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实质与形式上的不同。从学习实质上来说,它基本运用的是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学习方法,但它又有自身明显的特征。如它的知识往往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小学信息技术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往往是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却是显性的),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从学习形式上来说,只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是难以形成信息技术素养,所以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素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但是,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将面临着教师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的矛盾,这也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互动教学。现以江苏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材中的第十四课《插入影片和声音》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
一、基于自主的互动,建立对信息知识的感知
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认同的一个教学理念,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教学而言,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在“插入文件中的声音”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打开演示文稿,能够对“我的爱好”进行命名,能够寻找到“插入”菜单,并选择“文件中的声音”命令;在“录制声音”和“插入影
片”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基本自主完成这些操作。
自主学习的过程当然少不了互动环节,尤其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与学生交流,而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看懂课本,然后不断地尝试、寻找,在尝试中学生会有所发现,在寻找中学生会有所猜想。这种发现与猜想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立对信息知识的感知过程。
作为学习的初级阶段,感知往往是对新知识建立初步印象的过程。如在《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教学中,当学生选择了“插入声音”的命令之后,一部分学生面对弹出的对话框,在选择文件时,往往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会去寻找并判断,如果没有发现所需的文件,他们就会产生疑惑:“文件在哪里?为什么会弹出这个对话框?”产生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询问其他同学(但是笔者并不提倡);二是进行自主思考:“如何找出所需的文件?”这个问题会驱使学生研究对话框,并尝试寻找所需的文件。而这个过程,正是建立初步感知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自主互动的时间,让学生与课本、新问题与旧知识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的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尝试。
二、基于合作的互动,加强对信息知识的认知
学生建立了初步感知之后,会生成许多新问题,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是教师的教授吗?”笔者认为,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交流的特点,帮助学生解决一部分问题。
以“寻找插入文件”为例,无法自主解决的学生在得到“可以讨论交流”的指令后,会迅速向其他同学请教。尤其是当旁边人的幻灯片能够顺利播放出声音时,这对未能成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刺激,这种刺激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驱动力。只是,教师要防止合作学习的肤浅化,避免学生只想知道如何找到声音文件,而不想从中汲取解决问题思路的现象。
仍以录制声音为例,到了“录制”环节,部分学生会遇到学习困难的现象。如面对“录音”对话框上的“播放”和“录音”图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因为这个操作在日常电脑操作中并不多见,而且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并不知道已经开始录音了,或者不知道如何结束录音,不知道如何设置播放控制等。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在交流时觉得自己懂了,但操作时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导致学生不得不继续向其他同学求教。这种重复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问题的驱动之下,对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必需的,尤其当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教师的参与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但是,教师的参与不能变成教师的讲授,用问题不断去启发学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在教学“认识录音对话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使用复读机的经验,引导学生判断不同标志的含义;或者提出诸如“录音完毕后,幻灯片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发现那个不太显眼的小喇叭,并猜测它的作用等。这样的互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事实证明,这样的过程对于加强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效果大大优于教师的讲授。
三、进行多形式互动,促进对信息知识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互动形式是多样的,是不拘一格的。由于本门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没有严格的量化考核,所以教师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就师生互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学生与课本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外,笔者常用的互动形式还有:第一,由一名学生展示,其余学生评价的方式。作为展示的学生,必须是表达能力强、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这种互动形式可以培养他的交流能力,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面对其他学生“挑刺”的时候),也能培养其他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二,小组整体面对挑战的方式。这种互动方式主要是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接受其他学生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完美型的,如要求接受挑战的学生完全正确地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影片文件,并且能够成功播放;也有速度型的,如要求接受挑战的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操作。这些形式多样的互动方式,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深受学生的喜爱。
