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教育战线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集中教育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優越性,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和政治任务。
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不仅是党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事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教育扶贫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式,但是从来没有缺席和停顿。
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中,教育扶贫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不足、能力不够,教育扶贫能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和群众树立现代化理念,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促进个人发展,带动家庭脱贫,拔掉穷根。所以,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深镌刻在贫困学生的心中。只有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自身的奋斗打破贫困的局面,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教育扶贫还具有先导性作用。贫困群众脱贫意愿不强、动力不足,是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问题,教育扶贫能帮助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富脑袋”来推动“富口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贫困家庭看到脱贫和发展的希望,只有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关键阶段,教育战线必须牢牢抓住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两个“牛鼻子”,助力脱贫,必须充分利用好“在线教育”这一新工具,推动致富。
首先,要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教育首先要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学上,要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解决好全覆盖的问题,进一步扩展资助范围,将只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不管是住校还是不住校,都纳入资助范围之中,确保实现贫困地区的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要开展“控辍保学”专项治理,对排查出的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到校,对确实存在困难、难以及时返校的,要“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的举措,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相关内容;要出台奖补政策,大力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从教,鼓励退休优秀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支教。
其二,要推进职业教育强技能。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对于贫困劳动力来说,技多不压身。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不仅能帮助自己实现脱贫,还有机会走向致富。要拓展职业教育培训范围,从单一的送教下乡、短期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向更为系统的全日制学校人才培养、东西部合作办学、全行业全产业在职培训等拓展。要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发挥其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培训针对性,对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家政服务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丰富职业教育培训形式,推动乡村基层或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实用技术培训的技术下乡,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探索搭建“校企村镇”合作机制,鼓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等,开展企业岗前技能培训、学徒制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为贫困地区引入优质校企合作资源。
同时,要共享教育资源促合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让许多学生适应了“网课”这一授课形式,不少教师从“人民教师”华丽转身为“网课主播”,也让远程支教成为教育扶贫的一条重要支柱。加快贫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东部地区教育强省的老师与贫困地区教师建立起教案共享、信息互通的长效服务机制,将最新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当地教师,帮助当地教师更好开展教学,不能只当作疫情防控时期的权宜之举,更要当作未来教育改革常抓不懈的方向。要通过在线教育让贫困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针对贫困地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紧缺问题,要注重利用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填补相关课程空白。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摆脱贫困,不仅要和物质贫困告别,更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扶贫,就是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造血”功能,筑牢基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不仅是党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事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教育扶贫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形式,但是从来没有缺席和停顿。
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中,教育扶贫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不足、能力不够,教育扶贫能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和群众树立现代化理念,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促进个人发展,带动家庭脱贫,拔掉穷根。所以,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深镌刻在贫困学生的心中。只有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自身的奋斗打破贫困的局面,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教育扶贫还具有先导性作用。贫困群众脱贫意愿不强、动力不足,是脱贫攻坚面临的最大问题,教育扶贫能帮助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富脑袋”来推动“富口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为贫困家庭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贫困家庭看到脱贫和发展的希望,只有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才能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关键阶段,教育战线必须牢牢抓住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两个“牛鼻子”,助力脱贫,必须充分利用好“在线教育”这一新工具,推动致富。
首先,要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教育首先要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学上,要建立有效的资助体系,解决好全覆盖的问题,进一步扩展资助范围,将只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不管是住校还是不住校,都纳入资助范围之中,确保实现贫困地区的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要开展“控辍保学”专项治理,对排查出的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到校,对确实存在困难、难以及时返校的,要“因人施策”,制定个性化的举措,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相关内容;要出台奖补政策,大力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从教,鼓励退休优秀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支教。
其二,要推进职业教育强技能。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对于贫困劳动力来说,技多不压身。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不仅能帮助自己实现脱贫,还有机会走向致富。要拓展职业教育培训范围,从单一的送教下乡、短期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向更为系统的全日制学校人才培养、东西部合作办学、全行业全产业在职培训等拓展。要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发挥其作用,提高职业教育培训针对性,对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和贫困人口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家政服务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丰富职业教育培训形式,推动乡村基层或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实用技术培训的技术下乡,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探索搭建“校企村镇”合作机制,鼓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等,开展企业岗前技能培训、学徒制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为贫困地区引入优质校企合作资源。
同时,要共享教育资源促合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让许多学生适应了“网课”这一授课形式,不少教师从“人民教师”华丽转身为“网课主播”,也让远程支教成为教育扶贫的一条重要支柱。加快贫困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让东部地区教育强省的老师与贫困地区教师建立起教案共享、信息互通的长效服务机制,将最新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当地教师,帮助当地教师更好开展教学,不能只当作疫情防控时期的权宜之举,更要当作未来教育改革常抓不懈的方向。要通过在线教育让贫困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针对贫困地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紧缺问题,要注重利用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填补相关课程空白。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摆脱贫困,不仅要和物质贫困告别,更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扶贫,就是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造血”功能,筑牢基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