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设计导语,细心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无疑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養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导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第一级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因而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通过导语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以求最大限度地创设适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背景导入法
“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章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例如,学习《出师表》时,有必要给学生讲述其背景:自公元207年起,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终于在公元221年建立了蜀国。不幸刘备于223年病逝白帝城,诸葛亮受命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军政大事,227年诸葛亮统帅大军北进,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完成先帝遗愿,兴复汉室。但他深感后主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书后主,恳切劝导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尽心国事,心图大业。这样学生就对将要学习的千古名文《出师表》有了初步的认识。
背景资料的补充,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故事导入法
有位老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是这样导入的:有一位西方人去参加一次演讲,他太紧张了,站在讲台上五分钟也没说出一句话,最后他终于说道:“临来时我今天要讲什么只有上帝和我知道,可是站在这儿之后,我今天要讲的话只有上帝知道了。”顿了一会,老师又说:“今天我来上课,走上讲台之前,所讲的内容只有上帝和我知道,可是站在讲台上后就只有上帝知道了。”然后他又问学生:“今天我们该学什么了呢?”这位老师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他只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考虑到用亲切的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但他没有考虑到导语的作用,反而弄巧成拙。
故事导入法的运用,必须是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奇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如果运用恰当,在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其影响不仅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所以教学中以恰当的故事导入新课,肯定会快速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氛围之中,收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
三、视听导入法
在一次示范课上,授课老师这样导入《春》: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选出其中的春景图并口头描述,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朗读录音,立刻把学生带进无限的遐想之中……
日常教学中,学习《雪》可播放MTV《塞北的雪》《乡愁》可播放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学习《出师表》还可以饱含激情地配乐朗诵,把学生的感情推到高潮。
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方式,这样会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思路导入法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教师在导入时,可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也可由作者相同或内容相关的课文导入。
例如,《故乡》一文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够触摸的是先生对故乡的喜爱、思念之情。1919年先生返回故乡,卖掉老屋,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感受一下先生的喜怒哀乐。
这样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导入,不但能使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加突出,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学习。
五、诗词导入法
以诗词导入,是一种依据课题意思或课文内容引用相关诗词作铺垫,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地激发学生心理感受的方法。
教学《雨说》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诗句和饱含诗意的语言引导,使学生进入“雨”的意境中。学习《武陵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愁”的诗词;学习《春》时还可让学生说说写春的名句等。这样的设计自然会收到绝佳的教学效果。
六、情境导入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游荡在异乡古道上,路边枯树上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鸣叫,残桥下的流水哀号着……”
这是一位老师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的导语。
他使用的是情境导入法,这种导入法适应于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和抒情散文。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真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一个新颖的导语,可以使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良好的听课准备状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使导语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努力使文学熏陶与实际应用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为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不懈奋斗,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一、背景导入法
“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章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例如,学习《出师表》时,有必要给学生讲述其背景:自公元207年起,诸葛亮辅佐刘备,历经艰难坎坷,终于在公元221年建立了蜀国。不幸刘备于223年病逝白帝城,诸葛亮受命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军政大事,227年诸葛亮统帅大军北进,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完成先帝遗愿,兴复汉室。但他深感后主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书后主,恳切劝导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尽心国事,心图大业。这样学生就对将要学习的千古名文《出师表》有了初步的认识。
背景资料的补充,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故事导入法
有位老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是这样导入的:有一位西方人去参加一次演讲,他太紧张了,站在讲台上五分钟也没说出一句话,最后他终于说道:“临来时我今天要讲什么只有上帝和我知道,可是站在这儿之后,我今天要讲的话只有上帝知道了。”顿了一会,老师又说:“今天我来上课,走上讲台之前,所讲的内容只有上帝和我知道,可是站在讲台上后就只有上帝知道了。”然后他又问学生:“今天我们该学什么了呢?”这位老师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他只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考虑到用亲切的语言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但他没有考虑到导语的作用,反而弄巧成拙。
故事导入法的运用,必须是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奇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如果运用恰当,在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其影响不仅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所以教学中以恰当的故事导入新课,肯定会快速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氛围之中,收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
三、视听导入法
在一次示范课上,授课老师这样导入《春》: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选出其中的春景图并口头描述,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朗读录音,立刻把学生带进无限的遐想之中……
日常教学中,学习《雪》可播放MTV《塞北的雪》《乡愁》可播放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学习《出师表》还可以饱含激情地配乐朗诵,把学生的感情推到高潮。
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方式,这样会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思路导入法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教师在导入时,可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也可由作者相同或内容相关的课文导入。
例如,《故乡》一文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够触摸的是先生对故乡的喜爱、思念之情。1919年先生返回故乡,卖掉老屋,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感受一下先生的喜怒哀乐。
这样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导入,不但能使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加突出,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学习。
五、诗词导入法
以诗词导入,是一种依据课题意思或课文内容引用相关诗词作铺垫,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地激发学生心理感受的方法。
教学《雨说》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诗句和饱含诗意的语言引导,使学生进入“雨”的意境中。学习《武陵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愁”的诗词;学习《春》时还可让学生说说写春的名句等。这样的设计自然会收到绝佳的教学效果。
六、情境导入
“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游荡在异乡古道上,路边枯树上不时传来几声乌鸦的鸣叫,残桥下的流水哀号着……”
这是一位老师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的导语。
他使用的是情境导入法,这种导入法适应于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和抒情散文。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真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一个新颖的导语,可以使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良好的听课准备状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使导语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努力使文学熏陶与实际应用并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为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不懈奋斗,博采众长,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