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楷模与部下劝谏之道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似偶然的历史巅峰神话,其实蕴含着很多可以复制的实用管理方法。
  
  看似偶然的超完美团队
  
  初唐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帝王史中空前绝后的楷模。而这样一个楷模是怎样构成的呢?
  人们往往首先会颂扬唐太宗李世民。不错,李世民是伟大,而且他的伟大并不在于他开拓的中华疆土比别的皇帝多,也不在于他在位时中国的国力最鼎盛,而在于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受到当代乃至后世百姓发自内心拥戴与颂扬的皇帝(柏杨评语)!仅此一点,此前的秦皇汉武,其后的宋祖康乾,就难望其项背。
  但贞观楷模的出现,并不仅仅因为有了一个了不起的李世民,而在于一个了不起的领导决策层系统!也就是说,是整个领导层各个角色最优秀的楷模竟然集于一朝,才缔造了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神话。
  这个系统中,除了最优秀的皇帝(最高决策者)李世民,有最优秀的臣子(经理人)房玄龄(执行者)与魏征(谏言者),还有最优秀的皇后(第一夫人)长孙皇后,甚至包括最优秀的太上皇(前任老领导)李渊(如前文所述)。这几个角色从不同角度构成了一个组织的决策执行系统,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
  可惜,此后的中国历史再没有出现过这么多最优秀的人才集于一堂……因此,贞观之治的美好回忆,再没有在中国出现过。
  人们对于文革悲剧至今没齿难忘。为什么文革会上演?当然原因很多很复杂,但仅从决策层系统的人才构成,我们就会发现文革时期与贞观时期可谓是天壤之别。当从领袖、阁僚到家属每个环节都差一截时,总体上出现巨大差距,也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说,制度当然是一个组织运行最基本的保障,但组织决策层的人才构成,同样甚至更具体、更直接地决定着一个组织在一个时期内的作为。这里,当然有很大的偶然性,或说不可支配性——一个最棒的最高决策者,同时拥有最棒的部下团队、最棒的贤内助、最棒的前任,显然不是单凭人力所能缔造出来,也不是一个人才素质模型能设计出来的。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学习,依然可以借鉴,进而无限去接近,甚至超越。既出现过,就没有理由永远不会再现。
  
  张玄素与褚遂良的惊险一谏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系统中诸多环节与关系,我们能作为、能设计的是什么?
  我认为“君臣”关系是最具有可塑性的,而其中“臣”的角色作为又是最具有普遍性、可鉴性与可操作性的。为什么?因为在一个组织内,永远只能是领导选择部下,而非相反。
  古人认为:文臣死谏。也就是说,文臣应当以向自己的领导者义无返顾地提出谏言为本分,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但本质上,“死谏”并不足取,反而是只顾自留名声的自私做法(明朝尤其多见)。因为,它忽视了成效。只有具有成效的进谏,才是有意义的。而要想有成效,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贞观时期的“臣谏君”,就堪为能将果敢与智慧相结合的精彩典范。
  提起进谏,我们总想到魏征。而贞观的伟大,就在于当时朝堂之上敢于并巧妙进谏的,其实远不止一个魏征。
  比如贞观九年(635年),有一次,已经四海升平、功成名就的李世民在朝堂上刚刚谦逊地拒绝了一名马屁大臣封禅泰山的建议,却马上开始自我补偿似地商议在洛阳重修隋朝宫殿。
  不想,这时朝臣张玄素站出来坚决反对,而且语出惊人。
  “陛下,土木工程不宜擅动啊!目前,我们大唐的国力还比不上隋朝。如果我们一意孤行,恐怕您的过错会甚于隋炀帝啊!”此言一出,朝堂哗然。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李世民更仿佛被开水烫了一样,完全没有思想准备,脸色陡然煞白。
  于是,怒火中烧的李世民马上目露凶光地指着张玄素恶狠狠地质问:“你……是说,朕不如隋炀帝?……”此刻整个朝堂如同死一般宁静,空气紧张到了极点。因为谁都知道,隋炀帝一直是初唐念念不忘的反面教材——如同我们1950年代眼中的蒋介石,因而张玄素此言的爆炸效应不言而喻。
  接着,一直以明君为自己执政目标的李世民进一步语带杀机地质问:“那你认为朕比桀、纣如何?”
  这时,拱手而立的张玄素却并没有被吓破胆,但也没有冒失地直接回应这个明显“杀头伺候”的问题,而是语重心长地把主题从“人”立即拉回到“事”上:“臣恐怕宫殿建成了,你我君臣就又陷入刀兵混乱之中了……”
  顿了顿气,张玄素继续说:“臣记得,当年陛下攻陷洛阳时,太上皇曾敕令将洛阳前隋的宫殿烧毁。但陛下当时说:‘宫殿的砖、瓦、木材还可以用,不如把它拆了分给贫苦的百姓。’虽然,陛下没有按照太上皇的旨意去做,但天下人都在称赞陛下的盛德啊……今天又要大兴土木,这十年间一拆一建……天下人会怎样想啊……!”
  此话说完,李世民的怒气不仅一扫而光,而且迅速冷静下来,不仅接纳了张玄素的观点,而且不失颜面地为自己找好了台阶:“嗯……朕原只想洛阳地处国土中央,把那里经营一下对百姓也还是有利的。但经张玄素这么一说……朕以后去洛阳就是露天坐着,也不敢说辛苦了。这件事就算了。”进而,当场对张玄素进行了封赏,并加官晋爵。于是,朝堂掌声雷动!既是在赞扬臣,也是在赞扬君。
  但事情还没有完。当然没有完,因为皇帝心理显然不平衡(如前文所述)。
  这时心有不甘的李世民忽然像想起了什么,问刚获封赏的张玄素:“你既然很了解隋朝建宫殿的弊端,那么当时你是什么官?”
  张玄素回答:“县尉。”
  李世民仿佛自言自语:“县尉……那就是从九品。那此前,你又任什么职位?”
  这下张玄素异常尴尬:“陛下应该知道,没有比从九品更低的职位了……我……那时只能叫流外……”
  李世民又故作纳闷儿状:“流外?什么意思?是不入流?”众庸臣随即附和一片哄笑。张玄素更是无地自容。
  这时,另一位大臣褚遂良挺身而出:“陛下,张玄素虽然出身寒微,但陛下是敬重他的才能,所以您刚刚擢升张玄素到三品。因此,如果陛下现在穷追他的门第去羞辱他,等于抛弃了您从前的恩德,又使他痛苦椎心,将来……又如何要求他忠心呢?”
  此言一出,李世民再度从嘲笑的快意中冷静下来,表示后悔刚才的做法。于是,又马上引来了以魏征为首的良臣热烈掌声!同样,既是给臣的,也是给君的。
  
