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的两次流泪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一架巨大的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带着庞大的机群飞过了天安门的上空,那一时刻,阅兵台上有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这位老人这辈子的第二次落泪,上一次落泪,还是在他主导研发的预警机第一次试飞时。
  这位老人就是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王小谟12岁时随父亲从上海来到北京,居住在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内。每有闲暇,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胡琴一拉,曲声悠扬。时间长了,王小谟也能哼上几段了。他特别喜欢梅兰芳的戏,最爱的一出是《宇宙锋》。读高中时,王小谟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
  然而,命运并没有讓王小谟成为一名艺术家,1956年,他考取了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南京第14研究所工作,从此投身到了国防科技工业中。
  一生只干了一件事
  彼时,研究室的主任薛国伟找到刚到所里报到的王小谟,说:“你就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
  “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
  “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说完,薛主任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的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撤走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
  在读完那些资料后,王小谟又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的资料。然而,资料都是英文的,一直学俄语的王小谟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为此,他每天早晨起来就背单词,找雷达方面的经典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终于既把文章读通了,又把英语学会了。
  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却被冠以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分配到研究所机房管理计算机。这对王小谟来说,可谓因祸得福。两年以后,当他回到原岗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了。后来他说:“我很感谢这段时间,这为我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
  通过多年艰辛的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了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当时,已经是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的王小谟担任了中方总设计师。然而,2000年,迫于美国的压力,合作方单方面终止了合作。企图将中国预警机研制事业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巨大压力,王小谟却胸有成竹,甚至暗自兴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
  已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就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多场战争中屡建奇功,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世界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的预警机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指挥并引导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素有“高空中的军帐”之美誉。
  预警机的作用有多大?一位军事专家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幅标语至今仍挂在预警机机库的墙上。从1999年立项,到2004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即一周上七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
  仅用了一年时间,王小谟带领的团队就把地面样机做好了。又过了一年,样机飞上了天。随后,他们又打破了外界关于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的预言,仅花费了五年时间,就取得了研制的全面成功。
  “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了一代!”这是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对王小谟和他的团队研制的预警机的评价。最终,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在历经了无数次挫折之后,中国终于研制出了自己的预警机并装备部队,又在历次重大军事演习及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以优异的性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创新脚步永不停息。早在预警机研制之初,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道:我国疆域辽阔,除了装备大型预警机外,还应形成中国自己的预警机装备系列。他开始描绘起了中国预警机体系化发展的谱系蓝图。
  王小谟把目光聚焦在了全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上,按照“小平台、大预警”的科研思路,我国摆脱了大型预警机对进口飞机平台的依赖,解决了预警机装备的规模建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标志着中国预警机主要技术已从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初冬,陆军的一个机步师远程机动参加演练,挥舞“指挥棒”的却是空军某航空兵师的一架预警机。有军事专家指出:这次看似简单的“对接”,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机已形成了预警指挥能力,成为三军通用的“空中指挥中枢”,使我军的作战指挥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的历史性跨越。
  听到这个消息,王小谟欣喜至极。他拉起心爱的胡琴,唱起喜欢的京剧,把京腔京韵演绎得悠扬婉转……
  谟者,谋也!王小谟,以人生之远谋,推国家之大略,远瞩善任,忠铸大成。
  2013年1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王小谟颁发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此,王小谟只是淡淡地说:“我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一辈子流过两次泪
  在预警机第一次试飞那天,王小谟原本也是要参加试飞的。按照行内的话来说:“要摔,总设计师就要陪着飞行员一起摔!”当时,是试飞员拉着王小谟的手说:“王总,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就别飞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把飞机完整无缺带回来!”   当预警机完成了预定的测试项目,成功落地的时候,王小谟不禁潸然泪下。他想起了为它奋斗的日日夜夜:设在西北大戈壁中的试飞场,夏日骄阳似火,把漫天的黄沙烤得热气腾腾,预警机封闭的机舱内,温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会被冻得瑟瑟发抖,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地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而且预警机试飞还会有生命危险……
  年纪已大的王小谟经常带着技术人员苦干,一上机就是四个多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整整两个多月。
  在研制的过程中,王小谟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在某型预警机研制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先是遭遇了车祸,伤愈后,又有噩耗传来,他已被确诊为淋巴癌。王小谟坦然面对:“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都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该知足了。”
  在王小谟的病房里,经常传出的是京胡声,还有与预警机设计师的讨论声。自称“整天除了躺着就没事干”的王小谟还在病床上提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半年后,王小谟奇迹般地痊愈,又回到了试验现场,他对大家说:“我又活过来啦。”
  2009年10月1日,当声势浩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时,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引领机群,分秒不差飞过了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
  “看,那就是我们的飞机!”观礼台上,王小谟忘情地仰望着蓝天,情不自禁拉起身边陌生人的手,大声说道。
  那一天,是他五十多年科研生涯的收获时刻。那一刻,年逾七旬的他,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王小谟说:“一辈子流这两次泪,值了!”
