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我校对识字教学进行了专题研究:怎样让识字教学更有效,让学生们学得更愉快?不妨来欣赏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识字6》的教学片段吧。
教学片段
教学伊始,老师出示《闪烁的星星》动画、音乐。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唱。在观察了夜空后,老师出示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哪些人和事物?说出他(它)们的名字,再说给同桌听。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自读、互读、个别读……
师:随机带领学生正音。
……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响亮、好听,连天上的星星都被你们吸引来了。数一数,多少颗?
生:50颗、100颗……
生:数不清。
师:你真了不起!书上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星星的多。
生:繁星。
师:是啊,这么多的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哪个词写出了星星的光芒呢?
生:亮晶晶。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读出星星的多、亮,但也不能声音太响哦,会把星星吵醒的。
师:我从你们的声音里看到了满天亮晶晶的星星……
师:乡村的夏夜多么宁静啊!在农家小院里,爷爷奶奶带着小丁丁坐在竹椅上乘凉,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花草间飞来飞去。爷爷指着满天的繁星,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有关它们的动人传说。小丁丁望着亮晶晶的繁星听得入了迷。
师:课文中的28个字、12个词语竟描绘出如此美丽的画面,老师真想读读这些词语。你们边听边想象,能看到什么呢?
师:你在朗读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想怎么做?
生:我要把星星串成一串项链送给妈妈。
师:那我们现在就把这12个词语串成一首歌,好吗?(用《闪烁的星星》旋律唱《识字6》)。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识字。课文围绕夏天乡村的夜晚,把12个词语串成一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课上,学生们沉浸在识字、读文、唱词、写字的快乐之中,一个个生字、词语,仿佛一个个朋友,在游戏玩乐的瞬间,让学生们亲近了它们,记住了它们。鲜活、灵动的教学也引起了听者对识字教学的思考:
一、给识字课增点童趣
教学中,教者不在字音上作机械认读,在词意上孤立讲解,而是建立汉字与声音、语义、图像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形象感知,巧妙地把字音教学放在学生们对人或事物的呼唤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识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有趣的认记。寓教于乐,毫无痕迹。如此轻松、愉快的活动,有利于感知和记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可见,识字教学就应该用“趣”来激活,让“趣”充满课堂。
二、给汉字更多的魅力
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出意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而汉语是非形态语言,一个词只有放到具体语境中词意才能确定。教者采用营造语境,借助对话帮助学生们理解词意,学词与情境结合,增加了汉字的魅力,自然巧妙,匠心独运。
低年级学生很容易把读好词语表现为大声地喊,老师富有童趣的语言——“会把星星吵醒的”,让学生们立刻心领神会。老师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把他们带入乡村夜晚宁静之中,感受夜晚的温馨和情趣,引起学生的遐想,训练了语感,一举多得。
三、架设通向汉字的桥梁
学生是不可低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随时会出现不可预约的精彩。教学中当一学生说出“把星星串成一串项链送给妈妈”时,教者充分发挥了教育机智,顺势把词语串成了一首歌。捕捉生成,巧妙引导,以学定教,敞开了巩固汉字的大门,学生们兴趣很浓,收效甚大。
识字教学不应是“单打一”的给学生们一种符号,还要发展想象力和整合力,陶冶情操。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们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既体验韵文识字的乐趣又积累了词语。教者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架设起了通向汉字的桥梁。
四、让汉字长驻学生心田
正确书写是有效进行交流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要如饥似渴地识字,更应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索,自己分析,合作交流,学着书写,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而在自主发展中成长。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须在文本解读到位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规律,让形象化了的识字内容点燃起学生们的求知欲,唤醒学习潜能,让学生们在享受无穷乐趣的同时更加亲近汉字。
(责编 黄桂坚)
教学片段
教学伊始,老师出示《闪烁的星星》动画、音乐。小朋友们跟着一起唱。在观察了夜空后,老师出示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哪些人和事物?说出他(它)们的名字,再说给同桌听。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自读、互读、个别读……
师:随机带领学生正音。
……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响亮、好听,连天上的星星都被你们吸引来了。数一数,多少颗?
生:50颗、100颗……
生:数不清。
师:你真了不起!书上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星星的多。
生:繁星。
师:是啊,这么多的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哪个词写出了星星的光芒呢?
生:亮晶晶。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读出星星的多、亮,但也不能声音太响哦,会把星星吵醒的。
师:我从你们的声音里看到了满天亮晶晶的星星……
师:乡村的夏夜多么宁静啊!在农家小院里,爷爷奶奶带着小丁丁坐在竹椅上乘凉,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花草间飞来飞去。爷爷指着满天的繁星,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有关它们的动人传说。小丁丁望着亮晶晶的繁星听得入了迷。
师:课文中的28个字、12个词语竟描绘出如此美丽的画面,老师真想读读这些词语。你们边听边想象,能看到什么呢?
师:你在朗读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想怎么做?
生:我要把星星串成一串项链送给妈妈。
师:那我们现在就把这12个词语串成一首歌,好吗?(用《闪烁的星星》旋律唱《识字6》)。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识字。课文围绕夏天乡村的夜晚,把12个词语串成一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课上,学生们沉浸在识字、读文、唱词、写字的快乐之中,一个个生字、词语,仿佛一个个朋友,在游戏玩乐的瞬间,让学生们亲近了它们,记住了它们。鲜活、灵动的教学也引起了听者对识字教学的思考:
一、给识字课增点童趣
教学中,教者不在字音上作机械认读,在词意上孤立讲解,而是建立汉字与声音、语义、图像之间的联系,图文对照,形象感知,巧妙地把字音教学放在学生们对人或事物的呼唤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识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有趣的认记。寓教于乐,毫无痕迹。如此轻松、愉快的活动,有利于感知和记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可见,识字教学就应该用“趣”来激活,让“趣”充满课堂。
二、给汉字更多的魅力
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出意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而汉语是非形态语言,一个词只有放到具体语境中词意才能确定。教者采用营造语境,借助对话帮助学生们理解词意,学词与情境结合,增加了汉字的魅力,自然巧妙,匠心独运。
低年级学生很容易把读好词语表现为大声地喊,老师富有童趣的语言——“会把星星吵醒的”,让学生们立刻心领神会。老师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把他们带入乡村夜晚宁静之中,感受夜晚的温馨和情趣,引起学生的遐想,训练了语感,一举多得。
三、架设通向汉字的桥梁
学生是不可低估的教学资源,课堂上随时会出现不可预约的精彩。教学中当一学生说出“把星星串成一串项链送给妈妈”时,教者充分发挥了教育机智,顺势把词语串成了一首歌。捕捉生成,巧妙引导,以学定教,敞开了巩固汉字的大门,学生们兴趣很浓,收效甚大。
识字教学不应是“单打一”的给学生们一种符号,还要发展想象力和整合力,陶冶情操。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们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既体验韵文识字的乐趣又积累了词语。教者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架设起了通向汉字的桥梁。
四、让汉字长驻学生心田
正确书写是有效进行交流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要如饥似渴地识字,更应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索,自己分析,合作交流,学着书写,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而在自主发展中成长。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须在文本解读到位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规律,让形象化了的识字内容点燃起学生们的求知欲,唤醒学习潜能,让学生们在享受无穷乐趣的同时更加亲近汉字。
(责编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