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某网友发帖称目睹7名南京中学生在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此帖一出,引来多方热议。在许多网友轮番抨击孩子的素质问题的同时,也有人为之鸣不平:书包实在太重了,孩子们也太累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去年我行经某地,在那里的公交车上,年轻人争相为老人让座的情景,令我难忘。也许是当地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濡染,人们才颇具君子之风。而与之相对的是,在另一大都市的地铁和公交上,这种让座的场面稀缺如沙漠中的水。
书包沉重,是当前教育的弊端。中学生减负的话题喊了很久,但似乎收效不大。近读著名诗人于坚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章,感慨良多。他指出,当代教育是一种无德无心的教育,学生是不会对这种教育,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恩戴德。考试结束后,学生进入社会,而社会不是以分数线来运转的。如果一旦失去了答案,他们就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没有灵魂,没有独立见解,没有个人才能。如此滔滔滚滚的一群,对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麻烦。于坚先生的思考,绝不是杞人忧天。
由沉重的书包,竟然引申出“集体不让座”原因的讨论,教育的失败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公德的概念很虚,但它一定重过书包的重量。
北大招生:能否多为农村学生留一席
邵留生
2010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一出,就引发一片争议。2011年的推荐时间又到了,却有北京大学11名教授联合致信校长周其凤,建议改革北大本科招生制度,打破“唯高考分数论”,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
北大这一招生新说法一出,旋即再次引起关注,很多人都在质疑北大的招生政策:面试环节是不是对于农村孩子更不利?
11名教授在信中称,“在高考分数接近的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尤其是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将是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面对面的交谈,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包括他知识面的广窄”,可见,北大这一招生面试,要试的是考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但就综合素质而言,即使考察的只是简单的唱歌跳舞,农村考生就已经俯首称臣了,要是还加上考察其它综合素质,如知识面,农村考生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如此一来,这种制度又从何体现事实上的公平?
建立在教育不公平的事实上的面试,只能是另一种不公平,对处于占据教育资源劣势地位的农村考生来说,这种办法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农村考生想上北大,将比以前更难了!
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已经深深伤害了农村考生,这回“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能否多考虑考虑农村孩子的难处,能否还给他们一个真正公平的录取环境?
70000选票:学生想当官的瘾有多大
金坪
浙江杭州市区的一所小学总人数约1100人,新学期推选大队委员,学校开通网络投票,不想竟引爆了一场不亚于选秀的“刷票”大战,两天半的时间内,得票最多的一位竞选者竟有70000多票,是学校学生总人数的70倍,令人瞠目结舌。
前不久《法制晚报》做了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高达90%的小学生坦言想当班干部,希望‘从小做大官’”,如果把这一事件联系起来,不难看出,“疯狂网投”正是对“九成小学生坦言想当官”的最好注解。
如此超乎想象的票数,都是家长的“杰作”。谋个一官半职,这是成人世界的游戏,疯狂网投,直接投射出成人社会的影子。本来学生在学校里当官不算官,顶多说是培养学生成长,但大人们认准了一个理:当官就是好,当官有太多的好处。
疯狂网投,投出了大人的官瘾;70000选票,投射出的其实是大人们的官瘾。这实际上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校园现实版“官场现形记”。
也许,学校对学生干部的评选、学生干部的设置,有种种偏颇之处,但若将此种学生“想当官、抢官当”的现场,一味地置于拷问中国教育的天枰上,显然也有失公允。试想一下,当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为官而忙”的风气之中时,一个小学生竞选大队委员拉来70000张选票的“豪举”,又岂是学校就能解决得了的?
