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纲要》中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本文从智障幼儿的能力、生活经验、特点开始指导,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指导策略以及在指导策略中教师的角色等方面展开,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关键词:智障幼儿;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功能和社会适应行为的障碍,在学习能力、社会交往以及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同龄儿童。而智力障碍儿童是传统的特殊教育对象之一,由于障碍程度的不同,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很大,表现出的教育需求也各有不同。针对班上的幼儿自理能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发展不协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一情况。至此、我以教育形式、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的指导为切入点。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界定
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社会技能、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
三、智障幼儿的特点
1、智障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他们需要的层次低,主要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饮食的需要、玩玩具的需要、躲避危险的需要等。
2、智障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不像正常儿童好奇心强,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也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3、智障儿童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活动缺少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够。
4、智障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变化,好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四、智障幼儿产生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形成智力障碍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代谢异常。
(二)环境因素
1、出生前
家庭的社会状况,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个体的智力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出生后
婴儿出生后,如患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高烧、抽搐、全身麻醉、药物影响、缺氧昏迷、脑外伤、免疫反应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智力障碍。
(三)心理因素
在智力障碍群体中,绝大多数尤其是轻度智障的病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如: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如是否遭到意外的精神打击,对分娩的焦虑程度、怀孕时的情绪等都会影响儿童的精神发育。
五、指导策略
(一)智障幼儿教学指导
1、个别教学法
1)教学目标个别化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设,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掌握哪些方法和技能以及知识。而个别化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个别化教学活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学进度个别化
教学进度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对于智障幼儿的教学活动我们要注重教学进度的个别化。
2、合作教学法
1)观察教学
观察教学时指一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而另一位教师观察。在这种教学中,通常由一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另一位教师负责观察这些特殊幼儿学习时的表现,并收集信息,更好的了解幼儿,改进教学。
2)协同教学
协同教育即两位教师共同分享教学活动,彼此不分主次地相互配合。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两位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幼儿的表现,共同商量,共同分析这些孩子的表现,共同进步。
3、任务分配法
任务分析法即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及知识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4、游戏表演法
游戏表演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加教学中的愉悦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的创设情景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在情景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5、评价激励法
平时对孩子们进步的一点一滴我们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的奖励与评价。如:在教学活动中这些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了,哪怕是答非所问的,我们教师都应从不同的角度表扬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能树立自信心。
6、增加亲近法
对于这些特殊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关注,需要补偿。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补偿之外,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给予这些特殊的幼儿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关爱。平时多和这些幼儿聊聊天,多表扬表扬,亲亲他们、抱抱他们、通过发小五角星的方法来鼓励他的积极行为。
(二)教学指导中的角色
1、诊断者
所谓的诊断者是了解幼儿的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制定教学计划,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条件。如哪个特殊幼儿有什么特殊的需要,教学的目标应达到什么水平和要求,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等等。都需要教师做一个初步的诊断。
2、开发者
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懂得特殊幼儿缺陷补偿的知识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幼儿智力强项,取长补短。因此,特殊教育应积极的开发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这就必须因人而异的发展他们的智力强项。
3、合作者
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教会幼儿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会了如何合作。
4、设计者
特殊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探究个别差异,成为个别差异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
5、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六、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之后,我渐渐地发现这些孩子不但喜欢上了幼儿园,而且对老师也越来越亲近了。每一天他们都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和我们打招呼了,而且总跑到我面前抱在我的怀里。现在的他们虽然各方面不如那些正常幼儿,但是在他们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他们在不断的进步。如在课堂中他们能尝试举手发言了。现在的他们没事有事打人的情况减少了,有时候还会对小朋友们说能不能和我一起玩,能不能教我等等类似的话。虽然孩子们在不断的进步,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在渐渐地进步。但是我觉得还有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如下:
1、教师对特殊教育指导策略能否有新鲜化,对个体差异的智障幼儿发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当幼儿得到发展及进步之后,教师下一步该如何的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幼儿得到层次性的发展。
