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流行与冲击:基于文献分析的系统认识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城乡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成为了当今社会威胁居民健康的一大病类。为了系统的梳理由慢性病带来的负担和影响,本文在梳理分析大量相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并总结了慢性病对个人、家庭与社会等几个方面产生的冲击,发现慢性病损害了个人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加重了居民经济负担与照护者的身心压力,降低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社会经济负担和健康不平等,因此我国应更加重视慢性病防治策略,为长期防治慢性病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慢性病 慢性病影响 研究综述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逐渐成为主流健康问题。慢性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长,不能自愈而且很難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根据《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所发布的内容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慢性病患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上升,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增加,慢性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学者们在慢性病的影响与负担等领域中也做出大量的研究分析,但目前来看,众多文献更侧重于实证研究,而文献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慢性病患者、患者家庭以及社会负担几个方面出发,围绕以上三个方面,重点梳理和探讨慢性病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也为慢性病影响的相关后续研究做好支撑与铺垫。
  二、慢性病对个体的冲击
  (一)个人身体机能健康衰退
  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会对人的心、脑、肺等器官产生损害,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降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一旦患上慢性病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衰弱,并且由于慢性病难以治愈的特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可能会随着患病时间增加每况愈下,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活动能力减退,日常活动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另一方面,慢性病自身及其所带来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据《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世界卫生组织在一项预防慢性病的报告中指出,慢性病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二)个人心理健康降低
  慢性病作为一种长期性的并且难以治愈的疾病,更是对居民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折磨。心理症状指数正常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低,可以发现,心理因素对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也具有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更让人担忧,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疾病的折磨使他们更近距离地面对死亡,研究显示,与身体健康水平较好无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有两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患心理健康疾病的概率是前者的3.15倍。那些没有健康保险,身体状况不好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会强烈的表现出抑郁的症状,特别是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慢性病患者会表现出自杀想法。由于慢性病影响了老年人的生理健康,疾病的痛苦使老年人躯体活动受到限制,使他们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反应,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个人生活质量下降
  生活质量是多维度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慢性病患者病情进展,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冲击影响了他们的活力及社会功能,加重他们对疾病的感受,从而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其中,不同性别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不同慢性病患病种类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如相比女性患者而言,男性脑卒患者的生命质量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患高血压会更显著降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其并发症有极高概率导致患者失能或死亡,并且,脑卒所引起的认知和情感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无慢性病老人的生命质量要显著高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随着老年人患慢性病数量的增加,他们的生命质量的得分要显著降低,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人的生活质量也要低于患一种慢性病的老人。可见,慢性病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角色职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慢性病对家庭的冲击
  (一)经济负担。
  慢性病导致了诸多患者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慢性病成员的家庭要比其他家庭面临更高的财务风险——贫困使人们暴露于非传染性疾病之中,而非传染性疾病又将导致家庭陷入贫困,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有学者提出了疾病的经济负担包含了直接经济负担与间接经济负担,其中,直接经济负担是患者为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所支付的医药费、病人及陪伴者的差旅费、伙食费,而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病人由于患病或早亡不能为社会和家庭创造财富所引起的损失。
  对于患者及其家庭而言,直接经济负担较为直观,一旦患上某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在疾病前期及中期通过医院门诊定期检查且终身服药,患者需要支付大量的医药费以及门诊费用。从目前的政策来看,慢性病防治筹资以个人筹资为主, 居民个人筹资负担较为沉重,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全部防治费用所占比重中达到了将近一半。并且慢性病所带来的疾病经济负担是所用疾病种类中最高的,有学者对我国城镇居民在癌症、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等五大类慢性病方面的经济负担进行研究,发现疾病经济负担主要为门诊费用和药店购药费用,并且以上五类慢性病的门诊费用都分别占人均年总医疗费用最高部分,其中经济负担和经济负担最大的是心血管疾病。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慢性病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更为沉重的负担,农村慢性病患者每年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费用占其总治疗费用的比例极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疾病经济负担更为沉重。
