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科技领域不断前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就是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就是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迎合素质教育大潮。那么,历史教学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在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呢?我认为,历史教学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能为“科教兴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笔者仅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一点体会。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能够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讲“张衡和地动仪”这一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表状、结构,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
  “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评价的体验。所以,只有对现有资料的观点、结论善于怀疑,才能有创新。“义理有疑,则濯支旧见以来新意。”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要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
  发散思维在创造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创造。中学历史教材(特别是新编的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如:教材中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可以列举史学界三种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进行不同的评价,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以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的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采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数值为3.1416,取得了光辉成就。他从研究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逐步增加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使其与圆周合体。如果缺乏关于多边形的丰富想象力,这割圆术是无法提出的。其次,应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景,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如:在讲授“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香港回归祖国后,将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你们有什么想法?50年后,中国将变成怎样的情形,你们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充分展开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
  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理念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历史。事实上,大量的历史课堂由于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更加主动了。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教学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学校还是各级教学竞赛总是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隐含在情境中的历史知识。“情境创设”在中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呈现
期刊
山珍海味虽然美味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它只能满足富贵之人的奢侈虚荣心。如今人们吃的东西,应该把健康和营养摆在首位。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不健康食品,甚至是垃圾食品,我们需要有所鉴别、选而食之,这样我们才会健康长寿。    一、四大长寿菜    1、海带。干海带含水分28.5%、灰分17%、粗纤维21.2%、氮0.71%、蛋白质4.81%、脂肪1.2%、戊聚糖8.82%,还含大叶藻素、半乳糖、阿拉伯糖
期刊
一、何谓非地带性    地带性现象是符合一定的分布规律的现象。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属于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的因素,叫做非地带性因素。它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    二、非地带性因素有哪些?    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
期刊
物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显示:注重科学,提供学习方式多样化。现行物理教学中有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随堂探究演示实验近20个。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内涵,探索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提供平台。本文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演示实验为例,谈谈一些肤浅的做法。    一、学情分析    前几章,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期刊
一、现代家庭灯饰    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家用电器更新,还有就是家具的更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精神文化水平也要求随之增长。有很多家庭购房多年了,想重新装修一下自己的住房。这时,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的房子都是建房时把电力线管埋设好了的,如果这时我们要装修一下灯饰的话,就需要把墙体破坏重新埋设管道。能不能不破坏原来的线路而达到一样的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在政治教学中利用“愉快教学法”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若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做到乐教。“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学习优秀者不偏爱,对学习落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教师应当紧紧围绕创新教学,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增强学习效果,促进智力发展
期刊
目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初中地理学科也使用了新课程标准的教材。面对地理新教材和新课标,有的初中地理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新教材难教啊!”的确,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的确就会“很难教”,不但教师课堂工作量大,学生学习费劲,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往往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研究新旧地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法及学法指导,不难看出,它们分
期刊
信息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意识。自主、合作是未来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支点,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有赖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改变当前政治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局面。创造生动活泼、积
期刊
1917年在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