3、对于特殊教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特殊教育素养,促进特殊幼儿的發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9
[2] 《特殊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智障幼儿;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功能和社会适应行为的障碍,在学习能力、社会交往以及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同龄儿童。而智力障碍儿童是传统的特殊教育对象之一,由于障碍程度的不同,这个群体内部的差异很大,表现出的教育需求也各有不同。针对班上的幼儿自理能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发展不协调、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这一情况。至此、我以教育形式、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的指导为切入点。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界定
智力障碍是指个体现有的功能存在真实的局限,其特点是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同时伴有下列各项适当的适应技能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局限,交往、自我照顾、社会技能、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
三、智障幼儿的特点
1、智障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他们需要的层次低,主要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饮食的需要、玩玩具的需要、躲避危险的需要等。
2、智障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不像正常儿童好奇心强,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也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
3、智障儿童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活动缺少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够。
4、智障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变化,好冲动,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
四、智障幼儿产生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形成智力障碍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代谢异常。
(二)环境因素
1、出生前
家庭的社会状况,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个体的智力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出生后
婴儿出生后,如患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高烧、抽搐、全身麻醉、药物影响、缺氧昏迷、脑外伤、免疫反应疾病、严重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智力障碍。
(三)心理因素
在智力障碍群体中,绝大多数尤其是轻度智障的病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如:母亲孕期心理状况,如是否遭到意外的精神打击,对分娩的焦虑程度、怀孕时的情绪等都会影响儿童的精神发育。
五、指导策略
(一)智障幼儿教学指导
1、个别教学法
1)教学目标个别化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设,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掌握哪些方法和技能以及知识。而个别化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个别化教学活动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学进度个别化
教学进度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对于智障幼儿的教学活动我们要注重教学进度的个别化。
2、合作教学法
1)观察教学
观察教学时指一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而另一位教师观察。在这种教学中,通常由一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另一位教师负责观察这些特殊幼儿学习时的表现,并收集信息,更好的了解幼儿,改进教学。
2)协同教学
协同教育即两位教师共同分享教学活动,彼此不分主次地相互配合。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两位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幼儿的表现,共同商量,共同分析这些孩子的表现,共同进步。
3、任务分配法
任务分析法即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及知识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4、游戏表演法
游戏表演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加教学中的愉悦气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的创设情景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在情景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5、评价激励法
平时对孩子们进步的一点一滴我们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的奖励与评价。如:在教学活动中这些孩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了,哪怕是答非所问的,我们教师都应从不同的角度表扬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能树立自信心。
6、增加亲近法
对于这些特殊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关注,需要补偿。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补偿之外,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给予这些特殊的幼儿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关爱。平时多和这些幼儿聊聊天,多表扬表扬,亲亲他们、抱抱他们、通过发小五角星的方法来鼓励他的积极行为。
(二)教学指导中的角色
1、诊断者
所谓的诊断者是了解幼儿的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制定教学计划,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条件。如哪个特殊幼儿有什么特殊的需要,教学的目标应达到什么水平和要求,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等等。都需要教师做一个初步的诊断。
2、开发者
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懂得特殊幼儿缺陷补偿的知识技能,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幼儿智力强项,取长补短。因此,特殊教育应积极的开发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这就必须因人而异的发展他们的智力强项。
3、合作者
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教会幼儿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自己学会了如何合作。
4、设计者
特殊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探究个别差异,成为个别差异教学设计者和实施者。
5、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六、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之后,我渐渐地发现这些孩子不但喜欢上了幼儿园,而且对老师也越来越亲近了。每一天他们都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和我们打招呼了,而且总跑到我面前抱在我的怀里。现在的他们虽然各方面不如那些正常幼儿,但是在他们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他们在不断的进步。如在课堂中他们能尝试举手发言了。现在的他们没事有事打人的情况减少了,有时候还会对小朋友们说能不能和我一起玩,能不能教我等等类似的话。虽然孩子们在不断的进步,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在渐渐地进步。但是我觉得还有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如下:
1、教师对特殊教育指导策略能否有新鲜化,对个体差异的智障幼儿发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当幼儿得到发展及进步之后,教师下一步该如何的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幼儿得到层次性的发展。
3、对于特殊教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特殊教育素养,促进特殊幼儿的發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9
[2] 《特殊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