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综合了社会、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内容,庞杂而有序,宽泛而有治。如何让初中生“爱上”历史课,这是历史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令多数教师感到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课堂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师生关系趋于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然而,我国21世纪的教育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过程,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可是,我们初中教师面对的又是一群活泼好动、性格和爱好各不一样的青少年。在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的人物事迹和故事。但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对历史课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还要安慰、鼓励和引导他们,课内外既要当他们的良师,又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历史学科才会产生“爱”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爱其科”。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只是向学生传授过去的知识,学生会不喜欢。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穿插生活中的时事、时尚等,让历史课也具有现代气息。通过用现实事例与历史事例进行比较和分析,达到认识历史和进行思想教育之目的,让历史“活”起来。这样对学生来说,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往事了。如:我在上九年级《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时,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结合现代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给未来战争带来的影响。又如:讲到《明治维新》时,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以及日本在奴隶社会末期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联系到我国隋唐时期加强与外界建立友好往来和互通有无而出现“隋唐盛世”的局面,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带来百年屈辱的严重后果等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再如:我上初中第三册《中国历史》,讲到近代美国侵略中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这一知识点时,就可联系美国轰炸我国驻南大使馆一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师生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应居安思危,刻苦学习,不让被压迫的历史重演。通过这样教学,学生会感到历史与现实非常接近——让历史走进学生,学生还会对历史陌生吗?
三、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教师在课堂中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导游”,是学生学习情绪的发动者,是感染学生情感的调适者。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初中历史,因此没有对教材的思想深度进行深刻的挖掘,课堂中没有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言,也没有生动的讲解,只是简简单单地给学生一一列举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上课敷衍了事。这样一来,怎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爱”?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就要像一个导游、一个演员、一个指挥者,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阅历学识、多样的身体语言把学生带入时光隧道,让学生浏览历史长河中无尽的风光,让学生感悟“无尽风光在险峰”。教学艺术贯穿在整节课中,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注重选择课堂教学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具有补充、深化的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对虽然简单但学起来易错的地方,以填空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凝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也可以是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如:我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时,课文总结这场战争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由此可知,选择好的课堂检测形式也很容易把学生带进爱好历史课堂的摇篮。
五、走出校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上述所说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即带学生走出校门,拓宽视野、感受历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来说,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把热爱祖国与爱家乡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古迹、遗址等。如:我带领学生参观“红军长征过朗洞纪念碑”,在教师指导学生参观纪念碑上的图片以及读碑文过后,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及意义,也更加懂得了如何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悠久的文明史、革命英雄的高尚革命情操和奋斗精神,就灰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这样,学生在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革命胜景之时,自然会加倍热爱历史,渴望在历史课中吮吸更多的知识乳汁。
让初中生“爱上”历史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找出一条更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进课堂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师生关系趋于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然而,我国21世纪的教育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过程,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可是,我们初中教师面对的又是一群活泼好动、性格和爱好各不一样的青少年。在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的人物事迹和故事。但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对历史课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还要安慰、鼓励和引导他们,课内外既要当他们的良师,又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历史学科才会产生“爱”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爱其科”。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只是向学生传授过去的知识,学生会不喜欢。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穿插生活中的时事、时尚等,让历史课也具有现代气息。通过用现实事例与历史事例进行比较和分析,达到认识历史和进行思想教育之目的,让历史“活”起来。这样对学生来说,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往事了。如:我在上九年级《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时,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结合现代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给未来战争带来的影响。又如:讲到《明治维新》时,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以及日本在奴隶社会末期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联系到我国隋唐时期加强与外界建立友好往来和互通有无而出现“隋唐盛世”的局面,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带来百年屈辱的严重后果等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再如:我上初中第三册《中国历史》,讲到近代美国侵略中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这一知识点时,就可联系美国轰炸我国驻南大使馆一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师生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应居安思危,刻苦学习,不让被压迫的历史重演。通过这样教学,学生会感到历史与现实非常接近——让历史走进学生,学生还会对历史陌生吗?
三、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教师在课堂中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导游”,是学生学习情绪的发动者,是感染学生情感的调适者。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初中历史,因此没有对教材的思想深度进行深刻的挖掘,课堂中没有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言,也没有生动的讲解,只是简简单单地给学生一一列举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上课敷衍了事。这样一来,怎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爱”?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就要像一个导游、一个演员、一个指挥者,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阅历学识、多样的身体语言把学生带入时光隧道,让学生浏览历史长河中无尽的风光,让学生感悟“无尽风光在险峰”。教学艺术贯穿在整节课中,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注重选择课堂教学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具有补充、深化的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对虽然简单但学起来易错的地方,以填空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凝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也可以是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如:我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时,课文总结这场战争性质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是否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由此可知,选择好的课堂检测形式也很容易把学生带进爱好历史课堂的摇篮。
五、走出校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
上述所说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即带学生走出校门,拓宽视野、感受历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来说,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把热爱祖国与爱家乡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古迹、遗址等。如:我带领学生参观“红军长征过朗洞纪念碑”,在教师指导学生参观纪念碑上的图片以及读碑文过后,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及意义,也更加懂得了如何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悠久的文明史、革命英雄的高尚革命情操和奋斗精神,就灰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这样,学生在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革命胜景之时,自然会加倍热爱历史,渴望在历史课中吮吸更多的知识乳汁。
让初中生“爱上”历史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找出一条更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