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2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伦理学家万俊人在“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谈“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反过来,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公平。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说,让公民尽可能公平地分享,或者尽可能普遍地去分享一种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幸福,这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欲望从来没有一个终点,他不知道巡回地安排他的欲望和他的追求
什么是幸福?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解释,“幸福”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语。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当然也是一种对生活价值的评价。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心理欲望是相辅相成的,人是所有生物中最奇怪的一个动物,人的欲望从来没有一个终点,他不知道巡回地安排他的欲望和他的追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什么东西都没有人的欲望大。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种满足了的欲望立刻就会转化成新的欲望的动因。我爷爷告诉我,我小时候有一毛病,吃饭的时候喜欢把饭堆得像小山一样,实际上我只能吃尖尖的那部分,结果我爷爷奶奶老要吃我剩下来的饭。我就是希望桌子上所有人的饭都没有我的多,这就是小孩的欲望,这是人的欲望的原始表现。
人们的欲望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不是我们自己不想停止它,而是欲望是一个永动机,停不下来。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欲望实际上有五大层次,你就是当了领袖,也还想长生不老。任何新鲜、新奇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人欲望的对象,因而都可能把这种对象作为自己追求幸福的目标。每一个人的欲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对满足欲求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幸福观念不可能一致。
不过幸福还是可以分享的,还是有共同的感觉的。从社会或从人际的角度看,幸福是一种可以观察、可以评价的状态。有的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但在旁人看来就不一定。比如我们经常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找了一个很一般的丈夫。你不在其中可能感受不到幸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漂亮姑娘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但是外人和旁观者可以观察。
因此幸福可以从社会层面和人际层面相互比较,正是由于有这种人际比较,才有幸福感受和体验的不同。反过来我们也拥有对痛苦和不幸的感受体现,所以我们人类才会组成社会,以社会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一个人单独地生活。我们人类比其他动物优越在在什么地方?我们是知情义的,有意识感情。现在社会上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孤独、冷漠,所谓冷漠就是大家都觉得反正不关我的事就不管所谓糊涂,就是大家对很多最清晰最简单的社会事实失去了判断能力,不知道是好是坏,这是我们社会最可怕的事。
但是,我们对幸福的评价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我们必须要清楚道德是可以评价的,这个评价标准在什么地方?在于整个社会的生活状态,从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到人们的福利待遇。西方人有一个对“幸福”很好的感受,就是生活是称心如意的,无需为生活的基本要素焦虑,就是说我今天不用想着明天有没有米下锅,后天还有没有煤气等等,我的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都是可以的。
一个人的克制力,一个人的调整生活的能力与他的生活经历是成正比的
比知道什么是幸福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创造幸福,怎么去追求幸福。谈幸福容易,过幸福生活难。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是开放的,幸福是个流动的概念,所以创造也不能停止。
如何创造幸福,实际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常常把创造幸福和幸福本身混淆起来,幸福是一个目的,然而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去实现它,那这个目的的意义等于零。有人则把手段当作是目的,譬如说钱是实现幸福最基本的一种价值符号,问题是你怎么赚钱,怎么赚更多的钱。在追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挣钱的过程实际上是很痛苦的过程。有时候幸福和不幸,快乐和痛苦是没有界限的,因为痛苦的创造实际上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但是,不经历过不行,人不能坐在那里等。生活中有很多种幸运,幸运可以转化为幸福,但是你不能把幸运看成幸福。幸运就跟赌博一样,你可能赢,可能输,而且大部分时候是输,你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赌博的方式上,你必须找到一个持久恒定的而且是有效理性的方式。所以创造幸福,第一你要理性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并且能够成就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方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创造幸福过程中的痛苦和艰难不可忍受,其实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按照哈佛大学历年来最高的学费,然后再按照读到毕业的最长年限来计算,留了一笔钱给自己的孩子,其他的钱一分不给,这就是外国父母的做法。人到中年,开始接近晚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幸福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回忆。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你就会幸福,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创造,你的回忆就会很苍白。现在有的人非常暴躁,就是因为过去的生活越简单,老年的生活就越单调,越单调就越急躁,尤其是在70岁左右那段时间。
