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升学和学生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目前在校学生近600人,物理教师比较缺乏,通常是由一位教师负责四个班的教学,教学一线多以老教师、新教师为主,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多来自农村,见识少,阅读量有限,喜欢上网,家庭对学生学习要求不高。受多种条件限制,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堪忧。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以“讲”代“学”,学生被动学习。多数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新课讲练习讲拓展,学生只有静听、做笔记的份。因为对于缺乏见识和科学常识的农村学生来说,物理是门高深的课程,他们大多学不懂,也不懂如何学,而为了赶进度,为了能够争取时间多做练习,考试能够有好成绩,教师只能多讲。保持课堂安静和记好笔记,就成了教师对课堂要求的标准之一。
二是教学“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调。物理是门应用性很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可是一些教师因为经验、资讯的缺乏,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多联系生活找材料进行教学,加以实验器材的更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难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动力。
三是实验无“动”于“衷”,学生默默观看。在教学课堂上,演示实验仍旧多为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操作演示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没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方面
一是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不高。“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不如参加黑社会”,不少农村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有时间和精力宁愿用于闲谈或者玩游戏,也不愿意多学习。而家长普遍认为在农村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只要求读完三年初中,毕业后有本毕业证可以去打工、考驾照,或者回家劳动即可。这些思想造成学生混日子的心态,对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
二是对物理学习有较强的畏难心理。“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农村中学生的能力普遍较差,包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做到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态度兼顾的学习,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物理的学习是件难事。
三是缺乏学习方法。物理课堂上,学生多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听课、做笔记、写练习、做实验,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经常讨论的比率只占10%,缺乏讨论气氛。
二、解决办法
1.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安排有学生自学、讨论、提出疑问的时间,授课尽量精讲,把学习的权利、展示的机会、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成长、进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积极开展学习交流
一是学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是解题经验、思路、疑难问题的探讨。学生生活、学习经历相差不大,他们的交流更切合他们的实际,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可在这种交流中找到心理归属感,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是师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是学生与知识的交流。知识展现科学的美;学生如果能从物理知识发现和感受到“美”,就能产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3.加强联系生活实践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学习电能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广西电能的来源,让他们了解附近大化岩滩发电站和来宾的发电厂。在谈到电的用途时,我还和他们就今后的电力汽车的发展展开了讨论,关于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4.注重操作能力培养
物理离不开实验,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遍布各章节,由此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是学好物理的重中之重。实验中要提醒学生:需要哪些器材、操作步骤如何、每一步要注意什么、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记录到的数据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5.引导学生掌握学法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一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记对、记牢。二是练习要由浅入深,从中学会思维,探索解题的方法、技巧,并且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是学习资料要分类保存,对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四是虚心向别人学习方法,要经常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在互助互动中学习效率就高了。五是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以上就是本人基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以求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袁振国著.新课程理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胡明,杨国金主编.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以“讲”代“学”,学生被动学习。多数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新课讲练习讲拓展,学生只有静听、做笔记的份。因为对于缺乏见识和科学常识的农村学生来说,物理是门高深的课程,他们大多学不懂,也不懂如何学,而为了赶进度,为了能够争取时间多做练习,考试能够有好成绩,教师只能多讲。保持课堂安静和记好笔记,就成了教师对课堂要求的标准之一。
二是教学“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调。物理是门应用性很强、发展迅速的学科,可是一些教师因为经验、资讯的缺乏,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多联系生活找材料进行教学,加以实验器材的更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难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动力。
三是实验无“动”于“衷”,学生默默观看。在教学课堂上,演示实验仍旧多为学生默默观看,教师忙忙碌碌操作演示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没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方面
一是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不高。“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不如参加黑社会”,不少农村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有时间和精力宁愿用于闲谈或者玩游戏,也不愿意多学习。而家长普遍认为在农村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只要求读完三年初中,毕业后有本毕业证可以去打工、考驾照,或者回家劳动即可。这些思想造成学生混日子的心态,对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
二是对物理学习有较强的畏难心理。“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农村中学生的能力普遍较差,包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做到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态度兼顾的学习,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物理的学习是件难事。
三是缺乏学习方法。物理课堂上,学生多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听课、做笔记、写练习、做实验,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经常讨论的比率只占10%,缺乏讨论气氛。
二、解决办法
1.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安排有学生自学、讨论、提出疑问的时间,授课尽量精讲,把学习的权利、展示的机会、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成长、进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积极开展学习交流
一是学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是解题经验、思路、疑难问题的探讨。学生生活、学习经历相差不大,他们的交流更切合他们的实际,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可在这种交流中找到心理归属感,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是师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是学生与知识的交流。知识展现科学的美;学生如果能从物理知识发现和感受到“美”,就能产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3.加强联系生活实践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在学习电能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广西电能的来源,让他们了解附近大化岩滩发电站和来宾的发电厂。在谈到电的用途时,我还和他们就今后的电力汽车的发展展开了讨论,关于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4.注重操作能力培养
物理离不开实验,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遍布各章节,由此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是学好物理的重中之重。实验中要提醒学生:需要哪些器材、操作步骤如何、每一步要注意什么、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记录到的数据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5.引导学生掌握学法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一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记对、记牢。二是练习要由浅入深,从中学会思维,探索解题的方法、技巧,并且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是学习资料要分类保存,对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四是虚心向别人学习方法,要经常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在互助互动中学习效率就高了。五是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
以上就是本人基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以求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袁振国著.新课程理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胡明,杨国金主编.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