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形态以及教学标准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与优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信息化专业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微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 微时代 高中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前言:微时代主要载体具体体现在微博、微信等信息化軟件,它实现了信息迷你化与扁平化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给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全新挑战。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微时代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微概念被有效提出,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推进了微时代的到来。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说,微载体在促进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微博、微信、微课等系列为载体,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具有显著的教学功能和优势。首先,因为微载体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具有迷你化与扁平化特点,因此,合理应用微载体能够丰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便于学生拓展学习。同时,微载体在现代高中生生活领域应用比较普遍,容易受到高中生推崇和欢迎。可见,微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对此必须加强思想重视。
二、微时代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探究
(一) 利用微载体,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的前提基础,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通行证。因此,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需要合理借助微载体,加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对信息在敏感度和判断力方面获得良好的能力素养。例如,微博作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技术产物,将其合理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有效丰富课程资源。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以微博为载体,确定某一社会话题,如“交大实验室爆炸事件,”之后,引导学生对该话题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经过以及最终呈现的结果,自主搜集信息,并在课堂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与讨论。让学生在微博的支撑下,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对事物做出更加正准确的判断。例如,教师在围绕“信息获取”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合理利用微博,组织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就“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起因,事件发展以及后续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统计。之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创新出一个信息量更加丰富的信息载体。让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懂得信息发掘与处理的重要意义。
(二)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
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需要合理利用微载体,对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微信的教育功能和优势。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发掘与整合。之后,将相关课程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整理并统一到数据库当中。然后教师将相关课程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课程信息,针对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素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学习效率更加显著。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对课程素材难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等级,分层推送课程信息。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进行微信自动回复信息体系编辑,模拟一些信息化软件的自动回复功能体系,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回复,从而实现学习困惑和难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学生学习实效。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的群功能,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讲解。例如,教师在进“IP地址及管理 ”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微信的功能,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利用微信群与学生之间围绕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和互动,从而有效拓展信息技术教学渠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占据重要组成。因此,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合理利用微载体,为学生创建创新性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创新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想,以及实践技能的全面训练与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视频、微信等为载体,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创新学习与发展要求。首先,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微课视频,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内涵加深理解与感悟。例如,教师在围绕“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需要将此部分内容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内容,自主设计创新项目。比如说,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合作的方式设计和制作微电影。而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向学生提供适合高中生借鉴和学习的微电影制作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效培养。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将信息技术领域安全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思想理念有效地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准确的思想观认知,并且在今后的使用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使用规章体制,保障信息安全。例如,教会可以借助于微信或者微博,将“信息安全”相关内容和素材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加深理解与感悟。
结论:综上,对高中生来讲,信息技术是一门重点学科,学好信息技术,对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实现高中生全能型信息化素质培养,为其在今后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信息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令莉.浅谈微时代下如何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252-253.
[2] 叶巧蕊.微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53.
[3] 于欢,韩文峰,兰碧莹.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7(09):34-36.
【关键词】 微时代 高中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前言:微时代主要载体具体体现在微博、微信等信息化軟件,它实现了信息迷你化与扁平化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给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全新挑战。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微时代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微概念被有效提出,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推进了微时代的到来。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说,微载体在促进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微博、微信、微课等系列为载体,在信息技术课程领域具有显著的教学功能和优势。首先,因为微载体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具有迷你化与扁平化特点,因此,合理应用微载体能够丰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便于学生拓展学习。同时,微载体在现代高中生生活领域应用比较普遍,容易受到高中生推崇和欢迎。可见,微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对此必须加强思想重视。
二、微时代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探究
(一) 利用微载体,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的前提基础,也是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通行证。因此,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需要合理借助微载体,加强学生信息意识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对信息在敏感度和判断力方面获得良好的能力素养。例如,微博作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技术产物,将其合理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上,能够有效丰富课程资源。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以微博为载体,确定某一社会话题,如“交大实验室爆炸事件,”之后,引导学生对该话题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经过以及最终呈现的结果,自主搜集信息,并在课堂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与讨论。让学生在微博的支撑下,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对事物做出更加正准确的判断。例如,教师在围绕“信息获取”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合理利用微博,组织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就“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起因,事件发展以及后续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统计。之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创新出一个信息量更加丰富的信息载体。让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懂得信息发掘与处理的重要意义。
(二)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
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需要合理利用微载体,对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微信的教育功能和优势。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发掘与整合。之后,将相关课程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整理并统一到数据库当中。然后教师将相关课程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课程信息,针对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素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学习效率更加显著。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对课程素材难度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学生学习等级,分层推送课程信息。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进行微信自动回复信息体系编辑,模拟一些信息化软件的自动回复功能体系,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回复,从而实现学习困惑和难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学生学习实效。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的群功能,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讲解。例如,教师在进“IP地址及管理 ”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微信的功能,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利用微信群与学生之间围绕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和互动,从而有效拓展信息技术教学渠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占据重要组成。因此,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合理利用微载体,为学生创建创新性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创新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想,以及实践技能的全面训练与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视频、微信等为载体,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创新学习与发展要求。首先,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微课视频,构建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内涵加深理解与感悟。例如,教师在围绕“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需要将此部分内容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内容,自主设计创新项目。比如说,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合作的方式设计和制作微电影。而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向学生提供适合高中生借鉴和学习的微电影制作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 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效培养。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将信息技术领域安全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思想理念有效地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准确的思想观认知,并且在今后的使用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使用规章体制,保障信息安全。例如,教会可以借助于微信或者微博,将“信息安全”相关内容和素材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加深理解与感悟。
结论:综上,对高中生来讲,信息技术是一门重点学科,学好信息技术,对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微载体,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实现高中生全能型信息化素质培养,为其在今后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信息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令莉.浅谈微时代下如何促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252-253.
[2] 叶巧蕊.微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53.
[3] 于欢,韩文峰,兰碧莹.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7(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