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绝大部分的生命在场的活动,是在教室里、课堂上发生的。学生,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生活、学会生活,而不只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不是仅仅为了应对考试。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对真实的学习要明确它的内涵。在我看来提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的命题,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接受教师课堂的满堂灌,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被禁锢在教师的教学和对教育的理解中。
人民网2015年7月13日发表的赵婀娜、朱可然的文章《课堂与生活,距离再近些》中对什么是“真实的学习”这一概念做了个简单的定义。文章认为“真实的学习”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鼓励学生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索、思考和讨论,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现实问题相融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上我是赞成对学生“真实的学习”这样定义的,但也还是有些疑问,定义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一词究竟是指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考试练习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是前者,在新课程改革有一个进入新阶段的当口,如果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那这样的“真实的学习”无疑是受教育者的福音,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只是这样真实的学习的结果验证非常困难。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小学学生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以及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倍加呵护让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现实生活非常有限,由此在学校所开展的真实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对受教育者的观察,以雄辩的事实、科学的依据来表明学校的教育成果显著,学生在课堂上实施了真实的学习。反之,如果评价学生的机制不改变,依然用练习考试中会解题,能拿高分作为衡量学生质量的标准,那所谓的真实的学习就有可能成为教师将公开课和常态课分离,平时常态课拼命灌输,而公开课想方设法作秀的两张皮现象。
这些年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为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做了大量的探索。从各级各类的教学公开课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们对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一些课,只满足于表面的喧哗、手段的多样,整堂课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看过去,模式很时尚,学生很兴奋,但是,当一堂课上完之后,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没有因此提高。甚至,有一些课连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都没有弄清楚,有一些课堂情境的设置脱离教学目标,牛头不对马嘴。整个课堂教学,是为了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为了热闹而表演。就拿小组合作来说,也是为了表面的合作形式而合作,浅显的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也动辄拿来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花架子十足。还有的课,教师始终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把完整的教科书对着考纲将其解构成若干条知识点,依然是满堂灌,课堂画知识点,让学生背知识点,然后考试考知识点。课堂所学的理论,和现实几乎脱钩,没有说服力,无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能力。
听过一节高二的《感受文化影响》的思想政治课,授课老师的课堂导入设置了一个某女士超短裙被某男士割破,中、美、日、泰等国女士的不同反应的情景,让学生猜猜多国女士的反应,在学生的猜测中老师用PPT做了讲解,她说中国女士的反应是回手一个耳光、美国女士会请律师、日本女士深鞠躬道歉、泰国人妖会说“别介意都是男人”……该场景所问问题和回答都是教师自己杜撰的(可能选自网络段子),现场听到人妖什么的时候,学生也哄堂大笑。
那节课从表面上看很热闹,授课教师还让学生分别代表中国、日本、美国三方来分析所代表国女士反应产生的原因。而学生的分析不过是到讲台上读教师自己预先制作好的课件上的内容。比如中方是因为中国应试教育导致国民素质低下;日方是从因为日本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导致日本妇女的行为;而美方则是受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维护个人权益已经成为行为准则。
