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图式拨动中低学段童话教学之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k81950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比叙事”类童话阅读图式的建构
  《小柳树和小枣树》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这篇文章有个显著的表达特点——对比。通过阅读图式的对比,能很一目了然地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在两个季节自身情况、情感态度的不同,从而揭示道理。考虑到中低学段孩子的学习习惯,我采取了先引导再帮助提炼关键问题,在前期基础上,放手发挥孩子主观能动性,大胆设计。
  (一)教,如何建构阅读图式
  首先带领孩子们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了解图画内容。接着,细读文本第一至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春天小柳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描写春天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通过词句的对比,有针对性比较春天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外形有何不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孩子们能捕捉到具体描写的语句,但不太全面。
  在此基础上,提议分组整理,两个小组汇报交流,很自然地提炼出关键词,两相比较,清晰地生成了如下的阅读图式:
  春天
  小柳树 小枣树
  树枝绿绿的 树枝弯曲的
  浅绿色的 →叶子细长 光秃秃的 → 叶子小小
  (真美) (难看)
  出示童话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提问:第五至第八自然段中,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赛读课文,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学生很顺利归纳出如下内容:
  秋天
  什么也没结 又大又红的枣子
  接着,感悟第七自然段小枣树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读出小枣树的温和。在这里,春天骄傲的小柳树和秋天温和的小枣树的情感态度也形成了对比。
  通过已完成的阅读图式,进一步比较在春天和秋天,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彼此完全不同的做法和原因。将春天和秋天的阅读图示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你想对小枣树和小柳树说点什么?把想说的话写在横线上。得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春天
  小柳树 小枣树
  树枝:绿绿的 树枝:弯曲的
  叶子:浅绿色的→细长 叶子:光秃秃的→ 小小
  (真美)(骄傲) (难看)
  秋天
  什么也没结 又大又红的枣子
  (温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迁移学法,学会运用
  1.扶,巩固图式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参照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方法,自主阅读《陶罐和铁罐》基础上,学生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最后小组讨论,在对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图式。选一组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如下:
  陶罐 铁罐
  坚硬 易碎
  易氧化 不会被氧化
  傲慢无理 谦虚有礼
  2.放,丰富图式。
  在“扶”的基础上,学生迸发出巨大的热情,他们不满足于上述成果,而是更进一步对比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铁罐对陶罐奚落,以及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借助现有的阅读图示,学生挖掘起陶罐和铁罐性格来游刃有余,把三年级的教材解读得非常到位。最后得出了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结论。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也是对《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童话所要表达道理的又一次领悟。学生还结合陶罐和铁罐的形状特点,匠心独运地增加了图画,最后成果展示如下:
  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对“对比叙事”类这种阅读图式逐渐熟悉,从主动思考引入,对“对比叙事” 类童话能自读自悟、构建图式,并借图式感悟完成对主题的升华理解。
  二、“重复叙事”类童话阅读图式的建构
  (一)教,如何建构阅读图式
  (二)迁移学法,学会运用
  1.扶,巩固图式
  2.放,丰富图式
  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自主学习,逐渐掌握了对“重复叙事” 类这种阅读图式的学习方法,从文本出发,积极思考,缕清故事脉络,探求深层含义,积极性很高,阅读能力也很快提升。
  三、小结
  作为中低学段的学生学习了一篇文章,进而学会解锁一类文章,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们不断创新,一个个争先恐后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或图表,打开了认知童话的大门,也发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到了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一、“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六步”教学法的延续,突出了“魏氏”教学思想  二十几年前,魏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借鉴古、现代教育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六步”教学法。盘锦市紧紧抓住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把语文“六步”教学法渗透到各学科,提出了“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其作用是:(1)体现了同一特征“双自”。(自主教育、自主学习)两种教学方式集中的呈现了“
期刊
一、理论依据  《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学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智力。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任何文學作品选入教材,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设计导语,细心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无疑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養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导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第一级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
期刊
一、以导学活动单为抓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活动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力尚浅,预习能力较弱,为了不让学生的预习处于混沌、毫无目标的状态,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导学活动单,通过明确的预习目标、操作性較强的流程,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们预习的有效性。如在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圆》这一单元中,笔者就设计了以下几个导学活动单。  在导学活动单的引导下,学生
期刊
一、题材之平淡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取材于平常生活、平凡人物、平常事物,给人以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二、语言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语言朴质,自然,平白为话,不加雕饰,不刻意堆砌词藻。  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既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
期刊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粤北连州的幼儿教师队伍存在:一是67.5%是中小学转岗教师;二是年龄偏大。幼儿园转岗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以下特点:1.不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专业技能薄弱。2.没有幼儿教育经验,不会组织游戏活动。3.教师角色的转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广园小学坐落于广园新村景泰街辖区内,景泰街家庭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在广州来说亦是一面旗帜。学校申报立项的广东省少先队课题《社区资源背景下的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究》,是结合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需求把校外志愿服务引入校园,为学校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这对于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涵,提高课堂实效有积极意义。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居民对于担任
期刊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白云区最接近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位置,周边社区发展相对区内其他地方来说是最成熟的,社区资源也相对最丰富,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学校依托社区,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的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聘任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为学校志愿辅导员,定期开展团体、个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期刊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是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皆为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1)走进自然景观。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2)走进民风民俗。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
期刊
一、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叙事诗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主题的特点。  2.评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毁青年男女的爱情罪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在摧残青年男女爱情上的罪恶。  三、导学流程  四、关于封建礼法  ①《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按当时制度,“婚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