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贴、敬、转、艾、热”5个字。
2.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背诵前3句,结合生活情境练习说话。
3. 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卡片猜一猜,感知传统节日
1. 看卡片猜节日:爸爸和爷爷在家门口贴春联--春节
奶奶和我坐在桂花树下赏月--中秋节
江上,一群人在赛龙舟--端午节
2. 学习课题。
这些节日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出示课题,指导读准词语“传统”。
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的意思: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世世代代都过得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贴春联、赏月、赛龙舟”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设计意图】猜一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看卡片来猜节日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创设了本课的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引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卡片认一认,进入传统节日
(一)初读课文,卡片助力识字
1.我们中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第31页,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2. 卡片贴一贴,分类巩固读:
翘舌音:传 舟
后鼻音:堂 统 郎 饼 赏 巷
(二)了解课文,卡片助力感知
1. 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再次读一读课文,圈出节日名称。
2. 指名答后随即出示詞卡,齐读,数一数,小结:这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
3. 这七个传统节日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出示每个节日的时间。
【设计意图】卡片设计成折叠状,向下即可翻出每个节日所对应的时间。这样学生就知道,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除清明节外,其他六个节日都按中国人自己的农历时间来过的。
三、卡片说一说,走进传统节日
(一)红红火火中国年
1.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什么节?板贴词卡“春节”
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观看视频小故事《年》,了解春节这一节日的由来。
2. 春节到了,你的心情怎样?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第1句话)
3. 学习“贴窗花”
(1)指名读,出示各种窗花,你最喜欢哪一种窗花?引导学生观察窗花,了解图案的内涵,知道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自己和家人的祝福。
(2)过年时,我们除了贴窗花,还会贴什么?小结:一双巧手,贴出美好的祝福,更贴出中国人的智慧!
4. 学习“放鞭炮”
(1)刚才我们从视频中知道,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吓跑,纷纷放起了鞭炮。
指导读“放鞭炮”
(2)鞭炮又叫“爆竹”,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 教师引读第一句话。
春节,你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
拓展:你能把这些事变成三个字,像课文里的句子一样吗?小组里说一说,并把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全班交流,卡片拼成句子:
春节到,人欢笑,
( ),( )。
【设计意图】从课文到生活,再进行仿编,这样就给学生搭好了学习支架,难度降低了,学习成果水到渠成。在此过程中,卡片成了载体,写写拼拼,课堂热闹而又有实效。
(二)热热闹闹元宵节:
1. 春节过后十五天,你知道是什么传统节日吗?这天你会做些什么?学习第2句。
2. 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了!图片“元宵”,读准音。
3. 吃完元宵,我们再去“看花灯”。
花灯可不是只有花的造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各种花灯。
4. 看花灯,猜灯谜(舟、团、宵)
“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热闹。
小视频:我们一起去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样闹元宵的。
小结引读: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这些习俗点亮了元宵节的夜空,齐读第2句话。
(三)春和景明清明节:
1. 春天里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是“清明节”。在这一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出示第3句,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2. 出示“祭”的甲骨文字形,学生观察,借助字形理解字义:左边是肉,右边是“又”(手),中间像祭桌。再出示祭祀、祭扫场景的图片帮助理解祭扫的意思。
3. 我们就这样用隆重的仪式来怀念逝去的亲人。心中不由的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生齐读。
4.我们还会在清明这一天做什么?远足、踏青,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和景明的清明节,和亲人一起融入大自然吧!读好本句话。
【设计意图】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空间,适当的延伸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卡片动一动,记住传统节日
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再到4月5日的清明节,这些节日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仅是一个日子,它伴随着我们中国人的美好祝福、带着祖祖辈辈的智慧,融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
1. 齐读1---3句。
2. 师生快板问答读。
师:什么到,人欢笑? 生: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
3. 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发现押韵的特点,读好韵脚。
用上快板,男女分读,大组接读。
【设计意图】采用快板这一传统说唱艺术,很好地体现了本课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方式简单,学生易学。
4. 填词卡(看板贴的词卡,填空读)。
5. 消词卡。指名逐句背诵,逐个摘掉词卡。全班背诵课文1—3句。
【设计意图】在前面熟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背诵,形式是多变的,受学生欢迎的。
五、卡片看一看,工工整整写汉字
学写5个生字
1.出示田字格卡片“贴、敬、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个字的共同特点。(这3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两部分的高低、宽窄基本一致。但左右要有穿插:“贴”的右边“占”稍靠上;“敬”右面的“苟”,草字头偏右,“句”偏左;“转”。“转”稍有点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书写。
2. 出示生字卡片“艾、热”,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注意点。(这2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艾”上部扁,下部长。“热”上部长,下部扁)。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练写,展示,评议。
