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当时中国的精英们为了摆脱民族危难,求强求富,从西方引进机器工业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职业教育(当时称实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既反映了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
对教育目标的考察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教育章程和法令中的正式表述;二是教育思潮中教育专家和权威人士的主流思想;三是办学实践。教育章程和法规中关于教育目标的正式表述最具权威性,特别是当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愈强其表现愈明显,它代表了政府的办学主张,往往是对教育目标的思考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96年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职业教育由以前的单一型走向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与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复杂。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领域的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就业上的计划分配体制逐渐解体,毕业生需要自谋出路,这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课题,因此为学生谋生计的内容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更激发了这种势头。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变得较为宽松,社会在重视普遍发展权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内容。
教育目标作为观念层面的东西,其引入在教学内容之后,引入之后又要不断与环境进行调适整合。实业教育引入中国之初,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而观念文化还是原有的,实业教育成为功利主义的工具。结合中国当时境况,其教育目标必然是为“求强”、“求富”而培养实学人才。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兴盛时期,外国的教育理念已经浸润到中国先进分子的意识之中,职业教育的引入已发展到观念层面,教育目标便增添了“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内容,之后这种新的观念不断与中国国情协调适应,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教育目标。中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之路实际上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的特点
1、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会或多或少增添个人需要的内容,但社会本位一直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国家、社会,忽视个人需要的价值取向,造成职业教育目标的社会取向,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使教育目标不时向个人需要、个性发展偏移。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家政治对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一直比较强烈,但其中也有若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主动放松或被动削弱了对教育的控制,使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呈现出一种总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但有时也赋予个人需要的内容。
2、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目标只能成为一种教育理想
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一开始本没有谋个性发展、个人谋生之手段的内容,完全出自社会本位,这也是和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越是处于危机时,社会目标越能成为整合人们行为的共同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增添了“为个人生计服务”、“谋个性发展”的内容,并贯穿了平民主义的理念。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职业教育毕竟不能成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这个时期的教育理论虽然包含了许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真知灼见,但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也只能是一种教育理想。这以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取向逐渐向社会本位靠拢,因为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使教育目标发生转变的程度。虽然职业教育的法令规程对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多大调整,但其办学实践已明显让人感受到对人本身的重视、对学生需要的重视,一切都是社会发展水平使然。
3、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精英对教育本质的认知程度紧密相关
许多职业教育的倡导者、思考者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倡导和阐述上,更是亲身实践,创立了不少职业学校,去实践教育目标。清朝后期,李鸿章、张之洞等权柄在握的洋务派重臣,提出了求强求富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呼吁求物质之学以解中国之病弱,那个时期的教育目标也基本上在这些精英的主张范围之内。20世纪20年代末,黄炎培等不遗余力地倡导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增添了新内容。以后精英们发起的平民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等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桂林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887。
[2]李东兴 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李蔺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朱有献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S].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
对教育目标的考察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教育章程和法令中的正式表述;二是教育思潮中教育专家和权威人士的主流思想;三是办学实践。教育章程和法规中关于教育目标的正式表述最具权威性,特别是当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愈强其表现愈明显,它代表了政府的办学主张,往往是对教育目标的思考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96年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职业教育由以前的单一型走向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与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复杂。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领域的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就业上的计划分配体制逐渐解体,毕业生需要自谋出路,这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课题,因此为学生谋生计的内容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更激发了这种势头。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变得较为宽松,社会在重视普遍发展权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内容。
教育目标作为观念层面的东西,其引入在教学内容之后,引入之后又要不断与环境进行调适整合。实业教育引入中国之初,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而观念文化还是原有的,实业教育成为功利主义的工具。结合中国当时境况,其教育目标必然是为“求强”、“求富”而培养实学人才。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兴盛时期,外国的教育理念已经浸润到中国先进分子的意识之中,职业教育的引入已发展到观念层面,教育目标便增添了“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内容,之后这种新的观念不断与中国国情协调适应,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教育目标。中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之路实际上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的特点
1、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会或多或少增添个人需要的内容,但社会本位一直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国家、社会,忽视个人需要的价值取向,造成职业教育目标的社会取向,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使教育目标不时向个人需要、个性发展偏移。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家政治对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一直比较强烈,但其中也有若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主动放松或被动削弱了对教育的控制,使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呈现出一种总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但有时也赋予个人需要的内容。
2、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目标只能成为一种教育理想
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一开始本没有谋个性发展、个人谋生之手段的内容,完全出自社会本位,这也是和中国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越是处于危机时,社会目标越能成为整合人们行为的共同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增添了“为个人生计服务”、“谋个性发展”的内容,并贯穿了平民主义的理念。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职业教育毕竟不能成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这个时期的教育理论虽然包含了许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真知灼见,但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也只能是一种教育理想。这以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取向逐渐向社会本位靠拢,因为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使教育目标发生转变的程度。虽然职业教育的法令规程对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多大调整,但其办学实践已明显让人感受到对人本身的重视、对学生需要的重视,一切都是社会发展水平使然。
3、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精英对教育本质的认知程度紧密相关
许多职业教育的倡导者、思考者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倡导和阐述上,更是亲身实践,创立了不少职业学校,去实践教育目标。清朝后期,李鸿章、张之洞等权柄在握的洋务派重臣,提出了求强求富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呼吁求物质之学以解中国之病弱,那个时期的教育目标也基本上在这些精英的主张范围之内。20世纪20年代末,黄炎培等不遗余力地倡导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增添了新内容。以后精英们发起的平民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等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桂林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887。
[2]李东兴 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李蔺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朱有献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S].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