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一架巨大的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带着庞大的机群飞过了天安门的上空,那一时刻,阅兵台上有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这位老人这辈子的第二次落泪,上一次落泪,还是在他主导研发的预警机第一次试飞时。
这位老人就是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王小谟12岁时随父亲从上海来到北京,居住在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内。每有闲暇,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胡琴一拉,曲声悠扬。时间长了,王小谟也能哼上几段了。他特别喜欢梅兰芳的戏,最爱的一出是《宇宙锋》。读高中时,王小谟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
然而,命运并没有讓王小谟成为一名艺术家,1956年,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南京第14研究所工作,从此投身到了国防科技工业中。
一生只干了一件事
彼时,研究室的主任薛国伟找到刚到所里报到的王小谟,说:“你就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
“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
“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说完,薛主任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的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撤走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
在读完那些资料后,王小谟又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的资料。然而,资料都是英文的,一直学俄语的王小谟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为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就背单词,找雷达方面的经典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既把文章读通了,又把英语学会了。
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却被冠以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分配到研究所机房管理计算机。这对王小谟来说,可谓因祸得福。两年以后,当他回到原岗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了。后来他说:“我很感谢这段时间,这为我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
通过多年艰辛的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了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当时,已经是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的王小谟担任了中方总设计师。然而,2000年,迫于美国的压力,合作方单方面终止了合作。企图将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巨大压力,王小谟却胸有成竹,甚至暗自兴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
已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就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多场战争中屡建奇功,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世界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的预警机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指挥并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素有“高空中的军帐”之美誉。
预警机的作用有多大?一位军事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幅标语至今仍挂在预警机机库的墙上。从1999年立项,到2004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即一周上七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
仅用了一年时间,王小谟带领的团队就把地面样机做好了。又过了一年,样机飞上了天。随后,他们又打破了外界关于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的预言,仅花费了五年时间,就取得了研制的全面成功。
“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了一代!”这是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对王小谟和他的团队研制的预警机的评价。最终,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在历经了无数次挫折之后,中国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预警机并装备部队,又在历次重大军事演习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以优异的性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创新脚步永不停息。早在预警机研制之初,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道:我国疆域辽阔,除了装备大型预警机外,还应形成中国自己的预警机装备系列。他开始描绘起了中国预警机体系化发展的谱系蓝图。
王小谟把目光聚焦在了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上,按照“小平台、大预警”的科研思路,我国摆脱了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解决了预警机装备的规模建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标志着中国预警机主要技术已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初冬,陆军的一个机步师远程机动参加演练,挥舞“指挥棒”的却是空军某航空兵师的一架预警机。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看似简单的“对接”,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已形成了预警指挥能力,成为三军通用的“空中指挥中枢”,使我军的作战指挥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的历史性跨越。
听到这个消息,王小谟欣喜至极。他拉起心爱的胡琴,唱起喜欢的京剧,把京腔京韵演绎得悠扬婉转……
谟者,谋也!王小谟,以人生之远谋,推国家之大略,远瞩善任,忠铸大成。
2013年1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王小谟颁发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此,王小谟只是淡淡地说:“我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一辈子流过两次泪
在预警机第一次试飞那天,王小谟原本也是要参加试飞的。按照行内的话来说:“要摔,总设计师就要陪着飞行员一起摔!”当时,是试飞员拉着王小谟的手说:“王总,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就别飞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把飞机完整无缺带回来!” 当预警机完成了预定的测试项目,成功落地的时候,王小谟不禁潸然泪下。他想起了为它奋斗的日日夜夜:设在西北大戈壁中的试飞场,夏日骄阳似火,把漫天的黄沙烤得热气腾腾,预警机封闭的机舱内,温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会被冻得瑟瑟发抖,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地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而且预警机试飞还会有生命危险……
年纪已大的王小谟经常带着技术人员苦干,一上机就是四个多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整整两个多月。
在研制的过程中,王小谟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在某型预警机研制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先是遭遇了车祸,伤愈后,又有噩耗传来,他已被确诊为淋巴癌。王小谟坦然面对:“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都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该知足了。”
在王小谟的病房里,经常传出的是京胡声,还有与预警机设计师的讨论声。自称“整天除了躺着就没事干”的王小谟还在病床上提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半年后,王小谟奇迹般地痊愈,又回到了试验现场,他对大家说:“我又活过来啦。”
2009年10月1日,当声势浩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时,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引领机群,分秒不差飞过了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
“看,那就是我们的飞机!”观礼台上,王小谟忘情地仰望着蓝天,情不自禁拉起身边陌生人的手,大声说道。
那一天,是他五十多年科研生涯的收获时刻。那一刻,年逾七旬的他,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王小谟说:“一辈子流这两次泪,值了!”