  他一共教出18名总设计师
  王小谟还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陸军就是王小谟在20世纪80年代用四十万元“买”回来的七个学生之一。当时,这七个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必须服从学校的分配。为了要到这七个人,王小谟咬了咬牙,硬是在他时任所长的中国电科38所经费最困难的时候,掏出了这笔钱。
  “现在看这七个人,都很有出息。”王小谟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在人才的培养中,王小谟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比如他让刚毕业的陆军做项目总设计师,后来更是拍板让38岁的陆军当了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还让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了某型预警机的副总设计师。这些曾经遭人质疑的“小孩”,最终都不负导师的期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成长为预警机领域的骨干人才。
  现在,王小谟还清楚地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了,并碰撞出许多火花。
  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全国第一。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
  在王小谟手把手的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了重要岗位。多年来,王小谟先后培养出了18名中国预警机系统和雷达系统总设计师。在王小谟及其团队的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壮大,中国也由此跨入了世界上拥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
  现在王小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每天上班,每周都到实验室与课题组的年轻人一起研讨技术问题。“本来我是计划在七十岁以后就停止工作,找一帮老票友练练京剧,组织一个京剧社……”可是他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空实现,他又默默地把实现愿望的时针往后拨到了八十岁。
  张宁据《莫愁》陈全忠/文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天气。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人民日报》上有北京地区的24小时预报。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夜里,南转北风一二级;白天,北转南风二三级”。那时候,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语速是非常缓慢的,是以记录速度进行播报的,有点像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一边听、一边记录广播中的各种暗语。那时候广播中的天气预报,也的确有些暗语的味道。例如,5500米高空、冷涡、切变线、70
期刊
二战时期,中国女飞行员不像苏联、美国女飞行员那样成建制。苏联有3个女飞行员团,共1000余人;美国有约200人的女飞行员大队。而中国没有女飞行员团队,都是自发地、零散地为二战飞行。她们人数也很少,不到20人,但她们为二战所做的贡献却不可忽视,其中受伤与牺牲的有3人,她们是李月英、李霞卿、颜雅清,二战胜利的旗帜上也有她们血染的风采。  李月英为抗战加入美军  李月英是广东台山人,1912年8月24日
期刊
梁启超当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学生们最喜欢听他讲授的古诗词课。熊佛西教授曾这样描述他授课时的情景:“先生讲学的神态有如音乐家演奏,或戏剧家表演,讲到幽怨凄凉处,如泣如诉,甚至痛哭流涕;讲到慷慨激昂处,则手舞足蹈,怒发冲冠;讲到得意处,声音愈来愈高,语句愈来愈快,深陷于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总之,他能把他整个的灵魂注入他要讲述的题材或人物中,使听者忘倦,身临其境。”  又据闻一多回忆:一次,梁启超为学
期刊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子,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个小房间里,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  有一次,我问他写的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只写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着苍老。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
期刊
在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始终无法绕开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塞缪尔·斯莱特。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曾称其为“美国制造工业之父”。不过斯莱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工匠。  1768年,斯莱特出生在英国德比郡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4岁时,斯莱特来到父亲的好朋友斯特拉特的纺织工厂里当学徒工,一干就是整整7年。正是這段学徒经历改变了斯莱特后来的人生轨迹。  当时在英国纺织领域出现了一项划
期刊
一次,聊天时,金岳霖对在北大东语系当教授的侄子金鼎汉说:“我很喜欢李清照的词,特别是那首《声声慢》,你喜欢不喜欢?”说完,他便投入地朗诵了起来:“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金鼎汉听完金
期刊
令她最出名的,就是1978年的行动,引诱总统安纳斯塔西奥·索摩萨·德巴伊莱的助手——雷纳尔多·佩雷斯·维加将军进入自己的卧室。在那里,隐藏的刺客杀死了这位好色的将军。  诺拉·阿斯托加,是尼加拉瓜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曾担任尼加拉瓜司法部副部长以及尼加拉瓜驻联合国大使。在此之前,诺拉·阿斯托加曾与尼加拉瓜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并肩作战。最让这位女英雄闻名于世的,是一桩美人计:19
期刊
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在二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曾获得过许多重大情报。在胜利前夜,他被秘密杀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他叫卢志英。  “炮制”出“剿共模范”  1930年,周恩来将卢志英从北平调到上海中央特科,继续从事秘密情报工作。此后,在周恩来、李克农的直接领导下,卢志英在京、沪、杭之间往来穿梭,先后建立了几十个秘密
期刊
少臣特别喜欢笔墨,也在不断地磨炼自己的笔墨。尽管他在题材上也有许多突破,比如《午夜》的饺子,凳子上的《猫》,《农家即景》的杂物,都表现了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但是,他的这些取材并不是单纯为了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可以表现“笔墨”意味的一些符号,由此而开发花鸟画的新的表现领域。他也画一些前辈花鸟画家常画的一些题材,比如松鹤、苍鹰、茶寿等,一方面借助于这些题材表现人们审美定势中的文人情怀,
期刊
头条  2016年4月18日,对于首钢篮球的球迷和我们亲爱的“马政委”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北京市正式给马布里颁发了“绿卡”!这里——北京,真正成为了马布里的第二个家!要知道能够申请通过审核拿到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而马布里作为现役球员申请成功,他也是cBA历史上乃至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人!  汤唯:首映礼挺孕肚送粉丝玫瑰花  4月17日,《北京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