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有生活,才有正确的知识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在教学《可爱的小蜜蜂》一课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精神,但学生对蜜蜂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为了让学生对蜜蜂有近距离的了解,我决定带学生亲自去一位同学的爷爷家(养了几箱蜂)走一走,看一看。同学们亲眼看到了蜂箱中隔板上蠕蠕爬动的蜜蜂,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蜂窝……亲眼看到了蜜蜂,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养蜂的老爷爷唧唧喳喳问个不停:蜜蜂怕冷吗?蜜蜂会逃走吗?被蜜蜂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2.有生活,才有能力
语文教学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更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一方面,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调查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有生活,才有精彩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有一次拉练给笔者印象特别深。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学生的作文题目有《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1.日常生活“语文化”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
2.班级生活“语文化”
近几年来,我根据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尝试着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
(1)识字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
(2)说话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结合作文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論。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3)阅读
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
3.社会生活“语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
结语: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互赢。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有生活,才有正确的知识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在教学《可爱的小蜜蜂》一课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精神,但学生对蜜蜂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为了让学生对蜜蜂有近距离的了解,我决定带学生亲自去一位同学的爷爷家(养了几箱蜂)走一走,看一看。同学们亲眼看到了蜂箱中隔板上蠕蠕爬动的蜜蜂,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蜂窝……亲眼看到了蜜蜂,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养蜂的老爷爷唧唧喳喳问个不停:蜜蜂怕冷吗?蜜蜂会逃走吗?被蜜蜂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2.有生活,才有能力
语文教学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更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一方面,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调查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有生活,才有精彩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有一次拉练给笔者印象特别深。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学生的作文题目有《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1.日常生活“语文化”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
2.班级生活“语文化”
近几年来,我根据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尝试着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
(1)识字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
(2)说话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结合作文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論。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3)阅读
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
3.社会生活“语文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
结语: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