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意合之差异对歇后语英译的启示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异。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表达方式,体现着汉语重意合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形合法与意合法在句法层面的区别,着重探讨这一差异对歇后语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形合;意合;歇后语;翻译
  作者简介:陈红平(1967-),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曹丽娜(1984-),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北 保定 071003)
  
  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差别之一。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英汉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1]我国著名翻译家王力也认为:“国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份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缺少的。”[2]歇后语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独特的结构。从内容上讲,歇后语诙谐幽默,富于哲理;从形式上说,歇后语一般是通过比喻来说明问题的。鉴于这些特点,歇后语的翻译难度就显得更大一些。本文通过阐释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及其在句法方面的差异,来探讨形合意合对歇后语英译的启示。
  一、形合与意合的涵义
  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是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的,也是依靠一些关联词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1]形合的特点在于借助形态和形式词来表示词间,小句间和句子间的关系。形合的手段分为两种:一是形态方面,其中包括构词与构形;二是形式词方面,包括连接词,关系词,介词,助词,代词及语气词等。形合的这些特点在语篇中反映为形合注重的是显性衔接,以形显义。
  意合指的是在句法层次上,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而不是使用语言形式来表达。[1]意合是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来传达意义的,它依靠的是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在语篇上意合注重的是隐性连贯,体现为以意统形。[3]宋志平指出形合与意合的概念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形合包括语汇词类标记、词组标记、语法范畴标记及句法项标记,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句法层级标记等。从狭义上讲,形合只指词汇手段的连接。《美国传统词典》将形合定义为:用连接词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这就是形合的一个狭义概念。意合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意合只是指句子层次上的语义或逻辑关系如《世界图书辞典》将其定义为:分句之间不是靠连接词而是靠语序来体现相互关系的。广义的意合不仅仅指的是句法层面,它还体现在词语之间或是句子之间。[4]
  二、英语形合法与汉语意合法的差异
  王力先生指出:“形合和意合往往并存于一种语言中,但二者的作用绝不是等量齐观的。很多语言都表现出各有的侧重。”[5]英语中以硬性语法为纲,注重连接手段的使用,所以表现出以形合见长,汉语的语法富于弹性,注重以神统形,因而表现为以意合见长。英语形合法与汉语意合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句子中大量地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其中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而汉语注重意合主要表现在汉语通过语序来表达意义而不用关联词。
  (2)英语中也会大量地使用介词。英语中的介词十分丰富,它可以起到连接词的作用。在英语中介词包括简单介词,合成介词和成语介词。英语中使用介词非常普遍但汉语中常常不用或省略介词。王力指出汉语:“所谓欧化的介词当中,其实有大部分不是真的介词,只是靠西文的反映,显得它们有介词性罢了”。
  (3)英语中多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形态变化。有时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英语中通常使用一些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来表达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是通过反复、排比、对照等修辞方式使句式整齐,除此之外,汉语有其特殊的句式来表达语法关系和逻辑顺序如汉语的紧缩句,即这类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往往是隐含的,而不像英语那样用连接词或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从词汇的角度来讲,汉语的四字格语言形式也是汉语意合特征的一种体现。
  三、歇后语的分类
  歇后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为形象的比喻,后半截是对前面比喻的解释、说明。从歇后语的构成方式来说,歇后语一般都是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谐音、拟声等。按其构成方式将其分为三大类:双关,直接释义和引申转换。第一类是双关性的歇后语,这一类歇后语主要是采用了汉字的谐音或是词语语义上的双关来表达意义,并因此产生一定的效果。在双关性歇后语中包括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类。语义双关是指由某些具有不止一个词义的词语所构成的双关性歇后语。如:饺子破了皮——露馅, 热锅炒辣子——够呛。谐音双关指的是利用同音同字、同音异字、近音异字来表达真实的意图,如:老九的弟弟——老实(十),这个例子中 “实”与“十”是同音字,前半部分的描述只是为了引出下文。第二类是直接释义,这类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真实意图的表达。例如: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直接释义类的歇后语前半部分一般就是对事物的陈述而没有采用修辞手法。第三类歇后语是引申转换类的歇后语。这种歇后语是通过借用的方式来表达的,一般要通过引申才比较容易理解,如:棉花絮敲空鼓——不声不响,就属于这类歇后语。除了这种分类方法外,也有人把歇后语大致分为两类:比喻式歇后语与双关式歇后语。比喻式歇后语指的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本意的表达。如:瞎子点灯——白费蜡,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双关式歇后语与第一种分类中的双关性歇后语是一样的,所以不再赘述。
  四、对歇后语英译的启示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是用一种语言形式代替另一种语言形式并传达一定的文化和信息。无论是比喻式的歇后语还是双关式的歇后语,它们都体现出汉语重意合的倾向。所以在歇后语的英译过程中要注重汉英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英汉形合意合的语言特点对歇后语翻译的启示有以下两点。
  (1)在歇后语英译中要分析汉语句子的时间和逻辑顺序然后把它转换成英语句子的空间结构,同时增补必要的连接词,使句式由隐变显。
  例如: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译文:Like the clay idol forging the river——it’s as much as they can do to preserve themselves from disaster.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
  译文:Big fish eat small ones and small fish swallow tiny shrimps——the weak are the prey of the strong.