1. 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贴、敬、转、艾、热”5个字。
2.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背诵前3句,结合生活情境练习说话。
3. 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卡片猜一猜,感知传统节日
1. 看卡片猜节日:爸爸和爷爷在家门口贴春联--春节
奶奶和我坐在桂花树下赏月--中秋节
江上,一群人在赛龙舟--端午节
2. 学习课题。
这些节日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出示课题,指导读准词语“传统”。
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的意思: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些世世代代都过得节日就是传统节日;“贴春联、赏月、赛龙舟”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的习俗就是“传统习俗”。
【设计意图】猜一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看卡片来猜节日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创设了本课的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引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卡片认一认,进入传统节日
(一)初读课文,卡片助力识字
1.我们中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翻到第31页,自己去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2. 卡片贴一贴,分类巩固读:
翘舌音:传 舟
后鼻音:堂 统 郎 饼 赏 巷
(二)了解课文,卡片助力感知
1. 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再次读一读课文,圈出节日名称。
2. 指名答后随即出示詞卡,齐读,数一数,小结:这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
3. 这七个传统节日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出示每个节日的时间。
【设计意图】卡片设计成折叠状,向下即可翻出每个节日所对应的时间。这样学生就知道,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除清明节外,其他六个节日都按中国人自己的农历时间来过的。
三、卡片说一说,走进传统节日
(一)红红火火中国年
1. 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什么节?板贴词卡“春节”
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观看视频小故事《年》,了解春节这一节日的由来。
2. 春节到了,你的心情怎样?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第1句话)
3. 学习“贴窗花”
(1)指名读,出示各种窗花,你最喜欢哪一种窗花?引导学生观察窗花,了解图案的内涵,知道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自己和家人的祝福。
(2)过年时,我们除了贴窗花,还会贴什么?小结:一双巧手,贴出美好的祝福,更贴出中国人的智慧!
4. 学习“放鞭炮”
(1)刚才我们从视频中知道,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吓跑,纷纷放起了鞭炮。
指导读“放鞭炮”
(2)鞭炮又叫“爆竹”,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 教师引读第一句话。
春节,你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
拓展:你能把这些事变成三个字,像课文里的句子一样吗?小组里说一说,并把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全班交流,卡片拼成句子:
春节到,人欢笑,
( ),( )。
【设计意图】从课文到生活,再进行仿编,这样就给学生搭好了学习支架,难度降低了,学习成果水到渠成。在此过程中,卡片成了载体,写写拼拼,课堂热闹而又有实效。
(二)热热闹闹元宵节:
1. 春节过后十五天,你知道是什么传统节日吗?这天你会做些什么?学习第2句。
2. 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了!图片“元宵”,读准音。
3. 吃完元宵,我们再去“看花灯”。
花灯可不是只有花的造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各种花灯。
4. 看花灯,猜灯谜(舟、团、宵)
“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热闹。
小视频:我们一起去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样闹元宵的。
小结引读:看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这些习俗点亮了元宵节的夜空,齐读第2句话。
(三)春和景明清明节:
1. 春天里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是“清明节”。在这一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出示第3句,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2. 出示“祭”的甲骨文字形,学生观察,借助字形理解字义:左边是肉,右边是“又”(手),中间像祭桌。再出示祭祀、祭扫场景的图片帮助理解祭扫的意思。
3. 我们就这样用隆重的仪式来怀念逝去的亲人。心中不由的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生齐读。
4.我们还会在清明这一天做什么?远足、踏青,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和景明的清明节,和亲人一起融入大自然吧!读好本句话。
【设计意图】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空间,适当的延伸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卡片动一动,记住传统节日
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再到4月5日的清明节,这些节日几千年传承下来,不仅仅是一个日子,它伴随着我们中国人的美好祝福、带着祖祖辈辈的智慧,融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
1. 齐读1---3句。
2. 师生快板问答读。
师:什么到,人欢笑? 生: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
3. 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发现押韵的特点,读好韵脚。
用上快板,男女分读,大组接读。
【设计意图】采用快板这一传统说唱艺术,很好地体现了本课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方式简单,学生易学。
4. 填词卡(看板贴的词卡,填空读)。
5. 消词卡。指名逐句背诵,逐个摘掉词卡。全班背诵课文1—3句。
【设计意图】在前面熟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背诵,形式是多变的,受学生欢迎的。
五、卡片看一看,工工整整写汉字
学写5个生字
1.出示田字格卡片“贴、敬、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个字的共同特点。(这3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两部分的高低、宽窄基本一致。但左右要有穿插:“贴”的右边“占”稍靠上;“敬”右面的“苟”,草字头偏右,“句”偏左;“转”。“转”稍有点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书写。
2. 出示生字卡片“艾、热”,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注意点。(这2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艾”上部扁,下部长。“热”上部长,下部扁)。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练写,展示,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