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必溶,字象先,晚明松江府华亭县人,诸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第十八代孙,晚明名士范允谦(字牧之)之子,著名戏曲作家、书画家范允临从侄。范必溶父亲早殁,由母亲陆氏抚育,成年后依附于从叔范允临,随范允临迁至苏州府吴县。因范允临推举,曾任范氏宗祠主奉,并整理、刊刻范仲淹《文正集》、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忠宣集》,协助范允临修范成大祠等。范必溶从叔范允临(1558-1641),字长倩,自号长白,范仲淹第十七代孙。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南京兵部主事、南京工部郎中、云南按察司佥事、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等职。
范必溶的生年,清代范宏金等编纂《范氏家乘》中有明确记载。《范氏家乘》右编卷一《监簿世系》载:“必溶,允谦子,字象先,明穆宗隆庆五年辛未三月十三日生,邑庠生,后援例入南雍。居松江,归吴,尝为义庄主奉,详《宗子传》。娶沈氏,仙居令虚与公女,合葬眠松山父莹,见《坟墓考》。二子能颖、能景。”(辽宁省图书馆藏本,第82a~82b页)据此可知范必溶生年为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
范必溶的卒年,则未见于史料记载。今从范必溶担任范氏宗祠主奉的时间,可推断其卒年的大致范围。《范氏家乘》左编卷四《宗子传》有《明太学生象先公传》:“(范必溶)为太学生,主祠事,统族先后共十八年。石湖向有文穆公祠,久为里人侵占,公力图兴复,构堂三楹于行春桥畔,设文穆像祀之,而以祖光禄、父孝廉配,前建碑亭,藏宋孝宗御书‘石湖’二字及文穆公手书《田园杂兴》石刻于内,左有天镜阁,皆其所创也。万历戊午居母忧,以太仆公孙必试摄祠事,必试随登贤书,与计偕,又以主奉笏泉公子必照摄祠事,相继统族凡两年,服阙后,祠事又公主之。”(第26a~26b页)
《范氏家乘》载范必溶主祠事“先后共十八年”,但没有明确记载时间起讫点。在范必溶之前,有两位宗子,范可陟万历三十五年主祠事,统族一年(第23a页);范弥章万历三十六年主祠事,统族一年(第24a~25a页);在范必溶之后,宗子为范必模,崇祯二年主祠事(第27a页)。范必溶主祠事,当从万历三十七年(1609)算起,至崇祯二年己巳(1629)止。这中间有两年范必溶居母忧,由他人主祠事,以此计算,范必溶主祠事正好十八年。
另外,范必溶曾重新装裱范仲淹《道服赞》真迹,陈继儒为题跋,曰:“范必溶秀才出文正、忠宣宋版集示余。余请之郡司理毛公孺初,捐俸梓,藏松之郡阁,天下士大夫得睹范氏一家言。至是必溶重装《道服赞》真迹,能护世宝,如护头目,不愧义泽子孙矣,是可重也。陈继儒谨题。”(《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三,【清】范能浚编集,薛正兴校点:《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6页)陈继儒题跋之后,又有姚士慎题跋,曰:“崇祯二年己巳春正,太常卿长水姚士慎、同弟进士士恒、文学士恪拜观于文正公十八世孙主奉必谟家支硎山之晖发堂。”(《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三,第1136~1137页)在陈继儒题跋时,范氏主奉为范必溶,而到崇祯二年春姚士慎题跋时,范氏主奉已易为范必谟。这与《范氏家乘》的记载相吻合。由此可推知,崇祯元年范必溶尚在世,则范必溶卒年,在崇祯元年以后。
范必溶殁后,陈继儒撰有《祭范象先太学》一文,为进一步推定范必溶的准确卒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著名山人、名士,屡被朝廷征辟,皆以疾辞。陈继儒负文名,《明史》卷二百九十八《陈继儒传》载:“王世贞亦雅重继儒,三吴名下士争欲得为师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31页)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陈征士继儒》说:“仲醇又能延招吴越间穷儒老宿隐约饥寒者,使之寻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琐言僻事,荟蕞成书,流传远迩。款启寡闻者,争购为枕中之秘。于是眉公之名,倾动寰宇。