对于互动形式,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注意形式,而且要注重实质。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正是由于这些形式化的东西,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误认为它就是一个玩耍的课堂,而这也违背了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当初,邓小平同志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他强调的并不仅仅是让小学生接触计算机、会打游戏,而是为了提高学生个体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理念渗透到互动这一教学细节中,就要求教师注意互动方式的设计与互动结果的评估,以便让多样化的互动形式真正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一、基于自主的互动,建立对信息知识的感知
首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认同的一个教学理念,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教学而言,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在“插入文件中的声音”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打开演示文稿,能够对“我的爱好”进行命名,能够寻找到“插入”菜单,并选择“文件中的声音”命令;在“录制声音”和“插入影
片”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基本自主完成这些操作。
自主学习的过程当然少不了互动环节,尤其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与学生交流,而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看懂课本,然后不断地尝试、寻找,在尝试中学生会有所发现,在寻找中学生会有所猜想。这种发现与猜想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立对信息知识的感知过程。
作为学习的初级阶段,感知往往是对新知识建立初步印象的过程。如在《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教学中,当学生选择了“插入声音”的命令之后,一部分学生面对弹出的对话框,在选择文件时,往往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会去寻找并判断,如果没有发现所需的文件,他们就会产生疑惑:“文件在哪里?为什么会弹出这个对话框?”产生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询问其他同学(但是笔者并不提倡);二是进行自主思考:“如何找出所需的文件?”这个问题会驱使学生研究对话框,并尝试寻找所需的文件。而这个过程,正是建立初步感知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自主互动的时间,让学生与课本、新问题与旧知识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的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尝试。
二、基于合作的互动,加强对信息知识的认知
学生建立了初步感知之后,会生成许多新问题,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是教师的教授吗?”笔者认为,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交流的特点,帮助学生解决一部分问题。
以“寻找插入文件”为例,无法自主解决的学生在得到“可以讨论交流”的指令后,会迅速向其他同学请教。尤其是当旁边人的幻灯片能够顺利播放出声音时,这对未能成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刺激,这种刺激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驱动力。只是,教师要防止合作学习的肤浅化,避免学生只想知道如何找到声音文件,而不想从中汲取解决问题思路的现象。
仍以录制声音为例,到了“录制”环节,部分学生会遇到学习困难的现象。如面对“录音”对话框上的“播放”和“录音”图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因为这个操作在日常电脑操作中并不多见,而且一部分学生在操作时并不知道已经开始录音了,或者不知道如何结束录音,不知道如何设置播放控制等。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学生在交流时觉得自己懂了,但操作时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导致学生不得不继续向其他同学求教。这种重复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在问题的驱动之下,对其他同学提供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必需的,尤其当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教师的参与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但是,教师的参与不能变成教师的讲授,用问题不断去启发学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在教学“认识录音对话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使用复读机的经验,引导学生判断不同标志的含义;或者提出诸如“录音完毕后,幻灯片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发现那个不太显眼的小喇叭,并猜测它的作用等。这样的互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事实证明,这样的过程对于加强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效果大大优于教师的讲授。
三、进行多形式互动,促进对信息知识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互动形式是多样的,是不拘一格的。由于本门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没有严格的量化考核,所以教师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就师生互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学生与课本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外,笔者常用的互动形式还有:第一,由一名学生展示,其余学生评价的方式。作为展示的学生,必须是表达能力强、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这种互动形式可以培养他的交流能力,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面对其他学生“挑刺”的时候),也能培养其他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二,小组整体面对挑战的方式。这种互动方式主要是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接受其他学生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完美型的,如要求接受挑战的学生完全正确地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影片文件,并且能够成功播放;也有速度型的,如要求接受挑战的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操作。这些形式多样的互动方式,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深受学生的喜爱。
对于互动形式,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注意形式,而且要注重实质。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正是由于这些形式化的东西,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误认为它就是一个玩耍的课堂,而这也违背了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当初,邓小平同志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他强调的并不仅仅是让小学生接触计算机、会打游戏,而是为了提高学生个体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理念渗透到互动这一教学细节中,就要求教师注意互动方式的设计与互动结果的评估,以便让多样化的互动形式真正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