诵至今还未得到广泛开展,而教师对于作品的解析大多未能从诗学传统着眼。职是之故,本文将从传统的诗歌吟诵与诗学阐释两个维度,针对现阶段诗歌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丰富初中诗歌教学理论,并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 吟诵:趣读与韵读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文学形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诗的节奏疾徐、字调抑扬、声音洪细也随之而异,即古人所谓:“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在创作时,为了情感与美感的需要,既要讲求语词义的推敲,又要声、韵的搭配,使得诗歌兼有声、义、情三美。读者在接受时,意义与情感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感知,而声韵之美则需要诉诸吟诵。什么是吟诵?赵元任认为:“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陈少松认为:“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地读。”“所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吟诵’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既指吟,又指诵。”对于吟诵诸家的具体定义尽管略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吟诵一种富于韵律与音乐性的朗读。它和一般的朗读的区别在于,具有丰富的表现性与观赏性,不仅可以表现古典诗歌内在的节律之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吟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诗经》的时代,《小雅》的篇什之中多次提到“作诵”或“作颂”之说,可以说吟诵与整个中国古典诗学的历史相始终。但是我们知道,文字具有稳定性,语音却是随时而变的。按照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的分期,汉语语音的发展经历了先秦音系、汉代音系、魏晋南北朝音系、隋—中唐音系、晚唐音系、宋代音系、元代音系、明清音系、现代音系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语音都有差别,尤其是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发音与古代的差别更大。这就给吟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推广增加了难度,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初中的教师与学生用上古音读《诗经》,用中古音读唐诗,他们并不具备准确拟构古代发音的能力。
二 美刺:诗歌教学中不能忽视一个面相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杨伯峻《论语译注》将这段话解释为:“读《诗》,可以培养联想能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可见,孔子认为读《诗》不仅关乎个人素养的培养,还要承担一定社会、政治功能。孔子的话对后世的《诗经》阐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儒将《诗经》与现实政治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汉儒眼中,被我们奉为文学经典的《诗经》甚至不能算作文学,而规范与指导现实政治、社会乃至个人行为的“经”。孔子与汉儒《诗经》功能、内容的阐发使得中国诗学形成了关注现实的传统,诗歌不仅是纯粹的抒情或叙事的美文,还要承担教化或讽谏的功能。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到杜甫的“诗史”,再到白居易的“新乐府”,中国诗歌的传世名篇从未忽视诗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中国传统诗学这一特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至少提出要求,诗歌解析不能被孤立看待,必须要放在诗学传统中关照,不仅要从字面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寄托,还要了解古人对它的阐释。比如《关雎》,中学语文教材一般只选用现代学者的解释,从内容出发,将它们定性为恋歌。但这首诗在古人那里却有不同的解释,汉代的毛亨认为:“《关雎》后妃之德也。”宋代朱熹认为:“周之文王生有盛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现代《詩经》阐释就诗论诗,观点无疑更有说服力,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古人的解释,因为每个时代的不同观点可以成为我们窥测那个时代思想的一面镜子。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上《关雎》曾有过如此多与现代不同的解释,并了解这些解释背后的动机,以及它们的合理之处与牵强之处,以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认识到现代与古代的区别与联系。
三 结语
新课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音韵美、形式美和结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传统的吟诵正是品味音韵美、形式美、结构美最直接的方法。而与现实政治密切关联的中国诗学传统与现代诗歌阐释体系之间的差异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探求古今不同审美视角与方法的兴趣。在努力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怎样萃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今所用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先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写诗是中国古代士人必备的素养,诗人通过诗歌反映社会、人生,表现思想、情感。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历代诗歌的经典,可以对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的把握。而对于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学习,则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古代诗歌。
(作者单位:蚌埠怀远县草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