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迎佛骨韩昌黎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活跃在文坛的人物远没有盛唐文士的气势与自信,但他们更冷静,对政治有自己的思考,对社会充满中兴的希望。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文人莫过于“韩柳元白”了,而其中对文坛和社会都作出巨大贡献的当属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翻开常识性的书籍,可以看到韩愈一般被冠以“文学家”“政治家”的名号。说他是文学家,因为他发起和领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一改当时的浮糜文风;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维护儒家思想,反对佛老、忠君爱国。
  韩愈三岁父母双亡,长兄抚养其长大,韩愈天资聪颖,七岁即通经史,但十二岁长兄去世,大嫂独立支撑全家,日子异常清苦,他迫切希望走上仕途,为君王效力,同时也扭转家庭的困顿局面。可是对于韩愈这样的贫家子弟来说,事情未必会像希望的那样顺利。德宗贞元二年,十九岁的韩愈离家赴长安,期待一舉中第,但事实却比希望残酷,名落孙山三次之后,终于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得中进士。这次成功也算他运气好,德宗启用了古文改革先驱陆贽主持此次考试,录取了不在花团锦簇的文章上下功夫,而是追求文章实用性的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在骈文当道的时候,韩愈深深意识到古文的重要性,他要恢复传统的文风和写作方法,并以此重证散文的价值。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一方面是为了扭转文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复古道”,力排佛老,恢复儒家思想在文学领域乃至一切社会思想领域中的正统地位。
  唐代中期,唐宪宗任用贤能、勤于政务,表面上看去中兴在望,随着政事逐渐安稳,宪宗有些小骄傲了,开始追求享受,不仅如此,他还学习秦皇汉武,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以求长长久久地做皇帝。这样一来,神仙佛道一类受到了重视,名义上是儒释道并重,而实际上释和道的地位远远超越了儒,佛教尤盛,僧侣地位优越,享有许多特权。“上行下效”,皇帝喜欢的当然会受到大臣们的极力追捧。此时韩愈因跟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在京中任职,他向来反对佛道,痛恨僧侣和方士,看到因此而得势的小人耀武扬威、欺压百姓,看到很多有地位的人因服食丹药而殒命等,愈加气愤。
  韩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生,是封建正统思想的维护者。他反对佛老是因为对佛的供奉和采药炼丹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而托佛求福在他看来更是痴心妄想。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宦官到凤翔法门寺,把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迎入宫,供奉三日,又送到长安城内各个寺院轮流供奉。于是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王公大臣、普通百姓奔走相庆,纷纷前去瞻札施舍,有的甚至因此而倾家荡产。没有财产可以施舍的穷苦百姓只能遵从僧人的教导,用苦行来表示礼佛的诚心,烧去头发、灼烧手指……,以求能供奉佛骨。看着寺院里人山人海,韩愈痛心不已,他和自己的学生张籍商讨上书劝谏之事。
  德宗时,韩愈就因劝谏吃了大亏,被贬至广东做县令,只因他上书请求废止“宫市”。我们都读过白居易的《卖炭翁》,辛苦烧出来的炭就在宫市上被宫人用陈旧的绢帛换走,这种行径无异于强取豪夺。韩愈看不过,毫不犹豫上书,却流落岭南数载。这一次,面对学生家人的劝阻,韩愈不惧粉身碎骨,犯天颜、批龙鳞,毅然写出了《论佛骨表》,奉予宪宗。
  文章没有华词丽藻,也没有铺排夸张,用的就是他所倡导的古文体式与风格,有理有据、鞭辟入里。开篇即言佛教未传入之时,国泰民安,国君高寿,三皇五帝、商汤、周文武都在举例之列,借以说明佛教与天下太平无丝毫关系。接下来对比说明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动乱相继而出,汉明帝诚心礼佛,可在位仅仅十八年,其后祸乱不休,福运不再。南朝时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礼佛更加虔诚,可事与愿违,在位时间与寿命都不长久,由此可见,越是对佛敬奉的君主越没有好下场。
  说完狠话之后,文章又回归平和,但仍旧针对现实,例数佛教蛊惑人心、伤风败俗、危害百姓、挥霍国家资财的种种罪恶。以唐高祖对佛教“则议除之”的历史与唐宪宗违背祖宗遗教,迎奉佛骨带来危害的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佛不足事”,事佛有害。韩愈高度评价除佛之议,觉得是“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时弊”,并明确表示对停止除佛的不满。然后表扬唐宪宗即位之初,实行高祖遗志,“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但现在不仅没有实行诏令,反而放纵佛教蔓延扩展,使它盛行。“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这句在文中起承接、关锁作用,文意一大转折,前面从正面立论,用作下文的对比。下文叙唐宪宗迎奉佛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从反面劝谏唐宪宗停止迎奉佛骨之举,委婉地替宪宗开脱,有意说他“不惑于佛”,迎佛骨只是迁就众人贪乐之心。
  其实,韩愈深知唐宪宗为佛教虚妄所迷。从称颂唐宪宗“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到为之推诿责任,足见作者上表时期盼唐宪宗接受诤谏和之前被贬事后小心翼翼的心理。“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不想触怒唐宪宗,又想制止供奉佛骨,只能把迎奉佛骨造成恶果的责任推给“百姓愚冥”,虽然是作者“上智下愚”观点的流露,但更是一种策略。百姓以皇帝“真心事佛”,因而出现狂热、怪异情况:“焚顶烧指、解衣散钱、弃其业次,甚至断臂脔身”“自朝至暮”。“百十为群”“老少奔波”。百姓之狂热,韩愈认为其实在是“伤风败俗,传笑四方”。
  最后又从传承角度进行分析,佛祖本是外国人,不通中国言语,不懂中原礼仪,如果活着来拜访,以礼相待即可,接见过后赐其礼物出境。但现在一节死去多年之人的朽骨竟然被迎进皇宫大内。孔夫子都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才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支撑,恳请皇帝让人把这污秽之物投入水火,借此断绝天下痴人的妄想,这才是圣君的作为啊!如果佛祖有灵,真的降下灾祸,我一人承担,无怨无悔。
  韩愈此文言辞恳切、分析透彻,说理力道十足,举例个个贴切。但宪宗看到怒不可遏,如此狂妄指责君主,竟然还咒君主短命,坚决要处死韩愈,幸得裴度等人力保,宪宗免了韩愈的死罪,将其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外的潮州做刺史,韩愈叹口气写下了千古名篇《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然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岭南贬官生涯。   韩愈的论说文在其散文中所占比重很大,成就也很高,这一篇奏表,是韩愈文采和人格还有追求的完美体现。
  论佛骨表