所以一个人的克制力,一个人的调整生活的能力与他的生活经历是成正比的。经历了痛苦,经历了严寒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经历了痛苦才知道快乐、幸福感受的珍贵。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心理落差越大,人们记忆越深刻。
过去我们社会最痛苦的是做不成蛋糕,或者蛋糕做不大,现在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没有分好
幸福不能独享,享受幸福是现代人特别是我们现在中国人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我们社会最痛苦的是做不成蛋糕,或者蛋糕做不大,就是不会创造幸福。现在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没有分好,不知道怎么分享这个蛋糕。有些人撑死,有些人吃不完,丢到马路上,另外一些人吃不饱。最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做好了,忘记吃了,结果被邻居拿走了。现在美国人就在吃我们的蛋糕,美国人消费是用中国的钱,这是我们中国人现在最痛苦的事情。
我到芬兰去访问的时候,约好了2点钟芬兰的文化部长接见我,但是到了2点就只有一个小姑娘在倒茶,后来倒茶的女孩说她就是芬兰的文化部长,让我很吃惊。后来跟我同去的朋友告诉我,她是2000年的芬兰小姐。我说参加选美的小姐怎么能当文化部长呢,太不严肃了。他说万老师你不了解芬兰,芬兰最珍贵的不是当官。他说我们政府总统、总理和三分之二的部长全是女的,男的不干,连国防部长都是女的。我说这是为什么呢?他说你知道我们芬兰人最高的价值是什么吗?我不知道,他说“阳光”。因为芬兰在北极,一年超过6个月的冬天,所以芬兰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那么大的国家才几百万人,开车到邻居家要十几分钟,到了大冬天根本开不了车,所以,很多芬兰人是被憋死的。你天天坐在家里怎么过日子?所以,芬兰人对阳光的渴求是最高的,芬兰的男人都在马路边上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喝啤酒、晒太阳,把管理国家的大事交给女人处理。
幸福需要分享。分享有两个好处,就社会的角度来说,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反过来,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公平。比如说社会的资源分享,小部分人垄断,多数人沾不到边,这就很麻烦。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说,让公民尽可能公平地分享,或者尽可能普遍地去分享一种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幸福,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际幸福是有比较指数的,封建社会的农民为什么造反?因为他觉得被这个社会抛弃了,与其让你抛弃我,不如让我抛弃你。如果社会抛弃了民众,那么民众会反过来抛弃社会,而革命就会发生。经济学家有一个指数,如果基尼系数超过0.45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进入不稳定的状态,如果超过0.6社会就处于动乱状态。基尼系数超过0.6就说明这个社会极度不公平,有一部分社会公民必定要起来抛弃这个社会,抛弃这个政府,甚至这个国家。
我们找到了把蛋糕做大的办法,现在的问题是学会怎样分蛋糕,政府作为分蛋糕的应该有这样的立场一一拿最后一份。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政治学家罗尔斯提出了“纯粹的程序正义”,就是分配怎么达到最公平?最好的方法是让分蛋糕的人拿最后一份,他如果分得不公平他就拿最小的一份。所以,他为了自己拿得跟第一个人的一样,他一定要用线拉,用尺子量,分得非常匀称。政府必须要以人民为本,人民是本,政府是用。也就是说人民的幸福是根本目的,政府是人们实现这个目的、达到这个目的的工具、手段和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
(摘编自共识网)
讲者简介
万俊人,生于1958年。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著名伦理学家。
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反过来,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公平。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说,让公民尽可能公平地分享,或者尽可能普遍地去分享一种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幸福,这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欲望从来没有一个终点,他不知道巡回地安排他的欲望和他的追求
什么是幸福?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解释,“幸福”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语。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当然也是一种对生活价值的评价。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心理欲望是相辅相成的,人是所有生物中最奇怪的一个动物,人的欲望从来没有一个终点,他不知道巡回地安排他的欲望和他的追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什么东西都没有人的欲望大。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种满足了的欲望立刻就会转化成新的欲望的动因。我爷爷告诉我,我小时候有一毛病,吃饭的时候喜欢把饭堆得像小山一样,实际上我只能吃尖尖的那部分,结果我爷爷奶奶老要吃我剩下来的饭。我就是希望桌子上所有人的饭都没有我的多,这就是小孩的欲望,这是人的欲望的原始表现。
人们的欲望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不是我们自己不想停止它,而是欲望是一个永动机,停不下来。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欲望实际上有五大层次,你就是当了领袖,也还想长生不老。任何新鲜、新奇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人欲望的对象,因而都可能把这种对象作为自己追求幸福的目标。每一个人的欲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对满足欲求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幸福观念不可能一致。
不过幸福还是可以分享的,还是有共同的感觉的。从社会或从人际的角度看,幸福是一种可以观察、可以评价的状态。有的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但在旁人看来就不一定。比如我们经常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找了一个很一般的丈夫。你不在其中可能感受不到幸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漂亮姑娘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但是外人和旁观者可以观察。
