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尼斯市长来了,坐下喝茶。参展的艺术家来了,翻看来自民间公益项目的照片展示。媒体记者也来了,好奇“脸盆计划”,好奇这个颇具公益情怀的项目是如何被引入国际艺术展的。
2011年9月29日,成都双年展开幕。在这个以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设计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国际艺术展上,“成都义工网”的“脸盆计划”成为唯一一个参加展览的公益项目。
艺术展上的盖碗茶和大脸盆
“脸盆计划”的主要内容以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明信片摆放在一个老茶馆里。茶馆设于国际设计展展场外,摆放着川西茶馆的标志物“老虎灶”、老铜壶和青花瓷,一张近百年的八仙木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盖碗茶茶具。
喝过盖碗茶,你还可买上一套限量版的明信片。这是一套记录四川凉山州布施县普通彝民日常生活的照片:其中有几张照片是十几个小朋友排着队、蹲在地上,齐刷刷地洗脸刷牙。明信片的背面介绍说,这些照片来自于一个叫“脸盆计划”的本土公益项目,发起单位为“成都义工网”。这就是本届成都设计双年展上唯一的公益符号。
据“脸盆计划”的发起人、成都义工网老黑介绍,最初,策展方找到他,希望能够在这次的成都双年展里添加一些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元素,盖碗茶项目应运而生。又考虑到卖盖碗茶的收入应该有一个公益出口,最好还能展现本土公益文化,这就把老黑运作多年的平民公益项目“脸盆计划”引进双年展。最初设想,策展方从“脸盆计划”的活动照片里选取了一些照片印成明信片,作为官方纪念品赠送,没想到明信片遭到哄抢。后来,老黑将明星片的发放改作“1套明信片15元=1双过冬鞋”的义卖公式。
就这样,老成都盖碗茶项目在双年展上化身为“脸盆计划”筹款来源,“脸盆计划”明信片被用作劝捐材料和义卖产品,筹集来的资金又要全部统筹回到“脸盆计划”,把钱变作一双双的新鞋,陪凉山州的孩子们度过这个寒冬。恰好在艺术展上完成了从“公益”到“艺术”,从“产品”到“善款”,最终一切回归“公益”的价值转换。
不甘作为公益符号
双年展上的老成都茶馆和“脸盆计划”都不甘只作为一个简单的“公益符号”存在。
人们来来去去,八仙木桌上留下每个人的故事和笑脸。威尼斯市长来了,坐下喝茶,闲谈艺术,闲谈生活。参展的艺术家来了,翻看来自民间公益项目的照片展示,试图更多地了解“成都”这座城市。媒体记者也来了,他们好奇成都老茶馆,好奇“脸盆计划”,也好奇这个颇具公益情怀的项目是如何被引入国际艺术展的。
来者是客。志愿者为客人沏上一杯杯盖碗茶,长嘴铜壶玩得利索,是服务,也是表演。人们提问,人们购买,人们捐赠,人们也参与其中。
茶馆的存在,在双年展现场制造了一个特殊的双重场域。在这个交互空间里,一切既与艺术有关,一切又与公益有关。本土草根公益的展示拉近了公益与公众的距离,老成都民俗的展示又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归还给生活。公益与公众,公益与艺术,艺术与公众,三者交融,界限被模糊。
这一切,都在老黑的记录之中。
在老黑心底,一直怀揣着“公益策划人”的梦想。这次将公益项目植入国际艺术展,正是他的一次尝试:“我们需要一些艺术符号来承载公益理念。事实上,我们这些做公益的,不就是把生活做出艺术形态来吗?”老黑说。
老黑感到,把公益当做艺术来做,把公益做出艺术形态来,或许是普及公益文化的一个好方法。“当公益不再依托于宗教、政治和强势力量,如果要传承,选择的路径就是艺术化。公益需要简单、需要快乐,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老黑说。
艺术家也喜欢这样的安排,他们希望艺术能切入社会,即便是这种最简单的移植。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展场负责人傅熙林表示,“脸盆计划”项目与此次设计展的主题“谋断有道”不谋而合,“让设计与社会发生关系,是我们这次设计展探讨的方向。”