  进谏,终须体味人性
  
  从这场朝议的两次劝谏中,我们悟到了什么?为什么两位大臣先后两次果敢地指出了皇帝的错误,能成功使皇帝在众人面前迅速承认并改正了错误呢?当然,李世民的胸怀与大气毋庸置疑,但两位大臣在进谏中的技巧也是非常高明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归纳起来,核心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指出领导的错误要坚决、明确,乃至犀利。这样你的正气凛然,一是能够获得有为领导内心一定程度的尊重,二是能够使得领导迅速对你提出的问题给予重视。
  这里,张玄素甚至不惜用隋炀帝来“刺激”李世民。虽然非常冒险,但确实客观上使得李世民几乎瞬间就从此前的谈笑风生转为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因为一向时刻以隋末暴政警示自己的李世民,最不能接受居然被认为连隋炀帝都不如!他火气再大,也一定会探问究竟,而绝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杀人。也就是说,张玄素成功地将李世民对自己观点的重视程度顷刻间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就是进谏成功的开始。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指出领导的错误时,要善用领导自己的英明来互相佐证、来冲击。也就是说,指出错误的同时将其与他的成就与英明联系起来,用他的英明来投射他的错误,甚至感觉是在强调领导者的大功劳,而只是附带出他的小错误。因为,每个人都是爱慕虚荣的,都是有自重感的;每个人都最乐于接受他自己的主张,每个人又都最希望用他自己的逻辑来修正自己。
  这里面,张玄素与褚遂良都做得非常出色:张玄素着重说当年李世民自己爱惜民力;褚遂良着重说李世民已经做到了唯才是举。两个人都是在用李世民自己的英明来证明李世民自己的错误。这样,领导就能在英明中发现错误,在荣耀中改正错误。而且与此同时,如今的改错实际上又反过来再一次证明了领导此前的英明与现在的谦逊,且毫不失颜面。对领导而言,岂不是一举三得吗?因此说,这才是最具有效率与效能的高明劝谏。
  最后,劝谏时要指出:延续错误的代价与后果,恰恰是领导自己最介意、最不愿意看到的。比如:张玄素指出了两个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代价:一是天下大乱,重蹈隋政覆辙;二是李世民自己的历史评价——李世民最喜欢点评前朝,因而也非常重视自己身后的名声。而褚遂良则指出了李世民又一个最不愿意看到的代价:那就是人才虽然站立朝阁,却不能忠心尽职。如果说上一条,是迅速使得领导从盛怒中摆脱出来,回复较平和的心态,那么直言这些严重的后果,则使得领导者能够更理性地思考自己刚才的作为和观点的得失。
  平和与理性,是正确决策缺一不可的,而且次序绝不可颠倒。没有平和的心态,谈不上理性的思考;没有理性的思考,也不会有高度的重视与深刻的洞察。这一切的前提与核心,就是时刻谨记:领导,首先是人。因而劝谏领导,必须基于人性去进行。
  由此,我们便不难发现:贞观之治纵然有众多偶然因素,但这些部下劝谏之道却是普世而有益今天乃至永远的。我们今天回顾、赞叹贞观之治时,与其从宏观上泛论天下之“道”却心得全无,倒不如从微观上体会管理之“道”以立竿见影。
  责任编辑:王 缨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1日,一段最新的iPhone手机新功能视频在网上盛传。在这个短片里,iPhone手机号称安装了谷歌的一项新技术,叫动物语言翻译机。在这个功能的帮助下,只要用手机对着动物录下它的声音,手机就能把它翻译成人类的语言。真是令人惊叹!不过很快大家意识到这是iPhone的愚人节玩笑——一则广告而已。  当然,如果这项技术是真的,那就更令人惊叹了。这下宠物食品的制造商们可以亲自去问一只京巴它到底
期刊
“冻结”房产市场的投资属性、放弃“稳定房价”的政策目标,并且伴随着住房保障化制度的大规模成形,以及在全国的强制性推进,这不仅仅只是一次针对房价的调控!    西南气候异常的同时,中国还有一片同样异常的领域,就是房地产市场。  然而它又几乎与西南大旱同时“获得降水”:4月15日—17日,国务院连续三天出台重磅新政,从二套房贷政策,到“终结地王”政策,再到条条致命的“国十条”。这次,市场“听总理的还是
期刊
全世界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企业组织,是家族企业。如日本的金刚组,它在家族手中维持了14个世纪后才被收购。另一个日本的家族企业栗津温泉饭店,成立于718年,现今已有1292年的历史。  直到今天,全世界最流行的组织形式,仍然是家族企业。它们占全球企业的75%,解决了全球50%~55%的就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60%,对全球经济的推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这组数字来自国际家族企业学会(Ifer
期刊
