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克服当前化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作者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从以下六方面略陈浅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关注学生潜能,引导探究深化;体验成功喜悦,凸显探究个性;倡导合作交流,提升探究效果;优化网络工具,丰富探究资源。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索实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科学态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克服当前化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这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略陈浅见,与同行共飨。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教学的主宰”转为“合作学习中的首席”,既要保持必要的权威,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相信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视学生为合作者、朋友,使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例如:在教学中,我不仅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體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暗示。如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我总是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无形中就将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为进一步共同探究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问题探究首先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使探究活动焕发出生命活力。如在讲解金属活动顺序时,我是如此引情导趣的: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底下保存了两年,后又用化学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重铸诺贝尔奖章。请问同学们,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惑或悬念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度。不“悬”,学生不思而知,探究没有兴趣和热情;过“悬”,学生望而生威,百“探”而无一得,会挫伤学生继续探究的积极性。
  三、关注学生潜能,引导探究深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材又为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提供了可能。我始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本活的、内涵丰富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关注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仔细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微弱的思维火花,并以此为契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
  四、体验成功喜悦,凸显探究个性
  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探究活动看成是学生人生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相信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会使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教学中,我尝试这样一种新的方法:在教室的板报上开辟了“化学题创新解法”园地,将学生练习、测试、探究中的新颖独特的解法及时展示出来,并添加鼓励性评语。此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思维亮点的舞台。
  五、倡导合作交流,提升探究效果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多种行为的整合,未来的社会也需要多人的合作。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我注意倡导学生的合作交流。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使不同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测定水的组成实验,通过实际的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彼此沟通、相处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讨论中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对交流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使合作真正成为探究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探究,关注探究,提高探究的效益。
  六、优化网络工具,丰富探究资源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变得更易实施,而且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探究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依托计算机在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把“静态”的思考变为“动态”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将微观世界的奥秘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理解和领悟升华到一个理想境界。另一方面,注意渗透一些网络应用常识,设置一些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独立进行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一种极为有效的探究工具。“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借助网络,我还成功地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课外更广阔的天地。让探究走入课堂,让探究激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合作交流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悟出了探究学习的真谛,从而自然而然地以主人身份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中,走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
其他文献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起到智力因素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下面我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作探讨。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通过一系列方法、技能
摘 要: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探究式教学 创造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
摘 要: 培养和保持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新課改理念,从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物理演示实验、物理学习生活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兴趣活动、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和突破难点等几方面进行了尝试,着力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对教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医基本证候与肾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为DN的中医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
目的筛选水蛭提取液对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RF/6A)细胞生长抑制的最佳浓度。方法1.RF/6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细胞爬片,用SABC法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进行细胞鉴定。2.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终浓度分别为128mg/ml、64mg/ml、32mg/ml、16mg/ml、8mg/ml、0mg/ml的水蛭提取液,分别作用于生长良好的RF/6A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的职责。我就如何利用新教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由于长期受“应该教育”的影响,中学化学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注重“概念性的知识”、“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伦理”,剥离“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全日制普
所谓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化学老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化学教学原理,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对化学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走进新课程,首先要把课标的理念融会在教学设计之中,从教学设计中去体现课标精神。只有教师把课标精神落实
复习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延续,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知识技能的统筹概括过程。良好系统的复习是巩固学习的保证,是考出理想成绩的基础。初三物理的复习面临“时间紧、内容多”的客观压力,同时因为知识点较多、分布较广等因素,组织难以实施,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复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绩的提高。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在复习中的一些措施和思考。  一、梳理知识结构  初中物理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