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财富:发生艺术节发生了什么?
黎子元:前两届发生艺术节都是以具有先锋性的现代舞为主要艺术形式的艺术节。
今年的发生艺术节引入了来自更多范畴的艺术形式,让不同背景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当下催生出无法在事先预料的作品。我们不但鼓励这些具有不可复制性的作品在艺术节期间发生,也期待艺术节到了最终临近高潮的时候,也就是作品创作最接近完善的时候,能为大家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整个艺术节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中国财富:发生艺术节试图让舞蹈、音乐、当代艺术、建筑交融在一起,称为“跨界”,为什么要“跨界”?
黎子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相应的工作方式。跨界,就是为了打破这些固有框架,为艺术家提供一种可能性,让他们陌生却又是最新鲜的,与以往不一样的工作方式来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能够在新的刺激中经历艺术创造的狂喜,观众也能体验别样的审美经验。如今,跨界是艺术领域的一种趋势,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中国财富:老厂房变身创意园,实际上涉及到全球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改造,从而提出一个问题,城市改造和公共艺术有怎样的关系?
黎子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少坚持独立思考的当代艺术家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都很难不去涉及“全球与本土”这样的基本议题。特别是在公共艺术的领域。因为它直接面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重塑与民众每天的日常生活,也直接面对一座城市自身的空间布置以及本土民众的集体记忆的问题。
随着广州城市硬件设施日益向国际化标准迈进,深度的城市改造就变得不可避免。公共艺术家应该介入这个历史事件,以艺术创作来思考诸如城市空间生产、民众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建构等问题。
中国财富:在发生艺术节中,你们做了什么尝试?
黎子元:首先与广州的工业发展历史有关,广州啤酒厂恰恰是广州工业发展的一个原点。这些艺术创作更涉及在一个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总体过程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工业及生活中往往被人们过快地遗弃的废旧物料品的问题。我们借此去思考艺术创作是否能为工厂空间、废旧物料创造出新的意义与新的价值。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改造所衍生的各种议题的结合,毕竟是一个面向城市未来的思索与讨论过程,持续性非常重要。这次发生艺术节的展览部分应该被视为一个起点。
中国财富:艺术在今天的城市,有怎样的新功能?
黎子元: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就是其与民众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带来的变化。这些艺术作品不再是与民众疏远的,高高在上的,相反,它们有一种趋势,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例如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对于某个特定城市空间进行重新配置的作用,能够让艺术在贴近民众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享用一种更舒适的、更有乐趣的公共空间,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社会。
另一方面,当代的公共艺术还具有一种介入社区议题,引发民众公共讨论的重要功能。在这里,艺术创作的即时性和民众的参与性就变得尤为紧要。公共艺术创作能为一座城市的社区建设做些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届艺术节的粤港公众论坛,我们就希望为广州的一些年轻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把“公共艺术与本土社区建设”的议题带入公众视野。
中国财富:社区观众如何参与发生艺术节?
黎子元: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向社区观众敞开我们的大门,所以艺术节有许多活动,观众只需进行简单的登记就能获得免费的门票。我们目前是把它看作一种公益事业来做的。对于民众参与艺术活动的习惯的持续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也需要耐心和恒心。
随着艺术节的进行,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了进来,甚至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这表明我们的艺术节已经渐渐融入了周边社区,甚至有可能在艺术节的进行当中形成新的艺术社区,这将是对我们的工作的最大鼓励。
黎子元:前两届发生艺术节都是以具有先锋性的现代舞为主要艺术形式的艺术节。
今年的发生艺术节引入了来自更多范畴的艺术形式,让不同背景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当下催生出无法在事先预料的作品。我们不但鼓励这些具有不可复制性的作品在艺术节期间发生,也期待艺术节到了最终临近高潮的时候,也就是作品创作最接近完善的时候,能为大家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整个艺术节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中国财富:发生艺术节试图让舞蹈、音乐、当代艺术、建筑交融在一起,称为“跨界”,为什么要“跨界”?
黎子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相应的工作方式。跨界,就是为了打破这些固有框架,为艺术家提供一种可能性,让他们陌生却又是最新鲜的,与以往不一样的工作方式来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能够在新的刺激中经历艺术创造的狂喜,观众也能体验别样的审美经验。如今,跨界是艺术领域的一种趋势,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中国财富:老厂房变身创意园,实际上涉及到全球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改造,从而提出一个问题,城市改造和公共艺术有怎样的关系?
黎子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少坚持独立思考的当代艺术家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都很难不去涉及“全球与本土”这样的基本议题。特别是在公共艺术的领域。因为它直接面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重塑与民众每天的日常生活,也直接面对一座城市自身的空间布置以及本土民众的集体记忆的问题。
随着广州城市硬件设施日益向国际化标准迈进,深度的城市改造就变得不可避免。公共艺术家应该介入这个历史事件,以艺术创作来思考诸如城市空间生产、民众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建构等问题。
中国财富:在发生艺术节中,你们做了什么尝试?
黎子元:首先与广州的工业发展历史有关,广州啤酒厂恰恰是广州工业发展的一个原点。这些艺术创作更涉及在一个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总体过程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工业及生活中往往被人们过快地遗弃的废旧物料品的问题。我们借此去思考艺术创作是否能为工厂空间、废旧物料创造出新的意义与新的价值。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改造所衍生的各种议题的结合,毕竟是一个面向城市未来的思索与讨论过程,持续性非常重要。这次发生艺术节的展览部分应该被视为一个起点。
中国财富:艺术在今天的城市,有怎样的新功能?
黎子元: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就是其与民众日常生活的直接接触带来的变化。这些艺术作品不再是与民众疏远的,高高在上的,相反,它们有一种趋势,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例如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对于某个特定城市空间进行重新配置的作用,能够让艺术在贴近民众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享用一种更舒适的、更有乐趣的公共空间,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社会。
另一方面,当代的公共艺术还具有一种介入社区议题,引发民众公共讨论的重要功能。在这里,艺术创作的即时性和民众的参与性就变得尤为紧要。公共艺术创作能为一座城市的社区建设做些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届艺术节的粤港公众论坛,我们就希望为广州的一些年轻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把“公共艺术与本土社区建设”的议题带入公众视野。
中国财富:社区观众如何参与发生艺术节?
黎子元: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向社区观众敞开我们的大门,所以艺术节有许多活动,观众只需进行简单的登记就能获得免费的门票。我们目前是把它看作一种公益事业来做的。对于民众参与艺术活动的习惯的持续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也需要耐心和恒心。
随着艺术节的进行,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了进来,甚至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这表明我们的艺术节已经渐渐融入了周边社区,甚至有可能在艺术节的进行当中形成新的艺术社区,这将是对我们的工作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