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需要及时响应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自己道德修养的稳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渗透整合德育教育的价值原则,并介绍了几个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价值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9-01
  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在导入环节渗透德育教育,激活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能处于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德育知识和数学知识。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价值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合理渗透德育教育,那么就需要保证合理性,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完美结合起来。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论知识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找到德育教育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良好的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渐进性原则
  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需要保证其内容与学生当前的心智成熟度、年龄相对应。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还是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采用渐进性原则,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逐渐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其内容。
  (三)情感性原则
  高中数学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时,需要注重情感教育。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融入更多的情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出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为学生适当讲解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一些数学的发展历史或者数学家的生平事迹,适当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面。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一)导入阶段渗透德育教育
  在导入阶段,如果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学生该节课的学习效果较为理想。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第一节课、导入环节当做渗透德育教育的重点阶段。在新学期开始时,学生对该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拥有新的期待。并且,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学生尚未承担较大的学习压力,身心都较为放松,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该阶段合理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激活学生代入感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数学发展的过程、数学家的生平事迹,都非常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合理运用这些内容展开教学。
  例如,在教学“圆与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祖冲之的故事,让学生可以在聆听故事的同时,能牢牢掌握其具有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促使学生能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给予学生代入感,促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吸收其中隐藏的德育思想。
  (三)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与规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同时规律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并且数学公式与规律之间也存在较大关联,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需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渗透德育教育,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多的辩证元素,而这些内容非常容易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该节课的内容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教师可以从辩证关系的角度,鼓励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而这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让学生可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准确掌握其中的辩证观点,从而能从更多的角度来思考和体会德育教育的本质。采用这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隐藏的德育思想,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四)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开始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这既能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本身就具有哲学美与平衡美,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现数学的魅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问题的不用解决方法和思路。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可以在合作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切勿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切勿给学生制定行为规范,而是要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影响和启发下,感受到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将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可以对自己产生信任感,能尊重自己。而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多以鼓励为主,保持一视同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当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和谐相处后,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能主动听从教师的指导,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和前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德育教育,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找到德育教育的准确切入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熏陶,可以在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稳步提升。
  【參考文献】
  [1]罗成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06.
  [2]丁淑艳.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9(16):31-32.
  [3]刘金光.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61.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大都处于青春期,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叛逆心理问题,加之近几年来社会环境和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初中生叛逆的言行也时常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笔者归纳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剖析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正对策,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叛逆心理;主要表现;形成原因;矫正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期刊
【摘要】2014年教育部首次把核心素养列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授人以渔;自主学习;教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奢望”,但是学习积极性对于有效开展课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了高年级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课程学习兴趣。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深化,这一教学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式引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为了学生心理教育,本文就针对如何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过程当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进行重视的内容以及最重要的任务,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寻找非常高效便捷的培养方法,也是教师最大的难点以及最大的困惑,本篇文章就简单分析一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综合的人,才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推进进程的日益深入,初中学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力度也不断加强。从宏观角度上分析,管理育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范,構建规则意识,而是要保证学生在参与管理以及自主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够获得较为深刻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念以及态度,健全价值观。基于此,本文即围绕管理育人展开研究,探寻了管理育人的主要路径,以期相关人员可以借鉴。  【关键词】管理;全员
期刊
【摘要】数学预习属于课堂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师授课的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降低课堂中出现问题的几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高效预习的作用,随后详细解析预习的步骤,并提出其应用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预习;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0-0
期刊
【摘要】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写作作为高中阶段的关键教学重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写作与阅读充分结合,促使二者产生“良性化学反应”,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6-01 
期刊
【摘要】在现代教育范畴中,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任务已经不再将学生成绩为重点,诸多学校开始贴合素质教育标准,将教学重点放在思维、分析、逻辑等能力提高,以及核心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上。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逻辑思维,从而有效加强现代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在探析问题导学法基础概念与特点,进而提出问题导学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开展,希望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开展高效教学
期刊
【摘要】以自行设计的《东莞工业化与城市化》为案例蓝本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探究区域认知培养策略。选取师生身边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地理实践,实现知识迁移;拓宽评价体系 ,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41-02  一、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后,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在人们的认识中加深。初中时期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其必备品格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本文指出了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