学生讲完后,授课教师再次强化了中国和日本文化的差异并从中日女士的不同反应中提出要提高我国国民文化素养国家该怎么做,公民个人该怎么做(明显是在训练学生的政治学科答题思维)。接着播放了一个代表中国形象的大熊猫在国外种种不文明行为的公益广告,引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情景创设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依然是围绕知识点展开,从个人层面、国家层面谈文化影响,与学生实际无关,也就没有说服力。教师列举的各国女性的反应只能是个别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这样为了情景创设无论从科学性还是教育性上都不妥,不仅降低对中华文明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整堂课听下来,授课教师不停地问“怎么样”,但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基本上都是老师自问自答。这样的课堂,视频、课件、音乐、学生自主的活动都成了摆设,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成长。可以说,这样的课堂上,真实的学习没有发生。
上好一堂课是每一个期待专业成长的教师内心都渴望的。该教师已经很用心很努力去设计这堂课,试图贴近学生、启发学生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情景选择、情景设置没有贴近学生实际,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有效性不足;没有把握住思想政治课特有的德育功能,没有考虑到教学情景设置的教育意义;没有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预设的内容太多,连学生回答的内容都由教师包办,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且课堂设问平淡,对学情研究不够透彻,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是欲望。好的课堂设问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应该反思:“在我的课堂上、在我的教学里,学生真实的学习,究竟发生了吗?” 曾经听过一堂计算机的课:教师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与机器人对话,整个对话过程中课堂非常愉悦。在结束情境体验转为思考时,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学生问了机器人些口语化程度高的问题,比如“你爱吃蛋糕吗?”结果从未吃过蛋糕的机器人顿时弱智,回答说“你的问题太深奥”,反之对逻辑性强,科学度高的问题则难不倒机器人。教师启发学生在与机器人对话体验中思考:为什么机器人有些问题答得好有些问题答不好?哪类问题答得好,哪类问题答不好。接着教师展示了世博会上日本机器人下棋和猜拳的精彩镜头,问学生“为什么机器人总赢?机器人的灵魂是什么?”同时教师拿出个小机器人现场演示,这是款会行走的机器人,当有物品挡住它的路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反击,像蝎子般蜇人。后来教师用计算机修改了其攻击的程序,结果机器人在行走中遇到路障不再攻击,而是后退改变方向。在一系列的分工合作和学习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悟出“程序是机器人的灵魂,而程序是由人类设计的”的道理,不仅增强对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类自身创造力的认识。如此有趣的课,难怪学生爱上。
也曾经从政治教师的角度观摩了一堂课语文课,内容是学习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听这堂课的过程,我真的是“惊喜连连”,我为自己在没有看课文,仅仅是从课堂上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中,对文章作者写作的深意就领悟了大概而惊喜;为年轻教师在处理这堂课时“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将“情感价值观”目标置在“知识”、“能力”目标之上感到惊喜;也为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而惊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者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整堂课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师生一同对课文在“旅馆”一词意义的解析,在布置课堂任务时,授课老师特别强调希望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师:他有没有找到“旅店”?
生:有。
师:这是什么样的旅店?
生:原先他想寻找现实的旅店,后来他更注重寻找心灵的旅店。
师:现实的旅店在车里,心灵的旅店又从哪里来的?
生:别人对他的冷漠、对他的抢劫和暴力使他的心情一下子很失落,他需要心灵的栖息地调整心态。他发现自己一直寻找的东西不是别人能够给他的,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师:文章中的主人翁还有没有能力前行?从哪里可以说明?
绝大部分学生说:“有!课文中他从单纯的新奇――遭受打击――寻找旅店――心情豁然开朗。”
师:一出门就遇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是你,你还想继续旅行吗?
绝大部分学生说:“想!”
师:为什么?
生:18岁的心灵比较脆弱,一遇到打击,就会想到回家。但回家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生:这个世界给了他希望,也给了他成长。
师:成长、成熟与单纯地停留在阴暗面中有什么不同?
生:有了生活的目标、有了力量、有了希望、有了动力……
师:你们说的这些东西都在哪里?
