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论依据
《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学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智力。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任何文學作品选入教材,编进某一册某一单元,就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纳入某一教学结构里了,他就要体现课标的要求。
再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猛发展而经典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灵动课堂的翅膀——质疑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由此,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们自学,并提出自己自学时的疑问,老师讲课时围绕学生的问题设计活动,如果学生的问题偏了,可以教师进行补充或拨乱反正。
我们还是以《曹刿论战》为例,我们可以专设一个环节:质疑探究 品析人物 理解文意
学生活动:
第一步:在组内将自己自学中的问题相互解惑,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第二步: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层次、读出细节、读出人物心理。
评价朗读。
第三步:探究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选好主发言人。
问题整合后呈现:
1.课文开头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公”凭借什么作战?请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推论。由此看出鲁庄公什么特点?
2.课文第一段是怎么体现曹刿原则是什么? 由此看出曹刿什么特点? 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试用学过的课文加以证明。
3.以第一段为例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三”组合而成。探究“三”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教师补充)
经过学生讨论等活动:
庄公:见识“鄙”、缺乏政治才能、善待臣工、忠于职守、实事求是。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
教师点拨:
积累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说。
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教师总结:
三种人,可以映射一个社会
三个回答,可以暗示一个误区
三种结果,可以告诉一个道理
曹刿三个行为,可以启发一种做法
庄公三个动作,可以看清一个国君
三三组合,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思考
数字作为词语,本身是没有生命与色彩的,然而一旦进入文化的视野,便具有了人性的意义。在数字这一人工符号背后是整个宇宙。
中国道教《老子》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赋予了数字宗教哲学的色彩:时间与空间合二为一,生与死殊途同归。
“三”由道而出,又产生了世间万物,三代表了“道”与“万物”。表示事物的起源,有时也可以表示非常多。
由此可以推断:文学作品中经常或明用获暗用一些数字,其实是暗合某种规律,像“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等等,三是一个最平衡的面,如果再有一个情节就显的冗长,少一个情节就会显得单薄。
例如,我们把本文222个字改为一句话,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经典《春秋》记载长勺之战为:“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通过对比,我们得知:
《左传》言事相兼。言事相兼就是叙事和记言两种方式相辅相成。
《左传》尤长于记述战争,以言语对话为主,叙事简洁,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它通过记录人物辞令将历史故事化。所以,《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积累小知识: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三、反思促进步
杜威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起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本课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做到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既熟悉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营造了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本课中我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如何处理教材和教学过程方面,让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由此看来,我们要大力推进新型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论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学记》教学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智力。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任何文學作品选入教材,编进某一册某一单元,就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纳入某一教学结构里了,他就要体现课标的要求。
再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猛发展而经典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灵动课堂的翅膀——质疑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由此,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们自学,并提出自己自学时的疑问,老师讲课时围绕学生的问题设计活动,如果学生的问题偏了,可以教师进行补充或拨乱反正。
我们还是以《曹刿论战》为例,我们可以专设一个环节:质疑探究 品析人物 理解文意
学生活动:
第一步:在组内将自己自学中的问题相互解惑,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第二步: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层次、读出细节、读出人物心理。
评价朗读。
第三步:探究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选好主发言人。
问题整合后呈现:
1.课文开头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公”凭借什么作战?请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推论。由此看出鲁庄公什么特点?
2.课文第一段是怎么体现曹刿原则是什么? 由此看出曹刿什么特点? 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试用学过的课文加以证明。
3.以第一段为例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三”组合而成。探究“三”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教师补充)
经过学生讨论等活动:
庄公:见识“鄙”、缺乏政治才能、善待臣工、忠于职守、实事求是。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
教师点拨:
积累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事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说。
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教师总结:
三种人,可以映射一个社会
三个回答,可以暗示一个误区
三种结果,可以告诉一个道理
曹刿三个行为,可以启发一种做法
庄公三个动作,可以看清一个国君
三三组合,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思考
数字作为词语,本身是没有生命与色彩的,然而一旦进入文化的视野,便具有了人性的意义。在数字这一人工符号背后是整个宇宙。
中国道教《老子》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赋予了数字宗教哲学的色彩:时间与空间合二为一,生与死殊途同归。
“三”由道而出,又产生了世间万物,三代表了“道”与“万物”。表示事物的起源,有时也可以表示非常多。
由此可以推断:文学作品中经常或明用获暗用一些数字,其实是暗合某种规律,像“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等等,三是一个最平衡的面,如果再有一个情节就显的冗长,少一个情节就会显得单薄。
例如,我们把本文222个字改为一句话,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经典《春秋》记载长勺之战为:“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通过对比,我们得知:
《左传》言事相兼。言事相兼就是叙事和记言两种方式相辅相成。
《左传》尤长于记述战争,以言语对话为主,叙事简洁,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它通过记录人物辞令将历史故事化。所以,《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积累小知识:春秋三传:
《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三、反思促进步
杜威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起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本课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做到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既熟悉了课文,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营造了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本课中我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如何处理教材和教学过程方面,让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课程标准》就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由此看来,我们要大力推进新型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论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