因此幸福可以从社会层面和人际层面相互比较,正是由于有这种人际比较,才有幸福感受和体验的不同。反过来我们也拥有对痛苦和不幸的感受体现,所以我们人类才会组成社会,以社会的方式生活,而不是一个人单独地生活。我们人类比其他动物优越在在什么地方?我们是知情义的,有意识感情。现在社会上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孤独、冷漠,所谓冷漠就是大家都觉得反正不关我的事就不管所谓糊涂,就是大家对很多最清晰最简单的社会事实失去了判断能力,不知道是好是坏,这是我们社会最可怕的事。
但是,我们对幸福的评价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我们必须要清楚道德是可以评价的,这个评价标准在什么地方?在于整个社会的生活状态,从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到人们的福利待遇。西方人有一个对“幸福”很好的感受,就是生活是称心如意的,无需为生活的基本要素焦虑,就是说我今天不用想着明天有没有米下锅,后天还有没有煤气等等,我的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都是可以的。
一个人的克制力,一个人的调整生活的能力与他的生活经历是成正比的
比知道什么是幸福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创造幸福,怎么去追求幸福。谈幸福容易,过幸福生活难。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是开放的,幸福是个流动的概念,所以创造也不能停止。
如何创造幸福,实际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常常把创造幸福和幸福本身混淆起来,幸福是一个目的,然而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去实现它,那这个目的的意义等于零。有人则把手段当作是目的,譬如说钱是实现幸福最基本的一种价值符号,问题是你怎么赚钱,怎么赚更多的钱。在追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挣钱的过程实际上是很痛苦的过程。有时候幸福和不幸,快乐和痛苦是没有界限的,因为痛苦的创造实际上是为了快乐和幸福。但是,不经历过不行,人不能坐在那里等。生活中有很多种幸运,幸运可以转化为幸福,但是你不能把幸运看成幸福。幸运就跟赌博一样,你可能赢,可能输,而且大部分时候是输,你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赌博的方式上,你必须找到一个持久恒定的而且是有效理性的方式。所以创造幸福,第一你要理性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并且能够成就自己事业和生活的方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创造幸福过程中的痛苦和艰难不可忍受,其实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按照哈佛大学历年来最高的学费,然后再按照读到毕业的最长年限来计算,留了一笔钱给自己的孩子,其他的钱一分不给,这就是外国父母的做法。人到中年,开始接近晚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幸福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回忆。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你就会幸福,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创造,你的回忆就会很苍白。现在有的人非常暴躁,就是因为过去的生活越简单,老年的生活就越单调,越单调就越急躁,尤其是在70岁左右那段时间。
所以一个人的克制力,一个人的调整生活的能力与他的生活经历是成正比的。经历了痛苦,经历了严寒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经历了痛苦才知道快乐、幸福感受的珍贵。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心理落差越大,人们记忆越深刻。
过去我们社会最痛苦的是做不成蛋糕,或者蛋糕做不大,现在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没有分好
幸福不能独享,享受幸福是现代人特别是我们现在中国人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我们社会最痛苦的是做不成蛋糕,或者蛋糕做不大,就是不会创造幸福。现在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没有分好,不知道怎么分享这个蛋糕。有些人撑死,有些人吃不完,丢到马路上,另外一些人吃不饱。最最痛苦的是蛋糕做大了,做好了,忘记吃了,结果被邻居拿走了。现在美国人就在吃我们的蛋糕,美国人消费是用中国的钱,这是我们中国人现在最痛苦的事情。
我到芬兰去访问的时候,约好了2点钟芬兰的文化部长接见我,但是到了2点就只有一个小姑娘在倒茶,后来倒茶的女孩说她就是芬兰的文化部长,让我很吃惊。后来跟我同去的朋友告诉我,她是2000年的芬兰小姐。我说参加选美的小姐怎么能当文化部长呢,太不严肃了。他说万老师你不了解芬兰,芬兰最珍贵的不是当官。他说我们政府总统、总理和三分之二的部长全是女的,男的不干,连国防部长都是女的。我说这是为什么呢?他说你知道我们芬兰人最高的价值是什么吗?我不知道,他说“阳光”。因为芬兰在北极,一年超过6个月的冬天,所以芬兰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那么大的国家才几百万人,开车到邻居家要十几分钟,到了大冬天根本开不了车,所以,很多芬兰人是被憋死的。你天天坐在家里怎么过日子?所以,芬兰人对阳光的渴求是最高的,芬兰的男人都在马路边上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喝啤酒、晒太阳,把管理国家的大事交给女人处理。
幸福需要分享。分享有两个好处,就社会的角度来说,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反过来,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公平。比如说社会的资源分享,小部分人垄断,多数人沾不到边,这就很麻烦。所以,从社会的角度上说,让公民尽可能公平地分享,或者尽可能普遍地去分享一种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幸福,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际幸福是有比较指数的,封建社会的农民为什么造反?因为他觉得被这个社会抛弃了,与其让你抛弃我,不如让我抛弃你。如果社会抛弃了民众,那么民众会反过来抛弃社会,而革命就会发生。经济学家有一个指数,如果基尼系数超过0.45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进入不稳定的状态,如果超过0.6社会就处于动乱状态。基尼系数超过0.6就说明这个社会极度不公平,有一部分社会公民必定要起来抛弃这个社会,抛弃这个政府,甚至这个国家。
我们找到了把蛋糕做大的办法,现在的问题是学会怎样分蛋糕,政府作为分蛋糕的应该有这样的立场一一拿最后一份。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政治学家罗尔斯提出了“纯粹的程序正义”,就是分配怎么达到最公平?最好的方法是让分蛋糕的人拿最后一份,他如果分得不公平他就拿最小的一份。所以,他为了自己拿得跟第一个人的一样,他一定要用线拉,用尺子量,分得非常匀称。政府必须要以人民为本,人民是本,政府是用。也就是说人民的幸福是根本目的,政府是人们实现这个目的、达到这个目的的工具、手段和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
(摘编自共识网)
讲者简介
万俊人,生于1958年。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著名伦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