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消逝中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设计


  2018年11月2日,官方公布了重庆万州区22路公交坠江事件视频,视频显示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因错过站未能下车,与正在驾驶公交车的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公交车的驾驶员冉某。冉某遭遇攻击后,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15人坠亡。自重庆公交坠江事故发生后至今短短的20多天内,袭击司机的案件仍在不断发生。据《新闻周刊》统计,媒体公开报道的乘客恶性干扰驾驶员的事件就多达十余起。
  对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角度


  1.乘客刘某:刘某因错过站未能下车,强行要求停车,这一行为体现了当下公众对公共规则漠视的状况。而其要求未能得到满足便谩骂和行为攻击司机,这一行为导致了公交车坠江,事件折射出公民文明素养缺乏和公共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刘某冲动的结果是全车人随之坠亡,而这不善自控的性情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在涉及到公众安全的时刻,要保持克制和理智。
  立意示例:无视公共规则,公民文明素质缺乏,情绪欠理智
  2.司机冉某:司机在驾驶公交车的途中与乘客发生矛盾冲突,为了个人荣辱不顾全车乘客安危,与撒泼乘客进行争吵互殴,致使公交坠江。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规定,缺乏必备的职业素养。作为司机应将行车安全和乘客生命置于首位,冉某行为反映出其法规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薄弱。在行驶过程中如遇乘客恶性干扰,司机要保持冷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车报警,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勿因一时冲动导致车辆失控造成悲剧。
  立意示例:职业素养欠缺,公共安全意识缺乏,责任感不强
  3.其他乘客:在公交车内发生乘客与司机的争吵行为时,车内其他乘客没有及时制止,而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冷漠态度对待。正是因为有人不讲规则,破坏社会秩序,其他旁观者不管不顾,冷眼旁观,而这些社会的冷漠与纵容,最后常常带来惨重代价。
  立意示例:集体沉默换来集体沉没,不做冷漠的看客
  4.相关部门:对于层出不穷的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规则的行为,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应予以具体定性与惩治完善。对于已造成严重后果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破坏行为都应实施具体的惩罚条例,以保障公众安全。悲剧发生后,此类乘客恶性干扰驾驶员的事件仍在发生,单纯靠提高公众文明素养的道德约束已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应该寻求更有效的保障司机安全的机制。
  立意示例: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司机防干扰机制

学生待升格文


  烟雾朦胧——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评论 陈超
  浪,拍打着江的两岸。长江一如既往地展现他壮阔的美丽。这份美丽有些许的冰冷。就在不久前,这条美丽的大江,吞噬了15条鲜活的生命。
  10月28日,因乘客错过站台,情绪激动,便与司机发生争执,悲剧,便在桥上发生了。
  这一则新闻一被爆出便引发了热议,即使事故的后果许多人已知晓,但悲剧,并没有停止。在事故发生20天以来,仅被报道的类似消息,便有近二十起。这意味着,这件事并不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社会上的一块阴影,一块我们之前并未触碰,了解的阴影。
  先来谈谈处在舆论中心的女乘客。她因为自己打算下的站台被取消,从而与司机“争论”,从而导致司机分心,以致公交车坠江。类似事件的起因也多为如此,很多人可能现在认为,自己很冷静,不可能会这样干。但我想,如果这位乘客知道事情后果的话,也不会这样干。这个世界上,太多事后诸葛亮了。
  如果说,这位乘客是酿成事故的火,则司机便是作为燃料的柴。如果司机能够心平气和与乘客解释,倘若司机可靠近停车的话,事故的烟便不会生成。
  其余的乘客也不是无辜的,他们的沉默,也促成了他们的沉没,面对发生在自己面前的事故,没有人担心全车人的安危,没有人站出来制止,他们都只关心自己的安全。
  火,干柴,无风的天气,这必然会引发烟雾,这股烟雾正在弥漫开,大雾荡天,风城烟雨……
  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法,只要三样条件缺少一样,悲剧便不会发生,我们不应做木柴,做事考虑后果,我们不应做火,遇事要冷静,我们应做风,吹散这一股烟雾,每人都有责任。
  山城烟云雾朦胧,何处有风?

