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地域特点为特征形成的文化。山东省历史上称为“齐鲁之邦,礼仪之乡”,不仅是个经济大省,而且独具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风貌。为促进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便于新闻界同仁的交往和互动,请允许我向会议简要介绍山东灿烂的齐鲁文化。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学说和文化风尚创造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内蕴深厚,其中有天人合一和帝王文化色彩的泰山文化;有开拓、坚韧的黄河文化;有创建仁义、礼制思想的孔孟文化;有早期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有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有开放、纳新的海洋文化;有新工业革命的城市文化;有忠诚、奉献的沂蒙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对外交流文化等。山东不同的地域文化既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铺就了广褒无垠的齐鲁文化大地,支撑起坚实巍峨的齐鲁文化大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就有了人工开挖的运河,但是直至元代以前,这些运河都是区域性的、短暂的。元代开挖会通河,明代对其进行改造修整,使山东运河通航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集商业文化与市井文化为特 色的山东运河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山东;运河文化
一、山东运河的历史变迁
考古资料说明,最迟在距今5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舟筏,利用自然河道,从事水上交通。大约在4000年前,他们开始用人力开挖沟渠,治理水患。春秋战国时候,中国境内可以行舟的自然水道几乎都被利用了起来。中国的自然水道是东西走向,东西交通很容易利用自然水道实现,但南北交通很难或无法通过水路实现。如何将南北水道连接起来?唯一的办法是开凿人工运河。当时冶铁技术已经发明,铁制工具开始使用,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山劈石成为可能,于是各国开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开挖面宽水深的河道,这样的水利工程已不单单是用于泄洪、灌溉,而且用来通航运输。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产生了。
元代以后,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京杭运河自台儿庄流入山东境内,依次流过峄县(今属枣庄市)、滕县、邹县、鱼台、济宁、嘉祥、汶上、东平、东阿、寿张(今属阳谷县)、阳谷、聊城、堂邑(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博平(今属茌平县),临清、夏津、武城、恩县(今属德州市)、德州,至桑园镇进入直隶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全程1700多公里,其中流经山东的会通河与卫运河近600公里,大约占了运河全长的三分之一。
在此期间,有两件在山东运河开发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一是会通河开通。至元二十六年(1286)正月,元世祖采纳寿张县尹韩仲辉、太史院令史边源的建议。征调民夫3万人,开挖会通河,“起东昌路須城县安山之西南,由寿张西北至东昌,又西北至于临清”。会通河开通后,不仅使得南起余杭(今杭州市)北至京城的大运河全线贯通,而且隋朝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航程缩短上千里。二是南旺水脊分水工程。明代为解决黄河淤积和水源不足这两大难题,人们用了“避黄保运”和增设“水柜”行措施,保证了河道的畅通。永乐九年(1441年),明朝工部尚书宋礼听取汶上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农白英的建议,引汶上水直接进入南旺脊顶,先成居高临下之势再于南旺南北设闸分水而下。这就是被后人简称的“借水行舟”计划。在中国近2500年的运河发展史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与四川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一样,堪称世界第一流的水利构思。南旺水脊分水工程是矗立在1800公里运河上的一座丰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的智慧与胆略。
二. 山东运河的文化特征
漕运文化。秦汉时期,政府每年通过黄河等河道由山东、河南转运大批粮食供应京师,于是有了漕运制度。明清两代,会通河畅通,每年数百万担粮食均由此运往京城。专制王朝将漕运看作“国家命脉攸关”,在山东建立征收、运输、储存漕粮的机构,即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全都建在运河岸边,又被称为水次仓。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临清、德州、济宁相继建立了这样的大型水次仓。这些机构遍布于运河沿线的重要市镇,增加了运河市镇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漕粮交兑与粮仓的设立,使得运河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增加,其中有以官吏与粮仓管理人员为主的常住人口,也有往来运送粮食的粮户、运丁等流动人口,有从乡村涌向城镇的从事牵挽漕船的纤夫、装卸运输粮食的脚夫、从事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人口,所有这些,不仅使得运河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而且改变了运河城镇的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漕运文化逐渐形成。
