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高职语文的“课程思政”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ong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思政”理念背景下, 高职语文教师也在思考如何在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涵义出发,分析高职语文的思政作用,探究高职语文教师如何运用“议程设置”和“把关人”等传播学理论实现思政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语文;议程设置;把关人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所谓的“课程思政”, 是指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自觉、有计划的、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营造教育氛围,并将其融入教学主体, 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有机的整合到教学过程中, 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 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2
  过去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课程思政”正在改变我们过去的认知,“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3它强调,思政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各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以及学生的综合性、通识性课程,都应该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中的“课程”不仅指某一门课程,而且指高校的整个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不是开辟一门特殊的思政课,也不是每堂课专门开辟出一段特殊的时间去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而是在每一堂课中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关注课程教师能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和其他各类课程的隐性教育相结合,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导向,深化专业理论和实践中的主流价值观,共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这也是“课程思政”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的思政作用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与其它类型的高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尤其强调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很少关注文化课、通识课, 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实际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而这些大部分来源于高职语文课。高职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与美学特征,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可以塑造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高职语文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心、外化于行。换句话说,高职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原始的一致性与相似性, 它们在塑造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高尚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并可以有效地影响和引领学生的情感、道德、思想和价值追求,这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到,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不谋而合。
  此外,高职语文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高职语文教材中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在历史的淬炼中形成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学生可以从课堂中体味人生百态,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力,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语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其他课程相比, 高职语文的“课程思政”更为有效,更能促进全面育人。
  三、传播理论助力高职语文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语文具有“课程思政”的先天条件,借助传播理论,高职语文能够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传播者和把关人——教师”、“媒介”、“受传者和反馈者——学生”, 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课程思政”质量产生影响。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并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把关的内容和能力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质量,如何设置议题也取决于教师。
  “议程设置”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关人”既能通过传达信息引导受众思考些什么,又能通过不同程度的强调来告诉读者如何思考。它强调通过对传播议题的设置来影响受众的思考。那么如何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
  首先,教师必须认真选择议题,这里的教师扮演“把关人”的角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 在卢因看来, 我们所接触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过滤”的,这意味着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那些通过“把关人”选择的内容才能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高职语文的“课程思政”过程中, 教师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课程思政”有正确的理解,以便他们可以继续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蕴含思政观念较强的篇目,通过合理的议程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確的价值观念,在合理的框架内引导学生,并锻炼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应保持敏锐度,了解学生的求异思维、歪曲理解,注意及时遏止“偏离轨道“的苗头,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走向合理的“轨道”。
  四、结语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的“课程思政”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职语文教师应合理运用传播理论,巧妙“设置议程”,做好“把关人”角色,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改变原有思维,整合思政知识融入高职语文课堂。只有教师明确了“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学生才会明白“应该在哪儿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在传播理论指导下,高职语文有望将语文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继承优秀的文化并承担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01).
  [2]陈毓.议程设置理论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有效运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1).
  [3]陈海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5-67.
  [4]杨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智库时代,2019(41).
  [5]左川凤.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策略探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9(03).
  [6]施静.“隐性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9(23).
其他文献
摘要:新冠肺炎席卷神州大地,中华儿女开始了艰难的抗疫斗争。鹤城作家通过文字书写抗疫辉煌,记录英雄事迹,讴歌人性光辉。在齐齐哈尔市文联组织的抗疫主题征文活动中,诗歌作品的数量最多,也能更好地透视鹤城作家战疫书写的特点。  关键词:齐齐哈尔;抗疫文学;诗歌  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中国人民并没有因为恐惧而退缩,反而迎难而上,举国上下共同战疫,万众一心,共克时艰。齐齐哈尔的医务人员自发积极援鄂,奋不顾身投入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是社会不平等的均衡器还是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是近年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使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对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高等教育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学业投入、课外投入、人际关系及兼职活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家庭背景;家庭收入;大学生发展  1.引言  高等教育是社会不平等的均衡器还是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是近年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以目的抽样方法选取A大学2018
期刊
摘要:健美操运动是我国近年来较为热门,人民群众比较熟知的体育运动,遍布全球各地。因其动作多样化且简单易学,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喜爱,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到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堂中。而现有的健美操课程只是单纯地按照课程大纲来进行,教师教,学生学,再到最后期末考核,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身体形态的训练。因此本研究欲将形体训练融入到健美操公选课中,丰富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 
期刊
摘要:崇德尚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德文化教育更是新时代大学生所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礼德传承与践行的现状分析,将当代科学文化教育和传统礼德教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并借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进而实现其在自我教育中自我发展,最终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礼德文化;新时代;传统;修养;培育  自古以来中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模式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高标准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就是要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世界教育高地,增强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现代化;学习  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课堂应
期刊
摘要:近几年,国内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其中教育行业在教育发展加大创新发展的力度,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关于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互联网发展的特点,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化管理,保证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的互联网教学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
期刊
摘要:时空特征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则突破了物理空间的藩篱,使教学时空逐步向虚拟化空间延伸。只有教学、实验和实践三者全部实现虚拟化,线上教学才能通过信息和认知空间弥合物理上的时空分离,真正实现全部教学功能。  关键词:教学时空;线上教学;虚拟化空间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线上教学中的时空分离虽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使教师总有一种教学对象的缺失感,无法从学生反应和
期刊
摘要:艺术源于生命,并在创造中不断发展。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具有犀利的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是激发学生对当代音乐创作艺术过程中的音乐创新意识和思考的灵感,在学习和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将充分发挥音乐才能,将学生的现有音乐经验与相应的创造知识相结合,并结合老师长期的音乐经验积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艺术,进而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艺术;创新意识;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热情也在不断上涨。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和向往,高校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发展也有巨大潜力。立足于地方高校融合地域特色文化开展校园旅游的视角,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在解决地方高校融合地域特色文化开展校园旅游困难的基础上,规划校园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重庆高校、地域特色、校园旅游  引言  高校对外开放旅游资源,不仅能
期刊
摘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高校要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校发展的战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制度。要建立高校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东北振兴为目标,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的需要,着力打造和培养一支勇于创新、勤奋拼搏、素质高、技能强、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要完成高校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