  1.武则天时期,不仅自己尊奉佛教,礼敬高僧,而且还以帝王的影响力建寺造像、支持译经,从而推动了唐代佛教的兴盛发展。
  2.佛教在唐朝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对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想构成威胁,还成了很多人逃避徭役、赋税的手段。还有官员利用佛教发财,王维的弟弟王缙曾在德宗时期担任宰相,他组织了一批五台山的和尚,到各地郡县讲经说法,赚取钱财,这宰相的生意头脑还是可以的!

  3.普通人崇佛也就算了,但是皇帝唐宪宗也崇信佛教。

  4.唐宪宗要把凤翔法门寺内的佛骨迎接到宫中,上行下效,全民参佛。

  5.唐朝是一个出产狂人的时代,前有李白,后有杜甫。刚刚做上京官的韩愈,心血来潮,想纠正一下社会上的不良之风,于是就写了那篇《师说》:你们这些狂人不要再狂!结果,韩愈成了京城里公认最狂的人!不过,对于韩愈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6.接下来,韩愈做的事情才叫惊天动地!在举国一片念佛声中,韩愈站了出来。他说:“据微臣精心研究发现:从东汉明帝以来,好佛的皇帝大多是短命的。短!命!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在位比较长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可是死得也太难看——被叛将侯景饿死在台城。所以呢,皇上保重龙体,还是不要信佛了!”

