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出题是天经地义的,而学生只有做题的份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思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创新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出题,辅之以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措施,促使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出题;自主探究语文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潜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如今有很多先进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黎世法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等等。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民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学会、会学的能力。
魏书生老师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我在讲解时选修教材《苏幕遮》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设计问题——解答问题一归纳总结——感悟升华,并在生生互动中做到及时点拨、评价、总结。
教学模式主体环节:
1.自主合作,设计问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成员先各自思考设计问题,然后整合,最关键的是出题的同时要将答案在另外的一张纸上书写清楚。
针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学生提出“‘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使用了什么修辞?”等具体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将上阕零散的词句分析整合为“总结上阕,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如何理解?”
此环节作用有三:其一,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学习的过程。其二,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要出一道没有差错、没有争议、质量不错、有一定分量的好题,学生就必须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调动已学。其三,学生通过出题解题,逐渐掌握了原来只有出题的老师才熟知的一些出题、解题的原则、方法、技巧,逐渐知晓了老师出一道题目的意图和宗旨,从而提高了解题答题的能力。其四,通过学生集体参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解答问题,自主探究:八个小组互换问题来解答,通过课堂讨论来明确答案。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
互换问题时,几个小组都问到了“如何理解诗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只是问的方法各有不同。因为各组事先已经从各自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答案,所以,在“解答问题”这一环节中,全班同学都自主地参与了答案完善的过程。
3.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点拨要少而精要。学生在分析内容时,提出“上阕写了哪些意象?”我在这时就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画面?”等等。明确意境、情感、手法等问题。
此外,评价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有出题动机的学习好习惯。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出题行为在语文学习中的可行性,从而把教师布置的行为进行内化。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充分、自主鉴赏了这首诗歌,而且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很有成就感。这让我想起了建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意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设计问题、讨论问题的平台,注重引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走进语文、发现语文、感悟语文的能力。并且,给予学生相对充足的思考、探究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问,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际上也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存在,关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这种以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其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对学习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是自尊心的需要。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而学生的出题行为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学生的出题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学生出题行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甚至可以走上讲台。这不仅使学生具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而且使他们具有的自我价值感,对学生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
让学生出题,既能让学生熟悉所學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想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
关键词:学生出题;自主探究语文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潜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如今有很多先进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如黎世法教授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等等。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民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学、学会、会学的能力。
魏书生老师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我在讲解时选修教材《苏幕遮》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设计问题——解答问题一归纳总结——感悟升华,并在生生互动中做到及时点拨、评价、总结。
教学模式主体环节:
1.自主合作,设计问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成员先各自思考设计问题,然后整合,最关键的是出题的同时要将答案在另外的一张纸上书写清楚。
针对诗歌的艺术手法,学生提出“‘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使用了什么修辞?”等具体问题。在小组讨论后,将上阕零散的词句分析整合为“总结上阕,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如何理解?”
此环节作用有三:其一,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学习的过程。其二,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要出一道没有差错、没有争议、质量不错、有一定分量的好题,学生就必须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调动已学。其三,学生通过出题解题,逐渐掌握了原来只有出题的老师才熟知的一些出题、解题的原则、方法、技巧,逐渐知晓了老师出一道题目的意图和宗旨,从而提高了解题答题的能力。其四,通过学生集体参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解答问题,自主探究:八个小组互换问题来解答,通过课堂讨论来明确答案。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
互换问题时,几个小组都问到了“如何理解诗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只是问的方法各有不同。因为各组事先已经从各自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答案,所以,在“解答问题”这一环节中,全班同学都自主地参与了答案完善的过程。
3.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点拨要少而精要。学生在分析内容时,提出“上阕写了哪些意象?”我在这时就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画面?”等等。明确意境、情感、手法等问题。
此外,评价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有出题动机的学习好习惯。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我们通过学习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出题行为在语文学习中的可行性,从而把教师布置的行为进行内化。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充分、自主鉴赏了这首诗歌,而且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很有成就感。这让我想起了建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意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设计问题、讨论问题的平台,注重引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走进语文、发现语文、感悟语文的能力。并且,给予学生相对充足的思考、探究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问,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际上也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存在,关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这种以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等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其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对学习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是自尊心的需要。苏霍姆斯基认为“自尊心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源泉,它是高尚的品质。”而学生的出题行为对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有以下几点作用:首先,学生的出题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学生出题行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甚至可以走上讲台。这不仅使学生具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而且使他们具有的自我价值感,对学生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
让学生出题,既能让学生熟悉所學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想课堂教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感到经过努力我也行,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