城镇文化。运河将沿途的州县紧紧地连为一体,形成了以运河为轴线的经济繁荣、分布密集的城镇带。临清和济宁都曾设立直隶州,它们一个位于山东运河北段,一个位于山东运河南段,都处在山东运河工程的重要位置上,运河的开通,使得它们成为东运河岸边的两座最大的城市,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与临清、济宁相比,明清时期的聊城、德州和张秋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要差一些,但运河同样为他们注入过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聊城和德州都是鲁西北的军事重镇,比较而言,明清时期的德州军事地位更重要,而聊城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些。张秋虽然不是政治中心城市,但它的经济水平却不逊于聊城和德州,其经济辐射力超过了一般县级中心城市。运河沿岸的这些城镇,政治区划、商业区划清晰,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显示出城镇的活力。
三. 山东运河与中外交流
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外国使者开始经此游历中国,他们大都从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或经山东运河往返于京城与沿海口岸之间,或在山东运河各城市游览访问,经商传教。他们带来了本国的商品和文化,也在山东运河区域获取了物质与文化的财富。
山东运河与东南亚各国。明成祖建都北京后,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海外国家来京朝贡的政策,而各国朝贡者又有利可图,加上郑和下西洋的广泛影响,东南亚前往北京朝贡的国家甚为频繁。在山东运河上,常年可见东南亚诸国前往北京的船只穿梭着,据《明史·外国传》记载的就有40多个国家。朝贡者除带有各种宝石、香料及其它本国特产外,还带有大量的私货。朝贡时,他们可在沿岸停靠销售货物,由此,各运河城市也都有东南亚各国的香料等特产。永乐年间,郑和船队曾到达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国,此后,苏禄国即产生了与中国交往的愿望。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东王马都葛叭哈刺进京朝贡返回途中,病逝在德州。现仍然保存于德州市城郊的苏禄王墓,是东南亚各国使节经由运河往返的见证。
总之,5000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人民大众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文化,组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这朵文化奇葩,是山东的,也是全国的、世界的。花香四溢,优秀文化的传播是不可阻挡的;海纳百川,优秀文化要做成现代大文化,就一定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各国新闻界同仁到山东来采访、调研、观光、作客,大众报业集团一定会热情接待,真诚合作,共同加深友谊,发展事业。
参考文献
[1]郭玲玲,馨郁.山东文化源流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7(3)
[2]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渊源论[J].东方论坛,1996(2)
[3]任重.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J].山东大学学报,2001(1)
[4]周立升,蔡德贵.齐鲁文化考辫[J].山东大学学报,1997(1)
[5]蔡德贵,论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诚信系统[J].齐鲁学刊,2006(5)
作者简介
李晓云,1992,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地域文化;山东;运河文化
一、山东运河的历史变迁
考古资料说明,最迟在距今5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舟筏,利用自然河道,从事水上交通。大约在4000年前,他们开始用人力开挖沟渠,治理水患。春秋战国时候,中国境内可以行舟的自然水道几乎都被利用了起来。中国的自然水道是东西走向,东西交通很容易利用自然水道实现,但南北交通很难或无法通过水路实现。如何将南北水道连接起来?唯一的办法是开凿人工运河。当时冶铁技术已经发明,铁制工具开始使用,大规模地挖掘泥土、开山劈石成为可能,于是各国开始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开挖面宽水深的河道,这样的水利工程已不单单是用于泄洪、灌溉,而且用来通航运输。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产生了。
元代以后,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京杭运河自台儿庄流入山东境内,依次流过峄县(今属枣庄市)、滕县、邹县、鱼台、济宁、嘉祥、汶上、东平、东阿、寿张(今属阳谷县)、阳谷、聊城、堂邑(今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博平(今属茌平县),临清、夏津、武城、恩县(今属德州市)、德州,至桑园镇进入直隶境。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全程1700多公里,其中流经山东的会通河与卫运河近600公里,大约占了运河全长的三分之一。