他一共教出18名总设计师
王小谟还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陸军就是王小谟在20世纪80年代用四十万元“买”回来的七个学生之一。当时,这七个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必须服从学校的分配。为了要到这七个人,王小谟咬了咬牙,硬是在他时任所长的中国电科38所经费最困难的时候,掏出了这笔钱。
“现在看这七个人,都很有出息。”王小谟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在人才的培养中,王小谟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比如他让刚毕业的陆军做项目总设计师,后来更是拍板让38岁的陆军当了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还让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了某型预警机的副总设计师。这些曾经遭人质疑的“小孩”,最终都不负导师的期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成长为预警机领域的骨干人才。
现在,王小谟还清楚地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了,并碰撞出许多火花。
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全国第一。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
在王小谟手把手的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了重要岗位。多年来,王小谟先后培养出了18名中国预警机系统和雷达系统总设计师。在王小谟及其团队的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壮大,中国也由此跨入了世界上拥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
现在王小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每天上班,每周都到实验室与课题组的年轻人一起研讨技术问题。“本来我是计划在七十岁以后就停止工作,找一帮老票友练练京剧,组织一个京剧社……”可是他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空实现,他又默默地把实现愿望的时针往后拨到了八十岁。
张宁据《莫愁》陈全忠/文
这位老人就是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王小谟12岁时随父亲从上海来到北京,居住在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内。每有闲暇,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胡琴一拉,曲声悠扬。时间长了,王小谟也能哼上几段了。他特别喜欢梅兰芳的戏,最爱的一出是《宇宙锋》。读高中时,王小谟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
然而,命运并没有讓王小谟成为一名艺术家,1956年,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南京第14研究所工作,从此投身到了国防科技工业中。
一生只干了一件事
彼时,研究室的主任薛国伟找到刚到所里报到的王小谟,说:“你就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
“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
“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说完,薛主任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的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撤走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
在读完那些资料后,王小谟又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的资料。然而,资料都是英文的,一直学俄语的王小谟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为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就背单词,找雷达方面的经典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既把文章读通了,又把英语学会了。
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却被冠以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分配到研究所机房管理计算机。这对王小谟来说,可谓因祸得福。两年以后,当他回到原岗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了。后来他说:“我很感谢这段时间,这为我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
通过多年艰辛的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了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当时,已经是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的王小谟担任了中方总设计师。然而,2000年,迫于美国的压力,合作方单方面终止了合作。企图将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巨大压力,王小谟却胸有成竹,甚至暗自兴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
已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就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多场战争中屡建奇功,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世界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的预警机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指挥并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素有“高空中的军帐”之美誉。
预警机的作用有多大?一位军事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幅标语至今仍挂在预警机机库的墙上。从1999年立项,到2004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即一周上七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
仅用了一年时间,王小谟带领的团队就把地面样机做好了。又过了一年,样机飞上了天。随后,他们又打破了外界关于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的预言,仅花费了五年时间,就取得了研制的全面成功。