2011年9月29日,成都双年展开幕。在这个以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设计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国际艺术展上,“成都义工网”的“脸盆计划”成为唯一一个参加展览的公益项目。
艺术展上的盖碗茶和大脸盆
“脸盆计划”的主要内容以明信片的方式呈现。明信片摆放在一个老茶馆里。茶馆设于国际设计展展场外,摆放着川西茶馆的标志物“老虎灶”、老铜壶和青花瓷,一张近百年的八仙木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盖碗茶茶具。
喝过盖碗茶,你还可买上一套限量版的明信片。这是一套记录四川凉山州布施县普通彝民日常生活的照片:其中有几张照片是十几个小朋友排着队、蹲在地上,齐刷刷地洗脸刷牙。明信片的背面介绍说,这些照片来自于一个叫“脸盆计划”的本土公益项目,发起单位为“成都义工网”。这就是本届成都设计双年展上唯一的公益符号。
据“脸盆计划”的发起人、成都义工网老黑介绍,最初,策展方找到他,希望能够在这次的成都双年展里添加一些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元素,盖碗茶项目应运而生。又考虑到卖盖碗茶的收入应该有一个公益出口,最好还能展现本土公益文化,这就把老黑运作多年的平民公益项目“脸盆计划”引进双年展。最初设想,策展方从“脸盆计划”的活动照片里选取了一些照片印成明信片,作为官方纪念品赠送,没想到明信片遭到哄抢。后来,老黑将明星片的发放改作“1套明信片15元=1双过冬鞋”的义卖公式。
就这样,老成都盖碗茶项目在双年展上化身为“脸盆计划”筹款来源,“脸盆计划”明信片被用作劝捐材料和义卖产品,筹集来的资金又要全部统筹回到“脸盆计划”,把钱变作一双双的新鞋,陪凉山州的孩子们度过这个寒冬。恰好在艺术展上完成了从“公益”到“艺术”,从“产品”到“善款”,最终一切回归“公益”的价值转换。
不甘作为公益符号
双年展上的老成都茶馆和“脸盆计划”都不甘只作为一个简单的“公益符号”存在。
人们来来去去,八仙木桌上留下每个人的故事和笑脸。威尼斯市长来了,坐下喝茶,闲谈艺术,闲谈生活。参展的艺术家来了,翻看来自民间公益项目的照片展示,试图更多地了解“成都”这座城市。媒体记者也来了,他们好奇成都老茶馆,好奇“脸盆计划”,也好奇这个颇具公益情怀的项目是如何被引入国际艺术展的。
来者是客。志愿者为客人沏上一杯杯盖碗茶,长嘴铜壶玩得利索,是服务,也是表演。人们提问,人们购买,人们捐赠,人们也参与其中。
茶馆的存在,在双年展现场制造了一个特殊的双重场域。在这个交互空间里,一切既与艺术有关,一切又与公益有关。本土草根公益的展示拉近了公益与公众的距离,老成都民俗的展示又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归还给生活。公益与公众,公益与艺术,艺术与公众,三者交融,界限被模糊。
这一切,都在老黑的记录之中。
在老黑心底,一直怀揣着“公益策划人”的梦想。这次将公益项目植入国际艺术展,正是他的一次尝试:“我们需要一些艺术符号来承载公益理念。事实上,我们这些做公益的,不就是把生活做出艺术形态来吗?”老黑说。
老黑感到,把公益当做艺术来做,把公益做出艺术形态来,或许是普及公益文化的一个好方法。“当公益不再依托于宗教、政治和强势力量,如果要传承,选择的路径就是艺术化。公益需要简单、需要快乐,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老黑说。
艺术家也喜欢这样的安排,他们希望艺术能切入社会,即便是这种最简单的移植。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设计展展场负责人傅熙林表示,“脸盆计划”项目与此次设计展的主题“谋断有道”不谋而合,“让设计与社会发生关系,是我们这次设计展探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