在此期间,有两件在山东运河开发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一是会通河开通。至元二十六年(1286)正月,元世祖采纳寿张县尹韩仲辉、太史院令史边源的建议。征调民夫3万人,开挖会通河,“起东昌路須城县安山之西南,由寿张西北至东昌,又西北至于临清”。会通河开通后,不仅使得南起余杭(今杭州市)北至京城的大运河全线贯通,而且隋朝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航程缩短上千里。二是南旺水脊分水工程。明代为解决黄河淤积和水源不足这两大难题,人们用了“避黄保运”和增设“水柜”行措施,保证了河道的畅通。永乐九年(1441年),明朝工部尚书宋礼听取汶上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农白英的建议,引汶上水直接进入南旺脊顶,先成居高临下之势再于南旺南北设闸分水而下。这就是被后人简称的“借水行舟”计划。在中国近2500年的运河发展史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与四川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一样,堪称世界第一流的水利构思。南旺水脊分水工程是矗立在1800公里运河上的一座丰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的智慧与胆略。
二. 山东运河的文化特征
漕运文化。秦汉时期,政府每年通过黄河等河道由山东、河南转运大批粮食供应京师,于是有了漕运制度。明清两代,会通河畅通,每年数百万担粮食均由此运往京城。专制王朝将漕运看作“国家命脉攸关”,在山东建立征收、运输、储存漕粮的机构,即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全都建在运河岸边,又被称为水次仓。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临清、德州、济宁相继建立了这样的大型水次仓。这些机构遍布于运河沿线的重要市镇,增加了运河市镇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漕粮交兑与粮仓的设立,使得运河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增加,其中有以官吏与粮仓管理人员为主的常住人口,也有往来运送粮食的粮户、运丁等流动人口,有从乡村涌向城镇的从事牵挽漕船的纤夫、装卸运输粮食的脚夫、从事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人口,所有这些,不仅使得运河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而且改变了运河城镇的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漕运文化逐渐形成。
城镇文化。运河将沿途的州县紧紧地连为一体,形成了以运河为轴线的经济繁荣、分布密集的城镇带。临清和济宁都曾设立直隶州,它们一个位于山东运河北段,一个位于山东运河南段,都处在山东运河工程的重要位置上,运河的开通,使得它们成为东运河岸边的两座最大的城市,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与临清、济宁相比,明清时期的聊城、德州和张秋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繁华程度都要差一些,但运河同样为他们注入过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使之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聊城和德州都是鲁西北的军事重镇,比较而言,明清时期的德州军事地位更重要,而聊城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些。张秋虽然不是政治中心城市,但它的经济水平却不逊于聊城和德州,其经济辐射力超过了一般县级中心城市。运河沿岸的这些城镇,政治区划、商业区划清晰,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显示出城镇的活力。
三. 山东运河与中外交流
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外国使者开始经此游历中国,他们大都从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或经山东运河往返于京城与沿海口岸之间,或在山东运河各城市游览访问,经商传教。他们带来了本国的商品和文化,也在山东运河区域获取了物质与文化的财富。
山东运河与东南亚各国。明成祖建都北京后,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海外国家来京朝贡的政策,而各国朝贡者又有利可图,加上郑和下西洋的广泛影响,东南亚前往北京朝贡的国家甚为频繁。在山东运河上,常年可见东南亚诸国前往北京的船只穿梭着,据《明史·外国传》记载的就有40多个国家。朝贡者除带有各种宝石、香料及其它本国特产外,还带有大量的私货。朝贡时,他们可在沿岸停靠销售货物,由此,各运河城市也都有东南亚各国的香料等特产。永乐年间,郑和船队曾到达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国,此后,苏禄国即产生了与中国交往的愿望。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东王马都葛叭哈刺进京朝贡返回途中,病逝在德州。现仍然保存于德州市城郊的苏禄王墓,是东南亚各国使节经由运河往返的见证。
总之,5000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人民大众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文化,组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这朵文化奇葩,是山东的,也是全国的、世界的。花香四溢,优秀文化的传播是不可阻挡的;海纳百川,优秀文化要做成现代大文化,就一定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各国新闻界同仁到山东来采访、调研、观光、作客,大众报业集团一定会热情接待,真诚合作,共同加深友谊,发展事业。
参考文献
[1]郭玲玲,馨郁.山东文化源流论[J].山东社会科学,1997(3)
[2]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渊源论[J].东方论坛,1996(2)
[3]任重.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J].山东大学学报,2001(1)
[4]周立升,蔡德贵.齐鲁文化考辫[J].山东大学学报,1997(1)
[5]蔡德贵,论齐鲁文化的特点及其诚信系统[J].齐鲁学刊,2006(5)
作者简介
李晓云,1992,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