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本地人说 :夜晚的鼓浪屿,才是真的鼓浪屿。
九点之后,熙熙攘攘的游客群才渐渐离岛,晚归的岛民则拖着标志性的手拖车,从轮渡上岸,四散在各条宁静的小街里,偶尔有兴奋的住客在街巷深处一阵喧哗,那不过也只是湖面扔下石头的一小会儿涟漪,夜很快又重新平静下来。鼓浪屿没有夜生活,只有夜,和生活。
一百多年前,每天的黄昏,就有一位老人,一手拿着一桶煤油,一手持一根长杆,经过主要道路上的油灯,长杆把油灯摘下,滴几滴煤油在里面——因为节约,也怕人偷,这几滴煤油是刚刚够油灯点到午夜之前。油灯亮起,鼓浪屿就入夜,油灯熄灭,鼓浪屿就入睡。
那时候的鼓浪屿,龙头路还没有填出来,海湾里海浪拍击堤岸引起共鸣,乃“鼓浪”之起源,我想象彼时宁静的夜晚,在鼓新路也应该能听到鼓浪之声。时光穿梭,浪声如鼓的海湾早被填平,鼓浪屿的名字也被附会为岛后那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但是,鼓浪屿的夜还是同样宁静,我睡在房间里,能听到外面院子里一片秋叶落地的声音,所谓“一叶知秋”,在听觉上感受,本当如此寂静。
鼓浪屿的夜晚,也有热闹的时候,家庭音乐会并非如今这样招徕游客却收效甚微的招数。第一代华侨们接触西洋文化,懂得艺术修养的好处,于是儿女们纷纷修习音乐,岛上琴声充斥巷里。音乐岛由此得名,并非为了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大音乐家出现,而是界定了这小岛高雅的人民素质,以及热爱音乐的民风。民间的就是随时都能发声的,家庭音乐会是沙龙,是人群认同的标志,也是自给自足的精神食粮。
岛民之后陈绍坚和我讲这段往事:文革中,很多华侨跑的跑,批斗的批斗,而这些人的家庭是为社会所鄙弃的,于是大家只有抱团取暖,相濡以沫,每周轮流在各家举办家庭音乐会,各家的孩子表演。在大人,这是互相扶持共度难关的温暖,在孩子,这却是暗中憋气一较高下的比赛,各种器乐争奇斗艳。此情境让我动容: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这是何等动人的夜景?鼓浪屿的夜晚是如此有爱心有担待的存在着,我想起电影《末日危途》中的一句话:我心里带着火呢。有文明有信仰的人群,心中的火种才不会灭。
雷晶晶家族是岛上最早的原住民,中华路的雷厝,雕梁画栋美仑美奂,一百三十年的建筑,她的祖爷爷是第一位西医,后来因为救助病人染病而逝,叮嘱后人不可行医。于是后人里出了各行精英。晶晶的父母玩着一支演奏夏威夷吉他的小乐队,夏天的夜晚,他们在院子里,或在三丘田码头的海边演奏,我也常与他们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学音乐都是为了考级,加分,图前程。而鼓浪屿上的传统,音乐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目的而非手段,是每天的粮食,这是鼓浪屿遗留至今的声音,声音不大,但是余韵很长。
我到鼓浪屿生活半年,每天下午,我会在走廊里唱歌,但是到了晚上,我就不唱了,不知为什么,鼓浪屿的夜让我心存敬畏,似乎太嘹亮的歌声会打破它,所以,夜晚的更多时候,我坐在走廊里弹琴,拨弦的声音叮咚的散开,比歌声更能融入鼓浪屿的夜色。除此之外,我们只要聆听,就能听见所有的风景,会自行和你说话,讲述一百多年它们所听到的故事。
曾经也住在曾厝垵,那里与鼓浪屿是不一样的气质,我们在小店里唱歌打鼓,对酒喧嚣。岛民戈子说:鼓浪屿是一个内敛的地方,可以吸取东西,而曾厝垵是一个外放的地方,可以发泄撒野。这话说得太好,我深以为然。
所以,我要撒野就去曾厝垵,然后赶十二点的船回家。在夜班的船上,总能遇见喝得酩酊大醉的岛民,一脸红红的在海风中摇晃(当然,我有时候也扮演这种角色),这些都是去厦门(鼓浪屿人把过渡叫做去厦门,言下之意我们是鼓浪屿人,不是厦门人)欢歌饮乐的人,不论多么喧哗激烈,到了轮渡,人就自然会安静下来,因为就在你对面,是最安静的小岛,最让人安静的小岛,船到岸,就回到最平实不过却又宁静致远的岛民生活。