“规划”的艺术:让大学生用好“买”来的时间
陶短房
近来不时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出于这样和那样的考量,给大学在校生拟定了不少恢弘的规划,比如让他们利用在校时间学工、学农、走访某些地区、带薪实习等等,甚至连给重大活动当义工,也要“倡导积极参加”。
虽然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学时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比较长的,但一些非做不可的事(如英语考级)等,本已占用了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习时间,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得不从大二、大三起,就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做实习,在校学习尤其专业学习的时间,原本就已一减再减。
大学生的确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民生,问题是,这些“规划”都要刚性占用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继续切割本已所剩无几的专业学习时间。
另一个更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是,如今大学生都是自费就读,也就意味着这些时间,是他们用自己和家里的钱“买”来的,学生本人才该是这些时间的“主人”。一个普通家庭花那么多学费供孩子上大学,无非是指望4年之后,他们能凭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社会、民生的隔膜,这也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的通病,更非大学生的“专利”,采用一些方法去引导,也是理所当然,而接触社会和民生,原本就应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感触和体会的事情,类似这种硬性规定的“社会接触”,是否真能有想象中的效果,也还是一个疑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去年我行经某地,在那里的公交车上,年轻人争相为老人让座的情景,令我难忘。也许是当地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濡染,人们才颇具君子之风。而与之相对的是,在另一大都市的地铁和公交上,这种让座的场面稀缺如沙漠中的水。
书包沉重,是当前教育的弊端。中学生减负的话题喊了很久,但似乎收效不大。近读著名诗人于坚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章,感慨良多。他指出,当代教育是一种无德无心的教育,学生是不会对这种教育,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恩戴德。考试结束后,学生进入社会,而社会不是以分数线来运转的。如果一旦失去了答案,他们就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没有灵魂,没有独立见解,没有个人才能。如此滔滔滚滚的一群,对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很严重的麻烦。于坚先生的思考,绝不是杞人忧天。
由沉重的书包,竟然引申出“集体不让座”原因的讨论,教育的失败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公德的概念很虚,但它一定重过书包的重量。
北大招生:能否多为农村学生留一席
邵留生
2010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一出,就引发一片争议。2011年的推荐时间又到了,却有北京大学11名教授联合致信校长周其凤,建议改革北大本科招生制度,打破“唯高考分数论”,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
北大这一招生新说法一出,旋即再次引起关注,很多人都在质疑北大的招生政策:面试环节是不是对于农村孩子更不利?
11名教授在信中称,“在高考分数接近的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尤其是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将是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面对面的交谈,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包括他知识面的广窄”,可见,北大这一招生面试,要试的是考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但就综合素质而言,即使考察的只是简单的唱歌跳舞,农村考生就已经俯首称臣了,要是还加上考察其它综合素质,如知识面,农村考生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如此一来,这种制度又从何体现事实上的公平?
建立在教育不公平的事实上的面试,只能是另一种不公平,对处于占据教育资源劣势地位的农村考生来说,这种办法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农村考生想上北大,将比以前更难了!
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已经深深伤害了农村考生,这回“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能否多考虑考虑农村孩子的难处,能否还给他们一个真正公平的录取环境?
70000选票:学生想当官的瘾有多大
金坪
浙江杭州市区的一所小学总人数约1100人,新学期推选大队委员,学校开通网络投票,不想竟引爆了一场不亚于选秀的“刷票”大战,两天半的时间内,得票最多的一位竞选者竟有70000多票,是学校学生总人数的70倍,令人瞠目结舌。
前不久《法制晚报》做了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高达90%的小学生坦言想当班干部,希望‘从小做大官’”,如果把这一事件联系起来,不难看出,“疯狂网投”正是对“九成小学生坦言想当官”的最好注解。
如此超乎想象的票数,都是家长的“杰作”。谋个一官半职,这是成人世界的游戏,疯狂网投,直接投射出成人社会的影子。本来学生在学校里当官不算官,顶多说是培养学生成长,但大人们认准了一个理:当官就是好,当官有太多的好处。
疯狂网投,投出了大人的官瘾;70000选票,投射出的其实是大人们的官瘾。这实际上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校园现实版“官场现形记”。
也许,学校对学生干部的评选、学生干部的设置,有种种偏颇之处,但若将此种学生“想当官、抢官当”的现场,一味地置于拷问中国教育的天枰上,显然也有失公允。试想一下,当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为官而忙”的风气之中时,一个小学生竞选大队委员拉来70000张选票的“豪举”,又岂是学校就能解决得了的?
“规划”的艺术:让大学生用好“买”来的时间
陶短房
近来不时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出于这样和那样的考量,给大学在校生拟定了不少恢弘的规划,比如让他们利用在校时间学工、学农、走访某些地区、带薪实习等等,甚至连给重大活动当义工,也要“倡导积极参加”。
虽然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学时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比较长的,但一些非做不可的事(如英语考级)等,本已占用了相当一部分专业学习时间,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许多在校大学生,不得不从大二、大三起,就把相当多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做实习,在校学习尤其专业学习的时间,原本就已一减再减。
大学生的确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民生,问题是,这些“规划”都要刚性占用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继续切割本已所剩无几的专业学习时间。
另一个更需要认识到的问题是,如今大学生都是自费就读,也就意味着这些时间,是他们用自己和家里的钱“买”来的,学生本人才该是这些时间的“主人”。一个普通家庭花那么多学费供孩子上大学,无非是指望4年之后,他们能凭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社会、民生的隔膜,这也是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的通病,更非大学生的“专利”,采用一些方法去引导,也是理所当然,而接触社会和民生,原本就应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感触和体会的事情,类似这种硬性规定的“社会接触”,是否真能有想象中的效果,也还是一个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