  另一方面,慢性病对患者家庭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同样不容忽视。患慢性病会导致患者身体衰弱或失能,使其失去劳动力或损失预期寿命,我国由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损失已达70%。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慢性病占全部疾病间接经济负担的比重达到了68.8%,占比最高。国外一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济负担调查显示,2002年美国的直接医疗费用估计为180亿美元,而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的间接费用约达到了141亿美元。一项对农民工女性就业与工资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身体健康的女性相对于有慢性病或残疾的女性来说能够多获得26%的工资。诸多研究表明,慢性病对个人与家庭经济影响巨大,有学者认为应将健康纳入相应政策用以缓解他们的巨额经济负担。   (二)照护者负担。
  除经济负担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照护者也承担着巨大压力。慢性病照护者通常是指家庭环境下为家中慢性病患者提供无偿非正式照护的人,通常为家庭成员,我国慢性病照护者的年龄较高,女性看护者较多,配偶在老年慢性病照护者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其次为子女。
  慢性病照护者的负担集中表现在生理方面与心理方面。在生理方面,由于部分照护者要承担照料半失能或失能慢性病老人的工作,帮助其吃饭、穿衣、洗澡以及出门等日常活动的进行,照料工作会导致身体疲惫,身体健康状况容易出现问题,有研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照护者出现了睡眠问题,并且有10%的照护者有严重的睡眠问题,而在心理方面,照护者心理负担较大,由于部分照护者照料慢性病患者的工作较为单调和繁重,一方面使他们身心疲惫,另一方面,他们外出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较少,缺少发泄与排解消极情绪的出口,从而导致照护者心理健康状况变差。同时,当照护者身心负担较重,对照护工作出现消极行为时,慢性病患者心理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负担感上升,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下降。
  四、慢性病对社会的冲击
  (一)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慢性病所造成的社会的经济负担是巨大的。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长速度快,对城乡居民而言极为沉重,2010年,全国慢性病防治费用筹资总额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将近70%,可以说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民生问题。在世界上人口较多国家慢性病每年能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国民收入损失,也有经济分析表明,非传染性疾病每增加10%,每年经济增长率就会降低0.5%。国外一些研究考察了慢性病中的心血管病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用多个国家初始年份的GDP与处在工作年龄内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作回归,结果表明,死亡率每增加1%,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下降0.1%。也有研究发现,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降低慢性病风险,仅心脏病、肺病和糖尿病几项慢性病能够造成8400万美金的经济损失。
  (二)劳动力供给受损
  劳动人口发生慢性病的几率正在逐步上升,人力资本质量逐渐下降。从不同年龄的患病率来看,超过50%的慢性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资料显示,肿瘤易患年龄为40-65岁,高血压易患年龄为35-70岁,冠心病易患年龄为40-60岁。目前发生在年龄在15至64岁的人口经济活跃人口的慢性病有半数以上,不同种类的慢性病都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有研究发现,死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迅速增加,人们处于最佳劳动年龄时期而由患慢性病导致的失能和残障,严重影响了社会劳动力的发展。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非传染性疾病也在更年轻的时候造成死亡,其中,29%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发生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为13%。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慢性病,如关节病,并不会使劳动者退出劳动市场,但会显著减少其劳动时间。目前来看,具有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年轻人要多于老年人,我国未来半数以上慢性病的负担都会集中在经济活跃的劳动力人口,这将会进一步加剧由于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削弱人力资本的质量,从而大大地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人口健康不平等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慢性病的具体死亡年龄率与高收入国家相比高出很多,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国家因慢性病死亡约占比4/5。在我国,社会经济较为弱势的人群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这是因为贫困人群遭受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更大,贫困人群得病后往往缺乏或难以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且更会影响这些家庭的收入,从而导致健康的不公平。
  从城乡方面来看,与城市老年居民相比,慢性病给农村老年居民带来的疾病负担更重。从社会阶层来看,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干预,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将会更加阻碍草根阶层的发展。也有研究发现,主观社会地位很低、很高或较高者,受教育程度很低及很高者,低收入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较高。从工作性质上看,务农或自己经营的群体比受雇于单位组织的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要高,从事管理的群体患慢性病的概率也较高,自主经营者慢性病患病风险与务农者相当,而在单位工作的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较低。在家庭内部,慢性病引起的健康冲击还可能加剧家庭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易受到疾病的冲击,而这会配偶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各个维度的研究均表明,慢性病加剧了社会健康的不平等。
  五、总结与展望
  慢性病日益增长的挑战是21世纪全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的流行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慢性病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它不仅恶化了家庭经济情况,加剧了患者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慢性病照护者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与压力;它降低了生产力,加剧了贫困和健康不平等,还对卫生系统造成了重大负担,需求不断增加,卫生保健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由于全球人口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日益增加的财政负担可能将达到甚至发达国家都无法应对的水平。因此,国家应更加积极地实施政策,各部门通力合作,统筹社会资源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完善保障政策,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慢性病网络化监管,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与素质,为长期防治慢性病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向运华, 姚虹. 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85-92.