鼓浪屿没有夜生活,只有夜,和生活。
九点之后,熙熙攘攘的游客群才渐渐离岛,晚归的岛民则拖着标志性的手拖车,从轮渡上岸,四散在各条宁静的小街里,偶尔有兴奋的住客在街巷深处一阵喧哗,那不过也只是湖面扔下石头的一小会儿涟漪,夜很快又重新平静下来。鼓浪屿没有夜生活,只有夜,和生活。
一百多年前,每天的黄昏,就有一位老人,一手拿着一桶煤油,一手持一根长杆,经过主要道路上的油灯,长杆把油灯摘下,滴几滴煤油在里面——因为节约,也怕人偷,这几滴煤油是刚刚够油灯点到午夜之前。油灯亮起,鼓浪屿就入夜,油灯熄灭,鼓浪屿就入睡。
那时候的鼓浪屿,龙头路还没有填出来,海湾里海浪拍击堤岸引起共鸣,乃“鼓浪”之起源,我想象彼时宁静的夜晚,在鼓新路也应该能听到鼓浪之声。时光穿梭,浪声如鼓的海湾早被填平,鼓浪屿的名字也被附会为岛后那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但是,鼓浪屿的夜还是同样宁静,我睡在房间里,能听到外面院子里一片秋叶落地的声音,所谓“一叶知秋”,在听觉上感受,本当如此寂静。
鼓浪屿的夜晚,也有热闹的时候,家庭音乐会并非如今这样招徕游客却收效甚微的招数。第一代华侨们接触西洋文化,懂得艺术修养的好处,于是儿女们纷纷修习音乐,岛上琴声充斥巷里。音乐岛由此得名,并非为了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大音乐家出现,而是界定了这小岛高雅的人民素质,以及热爱音乐的民风。民间的就是随时都能发声的,家庭音乐会是沙龙,是人群认同的标志,也是自给自足的精神食粮。
岛民之后陈绍坚和我讲这段往事:文革中,很多华侨跑的跑,批斗的批斗,而这些人的家庭是为社会所鄙弃的,于是大家只有抱团取暖,相濡以沫,每周轮流在各家举办家庭音乐会,各家的孩子表演。在大人,这是互相扶持共度难关的温暖,在孩子,这却是暗中憋气一较高下的比赛,各种器乐争奇斗艳。此情境让我动容: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年代,这是何等动人的夜景?鼓浪屿的夜晚是如此有爱心有担待的存在着,我想起电影《末日危途》中的一句话:我心里带着火呢。有文明有信仰的人群,心中的火种才不会灭。
雷晶晶家族是岛上最早的原住民,中华路的雷厝,雕梁画栋美仑美奂,一百三十年的建筑,她的祖爷爷是第一位西医,后来因为救助病人染病而逝,叮嘱后人不可行医。于是后人里出了各行精英。晶晶的父母玩着一支演奏夏威夷吉他的小乐队,夏天的夜晚,他们在院子里,或在三丘田码头的海边演奏,我也常与他们一起玩,现在的孩子,学音乐都是为了考级,加分,图前程。而鼓浪屿上的传统,音乐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目的而非手段,是每天的粮食,这是鼓浪屿遗留至今的声音,声音不大,但是余韵很长。
我到鼓浪屿生活半年,每天下午,我会在走廊里唱歌,但是到了晚上,我就不唱了,不知为什么,鼓浪屿的夜让我心存敬畏,似乎太嘹亮的歌声会打破它,所以,夜晚的更多时候,我坐在走廊里弹琴,拨弦的声音叮咚的散开,比歌声更能融入鼓浪屿的夜色。除此之外,我们只要聆听,就能听见所有的风景,会自行和你说话,讲述一百多年它们所听到的故事。
曾经也住在曾厝垵,那里与鼓浪屿是不一样的气质,我们在小店里唱歌打鼓,对酒喧嚣。岛民戈子说:鼓浪屿是一个内敛的地方,可以吸取东西,而曾厝垵是一个外放的地方,可以发泄撒野。这话说得太好,我深以为然。
所以,我要撒野就去曾厝垵,然后赶十二点的船回家。在夜班的船上,总能遇见喝得酩酊大醉的岛民,一脸红红的在海风中摇晃(当然,我有时候也扮演这种角色),这些都是去厦门(鼓浪屿人把过渡叫做去厦门,言下之意我们是鼓浪屿人,不是厦门人)欢歌饮乐的人,不论多么喧哗激烈,到了轮渡,人就自然会安静下来,因为就在你对面,是最安静的小岛,最让人安静的小岛,船到岸,就回到最平实不过却又宁静致远的岛民生活。
鼓浪屿没有夜生活,只有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