生:在观念中。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回家、找旅店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我很高兴同学都愿意迎接挑战,把“旅店”和“家”都当作人生的“中转站”和“加油站”,调整疲惫,继续远行。同学们,在课的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不管你们将面临怎样的人生路,都要乐观以对。不要被社会上的阴暗面所控制,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发现这堂课不仅对学生的意义深远,对我的意义也很大,我相信对授课教师也是如此。当一堂课把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连生源素质并不理想的学生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样的课堂是实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的课堂。当一堂课上完,学生的思维活动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活力,课堂生成精彩纷呈,我想这样的课应该是堂好课了。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相长原来是这样的,学生真实的学习所结出的思维之果、成长之果如此美妙动人。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对真实的学习要明确它的内涵。在我看来提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的命题,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接受教师课堂的满堂灌,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被禁锢在教师的教学和对教育的理解中。
人民网2015年7月13日发表的赵婀娜、朱可然的文章《课堂与生活,距离再近些》中对什么是“真实的学习”这一概念做了个简单的定义。文章认为“真实的学习”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鼓励学生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索、思考和讨论,并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现实问题相融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上我是赞成对学生“真实的学习”这样定义的,但也还是有些疑问,定义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一词究竟是指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考试练习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是前者,在新课程改革有一个进入新阶段的当口,如果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那这样的“真实的学习”无疑是受教育者的福音,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努力的方向,只是这样真实的学习的结果验证非常困难。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小学学生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以及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倍加呵护让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现实生活非常有限,由此在学校所开展的真实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对受教育者的观察,以雄辩的事实、科学的依据来表明学校的教育成果显著,学生在课堂上实施了真实的学习。反之,如果评价学生的机制不改变,依然用练习考试中会解题,能拿高分作为衡量学生质量的标准,那所谓的真实的学习就有可能成为教师将公开课和常态课分离,平时常态课拼命灌输,而公开课想方设法作秀的两张皮现象。
这些年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为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做了大量的探索。从各级各类的教学公开课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们对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一些课,只满足于表面的喧哗、手段的多样,整堂课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看过去,模式很时尚,学生很兴奋,但是,当一堂课上完之后,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没有因此提高。甚至,有一些课连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都没有弄清楚,有一些课堂情境的设置脱离教学目标,牛头不对马嘴。整个课堂教学,是为了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为了热闹而表演。就拿小组合作来说,也是为了表面的合作形式而合作,浅显的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也动辄拿来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花架子十足。还有的课,教师始终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把完整的教科书对着考纲将其解构成若干条知识点,依然是满堂灌,课堂画知识点,让学生背知识点,然后考试考知识点。课堂所学的理论,和现实几乎脱钩,没有说服力,无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能力。
听过一节高二的《感受文化影响》的思想政治课,授课老师的课堂导入设置了一个某女士超短裙被某男士割破,中、美、日、泰等国女士的不同反应的情景,让学生猜猜多国女士的反应,在学生的猜测中老师用PPT做了讲解,她说中国女士的反应是回手一个耳光、美国女士会请律师、日本女士深鞠躬道歉、泰国人妖会说“别介意都是男人”……该场景所问问题和回答都是教师自己杜撰的(可能选自网络段子),现场听到人妖什么的时候,学生也哄堂大笑。
那节课从表面上看很热闹,授课教师还让学生分别代表中国、日本、美国三方来分析所代表国女士反应产生的原因。而学生的分析不过是到讲台上读教师自己预先制作好的课件上的内容。比如中方是因为中国应试教育导致国民素质低下;日方是从因为日本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导致日本妇女的行为;而美方则是受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维护个人权益已经成为行为准则。