在许多消费者还不清楚何为“秒杀”的时候,世界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已开始轰轰烈烈地推出了特价秒杀优惠券活动,本想将“秒杀”搞得热热闹闹,却没料到最后却成了惨烈的“秒杀门”。   而同时,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门”还没有结束;另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惠普也未摆脱“质量门”事件的阴影。  这些“大腕”们都怎么了?丰田生产方式(TPS)、惠普之道(HP WAY)以及闻名世界的百胜集团标准化管理模式,都出问题了吗?  
期刊
沸沸扬扬的丰田召回事件又让企业规模和管理品质的矛盾成为热点话题。“大企业病”似乎成了一道魔咒,我们熟知的跨国巨头几乎都未能幸免,有的甚至一病不起。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使公司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学会“简化”。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说法。企业越做越大的同时怎么可能越做越少呢?美国康尼格拉食品公司CEO加里罗德金可以称为“简化”的典范,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期刊
2010年3月29日,一名富士康公司员工从其深圳龙华工业园区14楼的宿舍坠楼身亡。这是一个月来富士康公司的第三起自杀案。不光是富士康,近年来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些著名企业也都曾出现员工自杀的事件,这曾让华为总裁任正非寝食难安。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任正非表达了自己的不解和疑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员工积极、开放、正派地面对人生?我思考再三,不得其解。”   当然,更让任正非焦急的,是因自杀事件引起的全社会
期刊
如果说,以往大部分企业家更关注经营和扩展市场。那么,自从去年以来,可以发现,“不确定性”成为他们口中的常用语。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在当前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该如何更加快捷、整合地应对各类风险,从而保持高速而稳健的成长?    你的车配有ABS吗?    远有安然、中航油的失败教训,近有雷曼兄弟的破产,以及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最近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丰田汽车。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企业必须在高速成长和
期刊
2010年年初全球最热门的事,无外乎观看影片《阿凡达》。人们争相涌入电影院,感受3D技术带来的震撼与享受。该片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推动了3D的市场需求,各大制片商纷纷推出3D影片,从梦工厂的《怪兽大战外星人》到迪斯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市场反响相当火爆。  毫无疑问3D影片将成为未来电影业的发展趋势,而3D在各种娱乐手段上的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在目前这些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为达到理想的3D效果
期刊
和全球多数地区一样,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间采取了冻结、降低薪酬来降低成本,而随着经济复苏期的到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在高管薪酬上出现了积极的应对政策。根据美世2010年4月发布的“亚洲高管薪酬快速调查”表明:计划要在2010年实施高管基本薪酬提升的企业出现了大幅增加,超过70%的中国被调查企业计划要在2010年为高管提升他们的基本薪酬,相比2009年的38%出现了大幅增加
期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你可以在卖场里免费品尝到各种饮料和饼干,也可以拿着美容机构派发的体验券享受一次免费的SPA;而史玉柱翻身靠的也是网络游戏《征途》的免费运营模式;2009年年底,奇虎公司宣布推出永久免费版软件……在现实生活中,各类免费产品、免费服务以及免费体验常常出现。  在这个被“免费”所萦绕的时代,企业如何使用免费营销的策略?又该如何使免费营销真正有效?    免费营销的商业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