升格建议


  本文意在用隐喻的意象来探究“坠江”事件发生原因,以“火”喻指女乘客情绪失控下不理智的怒火,以“干柴”喻指司机抛弃职责与乘客互殴的行为,以“无风的天气”喻指其他乘客冷漠沉默的态度,这起因怒气之火而“燃”起的事故,遇上助燃的干柴,加上无风的天气无疑加速了祸端的发生,悲剧的产生形成人们心头的一片阴影,以烟雾的笼罩暗示阴影低沉。但文章喻指不够明了,分论点不够清晰,应以更明确的方式出现在文章显要位置,如设置三個分论点小标题。

学生作文


  1如果没有如果——论国民文明素质与安全意识 何祉晨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自10月28日发生以来热度便不断上涨,真相的曝光在引起人们无限惋惜与悲哀的同时也给人们敲起安全警钟,公交车防护隔离栏,司机培训与体检……人们集思广益,无数值得讨论的解决措施纷涌而至。
  然而乘客恶性干扰驾驶员事件仍在不断发生,那么事件的背后原因值得沉思:这真的仅仅是因为没有隔离栏或司机并未普遍接受过训练吗?
  或许在事故发生以前解决措施已经实施,就真的可以让悲剧变成烙在弄事者心头的永久故事,可是生硬的措施与规则是永远赶不上悲剧切入点的变化的,我们谁都不敢保证在任何一个别的方面就不会因一时冲动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理至易明,国民的文明素质与安全意识才是问题的“纵火犯”。   如果人们在动粗之前能真正思考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案——就如公交车坐过站这点鸡毛蒜皮还真是令人难以相信是十几人丧命的原因;如果人们在看到他人无理取闹而构成生命的安全隐患时,能及时上前阻止;如果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袖手旁观和一时冲动的严重后果;如果人们能为自己与亲人的生命多考虑一丝一毫。
  如果任何一个如果都发生就不再有悲剧与痛惜,可惜世间真的没有如果。
  只有我们真正抓住了“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才能不想如果。
  2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件有感 王越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多少人早已习惯冷眼看待一切,只求自保,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都害怕自己受人骗,利益冒受损失,卷入纠纷中,所以总是保持着和他人的距离,在别人有困难时也不伸出援助之手,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保全自己,殊不知,最终带来的,只会是自我的毁灭。
  “重庆坠江案件”已在网上发酵许日,并持续升温中,社会各界也同样对此事给予了强烈的关注。车上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大打出手,但车上乘客却无动于衷,冷眼相待,他们本以为这样是对自我最好的保护,然而,最终结果是全车人的丧生悲剧。个人和社会,是连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可以独立存活,人类从早期演变到现在,靠的不就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吗,我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毫无困难,我们也需要他人的帮助,人多力量大,同样的,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伸出援助之手,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人类才有可能以更长久的姿态走向未来。
  让我们从内心认识到,多关心身边的人,参与进去,社会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共同影響的结果。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关怀,少一份路过。社会固然有黑暗,但大多数仍是光明,我们要为了小片的黑暗而放弃大片的光明吗?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在冷漠中,令人深思。
  3乘客“冷眼”折射出的“看客心理” 张舒宇
  11月2日,官方公布的重庆万州公交坠江视频,与许多人猜测的一样,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车辆事故,而是一个人为的悲剧: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导致车辆失控,最终车辆急转弯冲破护栏坠江,十五条人命瞬间消逝。
  十几条人命里,一个情绪失控的乘客和一个不理智的司机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剩下的十三个乘客让人痛惜的同时,也让人反思:在女乘客辱骂司机的那五分钟里,如果在争吵时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在互殴时有一个人静忙拉住那个女乘客,或许就能阻止这一起惨案的发生。
  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理,鲁迅曾直言:“中国曾不乏看客群体,他们能专心致志地看砍头,尖利残忍地嘲笑孔乙己,冷漠厌烦地听林嫂诉苦。”这种国民劣根性过去存在,现在依旧是根深蒂固。
  那些沉默的看客,你说古迹上的留言墙与我无关,选择坐视不管,留下斑驳的墙体。那些沉默的看客,你说茶卡盐湖里的垃圾与我无关,选择熟视无睹,留下脏损的湖景。那些沉默的看客,你说街市中的疑似人贩与我无关,选择冷眼旁观,留下哭泣的失孤家庭。那些沉默的看客,你说公交上的争吵与我无关,选择集体沉默,留下葬身江底的尸骨。