学生讲完后,授课教师再次强化了中国和日本文化的差异并从中日女士的不同反应中提出要提高我国国民文化素养国家该怎么做,公民个人该怎么做(明显是在训练学生的政治学科答题思维)。接着播放了一个代表中国形象的大熊猫在国外种种不文明行为的公益广告,引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情景创设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依然是围绕知识点展开,从个人层面、国家层面谈文化影响,与学生实际无关,也就没有说服力。教师列举的各国女性的反应只能是个别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这样为了情景创设无论从科学性还是教育性上都不妥,不仅降低对中华文明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整堂课听下来,授课教师不停地问“怎么样”,但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基本上都是老师自问自答。这样的课堂,视频、课件、音乐、学生自主的活动都成了摆设,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成长。可以说,这样的课堂上,真实的学习没有发生。
上好一堂课是每一个期待专业成长的教师内心都渴望的。该教师已经很用心很努力去设计这堂课,试图贴近学生、启发学生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情景选择、情景设置没有贴近学生实际,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有效性不足;没有把握住思想政治课特有的德育功能,没有考虑到教学情景设置的教育意义;没有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预设的内容太多,连学生回答的内容都由教师包办,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且课堂设问平淡,对学情研究不够透彻,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是欲望。好的课堂设问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应该反思:“在我的课堂上、在我的教学里,学生真实的学习,究竟发生了吗?” 曾经听过一堂计算机的课:教师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与机器人对话,整个对话过程中课堂非常愉悦。在结束情境体验转为思考时,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学生问了机器人些口语化程度高的问题,比如“你爱吃蛋糕吗?”结果从未吃过蛋糕的机器人顿时弱智,回答说“你的问题太深奥”,反之对逻辑性强,科学度高的问题则难不倒机器人。教师启发学生在与机器人对话体验中思考:为什么机器人有些问题答得好有些问题答不好?哪类问题答得好,哪类问题答不好。接着教师展示了世博会上日本机器人下棋和猜拳的精彩镜头,问学生“为什么机器人总赢?机器人的灵魂是什么?”同时教师拿出个小机器人现场演示,这是款会行走的机器人,当有物品挡住它的路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反击,像蝎子般蜇人。后来教师用计算机修改了其攻击的程序,结果机器人在行走中遇到路障不再攻击,而是后退改变方向。在一系列的分工合作和学习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悟出“程序是机器人的灵魂,而程序是由人类设计的”的道理,不仅增强对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类自身创造力的认识。如此有趣的课,难怪学生爱上。
也曾经从政治教师的角度观摩了一堂课语文课,内容是学习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听这堂课的过程,我真的是“惊喜连连”,我为自己在没有看课文,仅仅是从课堂上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对话中,对文章作者写作的深意就领悟了大概而惊喜;为年轻教师在处理这堂课时“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将“情感价值观”目标置在“知识”、“能力”目标之上感到惊喜;也为课堂上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而惊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者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整堂课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师生一同对课文在“旅馆”一词意义的解析,在布置课堂任务时,授课老师特别强调希望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师:他有没有找到“旅店”?
生:有。
师:这是什么样的旅店?
生:原先他想寻找现实的旅店,后来他更注重寻找心灵的旅店。
师:现实的旅店在车里,心灵的旅店又从哪里来的?
生:别人对他的冷漠、对他的抢劫和暴力使他的心情一下子很失落,他需要心灵的栖息地调整心态。他发现自己一直寻找的东西不是别人能够给他的,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师:文章中的主人翁还有没有能力前行?从哪里可以说明?
绝大部分学生说:“有!课文中他从单纯的新奇――遭受打击――寻找旅店――心情豁然开朗。”
师:一出门就遇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是你,你还想继续旅行吗?
绝大部分学生说:“想!”
师:为什么?
生:18岁的心灵比较脆弱,一遇到打击,就会想到回家。但回家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生:这个世界给了他希望,也给了他成长。
师:成长、成熟与单纯地停留在阴暗面中有什么不同?
生:有了生活的目标、有了力量、有了希望、有了动力……
师:你们说的这些东西都在哪里?
生:在观念中。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回家、找旅店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我很高兴同学都愿意迎接挑战,把“旅店”和“家”都当作人生的“中转站”和“加油站”,调整疲惫,继续远行。同学们,在课的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不管你们将面临怎样的人生路,都要乐观以对。不要被社会上的阴暗面所控制,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发现这堂课不仅对学生的意义深远,对我的意义也很大,我相信对授课教师也是如此。当一堂课把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连生源素质并不理想的学生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样的课堂是实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的课堂。当一堂课上完,学生的思维活动如雨后春笋充满生机活力,课堂生成精彩纷呈,我想这样的课应该是堂好课了。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相长原来是这样的,学生真实的学习所结出的思维之果、成长之果如此美妙动人。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