  句(1)歇后语源语的前半部分是用主谓性的短语来描述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后半部分用的是一个四字格,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但在译文中对“自身难保”的翻译就通过添加“it”形式主语来构成句子从而把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衔接起来,成为完整的一个句子。句(2)中的源语部分是按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来安排两个“主+谓+宾”结构的。中间没有任何连词出现。然而在译文中,“Big fish eats small ones”和“small fish swallow tiny shrimps”之间必须使用 “and”这一连接词使前半部分的句子符合英文语法规则。基于对以上两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歇后语时先要对汉语的表达句式进行分析,找到其所隐含的内在结构,然后再进行翻译,对汉语结构中所缺少的连词要在对应的英文翻译中进行填补,从而使源文中的隐性表达显性化,从而符合英语表达的要求。
  (2)在进行英译时要注重介词的使用,充分体现英语的形合特点。在英语句法中几乎时刻都离不开介词,而汉语中介词的使用是罕见的。这也是英汉形合与意合在表现手段方面的差异所在。所以在翻译歇后语时也要灵活运用英语的介词。例如:
  1)猫哭耗子——假慈悲
  译文:A cat weeps over the death of a mouse——pretence of being sympathetic
  2)死鬼要账——活该
  译文:The ghost of a dead person comes to demand repayment of a debt——a sum owed to him when he was alive
  对以上两个例子进行分析,句(1)中源语的前半部分“猫哭耗子”是主+谓+宾结构,后一部分“假慈悲”是偏正结构,并没有出现介词所引导的结构。但在译文中出现了介词“over”和“of ”。“over”是用来连接句子中的动词与宾语的,起的作用是使整个句子连贯起来。而“of”不仅来表示“a mouse”的性质的。同时也把句中的各个成份连接起来。句(2)中的源文也未出现介词结构,就是靠短句“死鬼要账”和词语“活该”来表达意义的,这是典型的汉语意合形式。但在对应的英语翻译中却使用了“of”和“to”等介词结构,把源文中的短句和词语译成了完整的英文句子。所以从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的介词可以实现英语句式的空间结构,使句子更为连贯。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译歇后语时要注重介词的作用,适当的使用介词表达。这样翻译的归化效果会更好。
  五、结语
  形合与意合的研究是英汉对比语言学的重要课题,胡曙中在《英汉比较修辞研究》中说:“现代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多用形合法,即用连接词将句子衔接起来。而汉语既用形合法又用意合法,但重意合法。”[6]所以说形合和意合对英汉来说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连续体即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形合与意合,这是普遍性特征。但两种语言又存在着特殊性即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歇后语作为一种典型的汉语表达形式,本身就具有意合倾向。通过对比英语的形合法与汉语的意合法,在歇后语翻译中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转换汉语句式和英语句式的逻辑顺序,可以通过增加连接词或是适当的使用介词使汉语隐性结构中的意义通过英语的显性结构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翻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58.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310-474.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4.
  [4]宋志平.英汉语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2-93.
  [5]陈金诗,张刚.形合与意合的比较及英汉谚语翻译[M].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6):76.
  [6]赵李春.英语和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探讨[J].科教文汇,2009,(1):247.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学生党员党性缺失的原因,并明确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内容,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实践  作者简介:王艺芸(1986-),女,海南海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娟(1977-)
期刊
摘要: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普遍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未能重视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即是其一。价值观多元化对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巩固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价值观多元化而导致价值观失衡等现象,提出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并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
期刊
摘要:心理契约现象存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将心理契约引入高校学风建设领域可以推动高校的柔性管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高校的感召力,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确认合理的期望、建立良性的沟通、运用情感的激励、营造和谐的文化等途径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心理契约。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心理契约  作者简介:陈根(1966-),男,江苏大丰人,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对经济发达地区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劳动定员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供电企业;劳动定员  作者简介:李琪(198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经济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方向。(江西 南昌 330006)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以下简称《劳动定员标准》)和国家电网人资〔2009〕308号《关于贯彻
期刊
摘要:精读加听力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地球村取代了以地域为界限的小村落;信息时代使如今的研究生有机会获取更多更好的前沿知识;国内外高校间互动的增加,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出国留学的机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教学改革正是为了顺应这一时代变迁,满足研究生的需求而进行。本文对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具体思路及改革的实际操作进行了阐述,希望在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方面给予同行一定的启示。  关
期刊
摘要: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方法。目前国内大型企业中,国家电网公司的集约化管理走在最前面。集约化管理的特征,决定了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电网企业应加快内部审计转型,推进内审工作创新;注重内审的作用,强化队伍建设;整合内审资源,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加速审计信息化建设,建
期刊
摘要:分析了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及决定安全生产的4项基本因素,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教育;保证措施  作者简介:石松梅(1966-),女,安徽舒城人,枣庄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物资管理;孙建华(1964-),女,山东枣庄人,枣庄供电公司安监部,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安全生产管理。(山东 枣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延长学年现象,分析学生延长学年成因及延长学年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管理延长学年学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校;延长学年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刘阳(1979-),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陈雯(1981-),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期刊
摘要:为了解在京林业院校学生的学风状况,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432名学生进行了学风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京林业院校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状态良好、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有一定的专业认同感,但是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科技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影响林业院校大学生学风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应试教育因素、专业因素和学生个体因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刘景峰(1958-),男,河北保定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机运行与检修技术、教学质量管理。(河北保定0
期刊