远而夷酋土司,咸丐其词章,近而酒楼茶馆,悉悬其画像,甚至穷乡小邑,鬻粔籹、市盐豉者胥被以眉公之名,无得免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37页)陈继儒于万历七年(1579)馆于范允临家,范必溶从陈继儒学,陈继儒以“门生”称之,如陈继儒尺牍《上郡司理毛公》载:“《文正集》,谨托门生范必溶以手订藏本送览。”(《陈眉公集》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380册,第176页)范必溶师事陈继儒,陈继儒对范必溶非常熟悉。陈继儒为范必溶作有《梅花楼记》《范象先赞》《书范象先壁》等,还为其父范允谦作《范牧之外传》。陳继儒《祭范象先太学》一文详细追述了范必溶的生平事迹:
呜呼,文正忠宣之裔凡五百年,而发于光禄公兄弟,光禄之后惟学宪长白公与兄耳。……赖长白悯其孝且贤,……举为义庄主奉。而兄不以此自润,且不欲屑屑苟且,负叔氏恩。修忠烈祠,修石湖文穆公祠,以长白公增助义田五百亩建学宪祠,又曾托余请之孺初毛公刻《文正集》,刻《忠宣集》。……兄欲修范氏谱,刻《石湖集》,未就。长郎君未冠婚,未成立,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而兄未及与汤饼之会。……故遣莲儿再拜而告之吾兄,行将为兄作传,以不寝死生弥留之托。(《陈眉公先生全集》卷四十六,《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本,第90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第2066~2067页)
陈继儒在祭文中说“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学宪”为“学政”的别称,指的是范允临,范允临曾担任云南学政。范允临有子范铉,范允临《贞孝妇屠氏小传》载:“余乙酉以尚书魁顺天乡试,戊子余友董玄宰与醉李屠思韦亦以尚书举顺天,其同门师则余同籍汪程君也。己丑上春官,玄宰则馆余冰清君邸舍,才五龄耳。”(《输寥馆集》卷四,《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01册,第304页)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范铉五岁,则范铉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范铉与妻与余同研席,时余子铉屠氏育有一子,范允临原配徐媛《悼冢孙文》载:“癸卯岁,旅白下。长倩奉使闽中,予亦得返吴中焉。便间与铉儿委禽,乃檇李右谕德渐山屠公女孙、孝廉思韦公季女也。未几,而娠将期,就馆。阿翁复有滇南校士之迁,泛江而归。抵家两浃旬,儿媳免身,得雄。是日作汤饼会,孙生也。”(《络纬吟》卷十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6册,第405页)则范铉子生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综上所述,无论是范允临子范铉,还是范允临孙(名未详),都生于万历年间,不可能是陈继儒祭文所谓“蓝田之胎”。
范允临晚年与继配仲氏育有一子,即范必英。汪琬《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中载:“(范允临)以崇祯十四年某月日卒于家,寿八十有四。配徐宜人,太仆少卿讳泰时女也,雅工于诗,偕公倡和甚伙,前公二十四年卒。继仲恭人,后十六年卒。男子子一,即简讨居也,初名云威,易必英,顺治十四年举人,以召试授今官。……公之卒也,简讨居年甫十一。”(《尧峰文钞》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第6a~8a页)“公之卒也,简讨居年甫十一”,范允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这年范必英才十一岁,按照古人计算年龄的惯例,则范必英生于崇祯四年(1631)。从这一出生年代来看,范必英正是陈继儒祭文所谓的“蓝田之胎”。
事实上,要判定范必溶的准确卒年,还需进一步确定范必英的出生月份。范必英殁后,清初韩菼作有《翰林院检讨范先生行状》,行状记载范必英“生于有明崇祯四年辛未五月初三日,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八月十三日,年六十有二”(《有怀堂文稿》卷十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45册,第574页)。陈继儒祭文说“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而兄未及与汤饼之会”,根据“十月怀胎”的一般规律,范必溶卒于范必英诞生前两月,即崇祯四年三月左右。