  7.憲宗看到这里,气得手抖肝颤,把韩愈的奏疏丢给大臣们,非要杀了韩愈。好不容易当一回皇帝,却遇到这样的臣子,简直生无可恋!宰相裴度、崔群大概是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为韩愈说情,最后,还是在朝廷大臣们的劝谏下,免除了死罪,将韩愈贬到潮州当刺史。
其他文献
一根平凡普通的细线,交织穿梭在衣缝间,也穿起了我们的幸福。  外婆兴许是隹惯了出门见院的老房子,被父母接过来后极不情愿,只能每天独守着一座空荡荡的房子,听不见池边的鸭声,闻不到树叶的飒响,围绕在耳旁的,只有那冗杂烦躁的车嚣声。  母亲忙于自己的工作,回到家后,仍不得消停,只得每天一股脑儿扎到厨房里,面对着的,是刺鼻的浓烟和那一成不变的柴米油盐。忙过一阵子,当一家人都围坐在桌前,她才得以解下围裙,一
期刊
有一些人流星般划过天际,生命的终点提前到来。短暂的生命,留下无限感伤  我十八年的生命中,那些人留下灿烂的烟火,又悄然离去。匆匆地,没留给我长大的时间。  十七岁的哥哥因车祸意外离世,没有任何准备,就这样离我而去。年幼的我以为,自己会记他一辈子,可时间流逝,我渐渐不再想起他,连他的模样,都模糊了。  现在,我对哥哥的记忆只剩下几年前爷爷过生日的那次。客厅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我和姐姐聊得正
期刊
从敦煌行车到嘉峪关花费了我们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从烈日当空,到夜色浓重,空调冷气不敌酷暑,只有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我们一直在沙漠中穿行。  作为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江浙人,第一次见到沙漠,心中难免激动不已。车子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近处是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远处偶有起伏的沙丘,天空也是漫天黄沙。天与地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只是孤单单的黄色。公路一直延伸向那黄色的深处。是西北的风沙大笔一挥,使方圆百里不
期刊
在中国古代,自西周而始,明代而终,少男少女长到一定的年岁,都要举行寓意已经长大成人的仪式,谓之曰“成人礼”。成人礼有“冠礼”与“笄礼”之别: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进入成人行列,其姿其态,宛若泅水者将头颅浮出水面那般,被族群发现并接纳,之后便可娶妻生子;女子則在年满十五岁时行“笄礼”,预示自此以后,就可以离开家族,外嫁别家。  男子是否成人,要看其所戴的帽子;女子是否成人,则要以发髻来分辨。
期刊
微雨江南。  漫步在冗长的雨巷,雨水濡湿了我三秋的情怀。傍晚时分,行人不多,只听见岸边草木伸展枝叶的声响。桥下大小船上都早早地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走过一个转角,一座颇有旧式风格的大院出现在我眼前。院前“曲园”这两个墨色的草体字,有一种让人心生敬意的庄严的气息。两旁的木门上斑驳着淡褪的朱红,诉说着时光
期刊
刺骨的清香。  昨夜还在思索着。六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的指尖流逝,彷徨、迷茫夹杂在一起,欣喜、遗憾融合为一体。  前几日与爸妈一起走过老街,糖炒栗子的雾气扑面而来,是糯糯的、故乡的味道。记忆中狭窄湿润的小巷,泛着星星的颜色。走走停停的孩子们多是陌生面孔。稍稍驻足,映入眼帘的是新鲜的繁华。想再尝一口糯米糍巴,当意识到原本熟络的方言被生疏代替,原来我是来自异乡的归客。  期待着看到屋前的枣树枝叶繁茂,却
期刊
一  高,是生我的,母亲的姓氏。  滈,是养我的,河流的名字。  母亲生在滈河边,姓高。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滈河旁安家,立业。二  “滈,水边高。”  幼时和母亲去滈河玩水时。我问她河名叫什么的时候。她这么教我。  “水边高——”  “滈——”  年幼的我唤它,第一次,它回我以轻柔的流水。  滈河从村庄的正中央穿过,小村的日常用水、洗衣都靠滈河供给。前些天我们回去看望长辈时,还看到有人在河边浣衣。  
期刊
宋康王1舍人2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3,妻密遗4凭书,谬5其辞曰:其雨霪霪,河大水深,日出当心6。既而7,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8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霪霪,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9。俄而凭乃自杀。  妻阴腐其衣10。王与之登台,逐自投台11下,左右揽12之,衣不中手而死13。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
期刊
睁眸,荒芜之地兴许喧嚣繁华,闭目,红颜或已枯骨成沙。  ——题记  如坐上了一辆火车,在太阳东升西落中穿梭在幽暗的隧道,耳畔是车轮驶于铁轨的轰鸣,乘客在不同的站台上了又下,朝起富有青春活力的少年,暮时便已垂垂老矣。时光匆匆,毫不留情。那无数的罅隙过往,只得回首遥望了。  捧着一杯清茶坐在窗前,惊讶地发现多了一棵生机盎然的榕树,光顺着叶片洒下,垂须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清闲自在。  原来是小树长大了,我
期刊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一年间,总会不时与余光中的《绝色》相遇,而每每念着余先生用全世界的美丽来衬托的无法翻译的“第三种绝色”,我想到的不是笑靥如花的美人,而是梅花——我仿佛看见雪中月下美人一样雅洁的一树梅,雪色清冷,月色皎洁,而梅出尘绝俗,又有带着春意的温柔。  这也算不得唐突美人,明初高启的《咏梅》诗里便有“月明林下美人来”之语。在山寒水瘦、天地荒寂的冬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