  【2】宋洁, 石作荣, 王迎春. 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06):492-494.
  【3】张璐, 孔灵芝. 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01):1-4.
  【4】辜滟翔, 郝习君, 陈长香, 等. 河北省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02):132-136.
  【5】施永兴, 王光榮, 杨芬红,等.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服务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7):551-554.
  【6】贾君杰, 郭继志, 李敏,等. 山东省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5):817-820.
  【7】李淑杏, 陈长香, 赵雅宁,等. 城市常见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18):3435-3437.
  【8】曹洋, 刘建江, 许海涛,等. 常见慢性病对农村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22):2537-2540.
  【9】孙丽娜, 化前珍, 陈长生,等. 西安市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3):5-8.
  【10】贾丽娜, 袁平, 庄海林,等.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11):1361-1364.
  【11】冯丹, 冯泽永, 王霞,等. 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15(7):25-28.
  【12】 贾恩志,徐耀初,沈洪兵,等. 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评价方法[J]. 江苏预防医学. 1999(03): 2-3.
  【13】 刘明,孙利华,刘国恩. 中国城镇居民5种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和经济风险[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5): 782-789.
  【14】 翟铁民, 柴培培, 魏强,等.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卫生费用与筹资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4(2):14-17.
其他文献
【摘要】:邪教对公民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根据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心理分析法,对几个典型邪教主及其女教徒的多种心理进行社会心理分析,总结其各自基本状况,做好心理健康建设、反邪教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和谐工作。  【关键词】:邪教组织 邪教主 女教徒 社会心理 心理特征  一、典型邪教组织的基本情况  (一)邪教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300条相关规定,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它名义建立,神
期刊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个人品格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对于其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尤其注意相关的方式和方法。小学班主任作为对于小学生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尤其注意相关语言的使用,确保对学生们宽严并济,促进其更好的成长。本文将针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的语言艺术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用方法给出相应的意见,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使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主任管理工作 语言艺术  随着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各学科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学科的教学重点也由知识教学转移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上。而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转变历史课程教学方式不仅是新课改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教学方式 教学实践  历史是一
期刊
【摘要】:阐述创建基于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全员育人模式的策略和成效。以“德育为先”理念为指导,创建以班主任为核心,涵盖所有学科教师的全员育人模式,其创建策略主要有创新组织架构,确定导师职责,加强对导师的培训,系统安排导师活动,加强反馈评价。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育人效果。  【关键词】:学生成长导师制 全员育人  近年来,位于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顺德社会急剧工业化和信息化,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我校学生的来源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自主学习渐渐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探索、合理设计导学案方面对对初中物理学科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几点有效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堂内容进行預习是整个教育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了解课上要学的知识,充分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凭借学生的预习情况来调整上课的进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了如何利用预习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措施探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预习方面的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
期刊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要求:要让中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然而,现在农村中小学语文学科里阅读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一是农村图书室管理不规范,家长不能及时为孩子购买必读书目,阅读资源相对缺乏;二是教师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阅读方面的督促和指导;三是作业量偏多,难以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四是信息时代的影响,学生阅
期刊
学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更快更高的发展,我认为这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推动了学校美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基础。  一、重视领导艺术,加强学校行政的监督和师德教育。  建章立制,依规治校。学校要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制定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健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关系到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中学物理采用拓展性教学,这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发展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拓展性教学 教学新理念 教学新方式 教师角色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物理研究性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科学探究即时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包括多个步骤,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是否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与能力以及培养得怎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是否会科学探究,这值得我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视。  【关键词】:培养 学生 质疑 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