“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了一代!”这是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对王小谟和他的团队研制的预警机的评价。最终,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在历经了无数次挫折之后,中国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预警机并装备部队,又在历次重大军事演习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以优异的性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创新脚步永不停息。早在预警机研制之初,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道:我国疆域辽阔,除了装备大型预警机外,还应形成中国自己的预警机装备系列。他开始描绘起了中国预警机体系化发展的谱系蓝图。
王小谟把目光聚焦在了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上,按照“小平台、大预警”的科研思路,我国摆脱了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解决了预警机装备的规模建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标志着中国预警机主要技术已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初冬,陆军的一个机步师远程机动参加演练,挥舞“指挥棒”的却是空军某航空兵师的一架预警机。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看似简单的“对接”,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已形成了预警指挥能力,成为三军通用的“空中指挥中枢”,使我军的作战指挥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的历史性跨越。
听到这个消息,王小谟欣喜至极。他拉起心爱的胡琴,唱起喜欢的京剧,把京腔京韵演绎得悠扬婉转……
谟者,谋也!王小谟,以人生之远谋,推国家之大略,远瞩善任,忠铸大成。
2013年1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王小谟颁发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此,王小谟只是淡淡地说:“我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一辈子流过两次泪
在预警机第一次试飞那天,王小谟原本也是要参加试飞的。按照行内的话来说:“要摔,总设计师就要陪着飞行员一起摔!”当时,是试飞员拉着王小谟的手说:“王总,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就别飞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把飞机完整无缺带回来!” 当预警机完成了预定的测试项目,成功落地的时候,王小谟不禁潸然泪下。他想起了为它奋斗的日日夜夜:设在西北大戈壁中的试飞场,夏日骄阳似火,把漫天的黄沙烤得热气腾腾,预警机封闭的机舱内,温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会被冻得瑟瑟发抖,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地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而且预警机试飞还会有生命危险……
年纪已大的王小谟经常带着技术人员苦干,一上机就是四个多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整整两个多月。
在研制的过程中,王小谟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在某型预警机研制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先是遭遇了车祸,伤愈后,又有噩耗传来,他已被确诊为淋巴癌。王小谟坦然面对:“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都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该知足了。”
在王小谟的病房里,经常传出的是京胡声,还有与预警机设计师的讨论声。自称“整天除了躺着就没事干”的王小谟还在病床上提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半年后,王小谟奇迹般地痊愈,又回到了试验现场,他对大家说:“我又活过来啦。”
2009年10月1日,当声势浩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时,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引领机群,分秒不差飞过了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
“看,那就是我们的飞机!”观礼台上,王小谟忘情地仰望着蓝天,情不自禁拉起身边陌生人的手,大声说道。
那一天,是他五十多年科研生涯的收获时刻。那一刻,年逾七旬的他,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王小谟说:“一辈子流这两次泪,值了!”
他一共教出18名总设计师
王小谟还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陸军就是王小谟在20世纪80年代用四十万元“买”回来的七个学生之一。当时,这七个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必须服从学校的分配。为了要到这七个人,王小谟咬了咬牙,硬是在他时任所长的中国电科38所经费最困难的时候,掏出了这笔钱。
“现在看这七个人,都很有出息。”王小谟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在人才的培养中,王小谟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比如他让刚毕业的陆军做项目总设计师,后来更是拍板让38岁的陆军当了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还让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了某型预警机的副总设计师。这些曾经遭人质疑的“小孩”,最终都不负导师的期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成长为预警机领域的骨干人才。
现在,王小谟还清楚地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了,并碰撞出许多火花。
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全国第一。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
在王小谟手把手的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了重要岗位。多年来,王小谟先后培养出了18名中国预警机系统和雷达系统总设计师。在王小谟及其团队的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壮大,中国也由此跨入了世界上拥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
现在王小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每天上班,每周都到实验室与课题组的年轻人一起研讨技术问题。“本来我是计划在七十岁以后就停止工作,找一帮老票友练练京剧,组织一个京剧社……”可是他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空实现,他又默默地把实现愿望的时针往后拨到了八十岁。
张宁据《莫愁》陈全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