综上所述,范必溶生于隆庆五年,卒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571年至公元1631年,享年61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陈眉公年谱长编”(16BZW101)。
范必溶的生年,清代范宏金等编纂《范氏家乘》中有明确记载。《范氏家乘》右编卷一《监簿世系》载:“必溶,允谦子,字象先,明穆宗隆庆五年辛未三月十三日生,邑庠生,后援例入南雍。居松江,归吴,尝为义庄主奉,详《宗子传》。娶沈氏,仙居令虚与公女,合葬眠松山父莹,见《坟墓考》。二子能颖、能景。”(辽宁省图书馆藏本,第82a~82b页)据此可知范必溶生年为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
范必溶的卒年,则未见于史料记载。今从范必溶担任范氏宗祠主奉的时间,可推断其卒年的大致范围。《范氏家乘》左编卷四《宗子传》有《明太学生象先公传》:“(范必溶)为太学生,主祠事,统族先后共十八年。石湖向有文穆公祠,久为里人侵占,公力图兴复,构堂三楹于行春桥畔,设文穆像祀之,而以祖光禄、父孝廉配,前建碑亭,藏宋孝宗御书‘石湖’二字及文穆公手书《田园杂兴》石刻于内,左有天镜阁,皆其所创也。万历戊午居母忧,以太仆公孙必试摄祠事,必试随登贤书,与计偕,又以主奉笏泉公子必照摄祠事,相继统族凡两年,服阙后,祠事又公主之。”(第26a~26b页)
《范氏家乘》载范必溶主祠事“先后共十八年”,但没有明确记载时间起讫点。在范必溶之前,有两位宗子,范可陟万历三十五年主祠事,统族一年(第23a页);范弥章万历三十六年主祠事,统族一年(第24a~25a页);在范必溶之后,宗子为范必模,崇祯二年主祠事(第27a页)。范必溶主祠事,当从万历三十七年(1609)算起,至崇祯二年己巳(1629)止。这中间有两年范必溶居母忧,由他人主祠事,以此计算,范必溶主祠事正好十八年。
另外,范必溶曾重新装裱范仲淹《道服赞》真迹,陈继儒为题跋,曰:“范必溶秀才出文正、忠宣宋版集示余。余请之郡司理毛公孺初,捐俸梓,藏松之郡阁,天下士大夫得睹范氏一家言。至是必溶重装《道服赞》真迹,能护世宝,如护头目,不愧义泽子孙矣,是可重也。陈继儒谨题。”(《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三,【清】范能浚编集,薛正兴校点:《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6页)陈继儒题跋之后,又有姚士慎题跋,曰:“崇祯二年己巳春正,太常卿长水姚士慎、同弟进士士恒、文学士恪拜观于文正公十八世孙主奉必谟家支硎山之晖发堂。”(《范文正公集补编》卷三,第1136~1137页)在陈继儒题跋时,范氏主奉为范必溶,而到崇祯二年春姚士慎题跋时,范氏主奉已易为范必谟。这与《范氏家乘》的记载相吻合。由此可推知,崇祯元年范必溶尚在世,则范必溶卒年,在崇祯元年以后。
范必溶殁后,陈继儒撰有《祭范象先太学》一文,为进一步推定范必溶的准确卒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著名山人、名士,屡被朝廷征辟,皆以疾辞。陈继儒负文名,《明史》卷二百九十八《陈继儒传》载:“王世贞亦雅重继儒,三吴名下士争欲得为师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31页)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陈征士继儒》说:“仲醇又能延招吴越间穷儒老宿隐约饥寒者,使之寻章摘句,族分部居,刺取其琐言僻事,荟蕞成书,流传远迩。款启寡闻者,争购为枕中之秘。于是眉公之名,倾动寰宇。远而夷酋土司,咸丐其词章,近而酒楼茶馆,悉悬其画像,甚至穷乡小邑,鬻粔籹、市盐豉者胥被以眉公之名,无得免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37页)陈继儒于万历七年(1579)馆于范允临家,范必溶从陈继儒学,陈继儒以“门生”称之,如陈继儒尺牍《上郡司理毛公》载:“《文正集》,谨托门生范必溶以手订藏本送览。”(《陈眉公集》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380册,第176页)范必溶师事陈继儒,陈继儒对范必溶非常熟悉。陈继儒为范必溶作有《梅花楼记》《范象先赞》《书范象先壁》等,还为其父范允谦作《范牧之外传》。陳继儒《祭范象先太学》一文详细追述了范必溶的生平事迹:
呜呼,文正忠宣之裔凡五百年,而发于光禄公兄弟,光禄之后惟学宪长白公与兄耳。……赖长白悯其孝且贤,……举为义庄主奉。而兄不以此自润,且不欲屑屑苟且,负叔氏恩。修忠烈祠,修石湖文穆公祠,以长白公增助义田五百亩建学宪祠,又曾托余请之孺初毛公刻《文正集》,刻《忠宣集》。……兄欲修范氏谱,刻《石湖集》,未就。长郎君未冠婚,未成立,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而兄未及与汤饼之会。……故遣莲儿再拜而告之吾兄,行将为兄作传,以不寝死生弥留之托。(《陈眉公先生全集》卷四十六,《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本,第90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第2066~2067页)
陈继儒在祭文中说“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学宪”为“学政”的别称,指的是范允临,范允临曾担任云南学政。范允临有子范铉,范允临《贞孝妇屠氏小传》载:“余乙酉以尚书魁顺天乡试,戊子余友董玄宰与醉李屠思韦亦以尚书举顺天,其同门师则余同籍汪程君也。己丑上春官,玄宰则馆余冰清君邸舍,才五龄耳。”(《输寥馆集》卷四,《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01册,第304页)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范铉五岁,则范铉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范铉与妻与余同研席,时余子铉屠氏育有一子,范允临原配徐媛《悼冢孙文》载:“癸卯岁,旅白下。长倩奉使闽中,予亦得返吴中焉。便间与铉儿委禽,乃檇李右谕德渐山屠公女孙、孝廉思韦公季女也。未几,而娠将期,就馆。阿翁复有滇南校士之迁,泛江而归。抵家两浃旬,儿媳免身,得雄。是日作汤饼会,孙生也。”(《络纬吟》卷十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16册,第405页)则范铉子生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综上所述,无论是范允临子范铉,还是范允临孙(名未详),都生于万历年间,不可能是陈继儒祭文所谓“蓝田之胎”。
范允临晚年与继配仲氏育有一子,即范必英。汪琬《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中载:“(范允临)以崇祯十四年某月日卒于家,寿八十有四。配徐宜人,太仆少卿讳泰时女也,雅工于诗,偕公倡和甚伙,前公二十四年卒。继仲恭人,后十六年卒。男子子一,即简讨居也,初名云威,易必英,顺治十四年举人,以召试授今官。……公之卒也,简讨居年甫十一。”(《尧峰文钞》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第6a~8a页)“公之卒也,简讨居年甫十一”,范允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这年范必英才十一岁,按照古人计算年龄的惯例,则范必英生于崇祯四年(1631)。从这一出生年代来看,范必英正是陈继儒祭文所谓的“蓝田之胎”。
事实上,要判定范必溶的准确卒年,还需进一步确定范必英的出生月份。范必英殁后,清初韩菼作有《翰林院检讨范先生行状》,行状记载范必英“生于有明崇祯四年辛未五月初三日,卒于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八月十三日,年六十有二”(《有怀堂文稿》卷十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45册,第574页)。陈继儒祭文说“学宪蓝田之胎八月矣,行且得雄,而兄未及与汤饼之会”,根据“十月怀胎”的一般规律,范必溶卒于范必英诞生前两月,即崇祯四年三月左右。
综上所述,范必溶生于隆庆五年,卒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571年至公元1631年,享年61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陈眉公年谱长编”(16BZW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