  这些都是旁大的看客群体,正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个人一旦成了群体的一员,他们所作所为就不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要道德约束的一面。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可以独善其身的。
其他文献
微雨江南。  漫步在冗长的雨巷,雨水濡湿了我三秋的情怀。傍晚时分,行人不多,只听见岸边草木伸展枝叶的声响。桥下大小船上都早早地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走过一个转角,一座颇有旧式风格的大院出现在我眼前。院前“曲园”这两个墨色的草体字,有一种让人心生敬意的庄严的气息。两旁的木门上斑驳着淡褪的朱红,诉说着时光
期刊
刺骨的清香。  昨夜还在思索着。六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的指尖流逝,彷徨、迷茫夹杂在一起,欣喜、遗憾融合为一体。  前几日与爸妈一起走过老街,糖炒栗子的雾气扑面而来,是糯糯的、故乡的味道。记忆中狭窄湿润的小巷,泛着星星的颜色。走走停停的孩子们多是陌生面孔。稍稍驻足,映入眼帘的是新鲜的繁华。想再尝一口糯米糍巴,当意识到原本熟络的方言被生疏代替,原来我是来自异乡的归客。  期待着看到屋前的枣树枝叶繁茂,却
期刊
一  高,是生我的,母亲的姓氏。  滈,是养我的,河流的名字。  母亲生在滈河边,姓高。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滈河旁安家,立业。二  “滈,水边高。”  幼时和母亲去滈河玩水时。我问她河名叫什么的时候。她这么教我。  “水边高——”  “滈——”  年幼的我唤它,第一次,它回我以轻柔的流水。  滈河从村庄的正中央穿过,小村的日常用水、洗衣都靠滈河供给。前些天我们回去看望长辈时,还看到有人在河边浣衣。  
期刊
宋康王1舍人2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3,妻密遗4凭书,谬5其辞曰:其雨霪霪,河大水深,日出当心6。既而7,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8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霪霪,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9。俄而凭乃自杀。  妻阴腐其衣10。王与之登台,逐自投台11下,左右揽12之,衣不中手而死13。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
期刊
睁眸,荒芜之地兴许喧嚣繁华,闭目,红颜或已枯骨成沙。  ——题记  如坐上了一辆火车,在太阳东升西落中穿梭在幽暗的隧道,耳畔是车轮驶于铁轨的轰鸣,乘客在不同的站台上了又下,朝起富有青春活力的少年,暮时便已垂垂老矣。时光匆匆,毫不留情。那无数的罅隙过往,只得回首遥望了。  捧着一杯清茶坐在窗前,惊讶地发现多了一棵生机盎然的榕树,光顺着叶片洒下,垂须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清闲自在。  原来是小树长大了,我
期刊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一年间,总会不时与余光中的《绝色》相遇,而每每念着余先生用全世界的美丽来衬托的无法翻译的“第三种绝色”,我想到的不是笑靥如花的美人,而是梅花——我仿佛看见雪中月下美人一样雅洁的一树梅,雪色清冷,月色皎洁,而梅出尘绝俗,又有带着春意的温柔。  这也算不得唐突美人,明初高启的《咏梅》诗里便有“月明林下美人来”之语。在山寒水瘦、天地荒寂的冬天,
期刊
中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活跃在文坛的人物远没有盛唐文士的气势与自信,但他们更冷静,对政治有自己的思考,对社会充满中兴的希望。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文人莫过于“韩柳元白”了,而其中对文坛和社会都作出巨大贡献的当属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翻开常识性的书籍,可以看到韩愈一般被冠以“文学家”“政治家”的名号。说他是文学家,因为他发起和领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一
期刊
人說执念会似灵魂羽化,你信吗?我不。一、犹如故人归  京九的四月携着柳絮悄然而至,九涯并不齐整的长发在风中微掩了脸。日暮中光映着她的眼眸,那时我便知这是我永生不遇的海。这是十年前,我初遇那深海里的少女。  京九是个被雪眷顾的小镇,冬季以外的日子里,人们大都在沉闷的空气里把玩着无味的生活。我却很喜这沉寂,因而祭祖均是年年到场。镇子几乎是没有些朝气的,孩童早已离开这三季荒凉的镇子,除却九涯。镇子里的人
期刊
路之于我,或许并不是一个容易明晰的定义。它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影子般的存在,忙碌时被疏忽,闲暇时也轮不到它来排遣我的孤独。它是现实可有可无的调味品,却在浪漫与遐想里熠熠生辉。只是我这样一个无趣的人,关于它,在记忆中留存的也不过是些微薄的细枝末节而已。  譬如新铺柏油路令人沉醉的异香,譬如城市里令人迷惘的错综复杂的路网,譬如名不副实的花园路。  花园路其实称不上是一条路,它的光荣、梦想与衰败都仅限于我
期刊
月光下的树影斑驳了多久的时间,  白裙子的女孩路过了多少次这街,  夕阳下我多少次回望着你的眼,  你有过多少遗憾总是苍茫了爱恋。  匆匆,我想起了朱佩弦的文字,想起了14年唱遍大街小巷的那首歌,想起来那本被高中生捧在怀里偷偷读的小说,想起了在匆匆岁月里我们看过的那场感人电影……  细思慢品步履匆匆,梦中不知何时方醒。  荧幕上的故事,终究落下帷幕。陈寻看着画面中似火娇艳的方茴微笑着,匆匆那年,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